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圈公主們~~~!!!!
企業公主們出社會工作,有些是來上班交朋友,有些是被父母逼迫,有些人則是跌破大家眼鏡,怎麼會有這樣的公主呢?
我在這個圈的入門老師,就是以洗髮粉起家的傳產企業小公主。那時的我跑了幾年新聞,剛被培訓當兼職主播,被分派跟著小公主學習。
一開始我擔心小公主會不會不好相處,每次跟她說話都戰戰兢兢,後來才發現她平易近人。小公主永遠帶著甜美微笑、說話輕柔,我還記得她笑起來有兩個淡淡的酒窩,非常迷人。不過提到工作,小公主馬上變身拼命三郎,完全沒有公主架勢,她也從不曾用身份壓榨其他同事,甚至還會關心同事。因此小公主在公司裡人緣非常好,大家都喜歡她。
她當時不藏私的對我說~~~!
『播新聞要跟朋友聊天是一樣的,我告訴妳,我的祕訣就是身體往前傾一點,那樣給人的距離感會變小,觀眾會覺得妳是跟她在說話、談天。』
主播圈競爭是很激烈的,收視率好誰就是王牌,通常秘訣是不會外傳的,就跟開店的獨家秘方一樣,只傳家人。
但小公主在我的播報路上,一路給我許多建議,也和我聊生活上的事,就是一個親切的大姊姊。她是我入行至今,見過最沒架子的公主。
後來~~~我開始跳槽,公司一家一家的換,到了某電視台,我的同事又是一位小公主。
這位小公主年輕貌美,剛從國外回來,不懂人情世故,說排休假就排休假,從來不跟別人協調,她一年還安排N次出國旅遊,時間都長達半個月,搞得大家必須幫忙填她的班。
後來更誇張,她跟電視台主管說,她不想做正職,要發展網路事業,打算離職。主管不知為什麼,很怕小公主不播新聞,還拜託公主賞賞臉,為公主開特例。允許小公主想播就播、想休假就休假,薪水待遇比正職主播還要好。當時我們戲稱這是<公主條款>,身為社畜的我們,一輩子都別想擁有這樣的優待。
一樣是出身富貴人家的公主,卻有截然不同的待人處事方法,你喜歡哪位公主呢?
#話說喜歡誰也不重要
#因為社畜永遠無法變公主
#還是乖乖上班卡實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店名:波麗路西餐廳 電話:02 2555-0521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14號(雙連站2號出口 往民生西路直走約10~12分鐘 延平北路口) 營業時間:am11:30 - pm21:3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oleroFirst/ 官網:http:...
王三郎幾年次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如何成為我 #03 #被愛包圍的幸運
讀者說,我因為爺爺住院,而放棄自己要出國的錢,他覺得很感動,因為她是一個自私的人。
其實我覺得不是的。
一來,我跟我爺爺的感情非常深。
我從小是鑰匙兒童,我爸媽非常忙,我從幼稚園到國小都是爺爺接送,爺爺是廟公,在廟旁邊有一個小屋子,我下課就去那屋子吃飯、寫作業、睡午覺、抓蜻蜓、抓水澠(水蜘蛛)、追蝴蝶、掃落葉、喂孔雀、看烏龜、看我爺爺剪樹。
是的,我爺爺的廟旁邊,蓋了一個三層樓高的空間,養了10隻孔雀,我小時候的興趣就是拿著剛發芽的粉嫩色的葉子餵食孔雀,在台灣爆發第一次禽流感前,我的小時候都有孔雀,禽流感後,孔雀就被頑皮世界徵收了。
還有一群烏龜,真的是一大群,裡面有一隻百年龜王,從阿祖時期就有(我是很想知道為什麼阿祖要養烏龜跟孔雀啦,可惜現在沒機會問他們兩個人了,凹嗚~)。他們住在一個很深的洞穴裡面,然後爺爺做了一個長條形的小水池,夏天的時候,烏龜就是派對下水池,然後游游游,游到另外一邊,然後再繼續排隊。
龜王一走出來,全部的烏龜都直接退散,龜王直接插隊,我小時候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蔚為奇觀,想說:啊~這就是老大出來的概念啊。
小時候家裏發生很多事,我無法理解,也沒有人願意嘗試讓我理解,大人總是不說,就假裝這件事情不存在。我自己有一天發現真相後,我大哭到不行。
是爺爺抱著我,哭跟我說:「就算全世界不愛你,#爺爺愛你,你這輩子要知道,千萬不要走歹路。很多事情,你該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知道了也不要覺得難過,因為 #爺爺永遠站你這邊,全世界不要你,但爺爺要你。」
我每為這件事情哭一次,爺爺就也會跟著哭一次,然後再說一次。
我小時候一哭,就會躲在桌子底下(筋骨真好),但爺爺總可以找出我(廢話,哭那麼大聲),然後再抱抱我,然後再哄哄我。
我其實不是一個特別有愛的人,但可能是因為爺爺,#我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會有人無條件愛我,無條件為我帶來擋風遮雨,後來,#我就成為了一個有愛的人。
再來,去德國這件事情,以我現在的角度來看,其實很搞笑。
首先,去德國的原因是想念外文系不成,所以去德國。
可是想念外文系的原因是高中的時候參加了一個清華大學的外文營,然後覺得德文老師很帥XDDD
孩子們啊,這個前提實在是太淺了,淺到我10年後看,我不忍看啊!!!
因為這樣,所以,這筆錢沒有了,就不去德國了。
可是,各位看一下,我前面那麼拚命三郎,按照這個節奏,我還是可以打工啊,還是可以省著點花啊,但我沒有,就我現在來看,那時候「去德國」是我人生的一個扶木,因為沒有特比想要,只是也沒有其他選項。所以就先接受。
因此,要放棄也是一瞬間的事情。
我現在回頭看,出社會的前幾年,都特別有這樣的感覺。
“出社會的前幾年,堅持一件事情,不是因為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因為害怕。”
我不會苛責過去的我,我知道,我不能用六年後的我來指責六年前的我,因為,當時我也做了我當時能做的最好的決定了,抱抱過去的自己,一切都過了。
但確實是因為害怕,大學畢業前夕,我接受了學姐的介紹,去了補習班上班。
我心裡是很糾結的,因為我討厭補習班,可是研究所沒有考上,我不知道我可以找什麼工作,這是一份現成的工作,而且我去面試的時候一次就上了,(包含試教),於是,朦朧中,我就簽了合約。
合約上寫著,約期一年,提早解約要10萬元的解約金。
於是我畢業典禮結束後,就到台南工作了。
房子的部分,我爸幫我找了一個親戚姐姐,就住親戚姐姐家。
雖然我很不願意,但是,那時候,我對未來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又是路痴,我想,直接有住的地方還是好多了。
這個姐姐,我後來叫她環環,因為她喜歡看甄嬛傳,我就學戲裡叫她環環。
環環住在一個兩房一廳的公寓,公寓是她買的,她大我兩輪,是一個獨身主義的姐姐,又很愛乾淨,我住在那裡超級舒服。(謝謝爸爸、謝謝姐姐)
她把一間房間打掃完,因為我需要書桌跟書櫃,有一天她趁我假日上班的時候,買了書桌跟書櫃,還組裝完成,我回來的時候,感動到要哭了。(環環在我住的一年內,真的很用心在小地方照顧我)
我在台南的時候,很受到環環的照顧。
補習班的時間有時候是晚上才去上班,環環6點就下班,因此,我聽到她開門的聲音,就會跑到門口等著,她常說,她覺得她是不是養了一個寵物,每天都在等她回家。
我覺得的,是。
可是,工作很苦。(但因為解約需要10萬元,我不敢離職)
我雖然是正職老師,可是我的薪水是跟著每次的人數變動了,如果有學生沒來,我當堂課的錢就會減少,所以寒暑假、過年、連假,我當天的薪水都很可憐,又要假日上班,薪水又低。
我把每個月的薪資條留下來,我自己算了一下。
#每個月的工資不到22k。
可是我因為上了這間國文補習班全部的作文課,所以我每個月要改大概80本作文,主任規定每篇文章都要正楷寫100字的評論,因此工時很長。
我很常忙到沒時間吃飯,很常下班就去補習班隔壁買鍋燒意麵回家。
環環覺得很不健康,但我下班懶得思考,隔壁10分鐘就好的鍋燒意麵真的是絕佳選擇,而且又便宜。(環環還因為這樣跟我爸說我都隨便亂吃哈哈哈哈哈)
所以放假的時候,環環就會買夜市好吃的給我吃。
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我是真的被愛的。
後來,我跟環環一直保持聯繫,也是所有親戚中,我最親近的。
幾年後,爺爺去世的那一天,我哭著打電話給環環。
我一開口「喂~」
她就說:「我還在想你怎麼還沒打來哭(環環式的笑)」
一聽到熟悉的聲音,我就爆哭。
我說:「怎麼辦?我以後沒有爺爺的愛了。」
她說:「我跟你一樣啊,你爺爺就是我爺爺啊」
我笑了,對耶!我怎麼沒有想到,哈哈哈哈,那天晚上,我很慶幸,我還有環環,可以跟我聊爺爺,重溫我是被愛,而且還可能是得到最多愛的那個孫女。
但是,在台南補習班的日子,我每一天在補習班聽到櫃檯跟家長的對話,我就覺得好難過。
我不想要我這輩子都剩下這樣的對話:考試、升學、補習、盯功課。
烈日之下,補習班讓我們到各個學校前發傳單。
回到補習班繼續改作文。
然後上課。
於是,我決定,我要做出改變。
我要拓展交友圈,我要不一樣。
我想起了我想出國當華語老師(終於),我決定,先去考托福。(完全不知道這個關聯性是什麼,但我只知道人生不能這樣,一定要趕快改變)
於是我翻開了成大給校外人士的課程,我去上了托福課。
你問為什麼是成大?因為我在台南,我腦袋中,台南最好的大學就是成大了。
除了成大,老實說,依據我那時候的大腦,我也無法思考出其他的選擇。
一去,發現我水平跟別人落差超大,所有的聽力我都聽不懂,而且因為補習班工作吃掉了我全部的時間,我無法有時間複習跟預習,我花了錢去成大上托福課,簡直就是一無所獲。
但是,唯一的收穫,也是最大的收穫,是我知道:#我真的不喜歡補習班的氛圍,我喜歡在成大的感覺,那樣的地方才是我該待的地方,因此,我決定「好!我就重考華語研究所吧!」
這次,我把補習班的課降到最低(維持一個最低的收入,因為離職要違約金,我也需要固定的收入來源),然後找了一間付費的自修室(真的是非常幸運),除了上課之外,我都在那裡唸書,我直接包月,指定某一個位置,然後就開始瘋狂唸書。桌面貼了各式各樣的筆記、便利貼、書籍直接放在自修室。
我再度回到了大學那樣的生活作息,這次我吃得更少(我人生體重最瘦的時候),而且我更知道準備的方向(畢竟我已經準備過一次了嘛),我是一個很會猜題的人,我在政大考試的那天,看到考卷的那刻,我的手都在發抖。
因為,每一題,都被我猜到了。
我沒有一題申論題不會的,天氣很冷,我手很抖,因為我想寫的太多,我只怕我寫不完,那一刻,我覺得,我的人生真的要有一個重大的轉變了。
To Be Continued
王三郎幾年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情漢子 潘燦良
很久以前,他被稱為蘇玉華男友;在娛樂版,他被稱為劇團王子;在舞台劇界,他是最佳男主角和年度最佳藝術家(戲劇);自從他近年拍電視劇和電影,包括HKTV《來生不做香港人》及電影《逆流大叔》,他說:「路人走來要求合照,輪到蘇玉華要讓開。」
溫文儒雅的潘燦良原來喜歡喝啤酒,原來他讀中學時考試包尾,原來他三次報考演藝學院失敗,第四次才考進去,原來他喜歡搬搬抬抬做木工,原來他的性格比蘇玉華保守和穩陣,原來他曾在香港話劇團駐團廿二年,原來他認識蘇玉華已有三十四年,原來他們認識八年才拍拖,他們拍拖廿四年,去年才註冊結婚,原來真正原因是……很多原來,很多謎團解開了,潘燦良這位長情漢子的演藝旅途、愛情長跑,翻開一看,像一疊厚厚的劇本。
連考四次演藝學院
潘燦良即將演出舞台劇《聖荷西謀殺案》,導演甄詠蓓和拍檔田蕊妮都說,有潘燦良坐陣,大家都安心。
這是潘燦良給別人的感覺,處事穩陣,演戲有經驗,擅長演繹難處理的角色。潘燦良的演藝路並非一帆風順,先後四年報名演藝學院才考入。
「我讀書成績很差,班中排名倒數三甲,一個偶然機會,有人叫我去『玩吓』演戲,中文老師讚:『潘燦良,原來你做戲好睇。』一個充滿挫敗感的學生獲得肯定,變成一個重要契機。」
可是,他頭兩次考演藝都不成功。「不夠別人叻,當時報考的是黃秋生、謝君豪,別人入到,我入不到,現在回看就知是應該的。」
他只好找一份接近表演的工作,在城市當代舞蹈團做佈景,其實是粗重工作,要做搬運和木工。「我很享受,對佈景、燈光、道具很有興趣,覺得讀不到演藝學院,做幕後工作已經很滿足,可以做燈光設計師或舞台監督。」
到了第三次報考演藝,面試信寄失了。「打電話去問,對方說:『潘燦良,你應該昨日來面試喎。』我急急去見,那次最失敗,因為沒有準備。」
第四次報名,心態是不如再試一次,心情放鬆了,結果獲取錄。
英文不好感吃力
潘燦良英文不好,進了演藝後,上外國老師的課和看英文劇本比較吃力,要拿着字典逐個字查。班中有位同學名叫蘇玉華,不過當年他們還未拍拖,他聽不明書,全班同學都幫他。「當老師講完課,同學問:『阿燦,你明不明白?』我明即是全班都明。」
但說到表演,潘燦良成績不錯。「當你發現自己目標,小宇宙就會爆發,以前完全沒心機讀書,一事無成,當你渴望知道更多,就會鍥而不捨的追求。」
畢業那年,他和同學到無綫面試,但那年TVB沒有聘請演藝畢業生,他和蘇玉華入了香港話劇團。「那年劇團請了兩個畢業生,就是我們兩個,剛加入時,我們的際遇不是想像中那麼好,演出機會不是特別多,演投閒置散的崗位,所謂跑龍套,演清兵,站在後面拿着枝矛,又或者做『under study』,假如主角病,就去頂替他,類似後備。」
懷才不遇的感覺
跑龍套、當後備的歲月,過了三年。「感到不如意,當然希望有多些演出機會,我和蘇玉華一起進團,她的機會比我多,後來她遇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角色,不久之後轉到TVB拍劇,我時常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固之然會喝酒,會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開始很多自我質疑,為什麼我沒有機會呢?為什麼別人不給機會我?」
當演員的工作就是這樣,運氣和際遇很重要,演員很被動,因為是被選的一個。後來他被一位外國導演選中演出一個劇,才開始有人留意,亦令香港話劇團的總監賞識到他,機會才逐漸增加。
由於《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帶起熱潮,不少舞台劇拍成電影,潘燦良拍過關於梁蘇記雨遮的《人間有情》和《南海十三郎》,他和蘇玉華拍攝《人間有情》時開始拍拖,這部電影頗有紀念價值,他在《南海十三郎》演唐滌生,亦曾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但蘇玉華因在無綫拍劇,較多人認識。
在劇團廿二年
潘燦良先後憑《心洞》、《教授》和《親愛的‧胡雪巖》三次拿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不過他說:「演員有個特性,過一段時間就會問:『究竟我是否適合做演員?』每過一個階段,就會遇到困局,不是演過某部戲,就以後演什麼戲都演得好。別人說有潘燦良就放心了,這些只是客氣說話,我要很清醒。」
他穩陣的性格,讓他留在香港話劇團二十二年,直至二○一二年,他才離開劇團,轉入讓更多觀眾認識他的電視和電影圈。
「我不是一心想着入電視台,只是工作了廿二年的階段,覺得夠了,想停一停,未有計劃,甚至乎是否繼續演戲,也不讓自己去想,我跟蘇玉華說:『不知想做什麼,可能去做木工,如果沒有飯食,就去做便利店員。只是偶然有人找我拍劇,試一下吧。」
於是他與張可頤拍了HKTV劇集《來生不做香港人》,之後又拍電影《逆流大叔》,再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那時他的知名度就以倍數增加了,蘇玉華變了被稱為潘燦良女友。
「以前和蘇玉華一起出街,路人請她合照,我就彈開。當電視劇播出時,路人突然走來請我合照,變了蘇玉華要讓位。」
「最想嫁的男人」
潘燦良感受到媒體的力量,他直到現在仍抱平常心態去對待知名度。「我沒有因此改變自己,唯一可能要提醒自己:『小心些,可能有人認得你,不要在街上撩鼻屎。』」
好笑的是,更多觀眾知道潘燦良、蘇玉華這對情侶拍拖廿幾年,志同道合、恩愛如昔的故事後,他被女網民選為「最想嫁的男人」,觀眾欣賞他們不太高調、默默在一起廿多年。「我們兩個人只是一起過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值得讚賞,很明白娛樂新聞,需要一些故事,我們很幸運,被放在正面的類別。」
結婚的原因
潘燦良和蘇玉華去年註冊,正式成為夫婦,他們說這麼多年來沒有結婚,原因是對繁文褥節比較懶惰。
「這是原因之一,我們一起這麼多年,是否需要一個儀式?我們不會否定,可以有,可以沒有,那為什麼不做呢?可能有時我忙,有時她忙,一直在等適當時刻,剛巧去年大家都很空閒,我們覺得:『好啦,去註冊啦。』那就去做。」
他說另外有一個實際原因,是希望在緊急關頭,有另一半能為自己在法律上做個決定。
「我們想到有可能需要有人簽字,幫你決定一些事。(譬如在醫院。)是呀,到了某個年紀,就會想這些實際問題,之前我們有兩個朋友,他們沒有註冊,真的發生事情時,警察跟其中一位說:「你沒有權替他作任何決定。」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有些衝擊,因為看着朋友要面對這種困難,會細心思考這個問題,是需要的。如果有事時,她需要我幫手,我沒有權去幫她,又或者我需要她幫手,她幫不到我,會令我們很遺憾。以前年輕時,不會這樣想。」
夫婦合作
潘燦良和蘇玉華近年在戲劇有很多合作,例如推動「Project Roundabout」計劃。「我們想實踐自己對戲劇的想法,三年內做三個演出,包括《謊言》、《她媽的葬禮》和葉德嫻演出的《親親麗南》,完成了這個實驗。去年疫情,很多同行停工,我們辦讀戲計劃《不日上演》,集合了一百五十多人,讀了十二個劇本,首先拿出一筆錢,三個慈善另外拿出同等的錢,給同行一點支援,最寶貴的是同行走在一起、互相幫助的力量。」
四月他和田蕊妮演舞台劇《聖荷西謀殺案》,他不介意觀眾拿電影版的佟大為比較。「不同班底,就會演出不同感覺。」
求婚與情趣
潘燦良和蘇玉華去年註冊時,有沒有一個小小的儀式?
他說:「沒有,很簡單的,我們只是到律師樓,家人見證簽字,那晚訂了一間酒店房,過了一晚,就是這樣。因為去年什麼地方都去不到、什麼都做不到,就簡簡單單,完成一件事,連家人一起吃飯也未做,因為一直不可以聚餐,要等回復正常,才可以兩家人一起吃餐飯。」
其實他數年前已經在日本向蘇玉華求婚,他承認:「帶隻戒指去旅行,中途拿出來求婚,就是這麼簡單。(她怎樣反應?)『好呀,yes。』這樣囉。」
對於維繫感情,他的秘訣是:「兩個人相處,要好好經營,好好建構大家的關係,偶然要少許趣味,製造一些有趣的時刻,是需要的。」
明報周刊 2733
撰文:王志強 攝影:洪志富
Youtube: https://youtu.be/u1HkGp-JXtk
王三郎幾年次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店名:波麗路西餐廳
電話:02 2555-0521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14號(雙連站2號出口 往民生西路直走約10~12分鐘 延平北路口)
營業時間:am11:30 - pm21:3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oleroFirst/
官網:http://bolero1934.com/
關於:
大稻埕是台北市洋化最早的地區之一,位於民生西路314號的波麗路餐廳在西元1934年(日治時期)就開幕, 當年以法式餐點如法國鴨子飯及精緻的西點、咖啡聞名。 我的爺爺廖水來熱愛音樂,創辦時不惜重金購置一流的進口音響設備,使波麗路的格調更顯高雅, 不僅吸引許多文人墨客在此聚會,更成為早期青年男女「相親」的熱門餐廳。 在自由戀愛還不流行的時代,富有人家常以氣派堂皇、格調高雅的波麗路餐廳作為子女們相親之地。 據曾經在此相親的人回憶,一對陌生男女在親友環視下, 面對面坐在沙發上吃飯、喝咖啡,即使經過許多年後回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 爺爺廖水來年輕時,進入當時有名的維特餐廳學習西餐廚藝,後來昇為餐廳的主廚。 到了1934年,便自立門戶開設了第一家波麗路餐廳,由於他喜好音樂、繪畫藝術, 所以便以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所寫的西班牙圓舞曲波麗路(BOLERO)為店名。在當時店內經常透過可以自動翻面、 有鑽石唱針的昂貴音響設備,播放波麗路,讓客人在用餐的同時也享受着動人的旋律。 在波麗路餐廳跨越兩個世紀的歲月中,第二代傳人,我的父親廖賜麟從學徒做起, 以至於掌管餐廳的三十幾年間;不僅擴大經營規模,並確立了「西餐、牛排、咖啡」三大主題, 更進一步提昇了波麗路餐點的精緻程度。在這段台灣高度經濟發展時期裡,更於餐點中加入鵝肝、燕窩、龍蝦、鮑魚等高級食材, 也大大地提昇了餐廳的豪華性。 波麗路餐廳在父親的掌舵下,儼然已成為台灣高級西式料理的代名詞。 許多台灣的知名人士也經常在此出入,如畫家張萬傳、楊三郎、陳德旺、洪瑞麟、郭雪湖、音樂家呂泉生、企業家王永慶先生等, 謝東閔先生在擔任台灣省主席時,還經常招待客人到波麗路餐廳吃飯。古蹟專家林衡道先生在世時便說: 「沒來這裡走走,好像沒回到大稻埕」,他每次造訪大稻埕舊宅,一定會來波麗路餐廳回味一番, 有些老客人甚至會帶著曾孫輩來喝咖啡。作為第三代傳人的我,深深記取長輩們的用心,也將竭盡全力,延續波麗路的傳統, 為客人提供賓至如歸的貼心服務。
#Meck大叔#波麗路西餐廳#丁骨牛排
王三郎幾年次 在 王三郎來了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王三郎 來了. 181017 likes · 10701 talking about this. 客服專線:04-2278018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