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今天✨葉文萱登場✨
🎬https://youtu.be/IQ9-_-fr1dU
雲端舞台壓軸場😍18:30上映
《四月雨》二胡幻想協奏曲 鄧雨賢 李哲藝 曲
二胡╱葉文萱、擊樂╱林君庭、鋼琴╱王一心
樂曲解說:
本曲取材自臺灣民謠之父鄧雨賢先生的兩大名曲:《四季紅》、《月夜愁》。
主要是運用這兩首為人熟知的歌謠當作發展的動機,除了可以很完整的聽到民謠本身被交響化之後的豐富性之外,更可以聽到一些經過設計的發展樂段,藉由二胡的技術展現與樂團的融合,更為這些經典的作品增加了現代感與生命力。
本次演出《月夜愁》段落,由鋼琴和擊樂伴奏,用精緻的編制,在疫情期間,溫暖人心。
特別感謝李哲藝老師授權❤
錄影時間:2020年6月15日(星期一)
錄影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舞台
#NCOONAIR雲端舞台每週五傍晚陪大家過週末
#防疫期間NCO用音樂傳遞溫情
#勤洗手戴口罩NCO關心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65年4月5日 恒生銀行擠提面臨倒閉 匯豐5100萬將對手收歸旗下 一九六五年四月五號,恒生銀行發生擠提,人龍由中環恒生總行排到皇后像廣場,恒生面臨清盤倒閉危機,一日之間失去八千萬港元,佔銀行六分之一的總存款,當時由一月開始的大客戶提款,到四月已累計失去二億港元,當日銀行為證明資金充足,一...
現代鋼琴名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躲在歌仔戲裡的舒曼—洋樂入島攻略記】#歌仔戲用鋼琴伴奏
#報時光專題 #報時光UDNtime
文・圖︱林太崴(類比音聲玩家)
此刻生長在台灣的人們,也許聽過馬斯奈《泰伊絲冥想曲》(Massenet: Thaïs méditation)或舒曼的《兒時情景》(Schumann: Kinderscence)....等赫赫有名的古典名曲,但卻可能沒有聽過傳統歌仔戲中的留傘調或三盆水仙。
其實在100年前的台灣,情勢正好相反。
彼時,無論在城市或鄉間,尤在最熱鬧的廟埕街巷,奏唱最多的是鑼鼓喧天的北管、清新悠遠的南管,或鏗鏘挺拔的歌仔戲。在歷史錄音當中,最初期所謂的「Formosa Song」也清一色都是傳統漢樂。最早在1929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首度在錄音中加入了少許洋樂器來伴奏,零星地如味素般,調味在仍以傳統漢樂為湯底的錄音裡。到了30年代以降,洋樂在錄音中的使用才大大地增多了。
最容易被聯想到跟洋樂緊密相關的,當然是斯時甫興起的新樂種──流行歌。流行歌最原始是長在遙遠的西方,不像原產自中國的南北管及京劇,或在島內土生發芽的歌仔戲那般具有熟悉感。對島民來說,流行歌跟原先習以為常的漢風音樂觸感差異甚大。事實上,雖然整個30年代流行歌在全島引動大流行,在與西方音樂融合的作法上卻多有節制,最主要的理由是:他們並非著重在「作出跟西方流行歌很相像的台灣歌」,相反地,而是要作出屬於具有「台灣獨特風格的西方形式流行歌」。古倫美亞社長栢野正次郎甚至認為,如果我們要純粹仿效它國流行音樂,那直接進口就可以了,而不須創作。於是他深入鄉間,聽各種傳統音樂,並嘗試從中進行不傷其精髓的音樂轉化,音樂學者王櫻芬稱之為當時歌壇的「作出台灣味」。
舉一個滿有趣的例子,1934年台灣泰平發行了一首探戈節奏的流行歌〈獨傷心〉,在華麗摩登的探戈舞步踢踏節奏下,卻仍然配上了傳統五聲音階的主旋律,搭配歌手使用歌仔唱腔的發聲方法。在聽覺感受上,乍聽之下有仿效不夠到位之慮,但的確有一種非常特殊的融合(或不被融合)的聽覺美感。綜觀來看,整個戰前流行歌,大多數的流行歌利用主旋律設定為傳統五聲音階的特性,來保有本土音樂性的位階;另一方面,最紅的歌手純純,也以傳統歌仔風格的唱腔優勢,贏得眾多樂迷目光,立足整個戰前無人能出其右。雖然在流行歌中,常不經意洩出西方痕跡,例如德爾拉的《回憶曲》(František Drdla: Souvenir)便置入在鄧雨賢早期名曲〈十二步珠淚〉當中,但隱藏在骨子裡的「排外性」,即便經由熟稔西方器樂運用的編曲家來進行音樂設定,規則仍未被打破,維持特有的島嶼新古典時尚。
再者,洋樂器亦多被使用在跟電影相關的音樂作品,例如大稻埕知名辯士詹天馬(天馬茶房主人)灌錄的〈紅燈祭〉、〈可憐的閨女〉或其電影主題曲〈桃花泣血記〉皆大量使用洋樂器助興與伴奏,且也符合現代性的延伸,畢竟電影跟流行歌一樣都是屬於「非本島自產」的西式產物。但在實驗測試階段,必須在反覆在創新、仿效、守舊與接納當中找出最合宜的那條線,否則極容易失敗或變得不三不四,聽眾也不會願意去買聽起來太奇怪的音樂。但就唱片銷路上看來,這類洋風唱片雖然仍無法全面佔據人們的心,卻仍頗具市場性。
相較於流行歌或電影相關樂種,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洋樂運用,便是加在傳統歌仔戲了。
歌仔戲錄音始於1914年,而歌仔戲在野台上的發展顯然更早。但無論野台形式或唱片錄音,原始被用來伴奏歌仔戲的自然是流傳於民間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各類漢樂器,這本是當時的主流樂器。1930年發行的錄音當中,首度以洋樂器入戲伴奏,鋼琴、小提琴、曼陀鈴、吉他都加入了伴奏,甚至在唱片上標示為「ジャズバンド」(Jazz Band)或ジャズオーケストラ(Jazz Orchestra),好似令老人突然穿上一席洋裝,的確也令人耳目一新。其實後來洋樂歌仔戲更浮誇地發展成「文化劇」或「新歌劇」,連老人的靈魂也給換上了年輕氣口,更脫離舊慣的劇情發展,且更奇形怪狀音樂都可以編入劇中。
當時在台灣替歌仔戲換上新妝,大多是出自兩位日本編曲家的手筆:仁木他喜雄(1901-1958)及奧山貞吉(1887-1956)。
這兩位音樂家在日本當地都有不少曲作。仁木他喜雄是札幌人,20年代曾在山田耕筰創立的日本交響樂協會擔任鼓手(該協會現為NHK交響樂團),後加入日本Columbia唱片。由他作曲的〈蘇州の夜〉透過李香蘭的演唱,紅透全島,而歌后純純演唱的原版〈望春風〉便是仁木編曲的重要作品。他在台灣主要合作編曲的對象是古倫美亞及博友樂唱片公司,不過可能由於撿字工的疏忽,名字常有訛誤,被書寫成:「仁木他喜男」或「仁木多喜男」,甚至在博友樂數度被簡稱為「北木」。
根據《芸能人物事典》,奧山貞吉畢業於東洋音樂学校(現為東京音樂大學)。特別的是,仁木與奧山這兩位編曲家前後都加入了ㄧ個名為波多野的樂隊(ハタノ‧オーケストラ),該樂團專以音樂演奏著稱,服務於各大國際航線的船艦上。在此期間音樂人便可與同船上的樂師們一同演奏、切磋音樂,並以海上樂師之姿,猶如鐵達尼號般地在浩瀚大海上讓自己的樂音奏向乘船的陌生旅客。波多野樂團除了服務於各大船艦外,也為默片電影在播放間進行音樂伴奏(因為當時的默片電影完全無聲)。奧山貞吉作曲的〈That's OK〉是其重要作品,並跨海擁有多國語言翻唱。另,台灣名曲〈月夜愁〉、〈一個紅蛋〉也是出自奧山編曲的經典之作。
30年代,仁木與奧山雙雙加入日本Columbia唱片,並在此期間開始為台灣的歌仔戲編曲,配上洋式風格的新面貌。當中最重要的合作(或也可說競爭)就是為同一部長篇歌仔戲《陳三五娘》分別進行編曲工作。由於古倫美亞將這部歌仔戲區分為五折,奧山分到的部分為〈陳三磨鏡〉、〈陳三設計為奴〉、〈陳三捧盆水〉;仁木則為〈陳三寫詩〉及〈陳三做長工〉。雖然這樣的合作形式算是少見,但也能為歌壇帶入不同的新鮮氣味。
在戰前唱片的歷史錄音中,尚發現洋樂器甚至跨足笑科講談及京劇唱片。最早期的洋樂加花就出現在藝旦秋蟾的〈賣畫〉、〈小小魚兒〉錄音當中;而笑科講談唱片是以口說唸唱為主,但背景音樂常會融入知名古典樂曲,例如三榮唱片發行的〈何必情死〉背景音樂便奏著馬斯奈的《泰伊絲冥想曲》,勝利唱片發行的〈梅花落〉則襯著舒曼的《兒時情景》。可以想像錄音中的講者操著哭腔、泣訴人生不順,背景則演奏著這些古典名曲,可說非常違和但卻不失認真可愛。
洋樂伴奏在現代的此刻看似平淡無奇,但在100年前,它猶如是島民音樂跟世界摩登接軌的美乃滋,在本土各樂種間穿針引線,黏合出猶如魔術般的新派音樂魔力,不僅將耳朵的視野大開至全世界,更將人們的心靈帶至遙不可及的遠方,堪稱奇幻聽覺旅程。
│ 報時光邀請文史專家持續探索,分享台灣文化研究
現代鋼琴名曲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Lee388 靚聲推介:
這張CD是來自日本女爵士鋼琴手中原美野,除了她演奏鋼琴之外,另外,還有幾位爵士樂手一同演出,分別是Ken Ota演奏Saxophone,Ryo Ogihara演奏結他,Ren Yamamoto彈奏Bass和Hidenobu “Kalta” Otsuki負責Drums。
這張CD內總共有6首歌曲,其中兩首是中原美野親自作曲,分別第一首Eve和第五首I'm Sorry,我覺得她的作品,音樂很有現代感,有些Fusion Jazz的味道,除了兩首她親自作曲外,其他的音樂是改編自爵士名曲,不過還有一首,第四首是改編自古典音樂,來自德布西的月光,除了月光之外,還有一首來自Duke Ellington的I'm beginning to see the light,我也喜歡的。這張CD的錄音相當之清晰,很有細緻感,還有錄音比較埋身,大家聽到樂器比較近,就證明你的系統播放正確。
https://youtu.be/n8YloxXl3n8
現代鋼琴名曲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65年4月5日 恒生銀行擠提面臨倒閉 匯豐5100萬將對手收歸旗下
一九六五年四月五號,恒生銀行發生擠提,人龍由中環恒生總行排到皇后像廣場,恒生面臨清盤倒閉危機,一日之間失去八千萬港元,佔銀行六分之一的總存款,當時由一月開始的大客戶提款,到四月已累計失去二億港元,當日銀行為證明資金充足,一疊疊的鈔票遍布大堂的每一個角落,匯豐為表明支持恒生,委派職員駐守恒生總行大堂,但情況並沒有改善,擠提風潮令社會動盪,市面上人心惶惶,大家都為自己放在銀行的存款擔憂。全文:https://bit.ly/3fwaTIh
1976年4月12日 《明周》爆梁小龍黎愛蓮秘密註冊結婚
明星為了事業,拍拖要秘密,結婚要秘密,就算六、七十年代的娛樂圈都一樣,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出版的《明周》,封面故事就爆了武打明星 #梁小龍 跟著名歌手 #黎愛蓮 秘密結婚。全文:https://bit.ly/3uuPbIZ
1997年4月21日新馬師曾逝世 祥嫂靈堂上演「搶屍」
「慈善伶王」 #新馬師曾(原名 #鄧永祥)因支氣管炎、肺積痰及心臟病入住嘉諾撒醫院,留院一百零九天,延至九七年四月廿一日 #逝世,享年八十一歲。 全文:https://bit.ly/3tlkkyo
1810年4月27日 貝多芬名曲《給愛麗絲》210年前成曲之日
#陳奕迅 2002年的歌曲《 #給愛麗斯 》,將 #貝多芬 名作《Für Elise》《給愛麗絲》融入流行曲,把它唱出現代感,還有美國著名饒舌歌手Nas的《I Can》,當中一樣有此曲的旋律。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早在一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面世。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現代鋼琴名曲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奕迅 2002年的歌曲《 #給愛麗斯 》,將 #貝多芬 名作《Für Elise》《給愛麗絲》融入流行曲,把它唱出現代感,還有美國著名饒舌歌手Nas的《I Can》,當中一樣有此曲的旋律。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早在一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面世。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現代鋼琴名曲 在 V.K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獻給
與星球連結的每個音符
❤️ 數位音樂下載►https://supernova.vk-style.com
繼「琴之翼」、「鏡夜」、「純白」、「亞特蘭提斯之戀」、「花水月」…等眾多名曲在YouTube達到近兩億次撥放量後,累積了強大能量與思潮的衝擊下,V.K克在新作中以「光」為主體,結合了Supernova為概念,延伸創作出了這張融合古典、幻想與未來曲風的專輯。
『沒有誰知道你孤獨的形狀』
整張專輯收錄了原《光 無盡墜落的美麗》專輯的八首演奏曲之外,更收錄了2020 V.K全新創作的四首演奏曲:《心宿》、《Supernova》、《Voice of Abyss》、《Back to the Light》。專輯以音符貫穿了時間的概念,飄浮感、輪回感。以旋律流動了孤獨與寂寞的不同型態。引導出,墜落與極速的意象感。
《心宿》是一首中國曲風的樂曲,是以鋼琴與三把大提琴編曲的少見編制。心宿是中國東方蒼龍七宿之一,心宿二則正好是現代天文學中的天蠍座的中心星α ,又稱 Antares。《Supernova》是一首速度極快、具強烈節奏感且有多樣拍號變換的樂曲,代表著Supernova的爆炸速度、明亮、殘骸的絢麗與繽紛。而《Voice of Abyss》呈現未知深淵的虛無及神祕。專輯演奏曲目的最終曲來到了《Back to the Light》如同所有生命旅程的終點就是回到源頭最耀眼卻什麼也感受不到的光。
邀約 NAOTO、majiko、植田真梨恵共同創作歌曲!
此次V.K特別邀約了majiko、NAOTO、植田真梨恵 一起作詞、演唱、及共同創作!在台灣、日本兩地錄音及透過許多遠距的意見交換與調整,最終在日本進行MIX,經過眾人的努力完成了這兩首合作歌曲,希望這是帶給樂迷朋友們最棒的驚喜。《Afterglow》是充斥著激昂節奏的一首搖滾歌曲,透過majiko獨特且晶瑩剔透的嗓音,伴隨著V.K的鋼琴聲及NAOTO的提琴聲,穿越了那道光芒之後,將情感帶到了遙遠的彼方。
《つがいのスター》的編制則是Piano、Acoustic Guitar、以及16位專業演奏家組成的室內絃樂團。這是一首沒有節奏鼓組、沒有過多的效果渲染,卻仍能展現出極大張力的歌曲,在各種樂器頻率碰撞出的共鳴聲後,最終結尾留下的只是植田真梨恵最純粹的歌聲及迴盪在空氣中那V.K雙手觸碰琴鍵發出的琴音。
環球音樂日本 (ユニバーサル ミュージック ジャパン) 日本發行
小巨人音樂 (TINY GIANT MUSIC LTD.) 全世界 發行
V.K official social media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vk-style.com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VKstyle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VKstation
Twitter: http://www.twitter.com/vkstylemusic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vkstylemusic
Weibo: http://weibo.com/vk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