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敏感性肌膚,就是當皮膚受到外界的刺激後,容易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敏感性肌膚的表現如下:
1.皮膚表皮很薄、吹彈可破,可以明顯的看到微血管擴張。
2.兩頰很薄常泛紅甚至脫皮。
3.對季節更替及溫濕度變化或紫外線照射下臉部易發紅,洗臉、按摩的時皮膚容易變紅。
4.更換保養品或香水時常出現皮膚過敏的情形。
5.生理期中還有生理期前後皮膚的狀況容易改變。
一般可以分為非疾病性與疾病性,前者是皮膚本身沒有疾病純粹是表皮功能障礙引起(過度去角質、做臉、打雷射、PM 2.5刺激,或是擦了不適合的保養品和化妝品),不僅是乾性肌膚的人有,油性的肌膚的人也有;疾病性就是皮膚疾患所引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與敏感肌相關常見的皮膚病
1.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皮膚位於身體之最外層,當皮膚接觸到某些物質而引發身體細胞性免疫反應,就是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只是對有特異性體質的人會如此,所謂據特異性體質的人是指對某些常接觸到的物質產生過敏反應,比如皮膚保養化妝品、鎳(耳環、項鍊、鏡框)、橡膠用品(手套)、染髮劑(PPD)、鉻酸鹽(皮革、火柴、顏料、消毒劑、漂白劑及膠類、水泥成分)、甲醛(結合劑、防腐劑、感光紙、化妝品、清潔用品、甲醛樹脂處理的抗皺衣物)、香料(香精)、蜂膠、中草藥。
2.異位性皮膚炎—
通常起始於嬰兒期,男性教女性稍多,大多數病人在嬰兒期到12歲發病,成人才發病非常罕見,病人常伴隨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是一種會發疹的癢。持續性的搔抓會導致癢→抓→發疹→癢的惡性循環。
3.脂漏性皮膚炎—
在皮質線活性最高的區域如臉、頭皮、胸骨前及身體皺摺處,特徵是發紅及脫屑。男性較常見,發病年齡大多是20到50歲,與遺傳性的脂漏性體質有關,情緒壓力也是被認為引發疾病的因素之一,紫外線照射對多數患者有益,所以病況常在夏季改善到秋季又復發
4.乾燥性皮膚炎—
乾燥性皮膚炎又稱缺脂性皮膚炎或冬季濕疹,此病因寒冷使血管收縮,且皮脂腺與汗腺機能降低和皮膚老化有關。所以老年性皮膚或乾性皮膚在冬天會失去正常之角質含水量,粗糙,無彈性,易生裂紋及落屑,引起急性皮膚炎而導致奇癢。這是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與更年期婦女身上。患者常會渾身發癢,尤其是小腿前側最為嚴重。如果搔抓過度,很容易產生濕疹樣病變。此外, 洗澡次數過多、因為怕冷而喜歡去泡溫泉、在很燙的水中泡澡、或是在冷氣房或暖氣房的室內也是此病原因。
5.酒糟性皮膚炎—
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與體質有關,是屬於皮膚血管神經性的過敏反應,當受到外界刺激時(天氣熱發病的人數會增加兩成)血管容易過度擴張而發炎發紅。酒糟性皮膚炎的問題集中在臉部。初期的症狀為臉部泛紅,在兩頰和鼻子間就像曬傷似的起斑,感覺也像喝了酒一樣發紅,而且帶有熱熱或刺刺的感覺,過一陣子暫時消退,但是還會反覆出現,若發炎持續嚴重下去,皮膚組織可能會因為腫脹,擠壓到皮脂腺妨礙代謝,皮脂阻塞毛孔,進而引發紅疹、痘痘、膿皰等。可分為四型:
紅斑血管擴張型:臉部持續泛紅數小時到數天,並可能出現血絲。
丘疹膿皰型:除了臉部持續性泛紅之外,尚合併有類似痘痘症狀的紅色丘疹及膿皰,易被誤認為長青春痘;差異處在於,酒糟性皮膚炎的膿皰沒有粉刺,青春痘有粉刺。
鼻瘤型:皮膚與皮脂腺增厚而形成局部腫瘤,例如酒糟鼻。
眼部型:酒糟性皮膚炎的患者過半數還伴隨了眼睛乾澀、流淚、刺激灼熱感、眼皮紅腫發炎等過敏症狀。進而引發紅疹、痘痘、膿皰等。
6.光敏感性皮膚炎—
所謂光敏感,必須具備兩大元素方可造成,一是感光物質的存在,一是紫外線的照射。光敏感可細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光毒性以及光過敏,這兩者對光的反應有很大不同。簡單來說,光毒性比較像嚴重的曬傷,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痛等反應。至於光過敏,為人體日曬後產生過敏的症狀,則是曬後會產生搔癢感,甚至有人會起一顆一顆的小疹子,這些在門診中都不算罕見,也有人稱這種症狀為「日光性皮膚炎」。
造成光敏感的可能性有很多,但其中以本身特有的疾病、或某些藥物的使用為兩大主因。這些疾病,常見的例如紅斑性狼瘡、青春痘、酒糟鼻、異位性皮膚炎、單純疱疹、日光性蕁麻疹、多形日光疹等。這些患者經常在曬了太陽之後,容易出現原本皮膚疾病的疹子惡化、灼傷、甚而起水泡的情況。而藥物所引起的光敏感症,常見的像是某些抗生素、消炎藥、精神科藥物、利尿劑、高血壓藥物,疹子容易出現在陽光照射部位,隨著醫學發達之後,藥物使用越來越頻繁,藥物引起的光敏感症也隨之增多。此外,果酸換膚、沙龍做臉去角質、塗抹一些藥物如A酸、果酸、抗生素藥膏,也可能會造成光敏感症的產生,因此使用時需要嚴格地做好防曬。
外因性的光敏感,如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像用檸檬敷臉美白,小心越敷越黑!檸檬不僅富含維生素C,也含有光敏感物質,會提高太陽中紫外線照射能量,因敷臉後沒洗乾淨而照射陽光,很容易造成色素沉澱、變黑的反效果。除了檸檬之外,下列植物也可能造成光敏感。柑橘類、胡蘿蔔、佛手柑、無花果、防風草、芹菜以及香菜等。另外,檸檬、佛手柑等,常被拿來作為精油或香水的原料,因此在挑選這類產品時,注意其中的光敏感物質,是否已在製作工程裡加以剔除。以免引起發炎後色素沉著的「香水皮膚炎」。
7.蕁麻疹—
蕁麻疹的典型特徵是發癢的紅色皮膚斑塊,可能單獨或整片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症狀也可能出現在嘴唇、眼瞼和喉嚨內部。慢性蕁麻疹患者的可能會有症狀加劇和症狀緩解持續數年的時期。由於過敏患者常有多重致敏反應,高達百分之80 的患者對超過一種過敏原有致敏反應。先前可耐受的物質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而季節性及全年性過敏原通常要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誘發症狀。
1.接觸或吸入性過敏原 (例如乳膠、動物唾液、灰塵、花粉、黴菌、皮屑)
2.攝入性過敏原 (例如花生、木本核果、貝類、魚類、小麥、雞蛋、牛奶、黃豆)
3.昆蟲叮咬 (如膜翅目昆蟲的毒液皮膚)
以上這些常見皮膚疾病都跟敏感肌有關,一旦發現自己有上述的症狀,不要自己去買類固醇來擦,類固醇短期內雖然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使用會讓血管擴張,皮膚變得更薄,反而皮膚會更敏感,然後要選擇對的保養品和化妝品(避免香料和防腐劑)生活作息正常,再來給醫生看診做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持之以恆,就能改善敏感肌的症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環 狀 紅斑 復發 在 邱佩玲 Peilin Chi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相不相信我從三月中就開始執行修補腸道的減敏飲食 (Elimination Diet) ? 那是我自去年秋天開始學習的「整合營養」( Integrative Nutrition) 課程體驗之一,也希望能藉此解決這一年多來消化不良的問題。
三年半前腎上腺舊疾復發,導致包括口腔蜂窩組織炎等一連串身心併發症時,曾吃了一個多月、連續三回合的抗生素,之後就斷斷續續有脹氣打嗝等不消化問題,加上一年半前腎上腺又栽了一回,無可避免地影響消化功能,即使我幾乎天天吃發酵食物,偶爾吞益生菌,也無法根治。三月初開始,學校連續四週教授腸道健康課程。一如以往教每一個飲食型態時,學校都會鼓勵學生透過親身體驗來學習,我於是有了邊學習邊治療的動力。哪知這一頭栽下去,其實是幾個月、甚至可能半年的時間!
我本來就不愛吃甜食, 也謝絕精製加工品多年了。但減敏飲食的前一至三個月 (看個人狀況)必需移除常見七大過敏源,包括麩質、奶製品(這兩類我不吃一段時間了)、玉米、花生製品 (這兩類久久吃一次,沒差)、蛋、黃豆、和茄科蔬果(番茄甜椒辣椒枸杞子等),以及蝦貝類、煙燻肉品、香腸,和一些易引發脹氣的蔬果如蒜頭、洋蔥、蘋果、酪梨、白花椰、發酵酸菜、乾豆類等…確實有些挑戰性!
很多不該吃的東西本來就沒吃, 加上平日吃的算多元, 我並不覺得被剝奪了吃的機會或擔心營養不良,但不能用平常吃煮的一些食材,例如早餐的蛋、每煮必用的蒜頭、明星配菜如洋蔥和番茄、咱們中國胃少不了的醬油,還有我每天吃的發酵酸菜… 心情不免有時沮喪,吃煮間也少了許多樂趣。還好反正有疫情,外食、社交都不宜,少了許多麻煩;而且家人幾乎全程配合吃食,更是不可思議的助緣,令人感動。
如今熬過最艱難的減敏期,雖還有兩個月才算完成修補腸道的療程,這幾週來已開始一樣一樣、緩慢地回加原本避吃的食物。昨晚這很家常的豆腐,是四個月來吃的第一個黃豆製品,頗有倒吃甘蔗的甜美。
我的心得是,能夠吃想吃、愛吃的食物,而且腸胃能消受,真的是天大的福氣和享受。可惜現代生活對腸胃道的挑戰太多 (身心壓力、 不當飲食、濫用西藥、環境毒素、媽媽剖腹產等…),大至潰瘍腸躁腸漏,小至胃酸逆流、脹氣打嗝,絕大部份人都有消化問題;就算沒有明顯的消化症狀 (例如腦茫、關節痛或體內發炎指數高) ,汗牛充棟的研究證實,消化問題是絕大部份慢性病的通關要塞 (gateway),也是自體免疫和關節疾病的必要成因。西方有句俗諺是這麼說的,「腸道是人體城堡裡的女王,女王不爽,整個王國都會被摧毀」, 可見腸道健全的重要性。短期的減敏飲食有它的成效 (第一個月尤其明顯),但若不去控管問題的源頭,菌叢很容易又失衡,消化問題很容易再犯,原來無害的食物又會因腸漏而變成敏感源。
我這幾個月半實驗半治療的經驗,讓我深刻了解減敏飲食的立論根基和挑戰 (主要是心理方面),也第一手體驗它帶來的好處和療效,能為以後幫助他人經歷相同療程時,更有同理心地提供過來人的經驗和轉換,也為年底畢業拿「整合營養健康教練」諮商證照,以調整飲食(教做菜是免不了的)和生活形態來助人預防、改善慢性病,增添一個很有效的工具。
你自己或身邊的人有執行過減敏飲食嗎? 其實不只運用在食物敏感或消化道問題,任何免疫失調症狀 (例如花粉熱)或自體免疫疾病 (例如橋本氏症、風溼性關節炎、多重硬化症、紅斑性狼瘡、休葛蘭氏症等),都能從減敏飲食得到明顯的改善;以治療 病根為主的美國功能醫學界因此用它用的很普遍,我很好奇它在台灣和其它國家的普及率。
環 狀 紅斑 復發 在 我的戰友是狼先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510
<<媽媽,讓我抱抱您!>>
媽媽,母親節快樂!
有一些話我藏起來很久很久了....
一直以來都沒辦法說出口....
我想藉著母親節把它們說出來,
讓您知道我的想法❤️
過去的8年多,
用心照顧我的您,
有時會為了照顧我這個生病的女兒,
而確實忘記了照顧自己....
在我出生前,
您一直照顧同樣患紅斑狼瘡症的母親(我外婆),
直到婆婆離開,您集中照顧我的2個哥哥。
後來聽您們說,有了我,全家都很開心,
因為您終於懷上了一個女生!
但我出生後帶來的究竟是幸福還是辛苦?
(以下很多,都是從不同人口中聽來的.....)
小時候一頓奶我可以喝很久,但喝完就吐...
吐到2個哥哥都會怕到躲起來,覺得我很麻煩。
有一次我吐奶,臉都開始變成紫色,差點窒息,
那刻就算召救護車也是來不及,
幸好有您、有爸爸,我最後才苟延殘喘,活了下來。
小時候上幼稚園我已經是個跟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孩子,
我不哭不鬧不說話,也就性格怪怪的。
我到了學校,不會跟其他小朋友玩,我會自己一個.....
我是個會靜靜躲在角落自己玩起來的小女孩。
踩三輪腳踏車、玩煮飯遊戲....我都喜歡一個人玩。
我小時候大家對SEN(特殊學習需要)沒有太多的覺察,
但在那時幼稚園的校長和老師常常召見我媽媽,
老師說起我的這些「問題」,
不過,媽媽覺得沒太大問題。
後來,有一次有位同學大力咬了我的臉龐一下,
我本來紅紅的小臉蛋就變得更紅,
但我還是不哼聲,沒有生氣、也沒有哭,
大家就一下子擔心起來...
校長還很焦急的把我媽媽叫來不停為那位孩子的錯道歉,
老師們則露出很不好意思也很心疼我的表情。
回家路上我仍然不發一言,但回到家,沒有半點異常:我開心地玩玩具
到了小學我總算融入了一個新環境,有朋友。
6年小學最深刻的事是每年媽媽都會幫我辦生日會,
而且並不是簡單的生日會,
而是每一個細節您都親力親為,
打點得很完美、讓小孩很開心的生日派對,
派對上不僅全部美味的食物都出自您那雙巧手,
您還會和我們一群小孩子玩遊戲、看卡通片。
我從來都沒有想要去麥當勞開生日會的念頭,
因為您為我辦的生日會很盛大,已經太美好、太難忘!
中學開始我就已經有獨立思考能力,
踏入青春期的我反叛起來,
喜歡吃喝玩樂、參加很多活動,就是不喜歡讀書....
我還記得自己改變的原因是因為您打的一巴掌!
一巴掌打下來的那個瞬間,
很多東西同一時間在腦海中浮現,
那個痛讓我醒過來了,小時候被小男生咬也沒有那麼痛。
我反覆的想了很久,其實您罵我罵的沒錯,打也是沒錯!
今天的我很感謝您那呼巴掌把我徹底打醒了,
不然我今天不知道會變成一個怎麼樣的人。
我的2個哥哥都不擅於學習,
大的因為一些原因甚或沒有完成中五課程,小的也會考失利......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有了一個想法:
身為家中最小的孩子,
我有一個必然的責任去擔起未來的家。
我變了很多!
香港普遍學生都因母語是中文,我又是中文中學的學生,
比較少有運用英語的機會。我每天有時間就會拿著寫下很多vocabulary(英文詞語)和一些英文詞句的小本子琅琅上口地背誦,更會單獨約外籍老師吃飯。我的英文水平因而好了一點點,到後來持續的努力讓我在班上多了個稱號" Queen of Vocabulary”,這個名稱無疑增加了我對自己能力的認同感,但卻多了很多的壓力。
失敗的經驗曾經摧毁我,讓我差一點放棄學習。
每一次,
幸好媽媽您都會在我身旁扶起那個不知怎樣面對失敗和困難的我....
中六那年,一向甚少缺課的我因為身體不適請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假,我完完全全記不起那一些生理上痛楚是由甚麼時候開始,然後就再也沒有停止過。
我是第一屆的文憑試考生,那半年的日子每天都上課、溫習、補課和去補習社補習、操Paper(CE和AL的試卷完全跟文憑試不同,也不知如何參考。)
Study Leave才剛開始,我的臉上長了紅疹、腳上長滿奇怪而且長相很特別的紫色斑塊、發燒、全身都有被灼的痛楚,每一個動作都做得很不容易,但為了不去急診室(不敢浪費半點時間),我對媽媽您說謊,說臉上的是長豆豆而已,然後我每天都穿長褲意圖瞞過您的雙眼。
但原來我太不了解您了哈哈,最後當然被罵了一頓後去了醫院。
醫生看了我輕輕說:「只是血管炎,沒什麼大問題,我給你開點藥膏,搽上就沒事了。」
但媽媽突然之間的緊張追問把我嚇呆了:「這...會不會是紅斑狼瘡?....我媽媽患紅斑狼瘡。」
不僅我呆了,醫生也一樣。
「那....那....那,我也有一點點擔心,不如就住院看看吧!」
這是我第一次住院,第一次聽到紅斑狼瘡這四個字,而往後的那幾天原來是我當「正常人」的最後數天。很快我就確診了跟婆婆一樣的病。
沒有考過模擬試的我一考就要考真的那個,壓力大到難以形容,那段時間還忽然搬家,由住了17年的屯門搬到陌生的九龍....
搬家後考試仍在屯門進行,所以我就只能懇求朋友收留。
寄人籬下,面對不適應的環境、身體狀況、要每天吃藥的生活以及考試的巨大壓力,考試結束後住院的兩個多月中我都在迷糊中渡過:NPSLE (紅斑狼瘡上腦),神智不清的我變回2至3歲的小孩子,口中只會唸唸有詞叫媽媽或說些奇怪話,例如說太空船有個豬仔包😂😂😂,身上包著尿布。
一開始在兒科病房,護士長搖搖頭跟您說:「唉,我們見很多,她將來是沒辦法回復正常狀態的.....」
這是媽媽後來告訴我的,
我真的沒法想像當一個媽媽聽到這句話會有甚麼感覺。
後來18歲到了成人病房,因為我完全對自己沒有控制能力,
我會一天無限次把自己身上打藥的針口拔掉,但醫生護士又不想把我綁起來,所以.....
他們叫我媽媽來陪我。那段日子媽媽每天都往返屯門和九龍的家,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照顧我,之後回家還照顧我哥他們、還要做家務.....
看起來沒有蒼老感的媽媽,難道真的不累嗎?
我醒過來後休學,坐了半年輪椅,而在我心頭揮之不去的還有那個我不滿意、不足以入大學的文憑試成績......
後來我身體好轉,不斷重複向您提出想重讀的請求。您答應了我。上學後除了記憶力和集中力差了很多,原來身體上也根本沒有好轉這回事:復發的我握不住筆、呼吸困難,中間多次住院,在第二次文憑試後我家多了一台氧氣機...
再次因身體卻步的我很迷失,明明有學習讀書的能力,但卻沒有健康的身體,甚麼都做不到,連出街約會朋友的體力都沒有,每次洗澡都坐在治療師為我安排的沖涼椅上進行,稍稍一動都令我氣喘如牛。那段日子大概是我人生的低谷。
媽媽每天都陪伴我、開解我、煮我喜歡吃的、買我喜歡的小東西給我。有一段時間您擔心我會想不開而全天候陪伴我,不敢離開我半步。
後來2015年8月身體真的好轉了很多的我仍然有點迷惘,但其實我心中很清楚自己:我想讀書,想進大學。
媽媽不理會其他親戚的反對,給予我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機會。
我雖然怕,很怕令您、令自己都再次失望,但為了自己、為了您、為了我的家我願意再一次嘗試!讀夜校的日子看似簡單,但其實那段日子很辛苦、很多血和汗交織!早上起來吃過早餐和藥物,便開始做歷屆試題,做完對答案,把自己錯的或者覺得重要的都寫下來。中午吃飽一點,然後會溫習到下午五點左右,中間如果肚餓會吃點餅乾麵包,溫書悶的時候我會作文。
我的夜校在沙田那邊,由家裡出發,光走到巴士站就已經要20分鐘,乘車半個小時才到學校。18:45上課21:45下課,有時還會問老師問題,踏出校園那刻已是晚上十時許,乘車回到家洗澡,再看時間的時候往往已經半夜,媽媽知道我很累會幫我吹乾頭髮,我就趕快睡覺去。翌天早上又再重複以上的過程!重讀生很多時候都有自我懷疑,我也不例外:作文低分,我很害怕,很怕自己努力了那麼久都仍然會再失敗!我記得我在巴士一邊哭一邊在電話跟媽媽說我害怕......您說了很多話,讓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到。
最後一次文憑試開考後不久我就發現身體又出了點狀況,
小便在不是生理期的時候紅紅的,後來住院發現腎功能在退步.....最後連兩科選修科目也需在病房應試。
後來好轉出院等放榜,媽媽都一直陪伴我。
後來入了大學我的一點一滴都還是有媽媽陪伴,
謝謝您告訴我樹仁是所好大學,
謝謝您,不是您我不能認識這一群疼我的老師、同學、朋友、輔導員.....
有些朋友或許會有疑問,為甚麼長這麼大,
嘴邊仍時常掛著媽媽?
哈哈,這只因媽媽是我最愛的人!
今年因為學業上的忙碌生活我一個人住到了宿舍,
其實您很擔心我會處理不了,
擔心我不能好好照顧自己。
但疼愛我的您,還是讓我嘗試。
謝謝您媽媽!
每一天就算多忙多辛苦,我都會打電話給您,
您的聲音是我的能量棒❤️
媽媽,一路走來,幸好有您🥰❤️
昨天休息時打下這些文字,
一點一滴的經歷在累積,我對您的愛也是有增無減。
今年我因讀書無法跟您慶祝,
但您卻不介意,著我先處理好自己要處理的事情!
沒有貴重禮物,只有畫。
昨晚畫給您的☺️
您有看明白嗎?
從小到大,我都在您的護蔭下成長。
今天,我長大了,我希望我能把小小的您擁進懷裡!
今後,希望我能夠盡最大的能力去守護您!
媽媽希望您知道,
我長大了,您不需要再那麼累了!
請您繼續相信我,我會努力讓您未來有好的生活🔥
I love you Mama❣️
#您是最好的您知道嗎⁉️
I am trying my best to be your pride ✨✨✨
#不小心又打了長文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