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港式茶餐廳,懷念的香港粥品氣味】
在太陽大得不得了的日子來到東區,走出捷運忠孝敦化站就覺得一下要被太陽曬融啦,算算要撐著回家再吃飯應該會餓到發昏,就近吃個飯吹個冷氣吧。但是要吃對於要吃什麼我完全沒想法,於是拿出 Google Map 搜尋附近能吃午餐的餐廳,看著評價走進了 1976 港式茶餐廳。
我憑著我對幼年時去香港的一陣懷念,點了 #滑蛋牛肉粥。記得小時候的粥品湯鮮味美,好吃到我猛拿瓷湯匙刮碗底。後來很少吃到那時的味道,有人說永和竹林路的成記很道地,在辦公室午餐我們也常訂台大的鳳城燒臘,但我覺得成記與鳳城都還未到我喜愛的水準。
1976 的老油條超酥脆,光這點就是我心中的一百分。粥底鹹鮮有味,是我懷念的氣味啊,有人說這邊的粥太小碗,但可能我現在食量不如以前了,覺得吃完剛好飽腹。牛肉非常軟滑,不是我喜歡的口感,不過肉量配得起價格,我覺得我會再來試其他的品項的。
🍜 1976 港式茶餐廳
-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3巷11號
(近捷運忠孝敦化站 3 號或 5 號出口,出站步行 2 分鐘)
- 電話:02-2777-1976
- 營業時間:11:00-21:00(週五週六延長至21:3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袁媽媽的燒蛋餃 幾年前在永和袁媽媽家,看她女兒在砧板上剁肉打蛋斬蔥調味,一氣呵成又近乎神奇的家常手法做蛋餃,我從此就愛上這一味。 北方人吃不吃蛋餃我不確定,但我知道山東老爸不碰,而且以前吃到的蛋餃都是工廠製作的冷凍加工品,一定在吃火鍋時才會出現,皮不純肉不鮮,我不愛也不吃。 直到吃到袁媽媽在...
瓷湯匙 在 Hikar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_
三眼怪陶瓷碗/陶瓷湯匙
一起打包一起可愛 ♡
瓷湯匙 在 喂喂先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為做菜不是我的專長,所以以下是來自喂太的分享>
SWANZ~OHAYO芯動陶瓷便當盒
好物這邊請:https://lihi1.com/H2lAQ
先生工作的地方每天都訂同一家便當
菜色也幾乎都沒變過😆
自從得知他有時候因為看到便當就沒食慾
索性不吃午餐之後就一直想幫他帶便當
不過帶便當也是門很大的學問
如果帶的便當沒有色香味俱全
在這麼熱的天要舉起筷子也是蠻有挑戰的
所以我的第一步☝🏻
就是要選擇「對的容器」
再來才是「菜色和擺盤」
就像我們去餐廳吃飯餐廳都會用漂亮的餐盤裝盛食物
不管東西好不好吃 擺得漂亮就已經有50分了🤣
這次想分享最近常用的「Swanz芯動陶瓷便當盒」
不得不承認第一眼完全是被它的外觀吸引
有別於市面上的玻璃便當盒
Swanz 簡潔的純色設計
純白的陶瓷便當盒比玻璃更顯質感
也因為它有做輕量化加工設計
所以同樣尺寸的陶瓷便當盒
Swanz是業界最輕 重量也比玻璃還輕喔!
輕巧的陶瓷便當盒配上多功能的專利矽膠套
讓便當立刻有防燙、防撞跟防漏的功能
矽膠還可以放進電鍋蒸、烤箱烤、微波 通通沒問題
加熱完的便當還能不用隔熱手套就直接拿
做到隔熱不燙手還同時保溫這兩件事簡直太貼心💕摸蛤蜊兼洗褲啊~🤣
然後這種一體成型的矽膠真的對煮婦非常友善
清潔的時候不用再分膠條、蓋子還要拆開來洗
現在便當盒體、矽膠套還有餐具
我全部都直接讓它們進洗碗機~超級方便der~😌
說到餐具 先生第一次拿起陶瓷湯匙根筷子的時候還驚嘆的說:這雙筷子拿起來感覺好高級啊😮
Swanz芯動陶瓷便當容量有650ml和900ml兩種
方便根據飲食習慣選擇不同尺寸的容器
因為先生食量不小所以在這種炎熱的夏天
我都拿900ml的裝便當
650ml的裝水果跟點心
這兩個尺寸我覺得都滿實用的
我尤其喜歡他的多功能保溫袋!
日系的花色很耐看
便當盒包起來剛剛好又很好提
先生最近就像個小學生一樣天天拎著便當袋出門🥰
另外還有Swanz 的陶瓷系列還有杯子可以選
陶瓷杯的優點就是不會殘留味道
咖啡、甜湯、冷泡茶每天交換裝味道都不會跑
上蓋做了密封防漏設計
也有專屬的矽膠杯套可防滑隔熱
預購的時候還有附贈手提杯套☺️
老實說這套芯動陶瓷便當
除了給先生帶便當用之外
我自己也已經迫不及待等解封後
可以去公園野餐時
就要用這組便當盒變出更多的野餐風格菜了😍
到時候再好好的跟大家分享一番囉!
《芯動陶瓷便當盒》特色
非常安心 - 硬白瓷材質零化學反應
超多功能 - 可蒸、可烤、可微波、可放冰箱
很好清潔 - 一體成型矽膠套好洗又防燙
貼心分隔 - 避免菜肉味道交疊
保溫袋 - 保溫還能保冷 防撥水 打開可變餐墊
《芯動陶瓷杯》
辦公桌、書桌非常適合來一個
不怕打翻也不怕裝熱飲燙手
陶瓷杯不會殘留異味愛喝什麼就裝什麼
加購還送手提杯套唷!
SWANZ~OHAYO芯動陶瓷便當盒
好物這邊請:https://lihi1.com/H2lAQ
<這是一篇幸福文,也是一篇合作文>
#ohayobento #ohayo #swanz
#swanzohayo #ohayolunchbox
#芯動陶瓷便當
瓷湯匙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袁媽媽的燒蛋餃
幾年前在永和袁媽媽家,看她女兒在砧板上剁肉打蛋斬蔥調味,一氣呵成又近乎神奇的家常手法做蛋餃,我從此就愛上這一味。
北方人吃不吃蛋餃我不確定,但我知道山東老爸不碰,而且以前吃到的蛋餃都是工廠製作的冷凍加工品,一定在吃火鍋時才會出現,皮不純肉不鮮,我不愛也不吃。
直到吃到袁媽媽在上海崇明家鄉的燒蛋餃時才驚為天人,原來蛋餃這樣好吃,不是火鍋料而是一道菜。
袁媽媽就是隱身永和巷內賣上海年糕的那位,她女兒袁斐用喝湯的瓷湯匙,舀一匙蛋液煎蛋皮,她說這樣的份量剛剛好,蛋皮不大也不小。
然後用筷子取一坨用菜刀在砧板上斬剁調味好的肉餡,放在將凝未凝的蛋皮上,輕巧折成半圓形,兩面煎烙上色,滿室生香,令人口水直流。
砧板斬肉理所當然,但斬著斬著,又加蔥又加蛋又加醬油,斬著斬著全都混合均勻,家庭主婦的這招實在強大。
蛋餃煎好,倒進原鍋回燒,加點白醬油和清水,讓蛋餃吸味膨脹更加香噴噴。
記得那年袁媽媽說,燒蛋餃要用上海的老松盛白醬油調味,但這個牌子很難買,為此,我還請明光食品送一箱給袁媽媽做道地家鄉味。
燒蛋餃也適合做常備菜,打微波熱呼呼配白飯,天啊,根本停不了!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中廣線上聽app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保師傅的大廚在我家食譜之常備菜有教做
瓷湯匙 在 【康健雜誌】1分鐘立馬見效!神奇瓷湯匙美容術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