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交流是青春風暴的防撞緩衝墊
我教你唱張惠妹和孫燕姿,你帶我認識角落生物和鬼滅之刃。
從兩年多前孩子在學校裡認識了角落生物,就見識到同儕間巨大的影響力,一個不是漫畫也不是卡通的人物,可以紅透半邊天到出書拍電影,又前幾天聽到孩子討論著鬼滅之刃,才知道這是今年大火的漫畫人物。隨著孩子進入小學到現在中年級,發現孩子離開父母身邊獨立去探索世界的腳步越來越快。他們開始會討論著你不知道的話題、疑惑著你沒有預期的問題、學的不知什麼意思的話、經歷著你還沒教的事。
還好我的兩個孩子算話多的,每天回到家她們總是霹靂趴啦的講個不停,一同吃晚餐、幫女兒吹頭髮、睡前時光,都是我們親子交流的時間,藉著聊天我可以知道孩子經歷的事情。
事件一:關於「娘娘腔」
有次妡妡提到班上有男同學被笑娘娘腔,玫瑰少年事件馬上閃過我腦海,當下我很慎重地告訴她,這是很不好的「人身攻擊」,也告訴她「性別平等」相關的事,事後我上網查了一下,「性別刻板印象」的教育好像四年級才會教,我請她下次有聽到要跟老師說。
過了幾天我問她事情的後續,妡妡告訴我已經跟班長說這是不對的事情,而且班長也跟捉弄人的孩子說了,如果再犯會記點扣分。我謝謝妡妡勇敢說出來,而且告訴她:你們班長真帥氣! (之前有跟我提到有女同學說班長好帥。)
事件二:關於「友情勒索」
某日早上出門前,我聽到妡妡的存錢筒音樂聲響,這存錢筒在存錢和拿錢時都會發出音樂,當初孩子爸爸買來時我覺得好吵,但現在發揮功能了。我問妡妡為什麼要帶錢去學校,妡回答我是因為某同學要妡妡買小本子送她,我稍微問了緣由,孩子沒有拒絕因為怕同學生不高興,我告訴她如果隨便就答應,以後就會容易成為被「勒索」的對象,從一開始就要拒絕這種「友情勒索」,送禮應該要出於主動意願而且合乎時機才對,我請妡妡隔天拒絕同學,如果因此失去了友誼就會明白,這不是一段真正好的友誼。
晚上我問起這件事的後續,妡妡說已經告知同學了,跟同學也沒有不開心,所幸三年級還是單純些了。
事件三:「不雅口頭禪」
有天妡妡提到同學會罵「白癡、笨蛋」,她聽了不是很開心。我大概可以理解到,這年級孩子同儕間會開始出現流行口頭禪,「你白癡喔~」不一定有針對性的惡意,但有可能造成別人的不舒服,或是不知道什麼意思的詞彙卻學著掛在嘴邊,覺得很流行很帥,這種現象到高年級應該就是高峰了,我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進入青春期爭取同儕認同的常見現象,小時候我也經歷過而且被我媽電得很慘。
除了告訴孩子不要太玻璃心還要教導分辨是非,不好的就不要跟著學。何謂「不雅」,我把它定義為「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的、不禮貌的話」。
記得兩年前有次帶兩個孩子出門玩,正當結帳排隊時孩子兩個在旁邊打鬧嘻笑,我當下惱怒情急喊了聲「閉嘴!」,結果妡妡大叫「厚~~~媽媽你說髒話」,當下其他顧客都轉頭過來看我,妡妡接著說「老師說”閉嘴”是不禮貌的」,我認同我的疏失(絕不是礙於現場眼光壓力,雖然當下有點慌張😅),趕忙道歉改口「請你們閉上小嘴吧」。身教在這一部分很是重要,如果我有不小心講出來,我都會馬上跟孩子道歉更正,當父母之後,真的覺得一言一行都在被孩子觀察,這幾年我的口頭禪、發語詞、語助詞修正了很多呢!!
親子交流不僅是單向的,如同我教你唱張惠妹和孫燕姿,你帶我認識角落生物和鬼滅之刃。趁著現在孩子還願意跟我們劈哩趴啦分享時,多溝通多交流當作打預防針或是累積資本,在孩子漸漸進入青春風暴時,相信這些都會變成親子防撞緩衝墊的。
#需要一直做名詞解釋
#親子教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同婚專法法案,同性伴侶可登記結婚,這也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法制化國家!其實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西元2000年曾發生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讓大家慢慢注意到性別氣質在學校可能面臨的霸凌行為,然而直到前些日子,台中一名國中生疑因性別氣質遭霸凌而墜樓,校園霸凌事件像惡夢般不斷盤旋在不...
「玫瑰少年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Chun偶包媽咪勁量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CHAMP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玫瑰少年葉永鋕母校廁所改建盼別重演性別歧視 的評價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玫瑰少年葉永鋕,推進台灣性別教育。|萬年青的眼淚 的評價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鳴人堂- 【歷史上的今天:#葉永鋕】 今日(20日)是玫瑰少年 ... 的評價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玫瑰少年事件 的評價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玫瑰少年 的評價
- 關於玫瑰少年事件 在 玫瑰少年事件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玫瑰少年事件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個月,出版社寄來了一本很棒的社會科普書,光看書名 「你這個娘炮」及封底介紹,我立馬誠惶誠恐自我審查。因為過去,我也很常用「很娘」、「不像男人」去形容不夠果決、囉唆、龜毛的男性,也打造很man的形象讓自己得以在白色巨塔裡生存,這些行徑其實都不經意地強化了男生就該是強者,女生就是弱者的刻板印象。
這本書讀來生動有趣卻也令人沈重,雖然收到書的當週我馬上就看完了,但因為頻頻聯想起台灣過往至今許多類似事件,心得太雜太亂,也就拖稿至今。
不過,這就是社會學令人著迷之處,總是逼著你看清事實、反思現況整理出頭緒,也才有機會做出改變。
作者在加州的高中進行田野調查,在課堂間、課後的修車廠、重訓室近距離觀察高中男生如何在轉大人的過程中,藉由互相嘲笑戲謔、誇大的揭露自己的性生活以及對女性遊走於性騷擾的調戲來以化自己陽剛、很man、並將娘炮這個名詞如燙手山芋般地傳來傳去。
同時也聚焦校方師長為融入學生而默許這些行為,甚至也大開同志、陰柔氣質男性的玩笑。學校也會藉由年度舞會、運動競賽、舞王舞后選拔、男性運動員與女子啦啦隊的分工等儀式,強化社會異性戀才是正常、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女生有女生該做的等價值觀。這些情節像極了當年好萊塢的美國派、窈窕美眉,只不過書中的情節不是戲劇化的電影,沒有浪漫的轉折。
當娘炮這個燙手山芋剛好落在各種如單親、學業成績不好、經濟狀況不佳的弱勢的集合體,情況就會急轉直下,這些關於性別氣質的小玩笑,比如嘲笑講話語氣、模仿姿態,將一步步掉入性霸凌的泥沼裡,排擠、邊緣化、甚至變行成暴力行為讓加害者和被害人都無法自拔。書中被貼上標籤的「娘炮們」最終休學,改靠特種行業謀生。
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馬上聯想到二十年前發生在台灣的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悲劇都是從脫褲子、掀裙子、彈內衣肩帶這些「小事」開始, 直到某個時機點釀成不可逆的結果。
對於這樣的狀況,作者針對學校教育體系提出建議,方法不外乎是立法清楚認定不分男女性都要受到保護、不應該被性騷擾甚至是霸凌,但更重要是的校園裡的大人應該從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學生之間的玩笑戲鬧,清楚地守著那條線,才能阻絕憾事的發生。也就是說最需要再教育的應該是大人,而不是學生。
台灣也在玫瑰少年事件發生後,訂立了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每學期必修四個教育學分,但其實除了法規面,我認為要避免因性別刻板印象衍生出性霸凌,應該要從更小做起,好比不要再說男生就是要堅強不准哭不然會被笑,女生就該溫柔聽話不然長大嫁不出去,學校能提供性別多元平等的教材,比如最近頗受爭議的「國王與國王」內容強調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愛是互相尊重、不分性別,我認為比起傳統童話故事裡充斥著監禁、強化後母負面形象、公主總是等著王子解救等性別刻板,這樣多元的教材其實更富教育意義且正面。
至於「你這個娘炮」這本書,不單可以作為高中生的暑期讀物,我認為老師根本也該跟著一起看,最好開學還能在班會上開讀書會,大家互相分享心得。
校方或許也可多邀請性別氣質特出的人分享他們的個人經驗,好比鍾明軒、 四叉貓、苗博雅、利菁,讓孩子、青少年可以理解一個性別本來就可以有多元的樣貌和氣質,雖然他們跟大多數的人有點不一樣,但一樣活得自信、精彩,可以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除了校園教育,身為「大人」的我們,也應該避免做出錯誤示範,頻繁使用娘炮、娘娘腔這些強化性別刻板的名詞。或許有點無限上綱,但看完這本書後,每次我聽到有女性發言開頭使用 「林北、08 」來強調自己講述得內容有道理,仿佛在暗示女性就是要更像男性才有權利,我也不免渾身不自在,想自動忽略對方的發言。
當理解這些詞彙背後的歧視意味後,要避免使用並不困難。難的是在社交場合中聽到朋友使用時,擔心加以阻止會被認為是破壞氣氛的「性平紅衛兵」;忍著不講,又怕成為性霸凌結構中的共犯。這種矛盾的思緒一開始總是會讓我進退維谷,但後來想到那些被霸凌對象的處境,也覺得這點為難根本不算什麼。
書的尾聲,作者描述了他身為女同志,面對血氣方剛的高中生時,經常被訪談對象「反調查」性向、刺探性生活,如何「被撩」、被調戲。她也分享自己如何巧妙地刻意淡化自己的性別,避免因過度權威導致訪談失真,也避免自己成為男孩們性騷擾的對象。
這些情節不斷讓我聯想到,作為醫師也會在診間,冷不防地被病人反問診。「醫師,如果是你會選自然生還是剖腹產?」「如果是妳,妳會生幾個小孩」「如果是妳,這個異常的孩子妳會生嗎?」雖說是為了避免影響病人判斷,我總是輕描淡寫的含糊帶過,但其實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作為一個女性,對這些問題沒遇到我無法也不敢想的太深入。
只不過和問診不同,田野調查不涉及專業提供,彼此的權利義務是相對平等,作者在拿捏關係遠近上,絕對比我在拿捏醫病關係上更加困難複雜。
這些都讓我更覺得田野調查實在太有挑戰性,甚是讓人躍躍欲試。
最後我想說的是,閱讀絕對不是要凸顯自己多有知識文化,而是藉由閱讀不斷提醒自己有多無知和狹隘。
這是本耐人尋味的好書,雖然出版的時間距今已快二十年,又是不同文化背景,但穿越時空和距離,還是能與當下、身邊的時事相呼應。比如書中描寫校方在面對黑人、白人男性偏差行為態度的迥異,就剛好呼應現在美國正在發生的BLM,和書裡的敘事一樣,刻意忽略好像沒什麼的小事,最終就會釀成大事。
玫瑰少年的事件至今剛好也快二十年,台灣學校的性霸凌雖未隨著法令的制定而完全遏止,但社會上多元包容的氣氛已經越來越成形,我身邊越來愈多媽媽在教育下一代時,也都會注意不要落入性別刻板的框架,市面上也越來越多性別平等的書籍繪本可供選擇。總而言之,還是老套的說一句,每個人努力改變一點點,這個社會絕對能往邁進更大點。
#野人文化
#社會學好好玩
玫瑰少年事件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品格教育≠同志教育 別讓玫瑰少年事件重演!
#玫瑰少年二十周年
影片授權: 異色檔案〈https://youtu.be/aDn2BNrwn9Q〉
#玫瑰少年 #教育 #校園霸凌
玫瑰少年事件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同婚專法法案,同性伴侶可登記結婚,這也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法制化國家!其實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西元2000年曾發生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讓大家慢慢注意到性別氣質在學校可能面臨的霸凌行為,然而直到前些日子,台中一名國中生疑因性別氣質遭霸凌而墜樓,校園霸凌事件像惡夢般不斷盤旋在不同性別氣質者的腦中。
然而,到底要如何才能杜絕類似事件呢?YouTuber異色檔案認為性別教育或許是一條可行的路,從小教育學童們尊重所有不同性別氣質的人,也許能減輕霸凌問題,此外,他也特別指出品格教育不等於性別教育,希望藉由理解能降低類似傷害事件發生。
影片授權:異色檔案〈https://youtu.be/aDn2BNrwn9Q〉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玫瑰少年事件 在 CHAMP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同志大遊行 #在愛面前人人平等
這次希望透過我的影像,讓大家一起來了解同志遊行,
希望以簡單輕鬆的方式,讓更多人可以主動認識了解,
也希望大家在11/24號的公投,分享給朋友,
如果您年滿18歲,就一起來「兩好三壞,投出幸福未來」,
還有台中、高雄場次的同志遊行,
歡迎各位一同前往參加支持。
●「L」Lesbian,就是女同志的意思。
●「G」Gay,就是男同志的意思。
●「B」Bisexual,是雙性戀的意思。
●「T」Transgender,性別轉換者、跨性別者,也就是俗稱的變性者。
●「Q」Queer,酷兒。英文有「怪異」的意思,是對同志歧視的字眼,但後來同志認為這種「非主流」也是很有意義的,就將這種非Queer轉換成對於同志內部多元價值的代稱,成為一種取向、文化。
→或是也有人說「Q」是Questioning,也就是疑性戀者。
●「I」Intersex,「男女同體」,一個人生理上並非只是男人或女人(含心理層面)的人。
●「A」Asexual,無性者,對於「性」沒有興趣的人,不屬於任何性傾向的人。
→也有人說「A」是Ally,盟友的意思。
葉永鋕玫瑰少年事件,希望大家可以GOOGLE搜尋,
會找到更加完整的資料內容。
※記得按下訂閱、開啟鈴鐺喔
按讚FB粉絲專頁:https://goo.gl/N3jAEh
追蹤 Instagram:1005champion
追蹤 TIK TOK:1005champion
玫瑰少年事件 在 玫瑰少年葉永鋕,推進台灣性別教育。|萬年青的眼淚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中小學生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常常是一陣子引起注意又沈寂,但有些遭逢不幸的家庭卻可能永遠承擔遺憾,來看一個屏東的故事。 一位國中生利用上課時間 ... ... <看更多>
玫瑰少年事件 在 鳴人堂- 【歷史上的今天:#葉永鋕】 今日(20日)是玫瑰少年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些答案,我想就留給讀者們討論了。 回顧2000年的這場校園霸凌事件,進而使平權人士集結 奔走。先是教育部 ... ... <看更多>
玫瑰少年事件 在 玫瑰少年葉永鋕母校廁所改建盼別重演性別歧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1年前的4月20日,屏東高樹國中學生葉永鋕因在校時常遭同學霸凌,為了避開同學,常在上課時上廁所,最後卻發生憾事,連帶也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