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不可怕,努力的偏執狂才恐怖
做為名詞,「天才」的確存在;
做為形容詞,它卻被嚴重的濫用。
我們人類都喜歡找藉口
用藉口逃避自已的怠惰、撫慰自已的失敗,
所以從小到大我們一定遇過這樣的狀況:
成績永遠比不上那幾個同學,
「他們太聰明了」;
籃球場上永遠被那幾個人輾壓,
「他身高太犯規」「他天生手感好」;
看著自已認識的人創業成功,
「他家有錢」「他有貴人相助,我沒那種命」;
打架時候怎麼打都打不贏的對手,
「他天生神力」「他是無痛症患者」;
這個情境我們可以一起無限延伸下去,
但歸納起來,都是同一種思維:
不是我的問題,是上天不公平。
如果差異出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我自已的問題,
如果優勢來自我無法控制的變數,
至少我可以找到藉口讓失敗嚐起來不那麼苦澀。
大家也能利用這樣的設定,
找到其它人一起取暖。
就像戰爭,
把陣地對面虎視耽耽的敵人們妖魔化、污名化,
我們才能說服自已戰爭是必要的,才能求生。
把遙不可及的、太過耀眼的人,稱為「天才」,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從智商的角度來看「天才」,
智商160、180、200…(數字請自行想像)
可以加入門薩協會的那種奇人之中,
(門薩協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高智商同好組織,欲申請入會必須通過Mensa Test,
以證明申請人的智商為當地人口中最高的前2%)
雖然有很多各領域的頂尖人士,
也對世界帶來巨大的貢獻,
但很多極高智商的人,
其實生活境遇並不如我們想像。
回到剛剛提到的門薩協會,
會員組成非常多元,
有各種年齡層的人;
(美國最年輕的門薩組織成員Kashe Quest,今年通過測驗加入的時候才兩歲,測驗結果高達146分,而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據說是100分)
有多個博士學位的高知識份子,
也有從來沒接受過教育的人;
有百萬富翁,也有窮人;
有教授、卡車司機、科學家、園丁、電腦工程師、工人、藝術家,警官…,這個職業清單還可以無限延伸。
所以不代表門薩的134000個高智商會員中,
都有驚人的成就,大富大貴或名滿天下。
當然,以智商來評估人的資質,
只是所有方法的其中一種,
反駁「IQ測驗」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
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
一共列出了八個智能範疇:
邏輯數理智能(牛頓、居理夫人)
語文智能(莎士比亞)
視覺空間智能(米開朗基羅)
音樂節奏智能(莫扎特)
肢體動覺智能(拳王阿里)
人際社會社智能(甘地)
自我認識/內省智能(德蕾莎修女)
自然智能(加德納在1999年補充,喜歡了解並索索動植物、大自然環境和注重生態保育的能力。擅長辨別、歸類、觀察、實驗等,在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科學方面的表現較強。能勝任跟動植物、自然環境相關的工作)
(有一本書號稱達文西在所有範疇中都是天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7 Brains --- 怎樣擁有
達文西的七種天才》)
加德納反對過去對智力過度狹窄的定義,
認為人的評價不該限定於某一項智力類型,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套智力組合體系。
所以天份,可以存在各種不同的領域與條件中
「天才」也不應該只限定來形容狹窄定義的「智商超乎常人的人」,
各種人類活動的領域,都有天才,
但為什麼,「天才」其實不可怕?
因為,我們口中時常掛著的那種「天才」,
其實都是人,跟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
他們因為在各個領域中有驚人的超凡表現,
而被稱為「天才」,
我們透過對他們的「非人化」,
將他們與我們的距離拉開,
幫他們戴上「非我族類」這頂帽子,
讓成功遙遙無期這個困境變得能夠忍受。
但是他們的成就與崇高地位,
往往是透過我們無法想像的艱苦過程而達到的。
這些人是否天份出眾?是。
但是在他們的天份之外,
還有超過我們千百倍的努力,
與歷經多次我們承擔不了忍受不了的艱苦。
這些人幾乎不會否認他們為了在自已的領域登上顛峰付出多少心血,
甚至還引以為傲。
而坐在沙發上吃鹽酥雞挖冰淇淋,
看著電視裡面的「祂們」閃閃發光的同時,
我們假裝這些人生來就有四隻手、兩個腦,然後一天有48小時,
所以我們永遠比不上「祂們」,
這不是真相,但至少我們會過得舒服一些。
熱血籃球漫畫灌籃高手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神作
在眾多魅力四射的角色裡,
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山王工業的一之倉聰
他外表不起眼,也沒有任何出色的身體條件,
身高、彈性、手感、速度…統統都很普通,
但是他透過超強的毅力跟忍耐力,
把自已打磨成超一流的防守專家,
在一支人才濟濟的冠軍球隊擔任先發球員。
山王工業的訓練是以超高水準與嚴苛恐怖聞名,
而他是唯一從來沒有從集訓基地逃跑過的人。
在主角球隊湘北跟山王的大戰中,
他緊盯另一個號稱「永不放棄」的男人—三井壽,
憑著他恐怖的意志力,三井壽在上半場就幾乎被他耗盡體力。
(當然漫畫畢竟是漫畫,主角威能是永遠無法突
破的bug,結局就不討論了)
除了對這個角色的人設印象深刻外,
山王的堂本教練對他下的一句點評
才是我忘不了的箴言:
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是一種天份。
隨著年紀愈大,這句話在我心中的份量愈重,
不單是因為「努力」與「天份」之間的關係,
而是我有無數次親身體驗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我所認識有天份然後能獲得成功的人,
都超.級.努.力。
當我累得倒地不起的時候,
這些人繼續打磨他們的技術;
當我想在床上多睡半小時的時候,
這些人打電話來說他們已經在訓練場等我;
當我做體能做到喘不過氣的時候,
這些人忍住痛苦繼續衝刺;
當我抱怨工作的時候,
這些人不停為事業尋找突破點、思考怎麼成長;
當我因為努力的結果不如意而四處討拍的時候,
這些人永遠放眼下一場比賽下一個挑戰。
他們沒有四支手,
但他們每天用盡生命能量用到忘我。
他們沒有兩個腦,
但他們隨時在思考怎麼進步跟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們的一天沒有48小時,
但他們把握可以運用的所有時間做該做的事。
(Kobe Bryant曾經說過,做為球員,他最自豪的
其中一件事,就是他好好利
用了每一分鐘)
當然,這些人的光芒太過耀眼
所以在這些人面前,我們會感到自卑,
因為不論天份與用心程度,我們都自嘆弗如。
但是自卑,不代表我們要自暴自棄,
我們也許分毫無法動搖他們的地位,
但我們可以努力在自已的人生坐上王座;
我們也許沒辦法名留青史,
但我們可以在自已的人生留下足跡;
我們也許得不到別人的歡呼,
但我們可以光明磊落的面對自已。
不放棄也許是一種厚臉皮,
但是不放棄,代表在賽局當中你還有一席之地,
只要你還想繼續,沒有人可以叫你認輸
而不認輸的意志,會反過來成為你的盾牌,
用這個盾牌,去防禦閒言閒語,
讓自已可以繼續勇敢堅持下去,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你們的方陣,
人生是你們自已的,
就像斯巴達三百壯士可以擋下波斯十萬大軍,
你們也可以死掐著外界的冷眼跟奚落,
死掐著自我懷疑跟卻步,
不讓這些情緒攻陷你的內心。
喚醒你心中的那個偏執狂,
讓理性退位,
不要妥協,
用原始的求生本能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這種能量跟慾望,比天賦,更強大,更猛烈。
天才很厲害,但是不努力的天才並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為了成功永不妥協的偏執狂。
「我打不過你,但我永遠不會停止挑戰你」,
對命運,對宿敵,他們都抱著這種心態,
然後將想法付諸行動。
下次跟大家聊聊,
我心中最可怕的偏執狂之一,
球衣51號的辣個男人。
甘地 評價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昂山素姬:不必偶像化或妖魔化 - Hugo Sze
2015 年全國民主聯盟勝出緬甸大選,昂山素姬在翌年成為凌駕總統的國務資政。此前,她在軍政府統治下斷斷續續被軟禁15 餘年,其以和平爭取緬甸民主的理念,為她在國內及西方世界帶來崇高的地位和殊榮。主政後,她因為處理境內羅興亞人問題,捲入維護種族滅絕的指控;如今又再遭軍政府拘禁。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位令部分人期望出現落差的人物?
去年10 月緬甸大選前,亞洲史學家Francis Pike 曾在英國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撰文,副題便稱「將昂山素姬妖魔化或偶像化,一樣無知」,如「時代」雜誌便曾在1999 年代,把昂山素姬封為「甘地的孩子」。Pike 指,英國廣播公司(BBC)、荷里活及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等一眾全球自由主義機構,當時合力將被軟禁的昂山素姬推上神檯,犯了西方媒體烏托邦式幻想的錯誤。
國際間對昂山素姬的輿論之所以改變,原因之一是緬甸境內羅興亞人持續受鎮壓。Pike 指,羅興亞人確實在1991 至92 年、2012、15 至 16 年受到緬甸軍事鎮壓,17 年更發生種族滅絕事件,但若追溯歷史,羅興亞人在若開邦的問題,實始於1824 至26 年第一次英緬戰爭。當時英國征服當地,並開放邊境讓羅興亞人進入緬甸;而即使到現在,羅興亞人的困境背後,亦有極為複雜的故事。
他表示,美國「九一一」事件後,有愈來愈多巴基斯坦的伊斯蘭聖戰分子滲透羅興亞人中。其後10 年,緬甸軍方加緊清剿前稱「堅定信仰」運動(Harakah al-Yaqin)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武裝分子。Pike 認同若開羅興亞救世軍屬恐怖組織,特意選在2017 年 8 月 25 日,即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領導的若開邦諮詢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賦予羅興亞人緬甸國籍後一日,發動一系列恐怖襲擊,目的是破壞任何通過談判達成和解的希望。於是在其後的清剿行動中,緬甸軍隊、佛教極端主義民兵及若開軍 (Arakan Army),就作出焚燒羅興亞村莊、強姦婦女、施行酷刑等暴行,以作報復。無論是羅興亞極端主義分子抑或緬甸軍方和民兵組織,皆有醜陋的一面。
Pike 指出,相關行動由緬甸國防軍主導,昂山素姬本人受憲法所限,無權干涉國防事務。而她本人則於2019 年12 月,在海牙國際法庭的羅興亞人種族滅絕聽證會上,對緬甸與若開羅興亞救世軍恐怖分子的爭戰表示支持。考慮到 2020 年 11 月要舉行大選,Pike 認為,她若不這樣做,全民盟就會失去緬甸人與佛教徒的支持。他形容,昂山素姬既是一名愛國者,亦是政治現實主義者,與西方自由主義者所幻想的被困公主形象相距甚遠。
Pike 進一步指,翻查昂山素姬1995 年為其父昂山將軍所立的傳記,也能看出她並沒有過去輿論所形容般高尚。他認為,昂山將軍崇拜希特拉、墨索里尼,又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一度帶領緬甸軍隊與日軍合作。然而,昂山素姬對父親於1942 年處決涉嫌與盟軍合作的村長、轄下部隊殘酷對待緬甸少數民族等事,在傳記裡隻字未提。此外,即使昂山素姬一直勇敢對抗緬甸邪惡腐敗的軍事政權,但Pike 提醒,她比過去的軍政府,更大力打壓新聞自由。
昂山素姬政治魅力十足,但Pike 認為她不適合擔任國家領袖。2017 年,緬甸民主團體「88 世代學生團」(88 Generation Group)成員、前政治犯楊妙登(U Yan Myo Thein)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曾批評昂山素姬執政後,很快便開始排擠很多過去支持她的民運人士和公民團體。楊妙登指昂山素姬變得「只會聽與她關係密切的人所講的話」、有「獨裁者的特徵」。
Pike 強調,之所以要審視媒體過去對昂山素姬的評價,不是為了嘲諷,而是希望帶出西方媒體有必要對問題深入分析,才能避免形成過分美好的幻想,並在幻想破滅時憤恨交織。對昂山素姬作出不客觀、不理性的錯誤判斷,只會將緬甸推向中國一方。
原文:CUP
#政治 #國際
甘地 評價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往「投胎先修班」向你的心靈導師請益】
2015年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推出的《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作品帶給眾人無限感動,劇情圍繞著人腦中的五種擬人化情感,在快樂、憂傷、憤怒、厭惡和害怕中,勾勒人性的心理變化。
2020年皮克斯再度延續當年所帶來的感動,全新作品《靈魂急轉彎》(Soul)甫上映就在爛番茄開出了97%評價的完美啟程──它和《可可夜總會》(Coco)同樣描述了死後令人迷網、未知的神祕世界~
《靈魂急轉彎》的設定中,在這個「投胎先修班」裡,所有靈魂會被各自的心靈導師激勵,而輔導員包括了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Kopernik)等,一旦靈魂們受到他們的激勵,就會得到人世通行證,然後展開全新的人生。
這部作品最令人讚歎的地方,在於它所談論的雖然是深刻嚴肅的生命輪迴議題,但它卻用一種可愛、親切、活潑、愉快的氛圍來描述,搭配滿滿爵士風情的音樂、最道地的黑人社區藝術呈現~
好了,不多說,進電影院準備被感動吧!
皮克斯再度打造令人拍案叫絕的《靈魂急轉彎》>>http://bit.ly/2KNVciI
#BeautiMode #皮克斯動畫 #靈魂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