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自我攻擊
.
▍心情溫度計
■ 什麼是『心情溫度計』?
心情溫度計為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以下簡稱BSRS-5)的俗稱,主要在作為精神症狀之篩檢表,目的在於能夠迅速了解個人的心理照護需求,進而提供所需之心理衛生服務。與其他篩檢量表相比,心情溫度計具備有簡短、使用容易之特性,研究結果更顯示心情溫度計在社區大規模調查中仍具有良好之信效度。
■ 如何善用『心情溫度計』?
在我們關心他人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對方有情緒的困擾,卻不知他們困擾的程度,心情溫度計可幫助我們具體地了解對方的心情,同時也可幫助對方釐清他們情緒困擾的程度,並且可以根據得分結果做適當的處理。心情溫度計為一自填量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心情狀態,也可以用此量表主動關懷週遭的人,建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習慣。
▍1問2應3轉介
■ 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
如何「詢問」?
◎ 間接問法
-你是否曾經希望睡一覺並且不要再醒來?
-你是否覺得活著沒意義,沒價值,也沒有人在乎?
◎ 直接問法
-你會不會有想不開的念頭?
-你是否有想到要自殺呢?
◎ 應注意避免詢問的問句
-不要對自殺意念或行為以半開玩笑的方式詢問:「你該不會想要自殺吧?」、「不要跟我說你想自殺喔!」
-不要太急著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法
-不要發誓保守秘密
-不要爭辯自殺是對或錯
-不要使自殺者增加罪惡感
■ 2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
1) 如何勸說個案繼續活下去並且接受幫助
平靜、開放、接納且不批判的態度將有助於與個案的溝通
開放地討論失落、孤獨與無價值的感覺,使個案情緒起伏程度減緩
積極專注傾聽個案遭遇的問題,嘗試了解他們的感受,提供情緒支持
不要急著評斷個案的遭遇、處境或想法,你的傾聽與協助能夠重燃希望,並產生改變
「自殺」本身並不是問題,而是個案用來解決他所遭遇困境的方法,因此可試著找出自殺以外的處理方式。
提供個案任何形式的「希望」,並將焦點放在個人正面的力量。因此,我們可以思考「這個人在過去的人生當中是為什麼而生,現在活著的理由是什麼?」、「他的生活重心與目標為何?有沒有可以令他積極的人、事、物?」,再接著詢問他:「是否願意尋求協助?」「你是否願意答應在找到任何協助之前,不結束你的生命?」
2) 不適當的回應方式如下,更重要的是,傾聽與理解,並能在適當的資源轉介之後,持續關懷
太常打斷他們說話
顯露震驚或情緒激動
表達自己很忙
擺出恩賜的態度
做出突兀或含糊不清的評論
問大量的問題
■ 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
1) 若有以下的情形就可嘗試進行轉介
心情溫度計分數偏高者,高於10分者建議尋求心理諮商,高於15分者建議諮詢精神專科醫師
懷疑可能具有潛在的精神疾病者
有自殺或自傷的身心問題
問題超乎助人者的能力
社會資源或支持不足夠
2) 在協助個案進行轉介時,有以下的建議
向個案保證隱私之安全與尊重個案的意願。若個案有強烈自殺意念,務必強調轉介後由醫療團隊一起協助的重要性
依個案特性提供適切的資源或協助其轉介。如為轉介至醫療院所,可評估個案平時就醫習慣,詢問是否有較習慣的就診醫療院所與固定的主治醫師。若原本已在精神科就醫,則建議繼續在原醫院治療,並鼓勵個案主動與醫師溝通心情溫度之變化
轉介個案就醫時,建議守門人可先以電話或其他方式告知被轉介的醫師有關個案的特殊情況,以加速個案的轉介與處理過程,並於事後向個案或受轉介對象暸解處理情況
以上資料取自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https://www.tsos.org.tw/p/tsos
本次直播與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合作
生命態度量表 在 Unwood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陷入關係不平衡,長期處於討好者的位置,讓自己情緒勞動過度,真的不是一件好事。但也不想要變成情緒勒索者。當對方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或讓對方察覺自己的情緒需求,要如何請求對方有條件地做出改變?人每天面臨期待失落,因期待落空,感到哀傷生氣無奈。未滿足的期待,在生命中默默影響自己,但自己不覺知,未了的情結也會扭曲與影響對事情的看法,感受與渴望。
不論是各種負面的情緒反應,背後的意義都藏了需要支持、了解、和肯定。表達脆弱通常可以增加親密感,或讓對方有幫助和安慰自己的機會。相對於哭泣,生氣則是「推開別人」的情緒,你可能透過憤怒讓別人按照你的話去做,但卻因而破壞了關係。練習不把情緒的決定權丟給別人,設定自我的情緒界線,遇到關係不平衡時,例如朋友,伴侶或家人之間,積極用裡外一致的態度,關心自己,關心環境也考慮對方,更要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
在各種階段的人際關係中,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自己從小沒有很多同性友人,到目前都還是異性友人居多。面對一段與異性的友誼關係,對我來說大部分是困難的。更常面對因為性別被劃線,而每天都在質疑自己的價值。青春期,常在友誼中常常扮演討好者的角色,深怕對方因為一個錯誤就把自己否定,也許原生家族的環境,多半影響了我自卑的程度;在各種與人的關係裡,總是參雜著害怕失去的情緒。
早期的友誼關係中因積了很多未被實現的期待,導致一陣子的情緒失控,把很多人都推得很遠,也害自己陷入了極端的抑鬱的情形。��現在,在一段關係中,我都盡量表達出自己情緒,關於想念,愛,被需要,對比以前的自己更容易說出口。不能抱有錯誤的期待,期待他人改變,或用自己的標準來審視他人。更要練習不把這些原則當成約束,而是一種提醒。
生命態度量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測測你「愛自己」分數?三大正向與負向能力指標
愛自己的實踐,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再拿著刀砍殺自己,用佛陀的眼光看向自己。愛自己與他人的方式,就是將射向自己與他人的劍,轉為地送給自己與他人的花,如此,你的世界與他人的世界將因此改變。
愛自己的能力指標,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量表,也有人翻譯成自我關懷、自我關愛或是自我悲愍。
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Judgment),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一共有六組分量表,說明你在自我疼惜上的正向與負向能力。
【5非常符合】、【4符合】、【3一般】、【2不符合】、【1非常不符合】
第一組正向能力:自我仁慈(self-kindness)
5 情緒不好時,我會更關愛自己。
12 歷經艱難時,我會關心、善待自己。
19 經歷困苦時,我會善待自己。
23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寬容態度。
26 我試著去理解和容忍自己性格中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第一組負向能力:自我批評(self-Judgment)
1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不滿和批判的態度。
8 處境艱難時,我容易苛求自己。
11 我不能容忍自己性格中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16 當我意識到自身的缺點時,會變得情緒低落。
21 經歷困苦時,我對自己有點冷酷無情。
第二組正向能力: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
3 遇到困難時,我把困難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7 當我感到不走運的時候,我經常勸勉自己其實很多人也正經歷霉運。
10 當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時,我盡量提醒自己大部分人和我一樣,都不完美。
15 我盡量把自己的失敗看成人生經歷中的一個必然部分。
第二組負向能力:孤立感(isolation)
4 思及自己的缺點時,我容易覺得愈發孤立、與世隔絕。
13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覺得很多人可能比我幸福。
18 當我很努力去爭取某樣東西時,我覺得其他人得到同樣的東西一定會比我輕鬆些。
25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容易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承受失敗,感到孤獨。
第三組正向能力:正念(mindfulness)
9 遇到煩心事,我會盡量想辦法讓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14 當一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盡量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它。
17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會盡量全面、客觀地認識這些事情。
22 當情緒低落時,我試著用好奇與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它。
第三組負向能力:過度認同(over-identification)
2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糾結於不順心的事情。
6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後,我會感到自己缺點很多。
20 當某些事使我心煩時,我容易受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
24 當一些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容易誇大它的影響。
從這六組分量表,你可以查看哪一組平均分數最高,就能知道你是否擅於愛自己,還是容易耽溺在自我批評與強烈負向情緒中,而這三組能力就是光譜的兩端,你可以有意識地在面對生命的挫折與困頓時,讓自己保持彈性位移。
有人問我,如果這麼愛自己,那麼是不是不應該設定高標準給自己?否則做不到又會自我批評,但如果一直沈浸在低標準中,又該如何愛自己?
其實「高標準」並不是問題,一直以來的心理困擾,都在於現實與理想產生落差時,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若你依舊能用愛的眼光看向60分的自己,並且為自己構築邁向100分的階梯,你一樣可以不斷超越與茁壯。若你用怒意的雙眼看像自己,鞭打燃燒自己,你拼了命走到80分時就會意識到自己根本走不下去。
因此問題不在標準,而在你的眼光罷了。看顧自己的眼光,注意自己的視角,你將是那位成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