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這篇文章,在「亂世」裡讀來格外真切,
文中表面談武學、文學,骨子講做人處事原則,
在各行各業裡,都可共同看到一個現象:
江湖上,能耐是其次,
同樣能力的人,際遇可能截然不同,
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能在眾人眼前光鮮亮麗的,不一定都有真功夫,
默默無名者,也未必有這麼不足。
行走於「江湖」,每個人都有一套心中準則,
這些準則無關對錯,只求問心無愧,
很喜歡王文華在最後拋出的提問:
你在江湖上行走的原則是什麼?
用我的話來說,大概會是:
嚴以克己,寬以待人,
標準是留在自己心中支持個人成長的,
與人相處時多用一份心,釋出善意,
讓彼此之間存在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那你/妳呢?:-)
梁朝偉、章子怡背後的那個人,教了我4個做人道理
王文華
上週末,台北連續大雨。星期六晚上雨勢稍歇,我和一位拄著拐杖的神秘客走向一間古屋。蕭瑟的感覺,就像小說《大明末世南京城》的開場:
「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下了半日毛毛細雨,南京老城的春色仍遙遙無期,再更寒冷的北方,一對錦衣衛騎著快馬,忍受著鼻耳的凍痛,將名將戚繼光的死訊帶進了京城…」
要進古屋,得先踏過積水覆蓋的石塊。他拿著枴杖,很危險。有人推來輪椅,勸他坐上從另一邊進去。他婉謝。黑暗中用拐杖探路,三步兩步,跨過積水。
他是電影《一代宗師》的金馬獎編劇徐浩峰。
他也是導演,導過武俠片《師父》、《箭士柳白猿》、《倭寇的蹤跡》。
他也是小說家,《大明末世南京城》就是他的小說,後來改編成《倭寇的蹤跡》。
徐導是北京人,應「兩岸電影展」來台。我跟他在松菸的「閱樂書店」對談。
他的小說、劇本,或電影,表面上講武俠,骨子裡講做人。
他最近趕拍新片,身體不適,但仍放下新片,拄著枴杖來台。讓我想起《一代宗師》裡梁朝偉說的:「一約既定,萬山無阻」和「郎心自有一雙腳,隔江隔海會歸來。」
這在容易相約、容易取消的LINE時代,難了。
承諾,貫穿他的作品。《師父》裡的徒弟說:「我在天津活了二十六年,一受嚇唬,就不要朋友、不要家了,我還算個人麽?到別的地方,我能有臉活麽?」
最後他真的就這麼死了。
學到第一課:承諾是倔將的,自己選擇要不要跟他交往。
進場前,陪他去抽煙。他拿出一支給我,我接下。我上支煙是大學時代抽的,但哥兒請,我就陪。
「芙蓉王?」我看著菸盒上的品牌。
「湖南的煙。北京文藝圈喜歡抽的。」徐導說。
「為什麼北京文藝圈喜歡湖南的煙?」
「味道濃。」
他抽濃煙,但作品很淡。早期導演的作品《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形式和內容都很簡單。
他的主角,不會飛簷走壁,也沒有奇特招式。兩人對坐在椅子上,光靠拳腳,兩三下就定輸贏。《一代宗師》裡,梁朝偉的葉問跟前輩宮寶森比武,決勝點不是葉能不能打到宮,而是葉能不能掰開宮手中的一塊餅。
是啊,會飛簷走壁很好,但到了沒牆的地方怎麼辦?
我學到第二件事:
功力,不在於你擺出的陣仗,而在於你安安靜靜坐在椅子上時,發出的力量。《箭士柳白猿》中,箭士的手筋斷了,仍能拉弓。因為命中紅心的出力點,往往不在最明顯的地方。
所以內功,比招式重要。想法,比技術重要。宮寶森輸給葉問後,回顧自己一生,結論是:「我沒輸在『武功』,輸在『想法』 。」
走進書店,影壇大老李行導演也來捧場。徐導先跟李導致意,彷彿《師父》中的拜師禮。
我借用《一代宗師》的對白開場:「『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很高興今天在台北跟徐導『久別重逢』。」
然後聊他成為導演的歷程。
他小學習武,中學學美術,大學到北京電影學院學導演。畢業後沒機會拍電影,進了電視台,在各地拍片,閒暇時寫武俠小說。李安的《臥虎藏龍》上映時,初期很多負評,他力排眾議寫了篇好評,得到注意。他持續寫小說、影評,小成本地拍了《倭寇的蹤跡》。後來得到王家衛的青睞,邀他寫《一代宗師》,開始成名。
「你從導演系畢業,到真正變成導演,間隔多少年?」我問。
「十多年。」
正呼應了《一代宗師》裡那句話:「為什麼刀得有鞘?因為刀的真義,不在殺,在藏。你這把刀太銳,先藏藏,十年後再成名吧!」
如今成名的他說:「潦倒的時後,就讀讀書,累積實力。」
這第三個做人道理,給正處於低潮的朋友。
但累積實力,不保證成名。他對於自己成名,也覺得幸運。他在《一代宗師》裡寫過:「人活這一世,能耐還是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所以梁朝偉的葉問成了「面子」,而張震的「一線天」武功同樣高強,但終其一生只能成為「裡子」。
裡子重要,但面子還是要顧。所以對談結束前,我送他一份禮。
準備禮物時,我想起他的台詞:「做人就像熬粥,火候不夠,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怎樣的「火候」剛好?
我送他一顆大衣鈕扣。
為什麼送鈕扣?答案就留給看過《一代宗師》的影迷。我希望一顆不值錢的鈕扣,讓他記得台灣。
對談後,兩位大學生找我簽名。看著他們,我想起《一代宗師》的章子怡,和《師父》裡二十六歲的徒弟。
人生,不就是一場武林?有師父,也有徒弟。有「面子」,也有「裡子」。我們都在練功,每天都得比武。只不過不再用拳或刀,而是用手機和電腦。
徐導在《一代宗師》中寫:「習武的有三個階段,思自己、思天地、思眾生。」
不習武的,也會隨年齡增長,走過這三階段。
「思眾生」的人,往往看不到眼前活生生血淋淋的家人朋友。
所以我看著這兩位大學生,詢問他們的近況。我知道他們面對的未來,跟葉問的時代一樣艱難。
於是我寫下徐導的台詞、我學到的第四個道理,祝福他們:
「拼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你在江湖上混的原則是什麼?留句話,讓我們念念不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廖啟智 #廖啟智胃癌病逝 #陳敏兒 #張國榮 #細仔血癌 #王家衛 #抑鬱症 #演技爐火純青 #回到未紅時 #多圖 #崎嶇人生 #積極面對 #香港驕傲 #是日娛樂新聞重點推介 #smarttravelsa姐 #陳敏兒白髮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
王家衛近況 在 王文華 TOM 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梁朝偉、章子怡背後的那個人,教了我4個做人道理
王文華
上週末,台北連續大雨。星期六晚上雨勢稍歇,我和一位拄著拐杖的神秘客走向一間古屋。蕭瑟的感覺,就像小說《大明末世南京城》的開場:
「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下了半日毛毛細雨,南京老城的春色仍遙遙無期,再更寒冷的北方,一對錦衣衛騎著快馬,忍受著鼻耳的凍痛,將名將戚繼光的死訊帶進了京城…」
要進古屋,得先踏過積水覆蓋的石塊。他拿著枴杖,很危險。有人推來輪椅,勸他坐上從另一邊進去。他婉謝。黑暗中用拐杖探路,三步兩步,跨過積水。
他是電影《一代宗師》的金馬獎編劇徐浩峰。
他也是導演,導過武俠片《師父》、《箭士柳白猿》、《倭寇的蹤跡》。
他也是小說家,《大明末世南京城》就是他的小說,後來改編成《倭寇的蹤跡》。
徐導是北京人,應「兩岸電影展」來台。我跟他在松菸的「閱樂書店」對談。
他的小說、劇本,或電影,表面上講武俠,骨子裡講做人。
他最近趕拍新片,身體不適,但仍放下新片,拄著枴杖來台。讓我想起《一代宗師》裡梁朝偉說的:「一約既定,萬山無阻」和「郎心自有一雙腳,隔江隔海會歸來。」
這在容易相約、容易取消的LINE時代,難了。
承諾,貫穿他的作品。《師父》裡的徒弟說:「我在天津活了二十六年,一受嚇唬,就不要朋友、不要家了,我還算個人麽?到別的地方,我能有臉活麽?」
最後他真的就這麼死了。
學到第一課:承諾是倔將的,自己選擇要不要跟他交往。
進場前,陪他去抽煙。他拿出一支給我,我接下。我上支煙是大學時代抽的,但哥兒請,我就陪。
「芙蓉王?」我看著菸盒上的品牌。
「湖南的煙。北京文藝圈喜歡抽的。」徐導說。
「為什麼北京文藝圈喜歡湖南的煙?」
「味道濃。」
他抽濃煙,但作品很淡。早期導演的作品《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形式和內容都很簡單。
他的主角,不會飛簷走壁,也沒有奇特招式。兩人對坐在椅子上,光靠拳腳,兩三下就定輸贏。《一代宗師》裡,梁朝偉的葉問跟前輩宮寶森比武,決勝點不是葉能不能打到宮,而是葉能不能掰開宮手中的一塊餅。
是啊,會飛簷走壁很好,但到了沒牆的地方怎麼辦?
我學到第二件事:
功力,不在於你擺出的陣仗,而在於你安安靜靜坐在椅子上時,發出的力量。《箭士柳白猿》中,箭士的手筋斷了,仍能拉弓。因為命中紅心的出力點,往往不在最明顯的地方。
所以內功,比招式重要。想法,比技術重要。宮寶森輸給葉問後,回顧自己一生,結論是:「我沒輸在『武功』,輸在『想法』 。」
走進書店,影壇大老李行導演也來捧場。徐導先跟李導致意,彷彿《師父》中的拜師禮。
我借用《一代宗師》的對白開場:「『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很高興今天在台北跟徐導『久別重逢』。」
然後聊他成為導演的歷程。
他小學習武,中學學美術,大學到北京電影學院學導演。畢業後沒機會拍電影,進了電視台,在各地拍片,閒暇時寫武俠小說。李安的《臥虎藏龍》上映時,初期很多負評,他力排眾議寫了篇好評,得到注意。他持續寫小說、影評,小成本地拍了《倭寇的蹤跡》。後來得到王家衛的青睞,邀他寫《一代宗師》,開始成名。
「你從導演系畢業,到真正變成導演,間隔多少年?」我問。
「十多年。」
正呼應了《一代宗師》裡那句話:「為什麼刀得有鞘?因為刀的真義,不在殺,在藏。你這把刀太銳,先藏藏,十年後再成名吧!」
如今成名的他說:「潦倒的時後,就讀讀書,累積實力。」
這第三個做人道理,給正處於低潮的朋友。
但累積實力,不保證成名。他對於自己成名,也覺得幸運。他在《一代宗師》裡寫過:「人活這一世,能耐還是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所以梁朝偉的葉問成了「面子」,而張震的「一線天」武功同樣高強,但終其一生只能成為「裡子」。
裡子重要,但面子還是要顧。所以對談結束前,我送他一份禮。
準備禮物時,我想起他的台詞:「做人就像熬粥,火候不夠,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怎樣的「火候」剛好?
我送他一顆大衣鈕扣。
為什麼送鈕扣?答案就留給看過《一代宗師》的影迷。我希望一顆不值錢的鈕扣,讓他記得台灣。
對談後,兩位大學生找我簽名。看著他們,我想起《一代宗師》的章子怡,和《師父》裡二十六歲的徒弟。
人生,不就是一場武林?有師父,也有徒弟。有「面子」,也有「裡子」。我們都在練功,每天都得比武。只不過不再用拳或刀,而是用手機和電腦。
徐導在《一代宗師》中寫:「習武的有三個階段,思自己、思天地、思眾生。」
不習武的,也會隨年齡增長,走過這三階段。
「思眾生」的人,往往看不到眼前活生生血淋淋的家人朋友。
所以我看著這兩位大學生,詢問他們的近況。我知道他們面對的未來,跟葉問的時代一樣艱難。
於是我寫下徐導的台詞、我學到的第四個道理,祝福他們:
「拼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你在江湖上混的原則是什麼?留句話,讓我們念念不忘。
王家衛近況 在 莎比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老師與空姐的單身剩況》
「我叫阿欣,今年24歲,岩岩畢業,任職小學英文老師,人工二萬頭,先簽一年約,但副校長話表現好下一年就有Perm Offer……」
一年前,我就係咁樣開始同大家分享做Miss嘅辛酸。一年後,當我仍然係一位單身老師,仍然喺呢間學校朝七晚七,殘到唔敢見人嘅今日,想再update下我嘅近況。
「一間學校最令人頂唔順嘅,唔係班細路,而係行政,開無限個會,阻晒我啲時間!」我約咗我嘅Best Friend,之前做地勤嗰位Rachel出嚟食飯呻下。
「抵你架,之前我介紹啲男仔妳識,又唔把握機會做少奶奶,咁好條件,靚仔又有錢妳都放佢走……」Rachel一邊講,一邊將啖凱撒沙律放入口。
「係校長無啦啦話要開會先甩底咋,不如話你個Friend咁小氣……」我拮極都拮唔中粒番茄。
捱咗一年,我真係如副校長之前嘅承諾,升咗我做Perm,但咁又代表咩,只係仲忙咗,嚟緊仲話要我設計全級嘅新課程同教案,帶多隊朗誦隊,全校推行電子教學……我已經唔知咩叫「私人時間」。每日依然係改簿開會備課鬧人,改簿開會備課鬧人……有時食飯都無時間……每一日都重重複複。
拍拖未?每日都會有個男人等我收工,就係校工叔叔。
我望住眼前愈嚟愈靚嘅Rachel:「妳就好啦,成日同圍飛,又大把人埋身,收工又成班人去飲嘢好Free呀!」
Rachel喺呢一年間,已經由地勤轉咗做空姐。
「哈,妳真係以為個個空姐都好似啲人咁講,咩『飛雞』,日日畀機師撩,落club識鬼佬咩,有,都唔係你想象中咁……」
「睇嚟有嘢爆喎……」
「畀我試啖妳個飯先!」
我將個意大利飯推咗畀Rachel之後,佢就話:「啲機師成日都著晒制服落去蒲,Show自己幾多條柴,有次呀……有個機師賴有型走埋嚟問我有冇睇過……」
「王家衛?Coen brothers?Gus van sant?」我問。
「佢Chok晒樣咁,原來係問我有冇睇過Fifty Shade of Grey……佢話好鐘意飲男主角成日飲𠴱隻Gin……話請我飲返杯。」Rachel忍唔住笑。
「咁你點答佢呀?」
「我哋冇人理佢。佢同個個女仔都係咁樣開場。」
Rachel話我得閒真係要落去見識下啲狗公,唔係同佢哋發生關係,而係睇下男人有幾壞。佢話最近先有個消防員,有老婆仔女都仲煩住佢。
「但我而家無落去喇,呢啲關係始終唔長遠,佢哋會認真咩? 我落去𠴱幾次都係當俾面個阿頭。」
我記得Rachel講過,佢選擇做空姐,係想見識多啲個世界,唔係個個都入行為咗吊金龜。落LKF飲嘢,只係有時避免唔到要應酬。
「成班人去,你唔去會好掃興。」Rachel又諗返起佢Training𠴱時唔肯擦個阿頭鞋,所以差啲唔Pass,原因係畀佢話笑得唔夠好睇。
傾下傾下,甜品己到。
「阿欣,你幫我食吖,我聽日約咗人,驚肥呀!」Rachel推咗個梳乎厘畀我。
「又話唔蒲!」我豁出去,一啖心太軟,一啖梳乎厘,肥都唔理啦!真係好大壓力,好想食甜嘢減壓!
「呢個唔係club識架……」佢拎咗部電話出嚟打開咗個網畀我睇,E唔知咩。
「唔係卦,妳都信呢啲?」
「本身我只係諗住玩下佢個性格分析,幾得意!」佢再同我解釋:「之後會幫你配邊啲男仔岩你,玩下玩下,睇下自己喺市場上咩Level都好吖!」
「邊有人信妳呀,咁靚女又空姐都要配對!?」我質疑。
「我唔細喇,我想認真拍一次拖。」佢陰陰咀笑:「其實Match返嚟啲男仔條件都好好!」
「好就唔會冇人Mark啦!」我又質疑。
「妳估全世界得妳忙到冇私人時間咩……」Rachel補充:「肯定嘅係,唔會遇到𠴱啲有老婆仔女嘅消防員,因為一早畀人Ban晒。」
我再望一望呢間「E字頭」嘅公司嘅網。
「記唔記得我哋以前喺公園仔話過要嫁個有錢人。」Rachel示意叫侍應埋單。
我答佢:「結果妳畀個MK呃,我就一直單身。」講完後,Rachel同我都諗緊嘢咁,我個腦入面不停重覆佢𠴱句:「 我想認真拍一次拖。」
我問佢諗咩諗到入晒神,佢話:「我想我哋兩個都幸福,我同妳都已經錯過咗好多時間。」
單身唔可怕,可怕嘅係冇勇氣去改變,停留原地重複失敗。
「我哋兩個都會搵到Mr. Right架!」起身一刻,我同Rachel講。剎那間好似返返去十幾年前我哋著住校服傾心事傾天光咁,嗰時嘅我哋,對愛情依然充滿住昐望。
踏出餐廳後,我將E字頭嗰個網由Rachel手機copy & paste Send畀自己,eSynchrony。
呢步係從未試過嘅新一步,但我知道,下一頁終會係好結局。
(此文由eSynchrony贊助,入去睇更多內容啦: http://bit.ly/lovesapiah)
王家衛近況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廖啟智 #廖啟智胃癌病逝 #陳敏兒 #張國榮 #細仔血癌 #王家衛 #抑鬱症 #演技爐火純青 #回到未紅時 #多圖 #崎嶇人生 #積極面對 #香港驕傲 #是日娛樂新聞重點推介 #smarttravelsa姐 #陳敏兒白髮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以下蘋果日報報道, 只屬這條影片小部分內容, 請收看這影片全部內容:
https://youtu.be/ccXsVchl7DE
Appledaily:
廖啟智二子首開腔感激外界對爸爸的愛:放心!我冇事!
兩度獲得金像獎男配角的資深演員廖啟智在周日(28日)因胃癌離世,終年67歲。智叔與太太陳敏兒在1987年結婚,婚後育有3子,孻仔文諾在2006年因血癌病逝。雖然出身自演藝世家,不過大仔文哲和二仔文信甚少與智叔齊齊出公開活動,選擇低調地生活。今日凌晨,二仔文信在IG限時動態出post,首度開腔感謝外間對爸爸的愛戴:「收到好多窩心嘅message,感謝大家嘅關心同對我爸爸嘅愛戴,放心!我冇事!我會好好休息,慢慢疏理情緒,大家唔使擔心,再次多謝大家嘅愛,我好幸福!」
相關新聞:廖啟智兩子近況曝光 大仔不羈 二仔斯文同樣熱愛音樂
另一方面,智叔在2014年應製作人蕭潮順的邀請參與南極之旅的拍攝工作,大仔文哲亦有同行,兩父子在遊輪上子彈父唱《海闊天空》的溫馨片段亦曝光。 孻仔文諾在2003年證實患上血癌,當時兩夫婦因要照顧及陪伴文諾進出醫院,同時又要兼顧工作,忽略文哲和文信,結果文哲曾一度對家人抱怨,「有病大晒呀」。身為爸爸的智叔一直為此事耿耿於懷,心裏感內疚,於是智叔向蕭潮順提出希望與文哲同行,藉南極之行修補父子關係。
在片段上見到文哲拎着結他自彈自唱《單車》,智叔則充當攝影師,拎着手耭為兒子拍攝唱歌片段,後來更子彈父唱《海闊天空》,智叔全程笑得燦爛,現場洋溢着溫馨氣氛。在這個三星期的南極之旅中,智叔發現一直認為只是細路哥、一個依賴父母照顧,家務得過且過的文哲,原來已經大個仔,在這個旅程上,文哲主動幫手做幕後工作,搬搬抬抬,打燈拍攝,積極地投入工作,這些是智叔不曾發現的一面,團友對文哲讚不絕口:「你個仔好掂喎!同我哋講嘢,做嘢有紋有路。」
經過今次南極之行,對父子關係有深遠影響,文哲其後隻身到澳洲一邊working holiday、一邊做音樂,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回想當日的片段,文哲表示當時爸爸很開心,是他對爸爸懷念的畫面。
經歷了一場南極之旅,智叔與文哲的父子關係大躍進。
經歷了一場南極之旅,智叔與文哲的父子關係大躍進。
團友對文哲的表現讚不絕口。
HK01 王家衛最新動向
王家衛導演第七部作品《花樣年華》,自2000年上映後,多年來一直於世界各地大放異彩,橫掃全球多個電影獎項,成為不少戲迷心目中的經典電影。為慶祝電影上映20周年及澤東電影30周年,王家衛導演完成了《花樣年華》4K數碼修復版的工程,將電影至臻完美的版本再次登上大銀幕。電影早前在美國紐約、法國盧米埃及韓國釜山先後放映過,香港終定於4月29日,於全線6間英皇戲院隆重上映。
這次重映,更附上全新海報,美得驚艷。(《花樣年華》海報)
這次重映,更附上全新海報,美得驚艷。(《花樣年華》海報)
《花樣年華》於2000年的康城影展入圍主競賽單元,讓梁朝偉一舉登上康城影帝寶座;而杜可風、李屏賓及張叔平亦分別獲頒最佳藝術成就大獎。2017年,L'Immagine Ritrovata電影修復所於王家衛導演的指導下,分別於意大利博洛尼亞及香港展開了電影的4K數碼修復工作。
購買優先場戲飛,可獲贈精美「濾片卡」。(網上圖片)
購買優先場戲飛,可獲贈精美「濾片卡」。(網上圖片)
對於修復工程,王家衛導演重提《花樣年華》結尾的一句對白。「『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這正是我2015年重看這部電影的感受。我們跟Criterion公司合作,在L'Immagine Ritrovata電影修復所精細的修復工作下,前後花了數年時間修復了包括《花樣年華》在內的一系列作品。今天,玻璃已不再塵封。」這比喻是指讓觀眾,在沒有灰塵積聚的玻璃下,細緻無瑕地看一遍《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劇照)
(《花樣年華》劇照)
(《花樣年華》劇照)
英皇院線亦特別揀選了英皇戲院(尖沙咀iSQUARE)開設優先場(4月17日),門票將於明天(4月1日)優先預售,凡購買優先場戲票更可獲贈《花樣年華》限定版「濾片卡」乙張,數量有限,送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