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感謝 #台北市逸仙國小 、#台中市中教大實小,兩間學校的邀請,舉辦聲音工作坊的教師研習。
這兩場原訂在學期初舉辦,但因為受疫情影響,很謝謝兩所學校的幫忙,讓研習順利延至六月舉辦。
兩場研習,兩位校長都是全程參加,並且在會後都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回饋,兩校來參與的老師與家長們也都非常熱情參與,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支持🙏。
短短的兩個小時內,我們一路從大環境科技通訊軟體,是如何影響人跟人的溝通模式、聲音保健與保養、聲音表情使用,以及教學現場的教師教課、如何引導學生表達。
因為現在有些學校特教生不設專班,而是隨班附讀,這一類的孩子,常見的不是聽覺障礙,而是聽知覺之間連結出了問題,而產生溝通不良。因此我們也談論到了這些孩子,可以有哪些方法理解與引導,幫助師生聆聽與表達。
很幸運從大學到研究所,所就讀的學校都是教育大學體系,因此修習了許多教育哲學、心理學、教學原理相關課程,對這些主題並不陌生,也把這些跟我對聲音的專長做結合,與各位師長分享。
#教師研習 #聲音好健康工作坊
#若有教師研習或藝文團體工作坊需求歡迎私訊
...............
多位專業人士-演員、導演、表演指導、歌手、醫師、物理治療師、教師、業界講師、品牌總監一致推薦的聲音表演課- #歌唱技巧課 與 #聲音與說話課。
#最新課程傳送門:https://goo.gl/rDHFwH
#學員心得傳送門:https://reurl.cc/62aWod
#關於阿右傳送門:https://reurl.cc/3VaaL
特教研究所推薦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西方版的《人物志》--《心志教練》出版了】
一年多前出版社寄來這本書的原文書請我進行審書,讀完後非常喜歡,提交了審書報告,極度推薦。在 My way of life 王清景教練的努力下,這本書的中文版終於問世了。
在讀這本書時,一直會想到一千八百年前劉劭寫的《人物志》,大學時花半學期讀過這本書時就印象深刻,十八個世紀後布雷特教練所著的《心志教練》讓我再重新把書架上的《人物志》取下來讀,互相映證,趣味無窮。
研究《人物志》的關瑞至教授在網路上有一篇文章的結論很好,他說:「劉劭《人物志》的核心觀點是『人人皆有才能』。劉劭認為人是以『才類』而分,而不應以『是否具才』而別。《人物志》之所以偉大,在於提供一套『觀人』、『選材』與『適材而用』的方法。」
《心志教練》這本書也從人材分類著手。我相信本書的作者布瑞特沒有讀過《人物志》,但他們寫作這本書的意圖是一致的。
在訓練運動員上面,這本書對我最重要的啟發有二:
其一:教練主要的工作不是去教運動員,而是跟運動員一起合作,想要合作,必須先認識你的運動員屬於哪一種人材;其二:教練跟運動員的關係不是上對下,而是對等的,他的工作不是發號司令,而是從旁輔助與建立連結(Support & Connection)
在這幾年擔任跑步教練的過程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每個人能承擔的訓練量有其極限,教練的工作是把它找出來,然後在限量的訓練裡去提高訓練的品質。」因此,提高訓練品質一直是我的重點。我從高中到研究所一直是接受理工的訓練,因此在從事教練工作時非常強調科學化(包含了量化、週期化與個人化三大元素),所以我提高跑者訓練品質的方法是從體能、力量與技術的科學出發,這當然帶來了效益,但有些跑者卻不管課表設計地再科學都練不起來,也使我認清了純科學化的訓練解決不了問題。老實說,面對這樣的困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心志教練》這本書指引我改變方向,不只給我地圖,還提供了羅盤。
雖然這是一本體能與肌力教練所寫的書,但我建議不論是哪一種教練都該深度閱讀這本書。我和許多教練一樣,為了進步和成長,花了許多時間進修,但主要都是關於訓練與動作技巧上的知識,但很少有人在運動員的訓練中談到「心」的影響,還有教練該如何從「心」去幫助運動員進步。部隊裡有句話「帶兵要帶心」,這是一本教人如何「從『心』帶領運動員」的書。如果我們把「運動員」定義為任何想變強(在特定領域不斷進步)的人,這本書就是在剖析「有心變強者」的心理,以及領導者該如何跟他們溝通與建立信任關係……最終幫助他們達到共同的目標。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本書不只適合教練,也適用於社團負責人、公司主管、軍隊長官或是正在帶領學徒成長的師傅。只要你想建立「訓練文化」,形塑更好的訓練經驗和賦予訓練更深刻的意義,你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
--
博客來上有更詳細的介紹,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詳讀:https://ppt.cc/f6Telx
特教研究所推薦 在 推甄特殊教育研究所心得分享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嗨~大家好雖然可能慢了點分享但還是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打這篇的原因是因為板上特教所的訊息蠻少的,看到我的同學出來分享,想說我也來分享心得好了, ... ... <看更多>
特教研究所推薦 在 [心得] 特殊教育所準備心得- 精華區sp_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一.考取學校
報考學校:彰師 國北教大 市北教大 南大
考取學校: 正取--彰師 國北 備取--南大 未知--市北
二.動機
其實我高中就想讀特教系了 但我不用功 數學太爛考不到
但實習時看到特殊孩子的狀況 激起我想轉換跑道的念頭
後來去伊甸基金會工作 負責的是偏遠小學的案子
看了非常多複雜的個案 決定要趁還算年輕 拼拼看
三.準備過程
我有補教育家 許蘋老師真的教得很好 若非本科系 非常推薦!
但因為我當時還有繁忙的工作 加班到很晚是家常便飯
所以真正開始準備 是11月底的時候 我的方法:
1.研讀教材: 努力理解&背起來!再自己整理重點(這很重要 我都表格化)
2.讀書時間: 我雖然時間花得沒有很多 但我真的會認真讀
我週末都不會讀書 週一~週五平均應該一天2~3小時
3.準備進度: 12月底看過一輪(所有科目)且整理完筆記
1月~3月研讀筆記
3月~4月研究考古題
4.準備方向: 視目標學校的考試方向來準備教統&研究法 一定要準備!
像我雖然討厭數學 但逼自己讀過後發現這兩科比特教好掌握多了
特教專業科目範圍很廣 讀相關季刊等很有幫助 可掌握趨勢 並學習答題方法
5.讀書會: 因為工作時間真的很難橋 我沒有參加讀書會 但建議參加
6.作答: 我原本覺得怎麼可能寫不完(因為我大學時是班上快手) 但!真的寫不完!
所以答題時一定要算好時間 我彰師特導最後一大題只剩十幾分鐘 = =
還有 要注意背面有沒有題目 國北師下午兩科我都沒有翻到背面 結果背面有題目
讓我一度覺得國北師無望了 連白白送了幾分我都不知道....
7.報考學校: 盡量讓自己的目標學校在第二或第三間 太早太晚都不好
第一間會寫得比較沒有章法 第四間太晚 應該會怠惰到極點吧
我的準備狀況大致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心情要放鬆 壓力太大反而誤事
很開心能加入特教行列 未來還請各位幫忙解惑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59.250
> -------------------------------------------------------------------------- <
作者: wantlost (失落的天使) 看板: sp_teacher
標題: Re: [心得] 特殊教育所準備心得
時間: Tue May 5 01:06:12 2009
錄取學校--市北師身障組
準備過程--
1.報考動機--
我是邊準備教甄邊考研究所,以教甄為主,研究所為輔。
我覺得報考研究所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為什麼要讀研究所。
自己認為就算沒有考上老師但也要讀完研究所,
這是必經的過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所以準備教甄同時,也報了幾所研究所試試看。
2.考古題練習--
我考試前有看過考古題,但沒有找時間寫題目。
強烈建議--每一題考古題都要實際寫過練習過。
這樣可以練筆之外,對題目還有架構比較熟悉。
3.資料蒐集--
今年市北有考一題是在國小特教還是國教新知裡的期刊,
所以一定要看一下最新的期刊。
如--師大--特殊教育期刊
市北--國小特教
彰師--特教園丁
這些資料都會放在特教通報網當中。
最少要把去年的內容瀏覽過一遍。
4.要不要做筆記--
個人強烈建議要做自己的筆記,但我沒做。
寫筆記好處是可以了解你的邏輯,
還有你的統整歸納能力,畢竟將來要看期刊論文整理摘要。
我雖然沒有寫筆記,但我每看一個段落,
會畫架構表,把我看到的東西想一次,
如果沒有想到的部分就會再看一次。
5.答題技巧
按照配分決定自己書寫的多寡。
太多經驗是說五分的題目要寫五行,20分的題目要寫25行,
我自己是名詞解釋大約會寫三到四行,
一般申論題20-25分,我會寫約一張四分之三A4左右。
因為我的字較小,所以感覺會寫比較少。
我自己的習慣是會列點分別論述,
且會寫重點不會寫太多段落篇幅。
我想只要邏輯清楚,分數應該不低。
6.讀書會--
我自己是沒有參與,但剛好有同學也要報考研究所。
所以自己不會的題目會跟他用線上討論的方式,
討論一個答題架構而已。
假如時間空間都允許的話,可以參與一個。
最好報考學校的目標差不多,會比較好準備。
人數的話,不用太多最多不超過五人。
讀書會是很好的支持與討論的地方,
當你寫題目不會時,就可以與這群戰友討論。
7.參考資料--
市北師有開書單,可以參考之外,
我會每天上陳穎的網站上瀏覽,
他每天都會PO一個解釋名詞或是題目,還不錯。
陳穎的部落格 https://ying016.pixnet.net
以上若有其他問題,可以寫信討論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90.38
> -------------------------------------------------------------------------- <
作者: PunkWhite (龐克小老斯) 看板: sp_teacher
標題: Re: [心得] 特殊教育所準備心得
時間: Fri May 8 19:18:10 2009
今天師大放榜
科科沒上
研究所考到今天算全部結束了
所以上來惠我良多的特教老師版分享一下
報考學校:嘉義 國北 市北 彰師 師大
正取:嘉義 國北 市北
掰掰:彰師 師大
===============================================================================
因為教檢的關係 所以去年畢業大概六七月的時候
就有同學提到要組讀書會
由於我大學非常混 四年都在打籃球
當時想著那就加進去逼自己念書好了
大概是那時候養成固定看書的習慣
半年實習的時候
在學校沒什麼時間讓我看書 頂多用行政實習空檔看一下
放學也常常弄到五點多才回家
不過在家裡都有一直看大概兩到三小時的書
以下是書單:
新特殊教育通論 許天威
特殊教育導論 王文科
行為改變技術 張世慧
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 林寶貴
特殊兒童鑑定與評量 張世慧
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 陳麗如
特教大概看這幾本
另外像是教育研究法 教育統計之類的
因為我也要準備教檢
所以就順便看陳嘉陽以及戴帥裡面的教育研究法和教育統計
不過我這兩科都考很爛= =
國北是靠特教總論拉分數的
接下來是準備考試的過程
1.唸書
因為我沒補習 所以實習完之後我幾乎天天去圖書館
唸書的時候我遇到不懂或是不清楚的東西 就會把它寫在利貼上
回家之後就上網找資料和答案
2.考古
開始寫考古題大概是二月中的時候
那時候開始寫一點方向都沒有
所以我會把申論寫一寫後拿給研究所的學長看
請他給我建議還有幫我修答案 讓我知道應該用什麼方式寫比較好
每校我都抓到91年
真正動筆寫大概寫到95年之後就開始用看的了= =
不過考古題是可以大概抓一下方向
像是近期的題目都比較偏實務和活用 比較開放也比較好發揮
彰師和師大的考古我覺得一定要看
彰師教統重複率很高(不過我教統考最爛= =)
師大今年有科後面五十題選擇幾乎都從考古題裡面出的
3.筆記
我有做筆記的習慣 考前複習筆記還蠻方便的
另外我是用活頁的筆記本 所以可以一直加新的東西到筆記裡面
4.其他資訊
因為我沒有看期刊 所以考古題裡面不會的
我都用GOOGLE和問人的方法找答案
然後固定看特教老師板上面的問題
大概是這樣(感覺打的不清不楚 = =)
另外分享一下師大特研所第二階段口試的問題
1.自我介紹
2.你會考教甄嗎
3.我們為什麼要錄取你
4.未來所想發展、研究的方向
5.平常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嗎
6.在實習學校你得到的成長
7.你覺得你成長的原因
以上
考完研究所接著又是一條教甄不歸路啊~~~~~~~~~~~~~~~~~~~~~~~~~~~~~~~~~~~~~~~~~~~~~~~
然後真的很感謝特教老師版和國北的學長
OV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29.2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