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每月固定有的這篇當作初選名單,月底的新單元當作第二階段決選名單之類(自己說
⠀⠀⠀⠀⠀
⠀⠀⠀⠀⠀
先來看,早已介紹過的《#沙丘》六部曲,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等六本,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是枝裕和的《#與希林攜手同行》則是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2007 年到 2018 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 VS. 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
《英倫情人》的作者麥可翁達傑睽違七年的新作《#戰時燈火》也在本月問世,一部戰火下因祕密而青春破碎的哀歌,隱藏著一群神祕英雄的黑色寓言故事。1945 年,戰爭剛結束。十四歲少年納桑尼的父母卻在此刻離開英國遠赴海外,離開他們,將他和姊姊獨自留在倫敦,交給一個可能是罪犯,名為「飛蛾」的男人照顧。之後經常有一群古怪的陌生人到家裡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有祕密,似乎都與他們的母親有著某種關係。多年後,28 歲的納桑尼對於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還是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心重新挖掘真相。主角拼湊著宛如當年燈火管制下的破碎記憶,拒絕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回憶成為最堅固的人生防禦,作者無疑是編織回憶的藝術家。文學寫出了事物的複雜性,翁達傑將複雜寫出了美。
⠀⠀⠀⠀⠀
此本《#無法平靜的夜晚》則出自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2020 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公佈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獲獎者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 28 歲,從世界各地 124 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荷蘭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從一個十歲孩子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
《#靈魂穿越手稿》的討論度也相當高,書中書、謎中謎、本書有如文字版桌遊,從書信到懸疑解謎到奇幻浪漫的類型翻轉,就來自於法國作家亞歷斯蘭德金。巴黎高級書籍裝幀師收到一份散發詭異謎樣氣息的散裝書稿,委託他照頁次順序裝訂,唯一條件:不准閱讀內容。客戶是愛書成癡的神祕男爵夫人,收藏珍本名書舉世罕見,尤其專精詩人波特萊爾的作品。沒多久,男爵夫人意外身亡,且沒有對書稿留下隻字片語。裝幀師忍不住和妻子輪流捧讀,發現整本書簡直難以言喻,乍看是三部獨立故事,但男爵夫人卻又留下另一套閱讀順序,再成另一個故事。這本書究竟是浪漫派惡德詩人波特萊爾的最終作品;還是巴黎淪陷前夕流亡作家班雅明遭遇的驚悚謀殺故事;抑或是,奇幻魔法海島上,一名追尋百年、永生不死的魔法師告白?
⠀⠀⠀⠀⠀
暢銷小說《#來自星星的奇蹟》當時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定要讀,故事敘述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鳥類學家喬,母親罹癌過世後,瘋狂投入工作,試圖忘記孤獨和痛苦。後來診斷出乳癌,與男友分手,這才發現大自然與鳥,彷彿是陪著她度過剩餘人生的緩刑。她前往一座偏僻小鎮繼續研究,一天,在後院遇見自稱來自西翠亞星球的高智商小女孩珥莎,星星女孩說自己必須來地球見證五個奇蹟,才能取得家鄉的博士學位。這段期間,兩人一同觀察靛藍彩鵐築巢,將螢火蟲散在黑夜裡形成星座圖案,喬發現珥莎所在之地彷彿充滿了魔法,而奇蹟也一個個降臨。但喬愈來愈困惑,為什麼遇見珥莎之後好事接連不斷?為什麼珥莎晚上總會消失?為什麼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墳墓,上頭卻寫著「我愛妳,對不起」?這個看似不到十歲的高智商女孩身上,到底藏著什麼祕密?
⠀⠀⠀⠀⠀
日前特別介紹過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此排唯一一本傳記。瑪麗柯爾文為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身為日本移民下一代的美國作家大塚茱麗,改編自其家族史的《#天皇蒙塵》也非常值得一讀,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1941 年 12月 7 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2002 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 1988 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
還有一本,是即將到來的公視時代劇《#茶金》的小說,1949 年,全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原本應招贅一個男人,接管她的人生與父親吉桑的龐大事業。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介入債臺高築的家族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學習談判、妥協、忍辱、抉擇,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商場上,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公司尋找生路。一個無法代表家族在宗祠上香的客家女兒,歷經退婚、倒債和詭譎難測的政商算計,如何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和精準的判斷,贏得父親的信任,並將臺灣特有的膨風茶推向世界舞臺?
⠀⠀⠀⠀⠀
必須推的還有這本 CD 書《#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由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最後一部,則是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集《#像看花一樣看著你》,不但是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更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 115 首,相當適合當作睡前讀物。羅泰柱在小學任教 40 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珥 本 設計」的推薦目錄:
珥 本 設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遇見凱特溫絲蕾】
《東城奇案》裡,凱特溫絲蕾對男主角說「我真幸運,在你人生走下坡的時候遇見你」。以《鐵達尼號》一戰成名的凱特溫絲蕾的人生呢?走下坡了嗎?
波浪理論迷人的不是未知的永遠下坡,而是下坡之後會有上坡。《東城奇案》就是凱特溫絲蕾的一個精彩上坡。
不是每個多金影后都適合去演小螢幕,演員的特色在失去了大銀幕的放大魔法加持之後、還能保有幾分魅力?如何不被嫌膩?演技收放分際拿捏得宜嗎?這種事很講天份的。但像凱特溫絲蕾這樣的演員,就真的太適合在迷你影集中發揮。電影的篇幅對演技派的凱特溫絲蕾而言太短,抓重點式的精準表演已經無法延展凱特溫絲蕾的表演能耐,她需要更寬闊的創作空間,而《東城奇案》是個很好的依歸。
小鎮上發生了一起命案,還有兩起失蹤案,全都是凱特溫絲蕾所飾演的女警探梅珥所負責。梅珥作風硬派,若她是個男人,那就會是《罪夢者》裡郭子墘所飾演的警探那樣,一眼能洞穿一切秘密似的令人敬而遠之聞風喪膽 ── 但梅珥是個女人。她甚至無法當《冰血暴》中法蘭西絲麥朵曼所飾演得女警探,可以早上去看命案現場時,優雅地拿著咖啡就做出有洞見的推論、循線查案的中間還能大吃大喝,甚至被告白。
觀眾在第一集所看到的,是梅珥沒破案、懸案被鬧到上新聞,平時就只是殺雞用牛刀地去處理鎮民遇到的各種芝麻綠豆大小事;梅珥沒有信仰、不上教堂,鎮上神父卻是她親戚;前夫要再婚,全世界都知道了,就她狀況外;而且她竟然還有一個父母不詳的孫子。圍繞在梅珥周遭複雜的處境,剪不斷理還亂,這樣的鋪陳序場,巧妙把一個容易被認定為「典型地方媽媽」的角色輕易地扯到框架之外、惹人好奇,而這樣職場/家庭生活日常、這股焦頭爛額、有苦難言的總集合,也成功地利用角色關係網,來為燒腦劇《東城奇案》名實相符做開場。
女主角在第一集的狼狽,在第二集變本加厲、成了討厭鬼。命案的發生,火力全開辦案的結果、瞬間讓她成為「令人討厭的梅珥」。她讓觀眾很有感的六親不認、酷吏姿態,幾乎是仗著世界影迷對於凱特溫絲蕾無法輕言放棄的喜歡,否則《東城奇案》的白目主角太容易讓人棄劇不追。
凱特溫絲蕾演得真好,在全鎮的人都互相認識的情況之下,不留情面的問訊查案方法沒人能夠消受,她身邊的郡警探「賽柏」(伊凡彼得斯飾)就是個白臉強烈對照。但有趣的是在於當看起來溫文儒雅的賽柏失去了強有力的梅珥當搭檔以後,這男人查案方法也就硬起來、機車起來了。不論是受到梅珥影響也好、求生欲使然也罷,此番情節安排讓觀眾瞬間理解到:世上哪齣刑偵劇沒有個鐵面警探來緊盯案件進度的?賽柏一旦沒了梅珥、就只能自己扮演起那個討人厭的角色。溫和有禮的查案方式是一種選擇,但當沒有梅珥扮黑臉,賽柏也就沒有選擇了。
於是我們逐漸進入到《東城奇案》所鋪陳引人「理解梅珥」的奇幻旅程。當一個人在一開始就把糟糕的缺點悉數攤開給你看完以後,從此你再繼續認識對方,所能看到的,就只剩下優點了。我們對於梅珥的所有粗枝大葉、疾言厲色的耐受度逐漸變強堪比家人對她的包容,甚至發現梅珥與媽媽之間看似家庭不和的直言針鋒相對日常,可能才是一種健康的正常情緒能量宣洩。
梅珥家四代人飽受憂鬱症所苦,她的父親和兒子都已經自殺,在大夥兒忙著擔心孫子開始出現相關病徵的當下,其實沒有人關心梅珥並問她一句「那妳是怎麼撐過來的?」好似一個女人堅強地活下來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兩性之間精神強度的差異性,透過《東城奇案》劇本的默默引發思辨而更耐人尋味。
不只是梅珥。觀眾在查案過程也陷入對於角色刻板印象的認知而瞄準一個又一個的嫌疑人,舉凡酗酒粗暴個性的單親爸爸、霸凌同儕的小太妹、未婚生子的年輕男孩、疑有性侵史過往的教會執事... 甚至,梅珥連自己的前夫和女兒都不放過,只因他們在案發第一時間沒有主動坦承與死者的接觸史。
《東城奇案》不是什麼精工設計的世紀奇案影集,但對付看慣燒腦劇且常比結局早破案的聰明觀眾依然游刃有餘。尤其破案後二刷影集所發現的細節更令人感到莞爾。小鎮的封閉性,讓人難有秘密,所有的醜聞皆無所遁形,每個人都無法維持體面,肉眼可見彼此的傷痕累累。每個鎮民大可選擇對對方傷疤的視而不見,或者刻意掀揭,取決於他們以為的善良,互留一點點溫柔的空間。
東城裡的人都是善良的。梅珥會刪掉監視器影片將一場惡作劇息事寧人、前夫法蘭克新家搬到梅珥後面看似尷尬實則為前妻家庭建立一個可供互相照應的空間、女兒失蹤的黛恩受詐騙卻選擇不將實情告訴犯人姊姊貝絲只因兩人是相濡以沫的閨蜜... 但也總有善良的人帶著鹽誤碰別人傷口的時候。
《#東城奇案》的好看除了值得二刷與深品的劇情細節、還有 #凱特溫絲蕾 以適性演技示範出勇於接受自己優缺點的血肉角色最美,這樣的演員態度真該多拍幾部戲、多影響影視壇甚至觀眾為好。雖然就連凱特溫絲蕾自己也在敲碗催生《東城奇案》第二季,但結局停在那裡其實已經夠完整了,只望她能接到更多這樣將男性要角直接抽換成女性以後、拍出完全不同風景、供世人對照兩性差異的劇本和角色,功德無量。
@catchplayplus_tw
#HBO
#ez訂
#雀雀看電影
珥 本 設計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繪本】ספר החגים The Book of Holidays-\-\ 作者:拉比 Menachem Hacohen / 繪者:Alona Frankel
本來想說來個 #時事看繪本 ,是的,我剛好有一本以色列繪本,但沒有新加坡或馬來西亞的繪本XD 但這希伯來文實在太難懂,害我查了超級久(有點體會到外國人看中文字像是在看「圖」一樣,我拿書對著網路對半天)。這一本篇幅不少,要說是繪本...又有點不太像,文字很多,圖像真的只是「插圖」。
這本是介紹猶太教的節日,有趣的是作者是位拉比,感覺相當專業!!繪者是波蘭出生的猶太人,現居以色列,臺灣也有出版她的作品《我的小馬桶》有男生版和女生版。今年國際書展我在以色列的攤位上也有看到展示。不過說老實話,感覺以色列好像沒什麼很漂亮的原創繪本。但這個畫家我覺得畫風還滿可愛的。
是說,我前陣子對於宗教和各國節慶很有興趣,很認真找了伊斯蘭教、猶太教、墨西哥的節慶(像是亡靈節)、印度教的神話故事等等。找了超久,都沒看到什麼好看的繪本....我們的新書《獵書80天》在p211提到一本《巴別塔市》,這是一本內頁切割成四份的翻翻書,這本繪本的設計概念是一棟四層公寓,分別住著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無神論者開的雜貨店,可以對照著看不同宗教的新年及各種節日,但圖也醜醜的。
雖然很努力的看了滿多文章,不過猶太教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陌生了,現在在臺灣伊斯蘭教的相關資訊和活動還比較多(最近在福華飯店要舉辦一個伊朗新年的活動,不過參加費要一千多...)但猶太教的相關文章我看完就又忘了....只記得前陣子看過一篇挺有趣的文章是美國猶太裔ˇ歐在聖誕節吃中餐,因為聖誕節只有中餐館有開XD (文章連結: https://gushi.tw/cold7/ )
結論:希望臺灣也有多一點這些主題的繪本。
第1章:猶太新年
第2章:贖罪日
第3章:住棚節
第4章:西赫托拉節或妥拉節
第5章:光明節
第6章:植樹節
第7章:普珥節
第8章:逾越節
第9章:獨立日
第10章:篝火節
第11章:七七節
第12章:聖殿被毀日
第13章:安息日
珥 本 設計 在 RESIDENTIAL-珥本設計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18-10-22 - 珥本室內設計公司,擅長於住宅、商業、辦公空間規劃整合與工程管理等室內設計,珥本竭誠為追求美感與生活品質的業主們提供最專業的服務。 ... <看更多>
珥 本 設計 在 聽過珥本設計嗎?風評怎樣呢?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聽過珥本設計嗎?風評怎樣呢? - 聽過珥本設計嗎?風評怎樣呢?最近房子想整修一下!(空間設計與裝潢第1頁) ... <看更多>
珥 本 設計 在 珥本設計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珥本設計 ... 虛實是空間的一種靈性,相同的空間重疊不同的機能,內外空間的平行交錯、門片開闔時的空間曖昧,是設計者在視覺開敞、動線自由的形而上展演外,對空間表達的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