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最熱愛的兩項
需要考證照的運動:
➡️水肺潛水與自由潛水
🌟潛水都是極限運動嗎?
自由潛水是極限運動,
而水肺潛水大部分是休閒活動
🐟 如何認識深度海洋?
第一步就是潛水
🐟 潛水有三種:浮潛、水肺潛水、自由潛水
🤿浮潛:
為門檻最低,
只咬呼吸管,
穿著救生衣在海面上漂浮,
戴著面鏡往下看海的最淺層
🤿 水肺潛水:
英文為Scuba Diving(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是需要背負氣瓶、浮力控制裝置的進階水下活動,
水肺潛水透過氣瓶內的壓縮空氣保持在水下呼吸
因此可以潛入水下世界,可以近距離的觀察水下生物。
➡️一般正常情況下,
一隻氣瓶可在水下30米以內待40分鐘至一小時左右。
🤿 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是一項可以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
因為不像水肺需要各類重裝,
僅需要面鏡、蛙鞋即可,
便可在水下自由遨游,
是一個相對於水肺潛水而言更為精簡方便的水上活動。
➡️然而停留時間:
自由潛水則是一口氣閉氣下潛,
因此你的閉氣時間就會影響到你在水下的活動時間。
➡️一般下潛海中深度也因體力、能力限制,
深度較水肺淺。
困難度也較高。
🧜♀️ 美人魚潛水:
近年因韓劇:藍色大海的傳說,
金智賢穿著美人魚尾鰭,
在海中的美麗夢幻姿態,
使美人魚自由潛水,
在年輕女孩中掀起一股熱潮。
雙腳包在魚鰭內,
捲動身體,
帶動下半身如波浪般在海中前進。
今年夏天,
我也加入這項運動訓練....
🐟 🐟🐟🐟🐟
我七年前拿下水肺潛水三張證照,
🐢 一路從開放水域到進階深潛,
從看到海龜、魟魚、獅子魚的雀躍,
到救援海底氧氣缺乏的其他同伴。
從手無縛雞之力,
體重39公斤,
還到背著25公斤鉛塊及鋼瓶,
爬岩壁走礁岩...
從海底下不會控制身體
亂踢到珊瑚礁 和 撞到海膽..
到在海裡撿塑膠袋和垃圾保護海洋⋯⋯
今年開始挑戰危險度較高、真正體力活的自由潛水,
拍照雖然好看,
而所付出也更多。
美麗是需要付代價的 ...
從喜歡與驚奇
到一種對海洋的使命感,
🐟 海中生物的美,
與自我挑戰極限,
體會到呼吸空氣與健康的重要,
我提醒自己,
每在學習新絕活前,
認知自我極限與安全。
🐟 繼續在休閒與極限運動中,找到同溫層⋯
細心不打擾並保護我們的海洋與自然環境。
珊瑚礁岩英文 在 Zass17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因南海戰局緊繃. 曾母暗沙這個久違了的字眼又重現在新聞中, 這個島礁的英文名稱是James Shoal, 最早於1870年在英國人出版的航海圖中出現, 原來跟那個以為自己兒子(曾參)殺人的媽媽沒有關係, 推測名字的由來可能是馬來西亞婆羅洲第一任白人統治者James Brooke的音譯.
然而曾母暗沙並無任何露出海面的島嶼或礁岩, 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被定義成為海底暗礁, 是無法據以主張領海, 曾母暗沙的主體是水下珊瑚礁, 面積 2.12平方公里, 最淺處水深17.5公尺, 或者比較白話的說法是礁體的最高點離海面還有17.5公尺, 即便退潮也不會浮現, 大概要把歷史回溯到冰河期海平面下降的年代才看的到.
所以如果您google這個關鍵字卻看到太平洋海島的南國風情, 那個就是騙人的
珊瑚礁岩英文 在 潘筠 YunnnP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hailand tour day 5
要離開🇹🇭回去面對現實了
好捨不得離開這裡親切的人跟天然珊瑚礁岩盤
這次旅程最厲害的是 @swpin_ 的行程安排,細心周到💯,跟 @rungch3n 的英文能力,所有口音泰重的都聽得懂,這一趟我跟 @boss.tang 就像來吸%的新手開啟跟隨模式🐿🐿
希望下次換我帶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