2019年來到尾聲,對跑壇來說,這是紀錄刷新的一年。
除了Eluid Kipchoge終於破二之外,女子馬拉松、男女子半馬、男子10K、男女子5K、女子一英里、女子400公尺跨欄、女子4x400接力的世界紀錄,同在這一年打破。
就算在華人地區,2019也是充滿奇蹟:高懸16年的台灣女子馬拉松紀錄,一年內由曹純玉兩度打破;香港保持了41年的5000米、15年的10K紀錄,由黃尹雋六天內分別打破;而周漢聶也在年初先破3000公尺障礙賽男子港績,後再刷新香港渣馬本地跑手紀錄。
熱血吧?
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使只查90歲以上的賽跑世界紀錄,也原來有一堆在今年更新了?請看:
男子200公尺(90-94歲組別)清水祥之 36.97(巴西,91歲)
男子400公尺(90-94歲組別)Earl Fee 1:29.15(加拿大,90歲)
女子400公尺(90-94歲組別)Diane Hoffman 2:44.25(美國,91歲)
男子800公尺(90-94歲組別)Earl Fee 3:34.93(加拿大,90歲)
男子800公尺(95-99歲組別)Antonio Nacca 4:51.44(意大利,95歲)
男子1500公尺(95-99歲組別)宮內義光 10:10.88(日本,95歲)
男子一英里(95-99歲組別) Antonio Nacca 11:56.04(意大利,95歲)
男子5000公尺(95-99歲組別)Antonio Nacca 39:42.52(意大利,95歲)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清單有甚麼感想,我自己就是看得有點頭皮發麻了。
我知道醫學昌明,長命百二歲不是夢。但跑友必定明白,「活到」與「跑到」九十幾一百歲,絕對是兩回事。
有一條短片,未看的要去看,那是一場60公尺的比賽。一個92歲的,對戰一個99歲的。結果99歲那位,以0.05之微驚險勝出。
老實說,在速度上,他們看來更像在競步。但絕對絕對,任何人看到只會大聲吶喊,打從心底尊敬他們。因為大家深明,在這個年紀落到場都當你贏。
這場比賽勝出的老人家叫羅渣士(Orville Rogers,姑且稱之為「羅伯」),他打破過18項分齡跑步世界紀錄。現時室內男子100-104歲組別200、400、800、1500公尺世界紀錄仍然由他保持。
羅伯一生傳奇,生於1917年一戰時期的美國,成年後服役於美國空軍,在二戰時駕駛轟炸機。退役後成為民航機師,直至50歲偶然看到一本叫Aerobics的書而開始跑步,從此改寫晚年生命。
羅伯厲害,又出書,又有人為他拍紀錄片。片在2017年拍,當時快要百歲的羅伯雖然難免說話不清,但依然精神矍爍,能跑步,能駕車,醫生也說他體能上就像60歲。
在羅伯身上,我看到百歲老人原來也可以有型。
不是因為破了幾多世界紀錄,而是因為在哪怕一百歲的時候,他仍然不會給人稱作廢老,他仍然可以發揮影響力。
「我跟老爸說,你別太得意洋洋,可能有天我也會跟你一樣上報紙——雖則我深知自己只能上訃聞版,而他卻是在體育版。」羅伯兒子笑說。
「我現在也跑步,跑時總會想起他。」十歲左右的曾孫說道。
你想想,如果有幸活到一百歲,你覺得有億萬家財開心,還是依然能鼓舞人更開心?
前年羅伯百歲大壽,數十家人還一起為他合計跑上100英里慶生。
雖然上月,羅伯快要102歲的時候因病辭世了。但我覺得不用太悲哀,因為他已活在很多人的心中。
香港買樓有「實用面積」,那麼做人,是不是也應該計算一下「實用生命」?
人若渾噩一生,給你肉體勾留人間百年,生命其實依然短暫。
像羅伯那樣,活到百歲仍能找到自己值得努力的地方發光發熱,這是真正的長壽。
故事說完,大家有沒有頓時覺得自己變年輕了?
如果大家答「是」,那麼本文目的已達,功德無量,謝謝收看。
#私人補給之講人
完整圖文版在下方連結
男子1500公尺世界紀錄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城市焦點】滑冰好手連德安苦練 冬奧賽事蓄勢待發
#L編:一起為台灣四位選手加油、為台爭光!
南韓平昌冬季奧運會,今晚7時開幕。台灣代表團在開幕式,以深藍色中長版外套搭配黑長褲,帥氣繞場。本屆台灣共4名選手參賽,「泰雅飛鷹」連德安連續2屆參加單人無舵雪橇又擔任掌旗官,包括宋青陽、黃郁婷、戴瑋麟則都將在競速滑冰出賽。
23歲連德安連2年冬奧亮相,上屆俄羅斯冬奧是最年輕參賽者,本屆捲土重來。國中時練籃球,因膝傷才改練雪橇,台灣處亞熱帶沒有適合場地練習,但他不放棄,將雪橇接上輪子在宜蘭繼續苦練,今年冬季奧運也給自己訂出每趟54秒的超高標準。
競速滑冰選手宋青陽、黃郁婷都是滑輪溜冰出身,但滑輪溜冰非奧運競賽,亞運還遭停辦1屆,2人決心往冰刀發展,宋青陽起步較早,上屆冬奧參加男子500公尺及1000公尺賽事,但因腰傷分別僅以33、40名作收。
首度參加冬奧黃郁婷,滑輪溜冰戰績響譽國際,2009年台灣高雄世界運動會包辦3面金牌,是女子1千公尺世界紀錄保持人。2015年改練冰刀,老爸教練黃錦龍每年豪擲300萬培訓她,去年12月獲平昌冬奧參賽資格。戴瑋麟是以遞補身份參賽,參加男子1500公尺。
#冬奧 #滑冰 連德安 Te-An Lien
圖片來源:連德安粉絲專頁
男子1500公尺世界紀錄 在 張嘉哲Chia-Che Ch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unning 跑步生活 No.10 真男人的跑步世界
為競技而生、為速度瘋狂!
競技,不論是挑戰自己,還是挑戰更強的對手,都是透過比賽來提升自我的身、心、靈。跑步,是一種充滿天性也是最簡單的一種競技,只要跑得比自己紀錄快,或是跑的比對手快,從這樣方式的競技與訓練過程中都能對自我有所成長。然而,要跑過自己、跑過對手,那就需要比別人更快的速度。
速度,總是讓人聯想到短距離跑,而中長距離跑或是馬拉松,好像就跟速度無關?其實不論是任何距離,速度較快的跑者才能最先抵達終點成為冠軍,而田徑賽中的男子24種項目、女子23種項目,任何一種項目都需要「速度」,跳高、跳遠、三級跳、撐竿跳,都有水平移動的「力」,如果起跳前的加速度不夠,也就表示無法跳的夠遠,或是能夠安全地通過橫竿,而鉛球、鏈球、鐵餅、標槍更是強調出手速度,所以任何競技運動都無法脫離「速度」二字。
利用夏季假期,我自費來到中國青海省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接受四十天的馬拉松專業訓練,這裡也是世界女子3000m、10000m紀錄保持人王軍霞過去最重要的訓練之地。曾勇奪奧林匹克運動會與世界田徑錦標賽金牌,被世界譽為「東方神鹿」的王軍霞,在1993年跑出29分31秒78的田徑女子一萬公尺世界紀錄,每公里為平均2分五59秒內完跑一萬公尺,也就是在標準的田徑四百公尺場地內,以一圈1分12秒內的跑速向前奔馳,就算是現今如此風行跑步的年代,在台灣也沒有多少男性跑者,能以4分48秒內的速度跑完一英哩(1609公尺)。這樣的偉大成就算在台灣104年歷史以來,也只有四位男子田徑長跑運動員能在一萬公尺跑進三十分內的大關(注1),王軍霞的成績在台灣歷年男子一萬公尺排名在第三位,可見就算是女子長跑運動員,要挑戰全世界與自己,速度即是一切。
高手如林的多巴高原訓練基地,海拔2366公尺,在運動生理學裡提到有效提高紅血球數量與代氧量、心肺功能的高原訓練高度為2000~2500公尺、亞高原為1500~2000公尺,而多巴高原不僅僅在有效高度,基地內還建造了兩個黑碳跑道、一個PU跑道、一個室內田徑館、一條長一公里寬四公尺的紅土跑道,基地後方更有長達五公里的山徑跑步路線,這樣完美的長跑訓練基地是台灣長年以來都建設不出的環境,所以在台灣訓練只好靠意志力了。近年來多巴高原基地的環境植被相當成功,炎熱的夏季在樹林裡跑步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而多巴高原夏季平均溫度也只在7~15度,不但能減少身體能量消耗,更能增加長跑訓練的距離量,有效的科學化訓練,提升身體的耐力、肌耐力、有氧耐力,透過生理適應能力產生更多血紅素、紅血球細胞,讓體內充滿跑步最需要的能源-氧氣,讓「我」能跑的快過昨天的「我」。
注:
1、 許績勝29分12秒、何盡平29分29秒、吳文騫29分33秒、張嘉哲29分48秒。(引用:臺灣長跑競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