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
這不是一篇業配文,只是我原來想下的標題『不要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覺得有點負面,所以才借用了我們的贊助商的標語。
今天政琮告訴我,奧運過後,小額捐款加上紀念TEE的銷售為潘政琮基金會募得了超乎我們想像的收入,我突然很想聊聊為什麼還是現役選手的政琮這麼早就開始做培養青少年以及社會的公益活動。
盧宏宗老師是我們人生的導師,儘管他已經離開了,他的每一句話至今深深影響著我們,在我們迷惘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指引著我們正確的思考方向。很多年前他告訴我,『我們必需確保政琮內心是光明的。政琮有著清苦的童年,被瞧不起,被欺負,甚至被國家隊汰除的記憶,那是他心底的陰暗面。以政琮的能力,他可以在職業的賽場上有所表現,但是他的生涯如果要有大的格局,他必須徹底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是光明的,是正向的。在關鍵時刻,政琮總是“拼”出來的“擠”出來的,但登上世界的高峰,靠著拼跟擠是不夠的。因此,他必需要受教育,必需要學會觀察自己,必需要學會思考,必需在每一刻作出正確的決定,確保自己走在對的路上。』
老師以上這一段話至今仍深刻的在我腦海中,『心有多寬、世界有多大』。與其一直去想著刻苦的童年,或者是一直想著證明自己的能力給那些從來就不珍惜自己的人,還不如想想我們能做一些什麼,像當初幫助我們的人一樣,去幫助需要的人。正因為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我們更要用我們現在有的影響力去協助有著一身功夫卻沒有機會的孩子或是照顧曾經跟他一樣弱勢的人們。
從轉職業的第一年開始(2015),我們就舉辦了很小型的教學活動,接下來的每一年,從菁英訓練營,成立基金會,冠名舉辦美國青少年高爾夫巡會賽的潘政琮公開賽、補助青少年球員旅費,接待選手來家裡住,與他們打球、對談,提供大學獎學金到返台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公益高球賽募款,政琮幾乎是在他自己都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就預先計畫,當他找了AJGA(美國青少年巡迴賽協會)自掏腰包簽了數年的約舉辦潘政琮公開賽時,也不過在美巡賽第二年剛開始的時候,這個決定連我都嚇了一跳。雖然一直有人要我們不要這麼做,先顧好自己的事業,以後在做,的確,假期已經夠短了,這樣我們會輕鬆很多,但這就是政琮,他總是一直在向前走,一直在思考,自己還能做什麼。他說,再等幾年,那現在這些有能力的孩子怎麼辦?等幾年,就是幾代人的機會又流失了。這是真實的潘政琮,這是他的熱情所在,他衷於自己,自始自終築夢踏實。他是夢想家,更是實踐者。
這麼些年下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選手到美國來漸漸的在全世界最競爭的地方開始一點一點的展露頭角,我們看到國內的高爾夫環境開始重視公益、回饋與傳承。很多人跟我們說謝謝,但其實,我們是最大的受益者。從當初很單純的覺得『以前別人幫我、我現在要幫助其他人』,到現在,在職業賽場的第六年,這一張一張年輕努力的面孔常常提醒著我們,讓我們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疲憊的旅程中看到自己當初的熱情 ; 在公益賽時一個一個原先陌生的名字現身來支持我們的想法,他們的表情讓我們覺得自己真的是何德何能有這麼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愛,讓我們在紛擾的世界與最現實殘酷的巡迴賽生涯中看到人性的光明。
最近,媒體採訪政琮,問他在奧運的最後一推前腦袋想什麼。他沒有猶豫地說『我在想推進這個推桿會是多美好的事情』。我在旁邊微笑了,政琮的答案再也不是『我要證明自己我可以』,他已經不用再證明什麼給什麼人看,他只要好好的做他自己。
#TrueToYourself
謝謝所有支持我們的理念的朋友們,我們一定會不負所托。
心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大
#正向力量成就可能
by Michell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介紹 訪問作者: 余欣蓓 內容簡介: 王小棣導演、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吳嘉麗 女書店董事長、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胡淑雯 作家、郭念洛 《銀髮新視界》主持人、張娟芬 作家、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蔡盧浚 台北市立聯合...
「環訓所在職訓練」的推薦目錄: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捷風環保- 環保署修法專責人員在職訓練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廢水專責人員到職訓練、環訓所、環保證照回訓在PTT ... 的評價
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那篇小學一年級被要求字要寫得非常整齊,還有老師不准小孩跑步,即使在走廊之外(大人們看清楚)的地方也不行的讀者來信和我的註解貼文,引起不少回響,有支持,也有反對的,還有不少一樣受苦受難的小學生父母來貼照片。
我剛開始有讀大家的回應,後來回應實在太多了,我沒有辦法繼續追下去。還有,有的回應,讓我非常不耐煩,只想說:"請先讀清楚文句,再來罵人可以嗎?"(我寫得很清楚:字要寫得別人看的懂,不要有錯別字比較重要,所以,那兩個留言什麼"大""太""ㄣ""ㄅ"亂寫的,請先學會讀文。太重視字體,卻文字有讀沒有懂,真是無奈!)(我文章有特別說老師規定不能跑,有他的難處,因為怕學生受傷,家長會來鬧....所以是兩難,都寫了,並沒有責怪老師之意,是有看沒有到嗎?!);
還有"請寫出有邏輯一點的理由好嗎?"(學習如何講道理,比訓練把字體寫得像印刷體重要百倍。)
這些不客氣的話,造成當初寫信給我的母親非常難過,還寫信向我道歉:"對不起,李醫師害你被攻擊了...."
這些非常不客氣的話,也讓我極度不耐煩,差點動怒。(我為什麼要花三小時的時間來回這些啊!)
就像我經常勸導家長的:"當你對孩子的無理取鬧,非常憤怒到快忍不住要爆粗口時,請深吸一口氣,離開現場,等冷靜下來了,再回來。"
我也是一樣。我暫時離開一下,避免爆粗口又爆血管。年紀有了,還是要自己小心。
這是當初我完全沒有料到的結果。
不過,我也讀到很好的建議與提醒。有人說老師劃紅字,只是善意的提醒,並沒有其他意思,只是提醒最正確的寫法是要這樣寫。我覺得這真的是許多家長要調整的心態!不要看到老師寫了紅字,就玻璃心碎了一地。那只是教導,並非指責。我們孩子小,一下子沒辦法寫這麼好,但是至少知道最標準是這樣寫。就這樣而已。
我到過許多地方演講,包括學校。總有上百間了吧!
其中,只有兩次有老師站起來質疑"把字體寫得整整齊齊"的重要性。
一位說:"如果蔡總統字很難看,簽名出去能見人嗎?
我的回答:"第一,非常少人能當上總統:第二,一旦當上總統,自然有人會來教你如何把名字簽得能見人一點。那時再來練一下都來得及,不必在六七歲的時候,就苦命練起來放。"(到時候,總統又沒當到,不是很衰嗎!)
另一位說:"雖然考試都是電腦閱卷了,但是也有作文,需要手寫。字寫得難看,分數拿不高分。"
我的回答:"如果真的以為那會影響大考的作文,也不必急著小學低年級就要寫得美美的字啊!可以高年級,甚至國中再來要求,都來得及。更何況...我身邊就有太多字寫得很亂很難看的人,大學考試作文,幾乎滿分的...我先生就是!"
我的孩子都已經三十多歲了,這些教育的事,干我屁事?!我在操什麼心啊!
是的,但是,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那就干我的事了!(所以,那些說孩子寫字寫得很開心的大人,恭喜,那篇文,跟你無關。)
我看過孩子從幼兒園開開心心地畢業上小學之後,整個孩子臉部表情變陰鬱的:我遇過小孩為了把字寫得整齊到符合大人期待,寫到一直抓頭髮,抓到頭皮像癩痢頭的,也有出現圓形禿的,還有一直摳手指到傷痕累累,一直咬指甲到永遠不需要剪指甲的.....
如果,這只是極少數老師的偏執要求,當然是要向老師反應。
可是,真的有不少家長與孩子受這樣的苦,而且從留言也顯示,有不少大人覺得這樣要求是必要的。因此,才希望藉由這篇讀者來信,讓大人重新思考:小學剛開學,這樣要求小一的孩子,對孩子是好的嗎?是有助於他的學習的嗎?是符合孩子上學校學習的宗旨的嗎?
我成長的年代,要求字體,可能還有些道理,因為隨時都要寫字。可是,我們也是到高年級,手指頭肌肉都發展成熟了之後,才被要求的。(那個留言說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這麼幸運,可以到國中還有環境讓我練字的,你可能太年輕,不了解民國五十幾年的台灣,那是一個均貧的社會。我們練字是自己拿著撕下來的日曆背面,自己一直寫一直寫,沒有人有那個環境,也每一個人都有那個環境。)
我也曾經誤以為"字如其人"。
一直到我上大學。我發現整個醫學系的同學,全班字寫得整齊能看的,不到一半!甚至,還有不少同學是注音符號都唸不齊全的。
我才又開始思索許多過去以為的"重要"與"必要",在經過更多事情,認識更多人之後,原來都不是真的。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除了是一位要看診的醫師,每天帶著許多人的情緒回家,我必須慢慢消化。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情緒。
最近又開始施打疫苗,行政事務更是龐雜,每天回家還要繼續處理。
然後,我也是一位家庭主婦煮婦,每天做早餐和晚餐,還要洗衣服,曬衣服、照顧盆栽.....
多年的粉絲們了解我經營粉絲頁的初衷:剛開始是為了幸佳慧的粉絲和我的病人們設的。什麼粉絲量、聲量,從來不是我這老人家所在意。(拜託!我已經61歲了,看過太多生老病死,流過太多淚水,心碎過太多次,我知道什麼才是人活著需要花心神在意的事。),所以,那個留言說我是在衝聲量的,請把話收回去!
我從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所謂的教育或者學校的功能。(好啦!我承認我讀最多的是與東方傳統教育迥然不同的杜威。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書閱讀,真的是跟他自己的特質有關啊!))
那時候讀過一本"夏山學校",可說是在東方傳統教育下,自認為已經是非常叛逆的我,也自嘆弗如的。
後來,我們開好書店,曾經邀請李雅卿來演講分享。我讀過她的"種籽手記","成長戰爭","北政實驗手記"....
後來,越來越多人有帶孩子在國外讀書的經歷,我讀著這些父母書寫的著作,周圍也有不少親友和病人有孩子在外國讀書的經驗,甚至,診所就有來台灣交換學生的外國病人....我接觸過太多與台灣制式教育不同的多元教育模式。
而我自己的兩個姊姊就是老師。
我的親友中有太多老師了。
我們經常一起討論台灣的教育現況與我們的擔憂。
在我那篇文章按讚的上千人中,有學校老師,有補教界老闆老師,有小學校長,有教育系所老師所長,有....留言說我不懂教育的,你是在說這些人也不懂教育,不懂教育現場?
所以,說我不懂教育的大人,你這樣說,不公允。
你可以說:"我們的教育理念不同。"這樣我可以接受。
不過,想想看,如果你認為對孩子好的要求,可是有其他老師並不認為,可見,這是一件並非肯定,而是值得再思索的事情。
尤其,要求字體整齊美觀,從我自己讀小學的經驗(現在已經60歲),到自己的小孩兄弟姊妹的小孩(現在已經三十多歲),到現在病人們正讀小學的小孩,這五十多年來,雖然世界以極驚人的速度在改變,人類傳達訊息的方式,已經不知改變了多少,職業的內容,更是不只變到哪裡去了....而我們小學低年級要求字體要寫得工整的標準,卻好像越來越嚴苛。這是什麼道理?
我有一些朋友,私下留了言給我,可見我的同溫層實在有夠厚...
這是一位醫師寫的:
“人如其字?看不見這個人其他的好...只看字,而不感受這個人的行為與話語是否一致,已經把枝葉看成主幹...這不是錯亂是啥?
”讓我想到兩句話,一是"人不可貌相"。連看到人,都不一定知道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了,更何況是單獨只看字!二是"瞎子摸象",字,只是人手製造出來的東西,可以練,也和天賦有關,跟這個人做事是否認真,態度是否草率,有什麼直接關係?
所以一位醫生學弟,寫:"偷偷問...我們醫生有幾個字寫得別人看得懂的?"
如果標榜字寫得亂,就是做事草率的人,我建議,看診時,先請醫師寫個字讓你鑑定一下,再決定要不要讓他看。
一位熟讀古籍的醫生同學這樣寫:“明朝,董其昌的字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好字,他老兄啊,姦淫虜掠無所不為!就像正妹、帥哥上身的人,私下許多不可告人之事!心,善,或許是最重要但逐漸被忽視的問題!”
而且,這位董其昌啊!還是十七歲才開始勤奮練字!所以,大人不要急,如果有興趣,字要寫得好,十歲以後再練,綽綽有餘。
這是一位教授寫的: “如果是人如其字,不是應該讓每個人有自己的風格嗎?怎麼會要大家都寫整齊的字?又不是軍隊或是印刷廠!”
這個有意思,是啊!既然字如其人,那麼為什麼不能尊重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不同的個性與特質?要每一個孩子字體都寫得如印刷體,難道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所有孩子變成如同同一個模子造出來的罐頭嗎
有位律師朋友說得好:“我以為的「人如其字」不在世俗眼光的美醜,是字散發出來的感覺~灑脫、拘謹、大器、小家碧玉……”
是的,灑脫的人不拘小節,拘謹的人,中規中矩。我們家三人,字體差很大。我家老公的字扭曲糾結成一團,不仔細看,還真難看懂;我兒的字,東一撇,西一撇,看得懂,不過整個鬆散到天涯海角;我的字,如果好好寫,大大的,美美的。但是,我們三人為人都誠懇正直,做事認真負責,慷慨助人。
這是一位老師寫的,我差一點笑出來: “我以前的認知是:天才的筆書(字)都很醜,且美女的字也多半不好看!(所以從小只要有人稱讚我的字好看,就會暗自傷感啊!)”
這是一位在補教界二十年的老師寫的:“字體工整與否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在我的教學經驗中,腦筋靈活的學生,字跡都是普通而已,而字跡超美的學生,思考比較直線型。但無論字跡美醜,都不會影響個人的未來發展。何必那麼在意這些事情呢?人的創意比刻板的學習更重要啊!"
這位太太在寫的老公,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我那字如蚯蚓(連我都常常看不懂)的老公在他們眼裡應該是撿角 ”
我真的要了她老公的字來看,看了差點笑翻...我完全看不懂在寫什麼,比我家老公的字,更誇張...這是今天最激勵人心的娛樂~~
有聽過這樣一句諺語嗎?意思是字寫得好,長大幫人提皮包。我很小的時候,聽過我外婆說過。你聽過嗎?
港和國小劉育豪老師,是我非常佩服的老師,我經常告訴他:"你不要退休啊!我的孫子還要讓你教啊!!"這是他讀過我那篇貼文之後,發表在他的粉絲頁的感言。我完全贊同他的教學理念。是的,這才是我以為的語文教學。
{感謝許多熱血老師。
至於父母們,孩子一旦上學,就是進入野獸叢林,請做好支持與協助的角色。可以跟老師溝通的就溝通,溝通不了的,請孩子忍一忍,兩年就過了。相信孩子會有適應的能力。}
{我不會再針對這篇文,做回應。花我太多時間了。有朋友告訴我,那是信仰,你說服不了他們的。信仰,從來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至於那些看到整齊到像印刷體字跡會亢奮的大人,你可以製造讓自己爽的字跡,但是,不要強求別人也要讓你爽。】
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富汗撤離實時報導》8/28美軍撤離倒數三天
*美國駐喀布爾大使館警告稱,在機場的美國公民“現在位於機場Abbey Gate大門、東門、北門或新內政部門的美國公民必須立即離開。”
美國的兩個主要盟友英國和法國周五宣布,他們正逐步或已經結束對機場的疏散。
*週五的人群再次冒著危險,到達機場,他們不顧另一次可能的恐怖襲擊威脅迫在眉睫,他們必須賭下去,拼命試圖逃離塔利班。
*法國官員將機場缺乏安全,歸咎於美軍過快迅速脫離。
與此同時,法國已經停止平民疏散工作。自週四恐攻襲擊以來已停止,幾名參與撤離工作的人士向紐約時報透露,私營安保公司和非政府組織已告訴阿富汗人留在安全屋內並避開機場,建議他們修改計劃乘坐租車巴士通過陸路,穿越巴基斯坦邊境,逃出阿富汗。
*在機場和街頭,美軍和塔利班試圖恢復秩序,控制現場。手持卡拉什尼科夫步槍的塔利班士兵要求人群遠離機場大門,他們用卡車守衛檢查站,每個路口至少停著一輛悍馬。美國軍方已恢復撤離的航班,白宮官員周五早些時候表示,儘管發生了恐攻襲擊事件,但在過去的 24 小時內,仍有 12,500 人從阿富汗撤離。
*等候的阿富汗人群,許多站在公車旁,身邊提著袋子,成百上千,人數減少,而不是前幾天的數千。
但仍有數十萬人不顧一切地想逃離塔利班的統治,但周五他們似乎很少有人能抵達機場大門。
機場本身幾乎已被封鎖。在機場的南門和東門,塔利班警衛告訴記者,任何人都不得靠近機場,所有入口大門都已關閉。五角大廈週五表示,約有 5,400 人仍在等待疏散。
*週五,美國軍方修正前一天在機場發生的恐怖攻擊判斷。美國參謀部泰勒少將說:“我們不相信在男爵酒店或附近發生了第二次爆炸。 只有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
但許多目擊者報告說聽到了兩次爆炸。
*美國上調爆炸受害者的人數,週五死亡人數急劇上升。阿富汗醫院官員統計共170 人死亡和至少 200 人受傷,其中尚不包括 13 名美國軍人死亡和 受傷15 位美國公民人:因為他們未在阿富汗醫院就醫。醫院官員要求匿名,塔利班告訴他們不要與新聞媒體交談。他們說,那些遇難平民,不是一般阿富汗人,而是擁有美國公民身份的阿富汗裔美國人。
*美軍在喀布爾自己摧毀最後的中央情報局全境基地。美國官員周五表示,情報基地位於喀布爾機場外。
炸毀基地目的為確保:不留下的任何設備或訊息,相關資料及情資不會落入塔利班手中。
這個被稱為「鷹」的基地,最初在阿富汗戰爭初期以一家前磚廠改造。過去二十年一直扮演前哨角色,從一個小型前哨基地發展為一個龐大的中心,用以訓練阿富汗情報機構的反恐部隊。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現任和前任官員透露,隨著阿富汗政府垮台,僅有一些人留下,大多已逃離。
“他們是一支出色的部隊,”前中央情報局局長馬爾羅伊 (Mick Mulroy) 說。在阿富汗服役的軍官。 “它們是阿富汗政府在過去二十年裡,阻止塔利班的主要手段之一。他們是最後戰鬥的人,但他們傷亡慘重。”
當地阿富汗人對該基地知之甚少。該建築物非常安全,並且經過精心設計,因此幾乎不可能滲透。高達 10 英尺的圍牆環繞著現場,一扇厚厚的金屬門迅速打開和關閉,汽車才能進入。
一旦汽車進入內部,他們仍然需要通過三道安全檢查站,搜查車輛,檢查文件。
在戰爭初期,一名初級中央情報局 (C.I.A.官員被派去負責鷹基地附近的拘留所。在那裡,軍官命令一名囚犯古爾·拉赫曼(Gul Rahman)脫光衣服,並把他銬在牆上。他死於體溫過低。
中央情報局董事會曾經建議採取紀律處分,但被否決。
前中央情報局承包商表示,拆除基地絕非易事。除了燒毀文件和粉碎硬盤,還需要銷毀敏感設備,以免落入塔利班手中。前承包商說,Eagle Base 不像大使館,可以迅速燒毀文件。
基地的全部炸毀是撤軍計劃的一部分,與週四機場發生的爆炸案無關。
但在機場襲擊事件發生數小時後,美國自動引爆炸毀情報基地,驚動了喀布爾許多人,他們以為這是另一次恐怖襲擊。
*美國在阿富汗疏散美國公民和阿富汗盟友的官方任務定於下週二,即 8 月 31 日結束。塔利班表示,疏散工作絕不能延長,拜登政府官員表示,繼續超過該日期將大大增加阿富汗人和美國軍隊面臨的風險。
*喀布爾機場的英國官員周五已停止接受當地阿富汗盟友的撤離申請,並開始準備在美國設定的 8 月 31 日撤軍截止日期之前讓約 1,000 名英國軍隊和文職官員撤離。
“我們即將結束,”英國空軍參謀長威格斯頓接受電話採訪時說。 “一夜之間,我們被迫關閉了撤離緊急中心。”
空軍負責人說,若加上已批准目前已在機場內的最後數百名阿富汗人,登上從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撤離的航班時,英國將有大約 15,000 人在這場行動中安全離開。
他說,這些人大約有 4,500 人是英國護照和簽證持有人,其餘是在阿富汗與英國軍隊一起服役的阿富汗人及其家人。
* 另一個美國關鍵盟友法國周五宣布,該國已結束在阿富汗的撤離行動。在一份聲明中,法國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將缺乏安全歸咎於“美軍迅速想撤離“。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7/world/afghanistan-taliban-biden-news/kabul-airport-attack-isis-us-strike
*巴基斯坦堅稱不會接受更多來自阿富汗的難民。但難民還是來了。
自兩週前塔利班接管喀布爾以來,數千人通過西南邊境的一個主要過境點,湧入巴基斯坦。雖然從喀布爾機場的疏散引起了全球的關注,但每天都有大量試圖逃離該國的人,聚集在 Spin Boldak-Chaman 附近,這是唯一指定且開放的難民過境點。
大約有 4,000 至 8,000 人越過那裡的邊界。據巴基斯坦官員和部落領導人表示自從塔利班佔領喀布爾以來,進入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人數量增加了三倍。他們擔心喀布爾機場的攻擊會促使更多人轉而使用過境點,進入巴基斯坦。
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介紹
訪問作者: 余欣蓓
內容簡介:
王小棣導演、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吳嘉麗 女書店董事長、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胡淑雯 作家、郭念洛 《銀髮新視界》主持人、張娟芬 作家、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蔡盧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 真誠推薦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思覺失調症再度引發討論與重視。戲劇會迎來結局,但是身受精神疾病所苦的真實人生仍得繼續與疾病奮戰。
你知道嗎?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於二○一四年推動正名)在台灣,每千人約有三個人罹患,這種疾病會導致思考、認知與知覺功能失調。在精神科並不少見。
如果精神病人是身處大霧、無窮迴路的渾沌謎團,那麼,翁美川就是提燈人,在迷宮的前方提著燈,看夢境中的病友打轉,她堅忍地風雨中守著,用耐心和希望等待病友們走出迷霧。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翁美川長達三十多年來,不畏外界質疑和異樣眼光,默默從事協助精神病患落實職業復健的工作,幫助他們努力找回重回世界的鑰匙。而一踏入精神障礙照護領域,就再也沒有回頭。從「有何不可」咖啡屋、「士林好所在」工作站、「生活者工作坊」,到「智立勞動合作社」,精障病友的工作訓練也持續不斷地進行著。
至於為美川開啟精障照護之路的羅春嬌督導持續堅守在線上,所奉獻的醫療工作歲月也是台灣四十年來精神醫療史的小小縮影。在精神病友的世界裡,醫護人員的奉獻如同風雨中的燈塔,保護病友們在淒風苦雨中,尋回上岸的路。
這本書裡的故事訴說愛、寂寞、孤獨與奮鬥,更記錄了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在被遺忘的人間角落,有許多家庭正在進行困獸之鬥,我們能做的,是在人生的路上互相扶持,可以的話互相拉一把,明白在危難的時候,自己終將不會被世界遺棄,如同我們不會遺棄世界一樣。
作者介紹: 余欣蓓
東吳大學哲學系、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博士畢業。曾旅法四年,從事詩學研究與華語教學。旅行成為生命的主軸,在國度與國度間探索文化的樣貌,對一切與人相關的事物著迷。喜歡大海、森林、動物,無可救藥愛上貓。著有《台灣伴手禮旅行》。
策劃者簡介:綠主張
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
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能發揮藥效,
不然時光荏苒白白流逝。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精神病康復者阿坤坦承曾經患上抑鬱症,坐困愁城的日子難過,多難過,人生卻總要走下去。生命充滿突如其來的邀請,阿坤被問及是否願意轉職至全然陌生的飲食業,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他毅然踏出「愁城」當上香城茶室的一員「樓面」。想不到,這是其人生轉捩點,頃刻的轉變,便取決於當初有否勇氣昂然踏出的第一步。
穿梭時光隧道
「香城茶室」凝結了90年代的香港光景,懷舊的氛圍糅合藝術的氣息,入內進餐恍如穿梭時光隧道回到昔日;想不到,透過味蕾亦可深深細味歷史情懷,回味屬於香港人共同的集體回憶。世事諸多巧合,無獨有偶,其所在地竟與「歷史」息息相關,茶室恰巧位處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樓。
別錯過香城茶室門前的一個綠色的復古茶檔,如實地呈現了昔日街頭茶檔的舊貌,橫匾招牌上中間寫着「香城」,左右兩側亮着醒目的紅字「咖啡」、「紅茶」、「冰花」、「燉蛋」,幽幽地散發着沉澱於歷史的美食香氣。茶室以裝潢、家具等重現了昔日香港懷舊冰室及茶居的情境,白格啡線地板、深綠色的窗格子昔日街道的壁畫,還同時用上舊式屏風、黑白電視及留聲機等作裝飾,坐在中式傳統的棕色鏤紋長木椅卡座,抬頭看到懸掛着空蕩蕩的圓雀籠,沒有黃鶯、畫眉在吱吱啾啾詠唱都不愁寂寞,因為這兒彌漫濃濃的人情味,夥計之間猶如「大家庭」一般守望相助,互相理解及包容。
憂心忡忡不願轉變
普遍而言,社會公眾遇到精神病康復者,多退避三舍,主因離不開理解及認知不足,多一番同理心,便可為他們帶來多一點喘息的空間。阿坤不諱言:「其實,我是一名精神病康復者,那時醫生判斷我是抑鬱症,思維上沒有問題,但情緒上會波動,思考變得負面,有時突然會哭,我在家中休養了一年,是否過正常生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病情,出外工作比較有動力。」走出「安全區」來,對於一般人需要勇氣,對於抑鬱症患者更猶如攀登峻嶺,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跨越心理的障礙,阿坤分享:「人生有很多條路,有些人幸運一點,快點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我走的路比較長,方能到達到目標,但我最後也可以得到些甚麼。」
阿坤最初並非出身於飲食行業,而是在工場工作,工作環境有着天壤之別,當時社企鼓勵他嘗試到社企餐廳工作,他千頭萬緒都是憂慮,因此百般不願轉換工作環境,「社企說我做得不錯,不如試試出來社企餐廳工作,鼓勵我出去做。當時我不願意的。」最終,阿坤仍是踏入了「香城茶室」,甫進來就做樓面工作,惟有積極投入餐飲的行業,接受做餐飲的形形色色訓練,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
鬱結如蟒蛇緊纏內心
抑鬱症患者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感受及想法沒人明瞭,說不出的鬱結如蟒蛇緊纏着內心,莫名的負面情緒四方八面襲來,患者不免感到四面楚歌的無助感。身為「過來人」的阿坤非常明白這些痛苦,他分享:「那時,覺得很多人不理解我,我會覺得十分孤單。我當時的思想確是這樣,覺得他們不明白我。」在茶室工作了四個年頭的阿坤,經歷了數載春去冬來夏末秋至,自然與茶室培養了濃厚的感情,然而這種情感不單單是工作領域的歸屬感,更是觸動心弦的感受,他形容自己猶如與茶室一同成長,「最開心的事情,大家都是康復者,大家亦明白大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在這裏工作比在工場工作確是有很大改變,說話多了,自信強了。」
得以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
茶室經理Cindy指出:「香城茶室成立了四年,是一家社企形式的餐廳,智障的同事,殘疾的同事,也有精神病康復者。以我認識的人而言,他們對精神病康復者都較敏感會害怕及避開,然而,茶室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場所讓他們重拾自信與外界接軌。」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茶室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對於他們而言,更是一個理想的平台,既可學習職業技能,亦可多接觸社群與人溝通;對於社會而言,殘疾人士能夠自力更生,減輕了社會的負擔,達成「雙贏」的局面。
茶室用自助購票形式,點餐付費的程序由客人自理,大大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及「出錯」機會。未曾與殘疾人士共事的Cindy,來到茶室抱持開放態度接受精神病康復者。工作了好些時日,她認為殘疾人士的工作能力如一般人無異,只是比較緩慢,以及需要多加提醒。剛來到這裏的新員工,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工序開始逐步學習,首先學懂如何收拾餐桌及送餐,如何去處理碗碟等。如有機會,便會將其安排於水吧工作,做飲品及三文治等食物,例如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通粉、配奶油脆豬及餐肉蛋。
Cindy對於員工的工作表現讚不絕口,「他們達到某水平能獨立處理食物,製作過程十分認真,做事很有心機,工作表現不錯。工作或生活總有不如意的時候,經常叫他們放開一點,說易行難,不是在旁邊說兩句就解決到,花多點心思及時間,真正去關心。犯錯了,要跟他們解釋不要緊,下次不再犯就好了,多了解他們,最主要是聆聽。」
相處之道以誠相待
除了新手員工從頭學起,Cindy亦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她以前沒有與精神病康復者等殘疾人士相處的經驗,惟有在工作中慢慢摸索與他們共事合作的模式,人與人相處之道終究都是以誠相待,她說:「他們很單純及直接,要求並不多,你只要用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他們絕對接收得到。」
工作與生活難以分割,透過工作賺取金錢以維持生計,薪金愈高是否與理想工作畫上等號?Cindy現時在茶室的薪金,相比過往的工作為低,她沒有着眼於金錢的多寡來衡量工作的理想程度,她絲毫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更堅決認為是絕對值得。金錢以外還有其他值得珍視的東西,愈重要的東西愈要用心才看得見,Cindy與員工用心相處,發現了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深切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哲理,更懂得放下執着,以另一個視角待人接物,「看見他們在如此逆境下,那麼努力去投入社會,自己也沒有那麼執着,所有事情放開一點,我覺得自己十分幸福。」幸福,從來不在遙遠邊際,而是一直植根於心田深處。
香城茶室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1/F
電話:2412 31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6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am-7pm,逢星期二休息
詳情: http://bit.ly/2NEEGPa
採訪:文朗琛
攝影:謝本華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藝妓(日語:芸妓、芸者),又稱藝伎,是日本特有的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藝妓」一詞源自漢語,工作性質相當於中國書寓的詞史、先生或長三堂子的女校書。當代日本藝妓社會地位較高,且已形成一種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日本藝妓表面上並非性工作者,其工作內容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主要為在宴席上以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助興。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而京都藝妓的起源可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阪神社所在的東山。八阪神社是京都眾多神社及寺廟中一個非常著名的神社,而且歷史悠久。據說那時參詣八阪神社的人很多,自然附近就聚集了很多商店,形成一個商業區。其中有許多稱為「水茶屋」的店,販賣茶、糰子等點心,讓日本全國各地到來的信徒有個暫時休憩的地方。在這些店工作的女服務生稱為「茶汲女」或「茶点女(茶點女)」。有些茶汲女會用歌曲、舞蹈來吸引客人,也就是現代所謂的商業手法。日子久了,這種商業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品質也一直提高,例如三味線的演奏也加入了。在這種良性循環下,有的水茶屋生意越來越好,規模開始擴充,商品種類也開始增加,例如酒、高級料理等都出現了。既然茶汲女的表演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手法,有些水茶屋老闆便開始對旗下的茶汲女有計畫的訓練,這就是藝妓文化的雛形。從普通的水茶屋變成高級料亭,在成本的考量下,分工亦愈趨精細,與其每家店都自己供養及訓練藝妓,倒不如集中培訓,有需要時再請來表演,更能發揮經濟效益。所以稱為「置屋」的專業培訓中心及業者便應運而生。
在現代日本,擔任藝妓的條件非常苛刻,學藝費用高昂,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而且學藝歷程艱辛,不是所有藝妓都能堅持的。古時藝妓一般從10歲開始學藝,現在則因為《兒童福祉法》和《勞動基準法》的限制,必須初中畢業(即14、15歲左右)才可以開始學藝。學習的內容繁多,過程十分艱苦。其中包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樂器,直到鞠躬、斟酒等,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處處體現高貴和穩重。比如訓練中有一項的內容是吃熱豆腐不能發出聲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可見要求之嚴格。到16歲左右便可以正式擔任藝妓,整個演藝歷程長達5年。初為藝妓者稱為「舞妓(或寫做舞子)」、「半玉」,而後才可以正式轉為「藝妓」。藝妓生涯一般到30歲完結,在30歲以後仍然繼續當藝妓的話便降級,成為年輕貌美的名妓之陪襯。藝妓中把前輩藝妓稱為「お姉さん(姊姊)」。藝妓一般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通常人們在公開場所只能見到行色匆匆的從住地趕往茶社,或從茶社趕回住地的藝妓。她們之間形成一個小圈子,一般人很難窺探她們的生活,從而造成了人們對他們生活的好奇和興趣。藝妓的收入不菲,氣質超凡脫俗,但因為經常都要盛裝打扮,不便處理日常生活事務以及個人的梳妝。有顧及此,藝妓的僱主會為藝妓提供貼身保姆照顧她們的起居飲食。出色的藝妓常常會成為達官貴人所追逐的對象,其中不乏兩情相悅者。古代的日本,結婚後的女性必須放棄藝妓的工作,但藝妓在古代仍處於社會下層,與達官貴人並非門當戶對,一般只會納為側室,直至一夫一妻制實行後才有較大改變,但二戰前仍有不少藝妓只能成為情婦。現代藝妓婚後離職的行規才被逐漸取消,但大部分的藝妓仍然依照傳統,在婚後離開藝妓的行列,而離婚後重返藝妓行業的人卻不在少數,其中當代最著名的莫過於中村喜春。
京都市東山區建仁寺是臨濟宗建仁寺的總寺院。開山鼻祖為榮西禪師,由源賴家創建寺院。寺院創設於鐮倉時代的建仁二年(1202年),寺名即當時的年號,山號為東山。寺內殿堂是模仿中國的百丈山而修建。創建時是天臺/密教/禪三宗而兼學,但從第十一世但蘭溪道隆時代則變成純粹的臨濟禪的道場。建仁寺作為禪的道場,歷經800年的時間。至今仍然是很多民眾的心靈依靠。
關於開山鼻祖榮西的名字讀法,在寺院傳記中讀作"YOSAI",但是一般被讀作"EISAI"。字明庵,號千光葉上。榮西禪師于永治元年(1141年)生於備中(岡山縣)吉備津宮世襲神職之家,為賀陽氏之子。14歲落髮,此後在比睿山修煉天臺密教,之後兩度入宋,將禪法帶回日本,並進行傳播。此外,榮西禪師還被尊為“茶祖”,他從中國帶回茶種,鼓勵在日本栽種茶葉,普及了喝茶的方法。
潮音庭——三連之庭,位於建仁寺本坊中庭的禪庭,中央立三尊石,東立坐禪石,周圍紅葉環繞,四面均可見美景,氣氛淡泊寧靜。
風神雷神圖屏風(國寶)被視為表屋宗達真跡且是他晚年最經典的傑作。兩折屏風的全部表面貼有金箔,右半描繪風神,左半描繪雷神。
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廢水專責人員到職訓練、環訓所、環保證照回訓在PTT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廢污水處理專責人員在職訓練班(全)2022年; 1, 廢水處理技術現況與未來發展, 3小時; 2, 水污染防治政策與法規, 3小時; 3, 綜合座談, 1小時 ... ... <看更多>
環訓所在職訓練 在 捷風環保- 環保署修法專責人員在職訓練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環保署發布修正「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訓練管理辦法」部分條文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訓所發布日期:2019.07.08 環保署因應107年8月1日修正公布之空氣污染防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