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藝術→瑪格麗特】
當我們談論一幅畫的時候,我們談論了什麼?
很難說是怎麼來的習慣,當我們看到畫作時,總不自覺的試圖為眼前動人的景緻尋找一套解釋要求意義,這些畫作,彷彿被意義所綑綁,任何無法套用一般邏輯認知的創作,都會為我們帶來煩惱。
畫家馬格麗特(René Magritte)或許就深諳如此不安,他反過來利用這固著的思維模式,滋意調換物件意象。降下的「雨滴」可以是「人」,所謂的人魚,也根本不落俗套想像、杯子可以承載積雲,甚至他願意在畫有煙斗的畫底下公開他的旨趣,寫上「這不是煙斗」,種種行為釣足了人們的胃口,每件事物原先的意義,在他筆下頓時變得動搖難解。
(小編mm)
相關文章內容,可參考《第三翅膀:觀念藝術及其不滿》
http://artouch.com/books/books_detail.aspx?id=2014071415152284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