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的天母豪宅區(66)
盧厝里舊地名叫羗母寮,荷蘭統治和明鄭時期,嘉南平原到處都是野鹿,體型較大,盧厝里是全嘉義市海拔最高的地區,野鹿體型較小,比較適合爬山,叫山羗,羗母竂作為山羗的發源地,滿山滿谷,在當時,名符其實,實至名歸。
不過,嘉義市,國道一號高速公路出口,北港路上,也有個地名叫薑母寮,因為,台語發音接近,羗母在東,薑母在西,一字之差,差了十萬八千里,常讓外地來的遊客,一頭霧水。
以前上山的山路,只有一條,叫山仔頂路,又彎又小,到這裡要算是深山林內(台語)。
自從四線道的大雅路開發完成,加上緊臨蘭潭,仁義潭水庫,和種滿了各式果樹的無敵山景,這裡儼然成了嘉義的天母特區。
每年果香四溢,從龍眼荔枝到橘子柳丁,從橘子柳丁到仙桃芒果,還有波蘿蜜,讓現代豪宅區,猶如置身在西遊記花果山的境裡,美不勝收。
另外,這裡有沈公厝,有古燈造型的古燈笨(台語),是一種小型的家用迷你米倉,現已失傳。
還有清朝台藉名將,皇帝冊封(從一品官)太子太保的王得祿,為他大嫂修的王祖母許太夫人墓古蹟。
晚近還發現百年歷史的石板土地公廟,永福宮,這一切都認証了嘉義三百年,從傳統到現代,風姿綽約的古都風華。
呂里長訴說著,羗母竂見証了嘉義百年發展的歷史風華,也不免感傷,青農返鄉成功幾稀,讓年輕人返鄉,更加怯步,也加重老農種植水果,後繼無力,無以為繼的悲哀。
唯一青農返鄉成功的案例,是農忙時種水果,平時則在東洋別墅區,開設一家安心田有機蔬菜鍋物的現代農夫。
這一切都反映了,這個都市正走在傳統農業與現代城市發展,衝突與融合交會的十字路口,盧厝里的美麗與哀愁,又何嘗不是整個城市發展困境的一種縮影。
趕快相約家人朋友一起加入吧 ~
▶各位里民好朋友 請同時 ▶點讚 ▶關注 ▶分享動態
點讚過千 直播的更新速度會獲得巨幅提升
同時加入Line@ 隨時掌握最新一日里長名單
官帳 line.me/ti/p/%40kzz4014w
臉書 www.facebook.com/tel0935385545
優兔 ppt.cc/fBUfNx
政獻 ppt.cc/fXlQSx
#嘉義市東區議員候選人 #凌子楚最清楚 #喂喂喂挖嘎哩共
#64個里長要一起來大爆料 #密切鎖定粉絲頁有神秘嘉賓喔
#當蒜 #2018嘉義市議員請投我
「王 祖母 許 太 夫人墓」的推薦目錄:
王 祖母 許 太 夫人墓 在 勇媽阿惠 - 黃敏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3全國古蹟日帶您輕鬆了解台灣史》
no.2「王祖母許太夫人墓」
古蹟類別:市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道光19年(1839年)
外觀特徵:為一座外形古樸,造形簡潔的清代墓園,為王得嘉之孫王源懋等及曾孫王國秉等於道光19年遷葬時修建。墓的形制壯闊,花崗石欄杆分雕麒、鷹、獅、象,墓前則有石獅與六角望柱乙對。在格局上,塚、碑、堂、埕等部份井然有序,條理分明,反映了當年溝尾莊王氏家族雄厚財勢與崇高的社會地位
簡介:祖母許太夫人,本名許月,人稱定舍娘,是福建浙江提督二等子爵世襲太子太保王得祿之長兄王得嘉的夫人。由於修墓者為許太夫人之孫子與曾孫輩,故墓碑上稱之為「王祖母許太夫人」,因此該古蹟從俗而名為「王祖母許太夫人墓」。
更多介紹請見http://ppt.cc/wW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