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察日記] 教育好難 Again
「你要吃蛋嗎?」我夾起荷包蛋問軟A。
「我要吃水煮蛋」軟A點餐,但冰箱的蛋已經用完了,我回覆他家裡的蛋沒有了,明天再去買,這餐只能吃荷包蛋。
「吼喔!」軟A很不滿的大喊,我正想問他你是否還要吃荷包蛋的時候,就聽到老婆大叫一聲「嘿AAA!」。
軟A再次把食物全部掃到地上,大喊「不要就不要!」「哼!!!!!」
兒子因為索取不成就火山爆發,而且是很誇張的行為,我剛煮好飯還來不及照顧自己,知道這餐又吃不成了,情緒也在噴發邊緣。
但我也告訴自己這是絕佳的機會,我想要知道為何這孩子會有如此被拒絕後的極端情緒反應。
繼續陪伴兒子,等他把情緒發洩掉,我繼續探究原因。
爸爸沒有生氣,爸爸只是好奇
「啊啊啊啊!!!」
想要知道阿弟為何那麼生氣
「啊啊啊啊!!!」
這樣爸爸才知道可以怎麼幫你
「啊啊啊啊!!!」
這一切都是這麼熟悉,與幼兒溝通時,最難執行的部分就是之前的努力彷彿不存在,說服自己放棄很容易,特別是"林盃不是來給你糟蹋的,你不爽我也可以不爽,沒欠你"這種念頭在心中滋生的時候。
但這就是建立信賴關係的大好機會。
不管你再怎麼無理取鬧,我還是愛你,願意聽你說話,願意幫你解決問題,只要你好好地說出來,然後相信爸爸,信賴感與安全感是一切的根基,根基打好了,就可以往下解決。
==這幾個情境,我也曾經這麼做過==
"你再這樣我就生氣囉!"
用情緒對抗情緒,那麼摩擦被放大後就失去了溝通的機會。
"你一定是累了才會這麼生氣,等一下不能看電視不能玩玩具,直接去洗澡睡覺"
用威脅對抗情緒,無視孩子生氣的原因,家長站在話語權的高位直接壓迫,問題沒有被解決,只是被覆蓋。
===所以給自己跟孩子一個解決問題的機會===
問該怎麼幫忙,但軟A除了持續大吼跟生氣以外並沒有任何表示,決定讓孩子學會更成熟的人與人之間利益衝突處理方式,嘗試灌輸同理心:
爸爸知道你很生氣,但生氣的時候把飯打翻,做飯的爸爸會很難過。
「啊啊啊啊!!!」
因為我想要讓阿弟吃飽,吃好吃的東西,但這樣打翻真的很難過。
「啊~~~~!」
爸爸沒有生氣,但真的很難過(把飯打翻,做飯的爸爸會很難過),我只想要阿弟開心吃飯,但阿弟好生氣。
「啊!」
你越生氣(把飯打翻),爸爸越難過。爸爸也知道你會這麼生氣,也是因為覺得難過。
「啊!」
但難過可以跟爸爸說,爸爸會幫你,對爸爸生氣(把飯打翻),爸爸也會跟你一樣難過,爸爸也真的很難過
「啊!」
可以答應爸爸,下次難過的時候,不要把碗打翻,而是跟爸爸好好說嗎?(趁機建立良善界線,還有對應手段)
「...好」
謝謝阿弟,爸爸沒有那麼難過了,因為阿弟願意答應爸爸不會再打翻碗。
「嗚啊~~~」
你還在生氣嗎?
「沒有了...」
===
雖然我知道他下次生氣還是會打翻,孩子的承諾有99.999%會毀約,但下次我會藉由這個座標問他:
「爸爸覺得阿弟只是太生氣忘記了,你願意再保護爸爸一次,不要讓爸爸這麼難過嗎?」
只要他答應擔起這個承諾,我就能再鼓勵願意勇敢改變自己的孩子一次。
要讓他親口說出來。
==嘆氣==
這樣的親子對話到底有沒有用,我也非常懷疑,因為改變不是立即,這根本不是速效育兒妙招。
還好讀完「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之後,彷若一盞明燈,讓我在育兒的幽暗深淵摸索時,有了可以依循的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形形色色的堅持,只要父母願意尊重每個孩子都是不同個體,以更豐富的目光看待孩子成長,孩子的覺察會愈快速,成長的果實就越迷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184
作者李儀婷堅持了這麼多年,我被此書深深鼓勵,在努力 #用愛與理解當作教育手段--這條不歸路上。
若你願意同行,分享,將會是我們最大的支持。
#3y4m28d
(晚上繼續開酒)
用愛與理解當作教育手段 在 馬斯克:我也有求人的時候!高手處理事情的7個手段!越有錢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馬斯克:我也有求人的時候!高手處理事情的7個 手段 !越有錢,越喜歡用這7個方法! 時間管理企業家財務自由特斯拉財富自由理财创业个人成长人生导师励志 ... ... <看更多>
用愛與理解當作教育手段 在 Smart Parents 親子王- 夫妻關係決定孩子性格夫妻關係的好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種夫妻常常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當作交流和維繫家庭的紐帶。 ... 特別是崇尚暴力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以打罵作為教育手段,結果孩子心中也種下暴力的種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