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評分要點看108年司律二試刑法考題:Part I 】
大家好,我是周易。各位都知道,自從刑法考題變成一題100分後,考選部每年都會公布評分標準,以及近乎擬答的答題大綱。筆者強烈建議同學下載閱讀,有助於釐清問題思路。
不過,如果各位只看評分標準,沒有理解背景知識的話,可能還是沒辦法達到完整複習的效果。基於此,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師會分批刊登這三年司律二試刑法評分要點的補充,將來如果再考到類似爭點,同學也能順利作答。
一、108司律二試刑法考題:丙的刑責探討
首先,丙潛入居酒屋,可能成立刑法(下同)第 306 條第 1 項之無故侵入建物罪。
看到「居酒屋」,應該會想說這類公共場所原則上是允許客人自由進出的,則是否有「無故侵入」的問題?由於本題已經說明,丙是在居酒屋「打烊後」才闖進去的,自屬未得權限者之允許在物理上進入 他人持有之場所,成立本罪。
評分重點對於本罪的敘述不長,老師覺得主要原因在於:本罪不是主要考點。本題主要的考點在於後面競合關係的處理,如果同學有想到這點,應該可以猜到本罪無論如何都必須給它成立,否則如何競合?因此,只要進行簡單涵攝,說明丙構成本罪,即可進入下一罪名。
接下來,丙持鋁棒砸乙居酒屋內的餐具及裝潢擺設,可能成立第354條毀損器物罪。
這裡的重點很顯然要放在:丙受甲的唆使而毀損,究竟成立本罪的正犯還是共犯?評分重點花了很多篇幅描述各種見解,但究其內涵來看,除非採取極端的主觀理論,丙是為了甲的利益而砸店,僅構成本罪的幫助犯外,無論採取通說的「犯罪支配理論」,抑或是實務所採之「主客觀擇一標準說」,基本上都是成立正犯。筆者不知道,為什麼評分要點要花這麼多篇幅討論一個現在沒什麼人採的「主觀理論」?重點應該擺在「甲唆使丙」的行為評價才對(到底是間接正犯、共同正犯還是教唆犯?),此處的說明固然是理論史的呈現,然筆者覺得有些輕重失衡。
再者,丙毆打乙的行為,應成立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既遂罪無疑。這裡就不用花什麼篇幅去寫了,兩三句話帶過即可。
最後便是本題的重頭戲:競合。
由於丙違犯無故侵入建築物罪,目的是為了違犯毀損器物罪及傷害罪,因此評分要點說明,首先要討論「無故侵入建築物罪」與「侵入後所違犯之目的罪名」之間的競合關係。這裡就必須提到有沒有「夾結效果」適用的問題,有肯、否兩說,筆者建議採否定說,後面才有更多爭點可以寫。
採否定說(也就是所謂「去夾結效果」)之後,此時對於毀損器物罪及傷害罪這兩個行為複數的罪名數,該如何認定?評分要點有說明三種見解,以下分別參考王皇玉老師和蔡聖偉老師去年的文章,加以說明:
見解1:繼續犯應先各自與不同狀態犯論以想像競合,各自從一重處斷後再數罪併罰。(註1)
見解2(實務見解、王皇玉老師之見解):繼續犯僅能與第一罪論以想像競合,然後再與第二罪數罪併罰。(註2)
見解3(蔡聖偉老師之見解):應先就各自狀態犯數罪併罰,並依刑法第51條定出執行刑的量刑範圍後,再接著與繼續犯論以想像競合,並將「併罰數罪之量刑範圍」和「繼續犯之法定刑」 相互比較輕重,依刑法第55條從一重處斷。(註3)
這三個見解沒有哪個是完美無瑕疵的,因此採哪一個都行,只要敘明理由即可。
註1、註2:王皇玉,2018年刑事實體法之回顧,臺大法學論叢48卷特刊,2019年11月,頁1695。
註3:蔡聖偉,參與犯罪組織罪與加重詐欺罪的競合——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066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92期,2019年9月,頁191。
🌸 周易老師的課程與書籍:https://linktr.ee/kpxyang
犯罪支配理論主客觀擇一標準說 在 把風行為成立共同正犯還是幫助犯?> 撰文者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3. 主客觀擇一標準說(實務):例如25上2253判例「凡以自己犯罪之意思而參與犯罪,無論其所參與者是否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皆為正犯,其以幫助他人犯罪之意思而參與犯罪, ... ... <看更多>
犯罪支配理論主客觀擇一標準說 在 [課業] 請問刑法中的正犯與共犯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 F 推tracy790610:正犯跟共犯區分:通說採犯罪支配理論,實務採主客觀擇 04/18 22:10 ... 5 F →tracy790610:一標準說,最簡單的區分,正犯=共同正犯,共犯=教唆犯 04/18 ... ... <看更多>
犯罪支配理論主客觀擇一標準說 在 Re: [請益] 刑總正犯共犯- 看板Examinatio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vikk33 (陳V)》之銘言:
: 正犯共犯有很多理論
: 實務採主客觀擇一說(25年上字2235)
: 學界通說採犯罪支配理論
: 實務採的這一說就我個人研讀發現可能擴大正犯範圍
: 但我不敢肯定
: 請問有人對此有比較深的了解或研究嗎?
: 感謝
手機排版,sorry
大致上來說,只要記得主客觀擇一標準說跟
學說的犯罪支配理論就好。
實務的主客觀擇一標準說簡單來說就是:
「以自己意思犯案,不論是不是構成要件內
的行為皆為正犯,以幫助他人意思,看有無
在構成要件行為內,若有則為正犯,若無則
為共犯」
學說的犯罪支配理論簡單來說就是:
「須有事前犯意之聯絡加上犯罪行為之分
擔」
好的,我們來看一個題目
爸爸在回家時,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別人家
偷東西,因為擔心兒子被人抓住,因此自動
自發的幫兒子把風,請問爸爸構成竊盜罪
之?
(A共同正犯) (B幫助犯) (C教唆犯)(D無)
答案有兩個:實務A,首先,爸爸是幫住自
己兒子的,所以屬「以幫助他人」然後又屬
構成要件裡面的行為,所以是共同正犯。
學說B,因為要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爸爸不
符合事前犯意之聯絡,所以只能論共犯
考試的時候可以談兩個,然後看你採哪個
個人建議採實務(畢竟是國考,必須捧一下實
務的XX)
不過話說回來,在題目可以看到犯罪人的想
法,但在實際上就很難判斷了,所以我覺得
最高法院採這個是有道理的,畢竟犯罪人會
說沒有啊,我跟他不認識,或怎樣怎樣的,
必須要證據或自白才能判斷出他有罪,好啦
以上這些都是題外話,畢竟在考試題目中都
會告訴你犯罪人的想法,嘻嘻
最後抱怨一下,主客觀混合理論真是一坨X
有錯歡迎指教!!!!!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U-3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24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26907646.A.6E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