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嗎?我們分析過新竹市的 #減碳,最重要的工作會是 #節電,以及 #發展更多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的建置速度比起傳統火力核能等大型機組要快,而越多再生能源,我們就能減少越多碳排放高又空污嚴重的燃煤發電,因此加速發展再生能源是我們邁向低碳社會轉型最重要的一步。
同時太陽能效果最好的時候,也正是夏日中午我們最缺電的時候,所以太陽能發展得好,我們離缺電風險也越遠。
前情提要🌞
減碳方案 從地方做起
https://reurl.cc/Kkog9M
民進黨在2016年執政後,對全國太陽能的裝置容量也訂有目標,2025年要達到20GW的目標,原先設定17GW地面型和3GW屋頂型,但地面型遭遇較多如生態棲地的衝擊,和魚塭、林地與農地搶地的環境衝突而進度遲滯,相反地屋頂型則順利提前於去年達標。
因此中央現在也將目標調整為14GW地面型、屋頂型低標6GW。
其實大部分的環境團體也都認為,#屋頂型太陽能因為是和既有的建物共融使用,#環境衝擊爭議少,#是最適合在城市推動的自產能源,因此屋頂型太陽能更適合作為太陽能的主力來推動。更多的屋頂型太陽能,就會更少用地的衝突。
以新竹市這個都會型城市來說,除了海邊有發展陸域與離岸風機的潛力之外,太陽光電可能是更適合都市發展的再生能源,供給面來說,我們有很多的屋頂,因為人口持續成長,新建案也越來越多,都是裝設屋頂太陽光電的潛力。
需求面來說,新竹市有相當多高耗電的科技產業,未來「#用電大戶條款」上路,要求用電量高的單位必須自己買或設置再生能源,再加上國際供應鏈如蘋果對供應商的全綠電要求,未來竹科的用電大戶其實對於再生能源及再生能源憑證是有更高需求的。
過去幾年各縣市發展太陽光電的作法,主要以將機關學校的公有建築物房舍聯合標租給系統商建置維管,新竹市過去這個部分也做得很不錯,但公有建物是相對容易發展的,在下一階段屋頂型目標翻倍,各縣市政府都面臨類似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讓更多的民間私有建築願意裝設太陽光電」,這是現在各縣市政府最頭疼的問題,因此我在這次市政總質詢中向市長提出一些建議。
⒈建議市長應該積極地針對現有的集合式住宅和私人建物,推動太陽光電設置宣傳活動,可以結合現在每年推動的社區節電講座,邀請市長親臨現場宣傳,五星市長在市民心中的影響力是很高的,市長出來宣傳,效果未必輸給阿中部長,而很多時候社區跟民眾是真的不曉得太陽光電的好處和申設流程,我最近甚至聽說有社區找來廠商幫忙評估太陽光電設置,廠商竟然要求要所有住戶百分之百同意,這是錯的,可見連廠商有時都沒弄清楚,正需要市長出來宣傳。
⒉請市府檢討現行都市設計準則中綠屋頂的門檻及標準,以促進新建大樓社區增設太陽光電,因為既成的大樓社區要申設太陽光電還是需要多數住戶同意,其實溝通成本不小,因此讓許多民眾和業者卻步,但若是在建案完成前就規劃好增設太陽光電,就能省去這樣的溝通成本,現在都市設計準則中其實已有這樣的要求,但顯然未能發揮效果,後續我們會和市府一同研究討論,希望調整現行規定,讓更多大樓社區能夠裝設太陽能。
新竹市沒有大型電廠,卻有一個耗電量高的園區,我們其實有責任多發展再生能源和節電,提高本市的能源自給,而地面型太陽光電我們缺乏土地設置,最適合新竹市的就是與既有建物共融的屋頂型光電了。
你家的房子也想設置太陽光電嗎?歡迎底下留言或傳訊跟我說唷。
#climateemergenc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
環境衝擊爭議少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很快,「中天新聞台」也許會消失,但「中天新聞」會挺下去,讓無色理念發光發亮。
蔡衍明是成功的商人,霸氣、率真、講義氣、思考不受框架限制。他出身後火車站富商家庭,父親吃過白色恐怖苦頭,年輕時支持黨外,在台灣賺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到大陸投資設廠,成為第一批西進台商,跟著大陸黃金30年賺了大錢,成為台灣首富之一。台灣人重感情,賺了錢就想投資故鄉,造福鄉親,初期投資飯店餐飲,也賺了錢,經營企業連戰皆捷。
後來因緣際會買電視台,誤打誤撞連帶買了《中國時報》,卻渾然不知「媒體即政治」,闖進政治叢林吃了不少苦頭。入主中時集團,正如他自己所說,只帶了長子進入,其他完全尊重既有班底,初期尚能相安無事。
但《中國時報》有自己的報性與獨特的組織文化,蔡衍明經營企業一路順遂,也有自己的理念和風格,更不懂如何與新聞人溝通相處,大約1年後開始發生文化衝突。
《中國時報》長期與《聯合報》並列兩大報,內容相對較開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余紀忠先生文人辦報,輕視組織管理,自己找能人幹才,給最優厚薪水與獎金,重要新聞自己指揮編採,主筆室擺張辦公桌坐鎮指揮。直接領導的風格養成編輯部人人頭角崢嶸的特殊文化,報社充滿自由主義、反權威色彩。
蔡衍明第一次和報社中層以上主管會面,就有人挑戰他的政治立場,詢問未來《中國時報》是什麼顏色?形同要他交代政治立場,已預告遲早難免發生的文化衝突。
他受正統國民黨教育長大,自認為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到大陸拚事業30年,又見證大陸經濟社會神速的進步,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希望中國富強。但台灣政治環境變了,不再是他成長時那個鼓勵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社會,「親中」成為政治不正確。
大陸應尊重台灣人感情
他認為兩岸和平、合作最有利,台灣不需要敵視大陸,大陸應尊重台灣人的感情,誠懇幫助台灣發展經濟,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兩岸就可以漸漸融一。素樸的「無色」理念,看在反中人士眼中,卻成為「賣台」。他們連結他的政治觀點和在大陸賺錢兩件事,輕率認定「拿共產黨的錢、幫大陸辦事」,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他接掌《中國時報》的所有風暴,都源自這二點。第一,頭角崢嶸的《中時》文化和賺錢企業家之間的文化擦撞,一些舊人不服紛紛拂袖而去。而《中國時報》是個大報,動見觀瞻,內部衝突外溢效應,讓討厭在大陸賺錢台商的人抓到機會,加碼攻訐蔡衍明「親中」、「賣台」,加上幾個政治立場鮮明的幹部,離開《中國時報》後,以親歷其境的身分加油添醋提供素材,更讓人百口莫辯。
經過這次中天新聞台關台事件的衝擊,一些真相漸漸浮現。所謂旺旺中國每年領取「補助款」,其實是大陸對企業的獎勵補助,所有中外企業都依法領取,並非獨厚旺旺中國,而旺旺中國和旺中媒體集團是兩家公司,前者是香港上市、大陸營運的公司,後者是台灣媒體集團,同一位董事長,但股東結構不同、法遵不同。
關台風暴過程中,曾有民進黨立委企圖打「國安牌」置中天於死地,在立法院質詢國安局,要求說明旺中集團和大陸是否有不法關係?國安局明確回答,中天換照無關國安問題,NCC主委亦有類似陳述。民進黨完全執政將近5年,蔡衍明有任何不法,老早查清楚了,「紅媒說」可以休矣。
社會大概都認定蔡衍明是統派,其實未必準確,這牽涉到定義問題,什麼是統派?2014年蔡衍明在上海主持《旺報》舉辦的「創富論壇」,在開幕演說中主張,應該用「融一」取代「統一」,先促進兩岸融合為一體再談統一。請注意,這是在大陸的演說,是對北京當局的建言。
兩岸融一可以過好日子
回到台灣,他多次在報社主筆會議進一步說明,「融一」是漫長的過程,大陸要心靈契合、和平統一,就是代表要讓台灣人心甘情願接受統一,何況「統一未必代表統治」。但台灣不能逢中必反,不能追求法理台獨,要讓大陸對統一不感到絕望,善用兩岸融合的進展,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這才是台灣的最佳策略。他倡議「無色覺醒」,簡單說,就是不藍、不綠、不紅,從人民角度思考未來。請問,這是統派嗎?
論媒體老闆介入編輯台,先不談法理爭議,德國歷經多年憲政層次的辯論,最後肯定媒體老闆身為媒體一分子,也有權力分享媒體所擁有的新聞自由。就個人所學所知與實務經驗,全世界、全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恐怕沒有一個媒體老闆不介入編輯台。
再看看眼前各電視新聞台老闆,誰不介入編輯台、介入政治,遑論民進黨政府毫無遮掩介入媒體,甚至操控NCC委員提名,把獨立機關變成手中玩具,不但介入媒體,還進一步剝奪反對方媒體經營者應有的新聞自由,合理嗎?誰更對不起受播大眾?
這隻鬥犬霸氣,但願意溝通,也能夠溝通,他的見解常常很跳躍,有時超前思考太多,讓人直覺不可思議,深思卻感到有道理,有助突破思想框架。
蔡衍明常說「碎碎念是最好的管理方法」,他表達很直接,不習慣的人容易受不了。但他主持會議從來沒有會議紀錄,也不追辦,幹部各自心領神會,微信群組更多是屬於「盍各言爾志」的性質。
這才是真實的蔡衍明。
(作者戎撫天為中國時報總主筆)
環境衝擊爭議少 在 《BBC知識》國際中文版- 【人口過剩爭議::不生孩子救地球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她說,「正因如此,我深深意識到人類對環境造成的衝擊,以及人口增長只會讓事情更糟。」 歐利夫並不孤單。過去幾年來,出於環境因素而選擇少生幾個甚至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