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網路社團在討論雪山翠池土地公廟被移除的事情,我想有些事情可以分享一下。
.
姑且不論是不是收到檢舉才執行,臺灣的國家公園本來就有責移除非公設的人造物,這是因為:
1. 【進口荒野精神的體現】
臺灣國家公園體制是戰後美援時代的進口結果。民國54年(1965年),一位叫做盧里(George C. Ruhle)的美國國家公園專家應林務局之邀,來臺實地踏查走透透,並在隔年提出了《臺灣國家公園及其他遊樂地區建設意見書》,裡面指出「國家公園之理想概念為一保持其原始情態之廣大荒野,不受人類活動所毀傷及侵擾」。
換句話說,美國的荒野保護理念早就透過美援導入了(尤指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荒野保護模式),而我們三個高山型國家公園──玉山、雪霸、太魯閣的體制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政府考量到園區內原有的人類活動和觀光需要,於是採用分區管理制度,分為一般管制區、遊憩區、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申請入園證的原因)。
顯而易見的是,荒野理念對於臺灣民眾來說是陌生的舶來品,一般人可能不能理解為何它要近乎偏執地完整保存一草一木一石不得毀傷。其實解釋起來也不難,荒野的核心精神就是「為了未來世代完善保存環境」,也就是說美國人希望後代子孫能見到先民眼中一模一樣的風景(所以保持景觀中沒有人造物也是目標之一)。再者,雖然保存荒野最初也是為了人類育樂的需要,後世採用的卻是生態中心主義(biocentrism),即重視所有生命的道德倫理學,簡單來說是人類沒有比其他物種偉大,人造物亦同。
在這樣的精神之下,土地公廟是無庸置疑的人造物,也不符合生態保護區「禁止興建一切人工設施」的規定。可能有人會認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土地公廟,有這麼嚴重嗎?我認為雪管處早就知道它的存在了,只是一但有人檢舉,園方還真的沒有理由不拆除他。
(冷知識:所以在石頭上寫字或刻字也是不行的喔)
.
2. 【公設 vs. 私設的差別】
那國家公園的山屋都拆掉算了?玉山西峰的山神廟也應該拆啊是不是?是也不是。確實按照荒野的精神視之,國家公園中不應該出現任何永久性的人造物,但當初政府也考量到緊急避難的需要,所以容許這類設施存在,甚至視需要加以興建。受政府承認並列管的人造物是公設,民間的人造物是私設,土地公廟屬於後者。
至於玉山西峰的山神廟,前身是日治時代導入神道教而立的西山祠,戰後由玉管處盡量依照原樣重建,改為山神廟。此舉代表政府認為這個神社具人文歷史遺產的價值(戰後全臺神社大多毀壞,確實是碩果僅存),所以讓他成為了公設的人造物。至於民眾自行擺放的觀音像或土地公像,一定難逃被移除的命運,因為政府只承認建築物,並沒有包含信仰。(不然追溯到日治時代,要拜的是天照大神哩)
有個山友說的也有理,如果國家公園默許土地公廟的存在,那麼基督徒能不能上去立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雕像,佛教徒能不能帶佛像上去擺放?顯然是沒完沒了,對吧?
然而,自2019年「山林解禁」政策之後,我們見到的是政府開始重視登山者的安全和遊憩體驗,掀起了一波基礎設施的開發潮,新的山屋、新的步道安全設施(舉兩個小例子:以前畢祿山有個垂直峭壁需要拉繩攀上,後來就被打了輔助通行的鋼圈,素密達斷崖的鯊魚劍也是)、新的基地站等 ... 這些公設有多少是我們需要的呢?臺灣荒野之於我們的關係又是什麼?這些都還有待我們多加思考。
.
3. 【所以說,到底「山神」是啥?】
最後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到底「山神」是啥?在漢人來臺拓墾之前,土地公存在於臺灣嗎?當然是隨著先民渡過黑水溝來臺的囉!這麼說,土地公對於臺灣不就是個「外來神明」?這個場子是原住民的才對吧?如果今天是族人對這個土地公廟有意見,你又會怎麼看?
當然,大家都有信仰的自由,有時候經過廟前面拜一拜也只是為了祈求平安,並不會想得太複雜。如此說來,其實考量到漢人在這塊土地上短暫的歷史(在山林之中更是如此),是不是在心裡默拜就好,不用特別建起一座土地公廟呢?
這就是歡迎討論的開放命題了。
.
.
最後 ... 上面講的都是《登一座人文的山》內容的延伸應用。(寫了這麼多原來是趁機打書!?哈哈哈如果你真的對這些議題有興趣,老實說我覺得拙作是可以有些幫助啦 😂😂😂 )
照片來自低調不願意具名的朋友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韓總統文在寅的G7峰會歐洲行,也被視為一趟疫苗外交之旅,最後一站來到西班牙。文在寅是疫情爆發後,第一位到訪西班牙的國賓,他表示兩國的合作,已經提升到戰略夥伴關係。此前文在寅訪問奧地利,成為兩國建交129年來,第一位訪問奧地利的南韓總統,雙方都提到,援助北韓取得疫苗,是人道主義問題。 詳細新聞內容...
生態中心主義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際上,GNH大會剛在泰國曼谷的朱隆功大學落幕,企圖以社會運動的型態企圖展開三轉(典範轉移;制度轉型;結構轉變):由GNP(國民生產毛額)轉移至GNH,其中一項特殊之處在於:這個運動論述與行動的主場在東方世界,企圖解構長期以來「西方看天下」的處境。這個會議不丹與泰國兩國的總理一起開場,企圖抓住本運動的發言權,當然佛教立國的共通性讓兩國更多合作。本次會議有會前會,二週前在泰北已號召了20國的青年大會師,接著到主會場來繼續參與,在閉幕當天,泰國副總理見證下,率先成立GNH青年運動聯盟,宣告各自回國就地展開GNH運動。
說到幸福,東西方的宗教界與哲學界其實在2千多年前即主張追求幸福為人生終極目標,可惜被資本主義操作窄化成為經濟發展,而以GNP(國民生產毛額)代表之,過度強調人類中心主義與物質中心主義,因此市場導向「看不見的手」竟成為踐踏社會與環境之「看不見的腳」,造成目前諸多「富裕中的貧窮」現象或社會成本,例如GNP曾被稱為國民污染毛額(Gross National Pollution)。上述社會成本與幸福該有的核心價值(尊嚴、感性、信任、安心;希望等)背道而馳。
在此背景下,薾薾小國不丹決定走自己的路,率先展開GNH運動,追求幸福成為國家級共識,27歲新國王身體力行,由不丹研究中心(CBS)研究與推動GNH,目前包括八大項目:心理素質、健康、時間均衡使用、教育、文化多樣性、政府治理、社區活力、生態多樣性、生活水平等。不丹代表團表示:政府有責任結合民意將這些項目有機串聯,才能創造「幸福結構」,提供人民「結構性幸福」,因此特別組成兩個委員會來展開上述之三轉行動:皇家人民服務委員會與反貪污委員會,以整合與擴大幸福規模。自2004年開始舉行國際研討會,不丹已經成為討論焦點,因為它敢於創造典範。其中另一個典範值得台灣參考,不丹挑選外交國,因此只挑了22國,他們認為節省外交使館之費用有助於內政。
根據GNH的脈絡,英國萊斯特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懷特於2007年首次發表「世界幸福地圖」,訪問178國的八萬多位民眾,結果丹麥高居榜首,瑞士和奧地利等歐洲五國也在前十名,唯一的亞洲國家就是不丹(第8名),台灣排在第68名,而中國大陸第82名。這種趨勢與結果值得正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台灣關注,因為這是一個在地全球化(lobalization)的契機,上述不丹「像山一樣思考」,走自己的路,期許台灣「像島一樣思考」,以「生態中心主義」與「結構性幸福」為典範,兼顧內政與外交:內政外交化,外交內政化,走出困局,迎向未來。
生態中心主義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內政發展上,台灣處於「富裕中的貧困」窘境,產生了環境與社會貧困,例如生態足跡。外交上,台灣陷於「擁擠中的孤獨」之中,常處於斷交挫折中,入聯與返聯之路艱辛難行。在此困境中,台灣需要全新的典範(不同的思維與行動),方可逆勢操作,絕處逢生。有話道: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首先,生態學家李奧波提出「像山一樣思考」,主張「互為主體」與「生態中心主義」,學習此脈絡,台灣應該「像島一樣思考」,恢復福爾摩沙的美名,累積好山好水好文化為主軸的自然資本與文化資本。其次,生態學最小法則謂:供應最少的元素可以控制一個系統的成長。則上述貧困與孤獨所產生的環境與外交困境即為台灣的「稀少元素」,卻足以對扭曲的「地球生態系」貢獻其力量,自許為「永續的台灣就是永續的地球」之角色。例如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因此台灣政府應自許為全球最有力的非政府組織(NGO),在國際領域中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台灣可將政府的力量「NGO化」,藉經貿、學術、文化等力量溶入(infuse)至環保中,在「全球變遷」之下,展開「變遷全球」之行動,開展「為拯救地球」為目標的環境內政與外交,例如以外債換取自然(debt for the nature)、創立民間聯合國(United NGOs)、境外台灣、國民幸福感運動(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等。
台灣的外交環境嚴峻,間接導致「環境外交」的空間大為受限。一方面,外交成為兩岸較勁的場域,已產生了「重量不重質」、「面子重於裏子」不正常現象,發球權常常在對方國家手中,金錢外交不得不成為其中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台灣建交國大部份為發展中國家,要求買單的皆為初階基礎設施,例如高速公路,未見高階基礎設施,例如下水道。因此環境外交無法成為台灣的選項。但是外交部外圍組織「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於1996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並運作。基金約新台幣116億元,其中海外志工計畫,多少作了一些環境外交。其他部會的一些措施也促進環境外交,例如國防部的外交與環保替代役;國科會學術交流的環境外交,包括IHDP、DIVERSITA等國際環境相關研究組織的參與。例如筆者藉參與永續台灣指標之機會,與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CSD)聯繫,並於1999年3月31日訪問該委員會與演講。過不到三個月,IHDP的首次 open meeting 在日本神奈川縣湘南國際村召開,筆者代表國科會參加,在1999年6月23日提出會員國報告,同時代表國科會捐助一萬美金給 IHDP。 民間團體的環境外交,其空間比政府寬廣。台灣已有至少十個 NGO 為聯合國註冊者,因此有機會參與各式各樣國際大會,例如1992年巴西地球高峰、2002年南非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2007年巴里島氣候變遷世界大會等。另外,慈濟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在各地建學校時,同時會加入環境議題,有些環保團體定期選派代表參加英國、日本、韓國的「生態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都是環境外交。
雖然外交處境艱難,在一些環境議題上,仍然有機會成為正式會員國。例如12屆國民信託大會2007年在印度舉行,筆者以 TNT (Taiwan National Trust)代表與會,難得出現的國旗,卻在印度出現,飄揚三天。
生態中心主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南韓總統文在寅的G7峰會歐洲行,也被視為一趟疫苗外交之旅,最後一站來到西班牙。文在寅是疫情爆發後,第一位到訪西班牙的國賓,他表示兩國的合作,已經提升到戰略夥伴關係。此前文在寅訪問奧地利,成為兩國建交129年來,第一位訪問奧地利的南韓總統,雙方都提到,援助北韓取得疫苗,是人道主義問題。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122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生態中心主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法國正在逐步解封,打算明年要競選連任的總統馬克宏也開始下鄉,跟人民互動。沒想到他熱情走向群眾時,卻被一名男子迎面賞了一巴掌,嫌犯還大喊「打倒馬克宏主義」,引起朝野領袖則不分黨派,嚴辭譴責暴力事件。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15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生態中心主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馬賽克在建築中應用廣泛,歐亞非各地都可看得到。在前蘇聯時代,馬賽克不僅用來裝飾教堂,還成為歌頌共產主義的工具。這些馬賽克裝飾,後來也隨著前蘇聯解體而崩落。在烏克蘭就有一批鑽研馬賽克藝術的工作者,設法修復這些見證時代的作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60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生態中心主義 在 環境與人Environment and Humanity CH 11. 生態中心主義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環境與人Environment and Humanity CH 11. 生態中心主義 _整全的生態中心-1 / 何昕家. 臺灣通識網General Education TW-開放式課程GE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