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甘苦談】又是親職日-創意無極限的角落
文/小米嘛
暨上週依比的親職日後,等了一星期,終於輪到鴨鴨的親職日了。不知道是不是有爸爸媽媽去學校實在太開心了,前兩天晚上依比突然很開心地看著我說:「媽媽,你們這星期什麼時候要來我們學校玩?」
看著三歲小孩用著期待的眼神等媽媽回應,媽媽失笑,婉轉地說:『媽媽沒有要去你們學校(班上)玩耶,媽媽是要去姐姐班上。』
一秒崩潰。「為什麼去姐姐班不來我們班???」接著陷入無限跳針迴旋,完全聽不進媽媽再三解釋已經去過了的事實。
還在煩惱今天該怎麼辦時,咱們家這位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孩就用終極大絕招解決了這個問題--發高燒。昨天白天還只是咳嗽,到了晚上看完醫生就開始夯夯,沒想到半夜直接40度起跳,整晚燒滾滾,根本不可能去上學。
一早起來聽到爸爸要留在家照顧依比,不能一起參加親職日的鴨鴨跟著掉淚,「我想要爸爸來,媽媽在家顧依比~」阿咧?這樣對嗎你?!
協調後,最終還是由媽媽出面,說好了拍照錄影回來和爸爸分享,才開心地和媽媽手牽手出門。
參加了這麼多次親職日,不得不說真的對這間學校的角落教學刮目相看,尤其一路從小班看到大班,雖然上半年因為疫情關係取消親職活動,但還是很容易發現孩子們的進步。
之前就大約知道這次的活動主題分為哪些角落,前兩天就開始和鴨鴨聊天:『你這次想帶媽媽參觀哪個角落?』
「嗯~瞄準炮彈發射角。」鴨鴨說。
據說這個角落是這次的主題「各行各業」中,「警察」角色必須學習的技能。但和槍擊不同,孩子們要自己設計一項可以“發射”、需要“瞄準”的玩具,什麼樣都可以,於是有孩子做了空氣炮,也有孩子像鴨鴨一樣做了軌道。
和老師聊了後才知道,這個“軌道”玩具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是鴨鴨經過好幾次失敗、和老師同學討論、自己摸索怎麼樣可以改善後才完成的作品。在媽媽看來那或許只是一堆紙板紙杯拼湊而成的不知名物體,但在孩子眼裡那卻是無數心血結晶......(媽媽不能亂丟這些“作品”了~🤣🤣
但相較於這個角落,媽媽其實對其他角落更感興趣。『你們不是還有造紙角跟小廚師角嗎?媽媽很好奇耶!』
對,你沒看錯,「造紙角」真的就是“造紙”!從打紙漿開始,一步步做出一張張再生紙。
有沒有搞錯!是蔡倫嗎這?!正常大班小孩會造紙嗎?為娘的我將近四十歲,生平用紙無數,可是還不會造紙咧!
「那~好吧!我去小廚師角炒菜給你吃!」
疑?!說好的造紙呢?阿不過造不成紙也沒關係,這「小廚師角」聽起來也頗有趣,搞不好以後煮飯還有小幫手呢!
『是喔,那小廚師你們要做什麼?』
「要採收阿,還要洗菜挑菜,然後倒油跟開火,而且不可以用鐵的東西碰到鍋子喔!鍋子會壞掉!」鴨鴨解釋的很認真,再三強調不沾鍋絕對不能用鐵的東西刮到。(註:採收是指到小農夫角自行採收種植的珠蔥、豌豆、青江菜等蔬菜。)
於是當媽媽今天做足了心理準備要來見識一下小孩怎麼炒菜後,怎麼也想不到到了選角落時,咱們家鴨鴨竟然開心地帶我到「小農夫角」!
『鴨鴨,你不是說要去小廚師角?!』說好的小廚師呢?!不然也瞄準炮彈角,再不然造紙也在事前想像嘛~~到底為什麼變小農夫?!!
小鴨一臉莫名地看了我一眼,接著才恍然大悟:「喔,我忘記了!」
......好吧好吧,農夫就農夫。可是直到實際參與後才發現:農夫還真的不簡單!
孩子們得先提著桶子繞過半個校園去花埔「挖土」--期間可能還會在土壤中找到肥滋滋的蚯蚓;接著把挖好的土提回教室後,再開始逐一為種植的蔬菜澆水換水;做完後還要拿蛋殼、花生殼、廚餘等跟土壤一起做有機土壤.....接下來還來不及看到,角落時間就到了,到底是有多忙呢?
和老師分享後才知道,這個角落真的是最忙的一個角落,不儘做的事最多,步驟最煩瑣,孩子們還得練習同心協力,最重要的是,這些全是孩子們一起討論出來的。
在小農夫角的旁邊是另一個「木工角」,還記得參觀學校時行政老師曾提到,有一年的畢業班作品是自己鋸木頭做一張“可以坐”的椅子,當時聽到還覺得不可思議,沒想到實際看過後才發現是媽媽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
只見木工角的孩子們要自己畫設計圖後自己拿鋸子鋸木頭、拿鐵鎚釘釘子、全部自己來外,完成後還要替作品上色.....忍不住又覺得,到底是有多忙?!🤣🤣而且原來大班的孩子已經會自己拿鋸子了嗎?!
來不及參觀完所有的角落,但光看這些就實在讓媽媽嘆為觀止,真不知是老師太萬能(連造紙都會!)、還是孩子們創意無極限?當然啦,這些角落不是固定的,孩子們每天都可以依心情喜好進入自己想去的角落--前題是主題結束前,每個目標都要達成。所以每個孩子根本都是萬能阿!
除了角落以外,一到學校後就是大肌肉時間,大班的孩子們最近進行到呼拉圈。呼拉圈耶,為娘的我至今連三圈也不會,想月餘地前鴨鴨也是三圈都不會,沒想到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不只連搖一百下,什麼蹲下起立、跳著搖跪下搖,連用膝蓋搖都可以了!!媽媽是不是該考慮帶小孩去考街頭藝人了?!🤣🤣🤣
媽媽第八百次慶幸進到這間創意無極限的學校~~
#鴨鴨親職日
#創意無極限的角落
#到底怎麼樣才能造紙?
#到底怎麼樣才能跳著搖呼拉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主持人: 李基銘、 Winnie Chang 本集主題:春季料理 專訪來賓: 巢佳苓 俗話說:「正月蔥二月韭」、「元宵節,偷拔蔥嫁好ㄤ」 韭菜、韭黃、韭菜花: 韭菜盒、韭菜水餃、炒米粉、切阿麵、炒豆芽菜、韓國泡菜這些裡面都會加韭菜。韭菜韭黃或韭菜花炒肉絲、豆干、海鮮百搭,...
珠蔥 採 收 在 我的多米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米幼稚園 #今天來聊聊食育教育
記得11月的 #多米幼稚園 主題教學換檔囉!
11月我安排了2個大主題:
一個是 【關於牠‧生命教育,動物保育】。
另一個針對節慶的主題,當然就是 #感恩節 囉!
感恩節就應該從 #食育 下手!
▍
前陣子為了備課,我聽了一場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的線上直播,非常推薦大家可以一起來聽聽,剛好這個主題我太有興趣了!可是地點在新竹,還好灃食的每一場講座都會有線上直播,所以就算不能到現場,也可以線上收看!
▍
這場直播的主題:餐桌上的「糧」好食光
#灃食x台灣好基金會 攜手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fullfoodsfoundation/videos/374426797078489
這次的演講一樣分成上下兩場主題:
#上半場講題: 拿「粗」夾「細」,不可限「糧」
講師:陳時欣 | 灃食智庫 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所教授
第一段的內容主要是認識所謂的五穀雜糧,透過教授的介紹,才發現原來很多日常生活中對於穀類的認知都是不正確的!!像是吃粗糧就一定比較好嗎?全麥麵包就是粗糧嗎?紅豆真的可以消水腫嗎? 號稱超級食物的藜麥,你知道他們的營養價值嗎蛋白質含量比牛肉高嗎?很多迷思都可以在這段主題中被一一打破喔!陳時欣老師說,多元攝取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多元飲食才是最安全、最全面的飲食建議。
#重點來了第二段讓我收穫良多
#下半場講題:好玩好學的食育生活設計
講師:李應平 | 台灣好基金會 執行長
我太喜歡這一段的內容,從李執行長的分享當中,都再再驗證了我的想法跟做法是正確的,其實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對於 #食育教育 我一直都很重視,就是來自於對於這個土地的熱愛,加上我覺得 #食慾始終來自於食育,尤其多米就是個歪嘴雞,願意吃的食物少之又少,但是,飲食的教育到底要怎麼樣讓孩子覺得好玩?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家長跟我一樣,每天都絞盡腦汁的想,怎麼能讓小人們營養均衡,願意愛吃東西!
演講中提到,其實世界各國現在對於食育都越來越重視:日本將飲食知識立法;英國的孩童要學會簡單料理才能畢業;瑞典孩子每週都有家庭與消費者知識課程,這些都是食育教育的展現。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我覺得對於學齡前的孩子,#體驗式教育還是最直接的,先從實際動手讓寶寶開始產生興趣,進而願意參與認識這個土地,不過,這絕對不只是一天或一個下午的一堂農事體驗,因為食育其實不是一個課程,它需要持續才能夠根植入心,如何讓『Farm to Life』!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
聽起來很難嗎??尤其是對於生活在都市中的你我,
不過『食育即生活』真的沒有這麼難!
(1)就我們家來說,我們家的窗台小菜圃,食材種植沒有停過,從多米2歲開始,跟著一年四季的節令走,看當令適合種植的植作物,挑選失敗率比較低而且採收時間短的,畢竟一開始還是要先培養起綠手指的自信心啊!如果你第一次種就挑戰嬌貴草莓或是一種就要半年才能採收的,會很容易覺得挫敗喔!像是珠蔥、小白菜、香草類植物都是很好上手的喔!
(2)如果家裡真的無法種東西,現在也很流行認養開心農場,或是直接尋找更多友善的當地農場,直接深入現場,像我們住在八里,春天的時候有春梅,夏天的時候去採竹筍、秋天的時候去摘柚子,也同時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有著怎樣的特色,就是驗證了李執行長演講中說的味覺記憶就是家鄉記憶,除了潛移默化培養土地的認同感,更同時養成了家鄉的味道。
(3)或是從食材做起,搭配季節將食材入菜上餐桌,藉由吃對的食物,給身體、給大地更單純的回饋。從小帶給孩子正確的綠色、友善概念,家家戶戶都可以從餐桌上開始自己的飲食教育,認識食物,同理、感謝土地帶給我們的餽贈,為生態永續共同努力。這其實也很符合蒙特梭利的食育教育,從產地或是當地農會購買,減少碳足跡,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從食材做成食物,你會訝異做出來的食物特別好吃!
而且這次聽完演講後,馬上去搜尋了 台灣好基金會 Lovely Taiwan 的 #神農計畫,很認同他們的理念,更慶幸自己已經落實在生活當中,現在在信義誠品剛好有他們的成果展,我這周末也去逛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喔,或許可以替你帶來更多靈感。
▍
說實在,台灣現在真的有很多很棒的資源,可以幫助家長讓孩子的飲食教育更好玩,食物與集體記憶、族群認同、消費社會和節慶儀式都有相關,它牽連著人與地方文化之間緊密的依附關係,我也是在網路上不停爬梳做功課,回到最前面的主題,剛好11月是一個感恩的季節,對於大地萬物都應該存著一份感恩的心,秋天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利用這個月的主題來帶 #食育,超級適合的!不妨就從現在開始吧!在育兒的路上,就是不停的做中玩、做中學,和孩子一起成長。
∞完整心得分享在部落格喔!快去看看!
◤https://reurl.cc/4mvemD
#所以我超愛劉老師 土城彈藥庫 劉老師自然教室
#灃食基金會也記得追起來
****************************
今年度最後一場演講,灃食特別南下嘉義,講的是有機農業、綠色行動,歡迎中南部的家長們一起到現場感受一下灃食基金會對飲時教育的用心、認真,完整參加講座還有小禮物!
11/14 菜籃裡,你不知道的科學
→免費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0160219001004047226
珠蔥 採 收 在 梅子煮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安❤️早午餐,這樣吃。
溏心蛋很古溜骨溜
這餐是為了享受昨天採收的萵苣
紅綠雙葉片夾肉吃很經典
歐式麵包沾著漢郁醬汁最是對味👍
自己種的珠蔥來一把,豪邁的吃!
#自己種的菜超安心
#自己烤的天然酵母歐式麵包麥香足
#自己燉煮的澳洲牛肋入口即化
珠蔥 採 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節目主持人: 李基銘、 Winnie Chang
本集主題:春季料理
專訪來賓: 巢佳苓
俗話說:「正月蔥二月韭」、「元宵節,偷拔蔥嫁好ㄤ」
韭菜、韭黃、韭菜花:
韭菜盒、韭菜水餃、炒米粉、切阿麵、炒豆芽菜、韓國泡菜這些裡面都會加韭菜。韭菜韭黃或韭菜花炒肉絲、豆干、海鮮百搭,韭菜炒蛋
蒼蠅頭、韭菜花炒皮蛋。
蔥、珠蔥:
爆香用/配色用/去腥,中藥功效:祛寒、發汗、受涼感冒前泡熱水澡,喝蔥白煮水發汗後就不容易把寒氣留在體內。
胡椒餅、蔥油餅、蔥爆肉絲、京醬肉絲、蔥油淋雞、蔥油淋魚、培根蔥捲
蔥燒排骨、蔥燒鯽魚、蔥花蛋、味噌蔥、油雞淋醬的油蔥
菠菜:
菠菜葉酸多,葉酸對心血管疾病,缺葉酸會貧血、葉綠素β胡蘿蔔素多對眼睛保健有幫助,菠菜會澀澀,因為草酸也多,菠菜洗淨川燙可讓草酸流失一些減少澀口的感覺。
菠菜麵條、菠菜水餃皮、菠菜燙熟淋和風胡麻醬汁/菠菜燙熟捲在高麗菜葉內
菠菜河粉捲,傳說,菠菜豆腐湯吃了會結石,這是錯誤的,菠菜買回來吃不完用報紙包好,底部放些水直立放著,可放三四天保持鮮綠,其他菜適用。
香椿:
香椿樹嫩芽,過節氣中的穀雨之後就不香(端午節)。香椿拌豆腐、香椿燒豆腐,香椿水餃,香椿醬炒麵拌飯,採收後曬乾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