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月領比較划算,沒騙你吧? https://savingking.com.tw/blog/post/rate
林智群細算後,發現「按月領應該比較划算」,他計算金牌一年可領150萬元,領13年又4個月就可以領到2000萬元,銀牌年領45.6萬元,領15年5個月就可累計超過700萬元,銅牌則是連續領17年5個月後,金額就會超過500萬元。
他分析,運動可以自身年紀來做考慮,以運動員年紀大多不超過30歲來看,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問題下,20幾歲拿到終身俸,CP值比較高,還可以免納所得稅。
https://autos.yahoo.com.tw/amphtml/%E5%A5%A7%E9%81%8B%E7%8D%8E%E9%87%91%E7%A0%B4%E5%8D%83%E8%90%AC-%E5%BE%8B%E5%B8%AB%E6%9B%9D-%E6%9C%88%E6%9C%88%E9%A0%98-%E6%9C%80%E5%88%92%E7%AE%97-13%E5%B9%B4%E5%B0%B1%E8%B3%BA-015600382.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41201中天 大學生冰的啦 陳泰源當來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9G7pTJKjYss 感謝好友 李為 的介紹,很高興與主持人 幹哥&千惠姐,還有帥過頭,寒冰哥「首次」結緣認識,當然還有好久不見的燕俐姐,以及一群很有自己想法的大學生們一同錄影。 這次主要講的內容大致為:…...
獎金所得稅計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聞:「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中獎金等級分為三等,奧運前3名屬於第一等,拿到奧運第一名可獲得2000萬元、第二名可獲得700萬元、第三名可獲得500萬元,不過規章中第14條提到「獎助學金應一次領取,但獲得奧運前三名者,得選擇依下列金額按月領取:第一名12.5萬、第二名3.8萬、第三名2.4萬」。
按月領的話,比較划算吧?
金牌一年150萬,
領13年4個月等於2000萬元,
銀牌一年45.6萬,
領15年5個月就超過700萬,
銅牌一年28.8萬,
領17年5個月就超過500萬,
後面都是多的,
以運動員年紀大多不超過30歲來看,
20幾歲拿到終身俸,cp值比較高。
另外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8款規定,
這些獎金屬於國內外政府、教育文化團體為獎勵進修而發,
可以免納所得稅。
不過如果你是股神的話,
先拿到2000萬元all in也許賺比較多哈哈哈。
#上面計算不考慮通貨膨脹問題
獎金所得稅計算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說好要做前線醫療人員的最強後盾,為何卻連津貼獎勵都充滿亂象?」
疫情期間,政府為了鼓勵及感謝第一線的醫事人員,公佈了相關獎勵要點,醫檢師等檢驗人員每執行一件公費檢驗,就有 1000 元的獎勵金。
然而,這樣的政策,卻因為缺乏完整的配套措施,導致許多亂象,有基層醫檢師至今仍拿不到這些所謂的獎勵金,也有醫院傳出竟然把這些獎金來去苛扣其他成本,或是因為沒有註記清楚,導致一線醫檢師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拿到獎金,甚至還可能因此被平白多扣所得稅!
今天我和 邱顯智 、 立法委員 陳椒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北市聯醫工會 理事長郭蕢瑩護理師、屏基工會理事長詹智鈞醫師、時代力量發言人吳佩芸藥師,共同召開記者會,希望能讓這些前線抗疫的醫事人員被大家聽見,呼籲政府儘速解決防疫津貼獎勵規範不明、亂象叢生的問題,才不會讓政府原先的一番美意大打折扣。
🔺 說好要給醫檢師的檢驗獎金,為什麼醫檢師拿不到?
有些醫院會將檢驗獎金分配給非醫檢師,或是分配給醫檢師的比例也不相同,有些醫療院所醫檢師只拿到 50%、甚至 30%,更有許多檢驗人員根本沒有拿到獎勵金,或是被醫院方以 N95 口罩、檢驗試劑等器材成本的名目苛扣,但這些基本成本理應由政府和醫院支出,為何會挪用第一線人員的獎勵金呢?
除此之外,這些獎勵金依法來說,應該是案件計算,而且沒有設總額上限,但是,南部卻傳出有醫學中心竟然私設醫檢師請領獎勵的內部上限,最多只能請領 5 萬元;根據疾管署公告,該地區檢驗量能每天平均約 420 件,以此推估,衛福部每月發放約 1200 萬的獎勵金,但該醫學中心卻預計只發放每月最多 5 萬元給醫檢師,完全違反了獎勵金感謝第一線醫療人員的初衷!
🔺獎金資訊不透明,有沒有拿到根本不知道,還可能被多扣所得稅?
許多醫事人員坦言,由於院方把薪水和這些津貼並在同一個項目中發放,導致醫事人員根本沒辦法知道自己有沒有拿到津貼,或是津貼的金額究竟是多少。
依照《防疫條例》規定,這些津貼獎勵免納所得稅,醫療院所也不必申報,但是,若醫院把醫事人員的薪資併同這些津貼獎勵一起發給和申報,恐怕會導致財政部誤將相關津貼獎勵認列為所得,讓醫事人員平白被多扣繳所得稅!
如果醫事人員有疑義想向財政部反映時,又會因為醫院當初根本沒有提供相關資訊,將導致醫事人員求助無門,難以捍衛自己的權益。
►►針對上述的問題,我們呼籲衛福部,應該儘速訂定統一明確的分配及認定原則,並且主動查核各醫療院所,是否依規定發放獎勵,落實監督,查處未依法辦理的單位,並建置可供醫事人員提出檢舉的平台或窗口,讓分配的灰色地帶徹底消失!
除此之外,政府也應該要求各醫院在發放相關補助獎勵津貼時,應秉持公開透明原則,註記匯款的項目性質,讓醫事人員得以瞭解應領金額及入帳時間,以解決實務面上之亂象。
請衛福部別再繼續消極怠惰,不僅讓政府原先的一番美意大打折扣,更讓基層醫療人員感到失望;確實負起責任,解決目前醫療人員津貼獎勵的亂象,確保醫院高層有將相關的津貼確實匯到醫療人員的帳戶,才能真正成為醫療人員的後盾!
獎金所得稅計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41201中天 大學生冰的啦 陳泰源當來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9G7pTJKjYss
感謝好友 李為 的介紹,很高興與主持人 幹哥&千惠姐,還有帥過頭,寒冰哥「首次」結緣認識,當然還有好久不見的燕俐姐,以及一群很有自己想法的大學生們一同錄影。
這次主要講的內容大致為:……↓
【買屋潮湧現?】
選舉後,跨年前,看屋的人潮是特別多,不過多半還是芭樂價……
為何選後看屋人潮變多?主要原因有2,第一個是選舉壓力的釋放,第二個就是每年都會遇到的,很多屋主趕在跨年前賣屋,主要是為了省土地增時稅,畢竟到了1月1號,土地公告現值又要調漲一次,賣屋時的土增稅成本就會增加,當然還加上換現金好過年囉。
【房價漲跌趨勢預測】
蛋黃區基本上陷入盤整期,好物件仍有機會創新高,不過蛋白區就要非常小心了,舉例:淡水一帶的「淡海造鎮」的預售案,過往買預售屋,房價趨勢往上時,只要在交屋前,都可以無數次的轉手再轉手,產生「助漲」效應;但現在因為淡海造鎮那一區餘屋量特多,粥多僧少,加上房價趨勢渾沌不明,建案擔心拋售潮湧現,產生「助跌」效果,於是規定不准轉紅單,所有的購屋者都已經全部被鎖住,必須等到交屋,而且還有奢侈稅,預售屋綁3年,成屋避奢侈稅再綁2年,至少被卡死5年。
【有機會買到便宜?】
有機會,畢竟今年房市交易量萎縮急凍,很多屋主賣房子都賣了一年都還沒有賣掉,好不容易撐到選舉結束,只要「真的想賣」,加上避土增稅調漲&過年換現金等因素,現在進場真的是很好的時機。不過不代表房價會跌喔!畢竟成本就是高在那邊,而且未來全球化趨勢、地球村效應,台北房價國際化,中資進來加持,未來台北市房價仍是可期的。
【開源節流經驗分享】
節流:四年前選舉負債200萬,三年前被當時房仲公司店長騙100萬,人生最高負債300萬,我曾經過過很苦的日子,三餐不花錢,早餐做綜合水果早餐,另外多做3份,1份50元賣給同事,如此水果成本回來了,午餐也有著落了,晚上還是回家跟爸媽吃,物質慾望降很低,朋友約唱歌、同事叫外賣我都婉拒。
開源:除了做房仲賺獎金之外,我還到處兼差,當臨時演員,當婚禮歌手演唱,還有活動主持人等等賺外快,終於3年時間還完300萬負債。
所以我確實也建議大家做業務,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是比較具有挑戰性,而且獎金很高,真的會比較有成就感,反正現在什麼工作都辛苦,22K的工作也一樣辛苦,不如做業務。
【台北市房價相對偏低?】
畢竟相較於東京、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等等,台北市房價仍算相對較低。其實那是表面上的單坪單價,如果以實際使用空間計算,扣除掉公設,台北市的房價已經比東京貴了。
另外,國外不僅沒有莫名其妙的「公設比」,而且反而是公設越多越好賣,價更高!哪像現在台灣的房地產,平均公設比已經34%以上,1000萬其中約350萬都拿去買公設去了,真的很不爽。
【買房觀念要改?】
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太重,也是助漲房價的元兇之一,國外很多人都不認為「人生一輩子一定要買房」。
所以建議,你就把房子當做是「珠寶、法拉利、遊艇、飛機」,想想那些東西漲多兇,關我們平民老百姓屁事呢?政府要做的不是「打擊房價」,而是「讓人人有房子住」。
【豪宅都用公司名義買?】
除了帥過頭提到「維京群島」公司買《帝寶》都是「港資」(有人說是假外資/真中資)之外,因為公司名義買有幾個好處:
1.水、電、瓦斯、管理費等等,都可以當做是「公司開銷支出」,可以拿來抵稅、報帳用。
2.將來賣屋時,法人的「營所稅最高17%」,相較於自然人的「房屋綜合所得稅最高45%」,真的省很大!賣房子時是用「公告現值」,現在的公告現值還是低於市價(也就是低估房價),房價被低估後,再用10%贈與稅去計算,所要繳交給政府的稅就更少了。
因為政府這幾年調漲公告現值很兇,預計2年後要接近市價,也就是接近「實價課稅」,所以很多有錢人都「趕在最近這幾年」用贈與的方式節稅。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2535771
獎金所得稅計算 在 稅法教學:薪資所得扣繳計算,分次發放及年終奬金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薪資所得扣繳分成扣繳稅額表及5% 計算 。本影片先講解 所得稅 法規,下載級距表,以實際範例說明應扣繳多少,最後並補充分次發放及年終 獎金 扣繳 計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