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東北部地震帶,其實是來自「沖繩海槽」的擴張嗎?
除了板塊交界處和隱沒帶這兩個字眼,我們應該知道更多孕震構造的可能原因!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
__________
8 月初宜蘭外海凌晨發生規模 6.1 地震,地震原因並非大家所熟悉的 #板塊隱沒,而是來自沖繩海槽的 #弧後擴張 。
#來自沖繩海槽的打招呼
當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後,我們將隱沒的下陷處稱為 #琉球海溝,隨著板塊逐漸隱沒,在高溫、高壓的地底深處就可能形成 #部分熔融 或脫水作用此流體開始上升,最後在琉球海溝的北方噴發,形成了一連串的火山島,包含龜山島在內,這些火山島就是我們熟悉的 #琉球島弧。
到了琉球島弧的後方(北方),歐亞板塊在此處可能受到了南邊隱沒的力量拉扯、地底熱對流 的影響,使得板塊開始張裂、海床深度變深,就像是在海底形成一個凹陷的水槽,我們將它稱為「#沖繩海槽 (Okinawa Trough)」。
在隱沒系統中,由於這個凹陷的地形位在島弧的後方,又可以被稱為「弧後盆地」,而這個弧後盆持續張裂的行為,就是「弧後擴張」。
#熟悉又陌生的東北部地震帶
當我們提到臺灣的地震時,在臺灣三大主要地震帶中,大多只會想到因板塊碰撞而產生的東部地震帶,以及造成重大災害的淺層西部地震帶。
事實上,由沖繩海槽擴張作用引起的淺層地震區也隸屬於三大地震帶之一,屬於 #東北部地震帶。
臺灣可是有高達 70% 的地震都在這裡發生呢!其範圍從蘭陽溪上游附近開始,經宜蘭向東北延伸到琉球群島。
此處地震大多呈現張裂型,也就是 #正斷層 的樣態,多為 #淺層地震,震源深度小於 70 公里,除了地震外,也伴隨有地熱與火山活動(如龜山島附近)的現象唷!
現在,大家對於弧後擴張的地震有更了解一點了嗎?
延伸閱讀:
隨處發生的地震?!—什麼是地震帶?(下)
https://reurl.cc/O0ZrmR
Sibuet, J. C., Letouzey, J., Barbier, F., Charvet, J., Foucher, J. P., Hilde, T. W., ... & Stéphan, J. F. (1987). Back arc extension in the Okinawa Trough.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92(B13), 14041-14063.
Letouzey, J., & Kimura, M. (1985). Okinawa Trough genesis: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a backarc basin developed in a continent.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2), 111-130.
琉球島弧 在 葉仁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忘戰必危
兵者
國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琉球島弧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的地震分布與地體構造活動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會處,由於板塊之間劇烈的交互作用,台灣地區的地殼變形與地震活動相當活躍。兩大板塊的縫合帶約略位於花東縱谷底下,而在台灣的東北外海,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琉球島弧與弧後擴張的沖繩海槽;另一方面,在台灣的南端,反而是歐亞板塊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下方。這兩個隱沒系統與由板塊碰撞所引發的造山運動,以不同深度與不同錯動方式的地震呈現。這個紙模型描繪出台灣地震活動在地面(即震央)與四周剖面的投影位置,協助理解台灣的地震活動分布與三維的地體構造。
琉球島弧 在 琉球島弧- Explo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xplore #琉球島弧at Facebook. ... 比起本島,它其實是一座非常非常年輕的島嶼,大約只有20~30萬歲;且不同於本島的板塊地質,而是噴發形成的火山島。 ... <看更多>
琉球島弧 在 琉球海溝島弧與弧後盆地的相對位置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風塵過客國中與高中地科《教學簡報與講解影片》目前明凱努力將講義的PPT變成教學影片明凱會持續新增數量以利諸位自學或教學使用以上教學講解影片僅供 ... ... <看更多>
琉球島弧 在 天氣小觀:明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看板TY_Resear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秋颱共伴的條件是颱風、西風槽(冷高壓)、太平洋高壓,
儘管多半留意的是颱風與西風槽,但既然是共伴條件,
太平洋高壓肯定在秋颱共伴中佔有很重要的份量;
其實,決定共伴位置的正是太平洋高壓。
正是因為太平洋高壓的偏南風,阻止了西風槽後的西北氣流乾空氣,
除非深厚的大西風槽一舉擊退太平洋高壓;
然而,眾所皆知,太平洋高壓與暖水域息息相關,
秋季的台灣東方的熱海總是不斷幫太平洋高壓補充元氣,
於是儘管地面東北季風,高空的太平洋高壓總是不斷給台灣帶來偏南風。
而秋颱如打水幫浦,東南風水氣沿著太平洋高壓的導引北上,
最終出現共伴雲雨帶,
因此,
秋颱共伴的環境場下,太平洋高壓的位置是很關鍵的。
也由於暖水域是太平洋高壓的最愛,台灣的東方正是深厚的暖水域,
如果細看,
琉球島弧的南方是極深的菲律賓海盆,東海是大陸棚,
之間就是琉球島弧和沖繩海槽;
其中水域的厚度菲律賓海盆>>>沖繩海槽>>>東海大陸棚
這也是為何,
東北季風南下,海水翻湧,
東海大陸棚的暖水庫存率先用盡而海面明顯降溫,其次沖繩海槽的海面降溫,
琉球島弧南方的菲律賓海盆的暖水域的庫存豐沛,
尤其黑潮行經台灣東方進入沖繩海槽,
於是花蓮/台東以東的海面一般要到12月才會明顯降溫。
如此一來,
不考慮西風帶波動的東亞大槽活躍下,太平洋高壓12月才會南退就不意外了。
這也是為何11月台灣很少出現冷氣團。
當然了,這也是每年秋季都要注意是否秋颱共伴了。
而這次奈格颱風北上過程中再往西偏,代表著太平洋高壓往西推力道出現,
反而推動了"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的共伴"產生波動,
導致蘭嶼出現集中性的大豪雨。
好加在,奈格颱風受東北季風影響加上接近華南沿岸的大陸棚更淺,
不夠高的華南沿岸海溫更難支撐奈格颱風增強,於是奈格颱風持續減弱中,
外圍環流也不足以對台灣造成重大影響,
但高空的暖濕水氣持續北上順著西風帶過來,因此台灣高空大氣仍然潮濕,
北部東北部又有東北季風影響,北北基宜就容易下雨。
明天起又有冷高壓南下,增強東北季風,
之後又有消散的榕樹颱風水氣再度被太平洋高壓導引上來,
因此,北北基宜還是容易下雨了,但當然沒有共伴囉。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49.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67396128.A.8D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