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每月17號用推《LINE Pay Money》的消費活動,指定通路享17%回饋(其中12%回饋上限200元,所以你可以刷1663元),這個回饋每人可以刷三次享有17%回饋,也就是你可以刷1663元三筆,就拿滿200X3=600元回饋
👩🏫#先上一課搞懂他們是啥 #下圖也有說明
🔹LINE Pay支付 🔜 就是綁信用卡消費方式
🔹LINE Pay Money 帳戶 🔜 你把他想成「LINE錢包」概念,就是用銀行儲錢進去
✅《建議用法》
你可以參考飲品店,在公司揪團開下午茶訂購賺大回饋,私人的用法也可以家樂福訂購、或去屈臣式補貨,美食訂餐若有喜歡,也可以中午或晚上去吃個一頓!
🎯基本來說!我用LINE Pay支付比較多,因為money是要用銀行帳戶加值進去跟花現金概念一樣,所以我是比較少用!(我就是那種死愛刷卡的...Orz)
🎯【我每月最常用在LINE Pay上的卡】
1⃣遠東快樂卡8% ~ 每月可消費625元(登活動、單筆要大於100)
2⃣玉山Ubear卡5% ~ 每月可消費12000元
3⃣一銀iLEO信用卡(新戶3.5%~5%)
4⃣台新@GOGO卡 3.5%
❗大部份我每月會把遠銀刷滿才會刷玉山U熊,因為U熊卡要用的地方太多,要減輕壓力!再來也要考量玉山UBear卡的回饋只到6/30~會不會再延續都要看情況了
《LINEPay支付好用卡大推推》
✅遠東快樂卡👉https://lihi1.com/pnX9o
✅玉山Ubear卡👉https://lihi1.cc/buIjC
✅聯邦賴點卡👉https://lihi1.cc/Lnylg
✅一銀iLEO信用卡👉https://lihi1.com/KDsSh
✅台新@GOGO卡👉https://lihi1.com/4FQGI
📣LINE Pay Money 17%活動指定通路,只有今天才有17%,可以參考活動內容,留意這無法刷卡的唷,因為是錢包扣款概念 👉 https://reurl.cc/kdo2A3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加入TG群訊息不漏接 #先下載Telegram註冊
┌━━━━━━━━━━━━━━━━━━━━┐
💖 加入阿千TG群 → https://t.me/kenkigood
🎭 阿千官方LINE群-LINE ID搜尋 【@ret4002t】
🎬 訂閱阿千YT頻道 → https://lihi1.com/1IaaO
└━━━━━━━━━━━━━━━━━━━━┘
LINE Pay LINE Taiwan LINE Taiwan- 再LINE一下 #聯邦賴點卡 #linepaymoney #linepay一卡通 家樂福Carrefour Watsons 康是美 Cosmed 瓦城 泰國料理 Thai Town Cuisine
瓦城 儲 值 在 陳喬泓投資法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瓦城(2729)年初推薦給大家時股價為233元、4月15日PressPlay專文推薦時股價260元、5月26日台中講座時推薦時股價256元,今天(6/20)瓦城股價一舉破突300元整數大關(盤中最高來到304元,收盤價為302.5元)。
展望未來,瓦城表示將加速拓點,今年公司規劃將新增25至30家店,預期展店加速將驅動2019年營收呈現雙位數成長。
除了積極展店外,公司預計2020年啟用桃園全球研發中心,此中心除了做菜色研發、廚師培訓,更重要是希望降低瓦城整體的人力、食材處理、原物料儲藏、物流等多項成本,加強企業的營運效益。
同時集團也啟動3368策略,目標在3年內(2018至2020年)將會進入第3個市場(美國),並且開創6個新品牌(今年第4季將推出第8個自有品牌)、新增80家店。
董事長徐承義說:「過去前10年都在蹲馬步,展店速度慢,但要耐住寂寞,像現在每年開20至30店是很自然的事情,這就是之前專注的成果。」,瓦城未來幾年的營運動能確實值得投資人期待。
開放文章免費試閱《全台最大東方餐飲連鎖王國-瓦城泰統》:
https://www.pressplay.cc/…/%E5%85%A8%E5%8F%B0%E6%9C%80%E5%A…
瓦城 儲 值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00大企業調查結果出爐
#物流業痛苦成長_餐飲業小確幸經濟走出海外
【服務業整體微幅衰退,但各次產業差異甚大】
2017年景氣回溫,服務業卻還透著絲絲涼意。零售批發龍頭領漲,物流跟著電商賺辛苦錢,餐飲業則在美食街激烈廝殺。
景氣春燕報到,在這波復甦的暖意下,台灣的服務業在2017年卻還透著絲絲涼意。
最新的《天下》兩千大企業調查結果顯示,服務業上榜企業在2017年的總營收近9.26兆台幣,微幅衰退0.49%,但總稅後純益成長18.30%,平均獲利率4.44%。
商研院流通產業組組長林原慶分析,零售批發、物流、餐飲是台灣服務業主力的三大支柱。這三大產業的成長表現,決定著台灣服務業整體的景氣榮枯。
▪零售批發業:製造服務業、電商、超市是成長主力
根據經濟部統計資料,2017年台灣整體批發零售業營業額,較2016年成長3.8%。成長動能主要反映在與製造業景氣連動較大的批發業,2017年批發業產值成長近5%,為7年以來高點。
由於DRAM全球缺貨,加上物聯網、電動車、區塊鏈等新科技運用逐漸成型,在科技業供應鏈間,負責貿易、互通有無的製造服務業──「資訊、通訊、IC通路」是零售批發業中,成長貢獻最高的業別。譬如老將聯強國際,以及今年營收成長31.41%、首次擠進服務業前十名的文曄科技。
《天下》兩千大調查中,營收百億以上的22家資訊、通訊、IC通路企業中,只有5家營收衰退,平均營收成長6.43%。
零售業整體表現平平。「百貨批發零售」類的營收呈現微幅衰退,萎縮0.47%。
「這主要是反映電商對於線下通路業績的侵蝕,」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范婉瑜觀察,百貨業在這一波電商崛起的過程中受害最深。
百貨巨頭,除了新光三越百貨勉強維持2%的營收成長,太平洋崇光百貨與遠東百貨分別是零成長及負成長。
相對於百貨寒冬,超商及超市仍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超市業龍頭全聯實業,在2017年創下1088億的營收新高,營收成長7.09%,對「百貨批發零售」營收成長貢獻最高,為百貨批發零售業的衰退止血。
「全聯發展新型態經營模式,滿足區域內的特殊需求是關鍵,」林原慶解釋。
對此,勤業眾信風險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林茵薇認為,實體通路的客製化或區域化,是未來的趨勢。
范婉瑜分析,鮮食、即飲咖啡,以及與電商合作推廣到店取貨服務,讓超商業者維持成長動能。統一超與全家營收分別成長2.68%及6.37%。
電商部份,在富邦媒體科技及網路家庭國際資訊的雙位數成長帶動下,創造5.27%的營收成長。
▪物流業:人力跟不上,物流痛苦成長
與零售批發關聯性較高的物流業,也同樣呈現溫和的成長步調。「倉儲運輸」2017年營收成長2.43%。
其中,與國內電商有合作或提供跨境電商物流服務的中菲行、嘉里大榮、統一速達、台灣宅配通的營收成長都高於平均。
「不過,這其實是痛苦的成長,」林原慶補充,社會對物流大量、快速到貨的需求高,但人力其實跟不上。
這讓物流業未來在服務設計、經營模式、科技設備、倉儲系統上,全部都要調整。
▪餐飲業:小確幸經濟走出海外、美食街另成戰場
觀光餐飲業2017年營收成長4.86%,在陸客不來、觀光不興的衝擊下,依然維持著既有的成長步調。
這仰賴開曼美食達人(85度C)、瓦城、六角國際等榜上老將,及乾杯等新秀,在國內外不斷展店擴張,創造龐大的營收成長。
餐飲業在國內還有一個廝殺戰場,就是百貨公司及商場的美食街。能夠聚集人潮的美食街,不只能享受聚集經濟的好處,提高營收,在街邊店租持續高漲的趨勢下,還能維持成本優勢。
「高齡社會、小家庭、食安意識抬頭,讓民眾在購買高品質食品以及在外用餐方面的支出增加,」林原慶補充,年輕的消費世代也更注重飲食娛樂的消費,這讓台灣的觀光餐飲一直都能維持動能。
台灣服務業在全球景氣復甦中,仍透著絲絲涼意。接下來,服務業必須快速適應新科技帶來的商業模式變化。(責任編輯:黃韵庭)
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articl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