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醫院再新增一名醫師染疫
#有和案838一起診治病人
#六天內4位醫護確診
1.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案例(案856),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與案838為同一醫院之醫師,1月10日工作時曾與案838接觸,1月11日採檢結果為陰性,因應案852護理師確診,衛生單位16日開始陸續針對案838、839匡列之265名醫院人員進行二採,其中案856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另其餘264人中,224人檢驗陰性,其餘待採檢。
2.到目前為止,此院內感染群聚已經來到了5人。包括疑似感染源的美國回來病患案812,案838住院醫師,案839護理師,案852護理師,案856主治醫師。
3.案856有慢性鼻炎,長期有鼻子不通等症狀,不過他事後回憶自覺1月16日症狀比較嚴重,不過這難以作為臨床判斷。
該醫院環境調查時發現,案838的醫師休息室有4處被驗出病毒,且該休息室有另一名醫師共用。但今天確診的醫師並不是與案838共用休息室的醫師。依據目前的調查,1月10日因案856有一名病人喉嚨卡到東西,當時案838是值班住院醫師,兩名醫師有短暫面對面討論病情。在進去病房處理時,由案856拿掉喉嚨中的東西,當時戴外科口罩,案838則是戴N95口罩,在對面幫助他。
若有適當防護還染疫,是否可能是環境中病毒間接接觸傳染;陳時中說,不敢說一定沒有,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是環境所引起。
案856疫調正在進行中。
4.案838需照顧加護病房的新冠肺炎確診者,又要值班到一般病房,引起分艙分流沒有落實的疑慮;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在記者會表示,案838那天是值班醫師,跟主治醫師一起去病房床邊處理,時間不到10分鐘,都有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因此第一波有將該主治醫師列為自主健康管理。
5.其他採檢結果:
案839護理師院外有去上課,除了同班同學外,擴大採檢有使用該場地的379人追蹤關懷,匡列座位遠近前後兩天76人,74人陰性,2人等待結果。
案852護理師社區接觸者:
同住家3人第一次採檢都為陰性。還有一非同住接觸者待採檢。
去看病的診所匡列4人皆陰性。兩間藥局3人陰性。其他診所有去看病的人還在匡列中。
案852護理師院內接觸者:
密切接觸的出院患者及陪病者共13位,已採檢10位陰性,3位待採檢。
非密切接觸的出院患者及陪病者共41位,已採檢13位陰性,28位待採檢。
同事居家隔離共80名,包括護理師40名集中檢疫,醫師26名(15名集中檢疫,10名居家隔離,1名案856住院治療中),其他人員14名(8名集中檢疫,6名居家隔離)
6.有關環境採檢,足跡有經過的部分都有採(門把,扶手,護理站,病房等),採完消毒,消毒完再採,等到完全乾淨後才會有新的病人移入。目前就只有醫師休息室有陽性。
7.案812還在加護病房插管中,今日測還是陽性,Ct值31。他是美國回來的,不是英國也不是南非變種病毒株。
8.因應本起事件,院方已將個案有上班之病房關閉及進行全面環境消毒,病房內病人則安排一人一室進行隔離,同時該醫院住院病人將持續實施只出不進,以減少風險。另外,每家應變醫院都有支援的醫學中心,將請醫學中心安排專家進駐該院,針對醫院感染管制措施等防治作為給予指導及協助。
9.指揮中心這次會檢討密切接觸者的定義,這次採取較嚴格的標準,有接觸到的就先停止上班,以這次的經驗檢討原本的定義是否有修正的必要。此次事件之相關接觸者,若出現任何輕微疑似症狀,請立刻通報相關單位,亦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加強相關疑似個案通報採檢。
10.六天內4位醫護確診,陳時中表示這次疫情「來得有些急」,回想去年的案34,院內感染2月28日起到3月10日有9位確診者,上次集中在3位專科護理師,護理方面分艙分流比較完全。這次的染疫者有2位醫師,醫師有會診足跡會比較廣,也會讓專家比上一次提高警覺,會根據這次的發展檢討我們的SOP。整個疫情的觀察期要到1月28日。
04b解讀:
1.案838是10日值班到下午發燒,回想起8日應該有輕微症狀,我就抓他是6~10日有機會傳給院內同事吧。上次12日驗第一輪是接觸後的2~6天。那到今天大概是接觸後的7~11天了。要發病應該絕大部分都發病了。但整個潛伏期一直到14天都還是有可能發病,這點要小心。阿中抓要觀察到28日,應該是抓案852護理師15日到診所就診,往後抓14天。不過這可能還要看案856的疫調,看有沒有到社區中暴露的風險。
2.我認為密切接觸者的匡列基準原本是注重在飛沫傳染。但其實環境污染傳播模式(fomite transmission)也是重要的,而事後去驗環境可能驗不到的原因是因為醫院早就清消過了,或是病毒存在無生物環境的時間本來就不長。沒有不代表不是由環境間接接觸傳染的。(只有醫師休息室這種可能比較久才消毒的地方會被漏掉)案852護理師和醫師在同護理站一小時,雖有戴口罩,但保險起見也有間接傳染的疑慮,也應該考慮列為需要居家隔離的對象。而案856接觸時間更短,是否真的在那10分鐘都已經戴N95還是可以傳染,可能要小心的疫調。
3.以目前的資訊,如果匡列都很完整,我認為傳染途徑應該還算清楚,特別是案812和案838的病毒基因序列是相同的話。但今天出現的案856會讓我多擔心一下,有沒有可能還有其他未知的感染源在醫院中趴趴走呢?在醫院可能出沒的廠商、器材供應商或是物流,包括清潔和工程等外包人員,希望也有在匡列的範圍之內來找找看。
4.後續確診的三人也是剛發病,Ct值應該都不高,建議應該都去做病毒序列比對來釐清是否是同一株。這在院內感染教科書中本來就是釐清感染源非常重要的一步。
5.案852護理師一採陰性,之後發現身體不適時,並不是回報醫院,而是到診所去,陳時中答道:大家在一採之後是不是放鬆了應有的警覺,因為時序非常的接近,所以可能會有這樣警覺性不夠的情況,幸好在第一時間到醫院再採過,所以傷害並沒有擴大。這我也不會太苛責,因為才剛剛驗PCR陰性,而認為自己不會是新冠,好像到診所去看就可以了。我想這裡應該要加強SOP,被匡列者一旦有任何症狀都應該和醫院通報,而不是自行就醫。(這也再度說明了入境普篩可能的不良影響。一次陰性可能只是讓人放鬆戒心,要篩也應該在14天時篩比較好)
6.至於封院,我引黃立民老師去年案34時所說的話:封院基本上是個錯誤的行為,比方說SARS時的和平醫院還有鑽石公主號上都是封院的結果。非常的不智,就是強迫裡面的人受到感染。最好的方法是要把所有人都搬出然後環境清消,不能把他們留在原本的環境。醫院的超級傳播者是個相對名詞,決定於醫院感控措施做得好不好,若不好,很多人都可以變成超級傳播者。台灣的醫院感控措施算是相當落實,可能會有小的幾個人的傳播,但要出現一人感染10人以上這種大規模的不太容易。
對了,第二位記者整整問了三分半,後來沒麥克風還繼續問。好驚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林吟蔚 Zowie's Ba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送一個禮物,給我親愛的爸爸 Good Night Daddy,希望你在那邊一切都好,愛你,晚安。 ———————————————— 「打勾勾,下輩子還要當你女兒哦」 如果靈魂的相遇都有意義 希望下輩子,我們還能再相聚。 生 老 病 死 是我們都會面臨到的課題 珍惜身邊摯愛...
玉成 國 小 課 後 班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桃園某醫院院內群聚感染擴大,再增1名本土確診醫師,將重新檢討密切接觸者定義;該院實施封室不封院,醫學中心加入協助該醫院感染控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下午3點召開記者會,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親自主持,宣布桃園某醫院「院內感染」事件又新增1名確診個案,為國內第2名遭染疫的醫師(案856)。
該事件已造成院內4名醫護人員確診,院內防疫層級提升,將重新檢討密切接觸者的定義,住院病患只出不進,並劃分院內紅黃綠區,實施封室不封院的管制措施;另昨日確診的護理師(案852),其家人雖有症狀,但一採結果為陰性。
■院內群聚又1名醫師確診,疑短暫面對面會診遭傳染
桃園某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案,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案856),為首名染疫醫師(案838)同醫院的30多歲男性醫師,是為國內第二位染疫的醫師。
兩名醫師是如何接觸?陳時中表示,1月10日時,主治醫師(案856)因有病患咽喉卡住東西,值班住院醫師(案838)跟主治醫師面對面討論病情約10分鐘,最後由主治醫師把病患咽喉的東西取出,目前疫調結果,研判案856醫師可能在當時即遭到感染。
由於新增的案856主治醫師當時佩戴外科口罩,而案838值班醫師則佩戴N95口罩,兩人雖有配戴口罩阻止飛沫,且與案856並非同一個醫師休息室,感染會不會是環境造成?陳時中說,主治醫師(案856)有長期慢性鼻炎,他回憶表示16日時鼻炎有比較嚴重,應無法作為臨床診斷依據,至於是否為環境接觸傳染,陳時中則說:「不敢說是沒有。」
陳時中表示,今日確診的醫師(案856)在1月11日採檢結果雖為陰性,但因昨(16)日第二位護理師(案852)確診,擴大防疫層級後,陸續針對醫師(案838)及其女友護理師(案839)匡列之265名醫院人員進行二採,且由自主健康管理改成居家隔離,其中案856檢出陽性後於今日確診;另其餘264人中,224人檢驗陰性,其餘待採檢。而醫師(案856)因採檢結果中午才出來,相關疫調正在進行中。
■醫院防疫層級提升,住院病人只出不進,醫護有症狀就不上班
「醫師因為需要會診,足跡相對(比護理師)廣,」更需要提高警覺,因應本起事件,陳時中表示,院方已將染疫醫師(案856)上班之病房關閉及進行全面環境消毒,病房內病人則安排一人一室進行隔離,同時該醫院住院病人將持續實施只出不進,以減少風險。此外,將安排醫學中心層級的專家進駐該院,協助醫院感染管制措施等防治。
同醫院的其他醫護部分,陳時中表示,現在匡列原則將提高標準,只要是有接觸確診個案和出現症狀的的醫護人員,都將停止上班、還要通報醫院,需等待採檢後,再看如何因應處理。
醫院現在醫護分艙分流情況實施情形如何?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表示,白天醫護人力較充足,可以分艙分流,但晚間值班人力比較吃緊,可能無法確實達到分艙分流。陳時中也說,從SARS經驗後,台灣(醫院)決定走分散而非集中治療重大傳染病患者的方式,造成人力需求大,「夜班吃緊是必然情況,但這次經驗是要檢討一下。」陳時中強調,此次事件是檢討的好機會,將來針對醫護人力、分艙分流、醫院的感控措施、醫護人員就醫採檢等方式,會重新檢討院內感染的相關流程。
■昨日確診護理師(案852)家人診所藥局人員,一採皆陰性
昨(16)日確診的護理師(案852),同住家人父親、哥哥因出現症狀被送進醫院隔離。今日採檢結果出爐,其父母、哥哥採檢結果都是陰性。陳時中說,其父、兄的症狀應該是屬於本來就有的感冒症狀,而另一名與護理師同住的同事因沒和護理師接觸,準備採檢中,目前列為自主健康管理。
陳時中表示,與護理師(案852)密切接觸的出院患者及陪病者共13名,已採檢10位,3位待採檢;非密切接觸的出院患者以及陪病者共41位,已採檢13位,28位待採檢。至於診所及藥局人員共7位,均為陰性。
而該名護理師(案852)明知自己有跟確診者(案838醫師)接觸,但出現症狀後,為何不是先回報醫院、而是自行至診所看診?是否要多關懷醫護人員心理狀態?陳時中坦言,該護理師警覺性較低,覺得前幾天才檢驗陰性,輕微症狀在附近診所就醫就好,所幸診所醫師警覺,才請她回到醫院檢查。
目前疫調工作匡列居家隔離者定義為,密切接觸15分鐘以上、且無適當防護措施;護理師(案852)雖有戴口罩,但和染疫醫師(案838)在同一病房工作1小時仍確診,將來是否會修改匡列定義?陳時中回應,目前的措施就是讓該醫院有症狀的醫護有症狀就不上班,至於居家隔離者匡列定義,一樣會再來檢討。
另外,日前確診護理師(案839)在院外進到學校上課的部分,疫調擴大為前後2天有使用該場地的人都匡列追蹤,應採76人中有74人採檢為陰性,2人還在檢驗中。
■新增3名印尼境外移入
除了本土案例外,今日也有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案853、854及855),均自印尼入境。指揮中心表示,案853及854均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皆於今年1月3日來台工作,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2名個案於1月16日接受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
指揮中心指出,案855亦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去年12月31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由仲介公司安排專車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今年1月15日檢疫期滿後搭乘專車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
【桃園某醫院院內群聚感染事件發展】
1月4~5日 案838醫師,接觸確診病患,並協助插管。
1月6日~7日 案838醫師到醫院上班。
1月8日 案838醫師出現輕微症狀。
1月9日 案838醫師休假,與女友護理師(案839)下午1點左右到星巴克國際門市喝咖啡、振宇五金買東西,案839開始出現咳嗽、發燒症狀。
1月10日 案838醫師採檢,與同病房護理師(案852)在護理站有三次接觸,期間一起工作約1小時;與另名主治醫師(案856)面對面會診約10分鐘,協助處理咽喉阻塞病人;案839女友護理師到全聯、寶雅、大江購物中心購物。
1月11日 案839女友護理師採檢。
1月12日 案838醫師及案839女友護理師兩人確診,指揮中心晚間擴大匡列464名接觸者、同病房案852護理師一採陰性。
1月13日 指揮中心原計進行全院及合作包廠全面篩檢2,500人。
1月14日 因案838醫師與女友護理師接觸者皆一採陰性,2500人全面篩檢計畫喊卡,再採檢最多400名院內工作者即可;案852護理師出現輕微咳嗽、喉嚨癢症狀。
1月15日 案852護理師出現發燒症狀,自行到診所看診,診所醫師建議回醫院篩檢。疾管署發布醫界通函,提醒醫護落實個人防護裝備穿脫。
1月16日 案852護理師確診,同住4人中的父親和哥哥出現流鼻水症狀,3人皆住進隔離病房。
1月17日 第二名醫師(案856)確診;案852護理師的父親、哥哥一採陰性。
(文/林雨佑;圖/指揮中心提供)
#延伸閱讀
【重返和平──SARS隔離黑洞中難以告別的記憶】http://bit.ly/3aMLzrK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https://bit.ly/38IiBdp
#疫情 #報導者 #COVID19 #醫師確診 #北部醫院 #群聚感染 #院內感染
玉成 國 小 課 後 班 在 醒之暖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怨聲載道之三:1088與暖暖區聯外交通的難題
1088改道至今已整整八日。
暖暖區的通勤族在驚訝、困難中各自找出路。
再次感謝立法委員蔡適應適時地於今日召開協調會。
會議由立法委員蔡適應辦公室主任林明智主持,包括基隆市整府交通處長李剛、交通部公路總局台北市區監理所副所長、基隆客運公司副總經理、業務課 林課長,以及暖暖區三個市議員(連恩典、林旻勳、王醒之)都出席了此次會議。
抱歉我無法代為轉達/報導其他議員的發言,以下僅就我的發言部分摘要如下:
------------------------------------------------
一、我在現場提出幾點看法:
(一)好意變惡意:
基隆客運事前溝通工作太少,三年培養出來的乘客的信賴毀於一旦,讓改線原本可能的好意(新增加從南港展覽館站轉往南港軟體園區或內湖科技園區、文湖線的交通選擇)反而變成了惡意。
(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088改線後最大的批評來自於從國道三號汐止交流道進入市區道路。
交通尖峰時間塞車的不確定因素,讓人望之卻步不敢上車。
所以10/2-10/4我們辦公室連續三天在乘車站牌現場觀察,發現1088開了車門但沒人敢上車的窘況。
(三)換個交流道可以海闊天空:
我們積極建議1088可以改由國道三號南港交流道下(路線圖如附),接橫科路再右轉前往民權街一段、左轉接上大同路、直行南港路即可到南港展覽館站。
如此,交通時間應可較現行路線節省20-25分鐘。
我們辦公室在10/7尖峰時間已經分別就路線時間、路幅寬度、高度限制等進行過實地評估,應該可行。
(四)副線補救:
改線前之路線停靠玉成國小、石潭公園兩站,三年來已養成一群仰賴基隆客運1088 快速往返松山、台北市中心的乘客群,改線後突然取消兩個停靠站,不僅延後了抵達松山的時間,汐止交流道塞車困境更令人無奈,基隆客運更喪失一大部分的客源。
是不是應考慮以「1088 副線」之設計降低通勤族跟基隆客運營運之衝擊呢?
(五)尖峰增班:
儘管基隆客運已經非常努力,但多年來基客的服務一直卡在運能不足/虧損的難題,眾所皆知。
但是,近期內「不敢搭乘1088」變成很多通勤族過去這一週共同的憂慮,導致部分的乘客轉向1061/1062搭乘,而讓「望車興嘆」的頻率增高!
基隆客運應該重新評估1061/1062尖峰時段增班的可能,並且不應以「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挖東牆補西牆」的策略因應。
-----------------------------------
二、會議初步結論:
在林明智主任的主持下,初步有幾點結論。
(先讓大家知道,最後文字以蔡適應辦公室會議紀錄為準)
#一、基隆客運未曾評估過,但同意就王醒之議員所提「#變更交流道為南港交流道」之建議,即刻進行評估。
但公路總局代表 表示 #法規似乎有所限制,需再研議。
#二、基隆客運同意自下周一(10/14)開始,於尖峰時段增班1061。
#三、基隆客運針對改線前與民眾溝通、不足之處,現場已表示歉意,願意加強與乘客間的互動溝通, #找回對乘客對1088的信賴。
#四、基隆客運願意評估1088副線、尖峰離峰兩套路線設計,但其實都有現行制度的限制。規劃後,仍需新北、台北、基隆等地方主管機關同意後送「公路汽車客運審議會」通過後才能辦理。
---------------------------------------
三、會後我們的看法:
對於這個初步的結論我們覺得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
(一)長久以來既有 #搭不上車 的乘車問題,今天無法與基隆客運具體討論。
基隆客運的觀察是,不論是 #白天往台北 #晚上回暖暖 ,搭不上車都是「非常態性的客滿」。
但他們願意提出了往返的乘車數據供檢核。
(二)1088路線勢必得「變更交流道」以 #避開汐止最塞車的路段(可想見的未來一兩年內該處塞車的問題只會更嚴重),才能避免因運量下滑而減班,甚至停駛,讓1088路線存活下來。
(三)我們尊重公務機關依法行政,但《公路汽車客運業申請調整客運路線處理原則》中特定期限內不可變更交流道的規定,是否有彈性空間?
我們引頸期盼,中央的公路總局以及 蔡適應 委員可以聽到我們的聲音,至少讓這多方都受益的 #1088變更交流道方案 盡早上線,舒緩民眾望車興嘆之苦!!!
#國道客運1088
#聯外交通真的還需要更多的討論
#醒之暖暖
玉成 國 小 課 後 班 在 林吟蔚 Zowie's Ba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送一個禮物,給我親愛的爸爸
Good Night Daddy,希望你在那邊一切都好,愛你,晚安。
————————————————
「打勾勾,下輩子還要當你女兒哦」
如果靈魂的相遇都有意義
希望下輩子,我們還能再相聚。
生 老 病 死
是我們都會面臨到的課題
珍惜身邊摯愛、珍惜當下美好。
雖然離別,總有遺憾
但至少,我們深深的愛過。
「爸,謝謝你,這一生的辛苦
給的所有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2019 林吟蔚 | 全新 | 詞曲創作
獻給所有來不及和逝去親友道別的人
獻給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 安迪。
————————————————
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美的故事。
這首歌,是我在爸爸離開的前一晚寫好的
那段時間每天都在醫院,這個冷冰冰的地方,
卻給了我最溫暖、也是最後和爸爸一起的家庭時光,
我們全家人緊緊的團聚在一起,就像往常一樣,
終於我明白,守護這個家,是你,以後也是我畢生的信仰。
當初在醫院,我只用手機的語音備忘錄,
清唱的錄下歌的旋律、寫好詞
然後我傳給我的好朋友 ‘童立安’
他整理完後,便給了圈裡很有名的編曲老師‘周菲比’
想詢問她有沒有適合的編曲老師能介紹
本來她幾天以後就要出國,可是她有猜到裡面的主角應該是我,
便很認真熱情的想要利用音樂幫我一把。
於是,一個晚上就編完一首歌的奇蹟就這樣誕生了⋯
並且,在她的號召下,我的演藝生涯裡,
曾經有交集過的每一位善良的人士,以及聽過我們家的事情,
想要幫忙的每一位熱血音樂人,就這樣加入了這首歌的行列⋯
結果我就這樣,在第二天,本來以為只是去探弦樂老師們的班,
卻突然的變成了直接就在錄音室,在製作人陳又齊老師的配唱下,
把這首歌錄完,而且每位老師都是線上非常專業的人員⋯
重點是每位老師包含錄音室的人員,都不希望收費,
他們都只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力,能夠真正的幫到人⋯
那天結束,離開錄音室的,早上正好就是六點
就像你說的,明天六點要起床
在歌曲最後那段爸爸留言給我的語音,
只要想他,我就會一直重複Repeat這個訊息
謝謝你們的善良,這會是我永遠最溫暖的黎明
謝謝爸爸給我的堅強,謝謝音樂給我的力量。
爸,你也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父親。
希望藉由這個故事,也跟大家分享
愛與友情的力量,真的會讓人在脆弱的時候
找到一絲活下去的勇氣。
————————————————
在mv的部分,謝謝我的導演好朋友 - 王笑爵
他贊助了所有內容,包括拍攝、設備、場地、剪輯、後製⋯等等。
也謝謝拍攝的團隊,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小管、凌享、周佑、Lea、弟弟阿夜、媽媽
謝謝大家無償的付出,辛苦大家了。
————————————————
當然最感謝的是我的恩師 - 荒山亮
謝謝你,就像爸爸一樣照顧我、包容我的所有
給我幫助,以及音樂上很多的指導、建議
也感謝動脈音樂所有夥伴的關懷與支持。
謝謝一直陪伴我身邊的經紀人 - 倩如姐
在我最難過的時候一直給我鼓勵
並且幫我處理所有複雜的工作,謝謝你一直照顧著我
我愛你們,有你們真好。
————————————————
《Good Night Daddy》
詞Lyrics:林吟蔚 Zowie Lin
曲Composer:林吟蔚 Zowie Lin
我的一舉一動連表情 都像你
說的一字一句連笑聲 都像你
還有好多話想說 卻都 來不及
能不能給我一台時光機
Good night daddy 我好想你
捨不得現在和你分離
再怎麼說 還是那句
You’re the only
我愛你
再讓我唱歌給你聽
Good night daddy 我好想你
腦中迴盪你曾說的道理
不要擔心 我會努力
勇敢的活下去
我愛你
好愛你
好愛你
外表嚴肅其實藏著溫暖的心
有你在的日子 從來不怕風雨
你就是我的英雄 我們的知音
能不能睜開眼睛 回到過去
Good night daddy 我好想你
捨不得現在和你分離
再怎麼說 還是那句
You’re the only
我愛你
再讓我唱歌給你聽
Good night daddy 我好想你
腦中迴盪你曾說的道理
不要擔心 我會努力
勇敢的活下去
我愛你
好愛你
好愛你
爸爸 os:『明天六點要起床,Good Night...
真的很棒,爸爸為你覺得很驕傲』
————————————————
製作人Producer:陳又齊 Gyniuz Chen
編曲Arranger:周菲比 (Phebe Chou)
弦樂編寫&監製 String Arranger&Producer:周菲比 Phebe Chou
弦樂製譜 Music Score: 蔡曜宇 (Yao-Yu Tsai)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童立安 Andy Tung
弦樂團 Strings: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ri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 陳泱瑾 Nick YangChin Chen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盧思蒨 (Lu Szu-Chien) / 朱奕寧 (Ju Yi-Ning)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Kan Wei-peng) /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徐苑齡 Annie Hsu / 王鈺淩 (Yu-Ling Wang)
弦樂錄音師 String Recording Engineer:林尚伯 Lin Shang Po
人聲錄音師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陳又齊 Gyniuz Chen 伊勗賢Edward Yee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康小白 Shiro Kou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白帕斯混音工作室 By Pass Mixing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陳又齊 Gyniuz Chen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康小白 Shiro Kou
————————————————
MV導演:王孝玨
MV攝影:王孝玨
MV燈光:小管、凌享
MV後期調光師:周佑
梳化造型:鄭又寧 Lea
MV場地:玉成錄音室 / Jason
平面攝影:謝宗延 Stan Hsieh
————————————————
真的謝謝所有參與這首歌的製作團隊
也謝謝所有曾經關心我們、給我們力量的朋友
祝福大家一切都越來越好。
————————————————
♫ 林吟蔚FB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yinweibb0217
♫ 林吟蔚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inwei217/
♫ 微博:林吟蔚Zowie Lin
♫ 童立安 https://www.facebook.com/andy0303/
♫ 又齊 x 菲比 https://www.facebook.com/GyniuzXPhebe/
♫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https://vwfhome.wixsite.com/jbm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