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要試著自己堅強已經很不容易了,有時還要接收來自他人的比較與評價。
「人家的媽媽都九點就可以讓孩子上床睡覺……」
「你怎麼都不跟媽媽玩?跟阿嬤比較好玩,對不對?」
「是不是媽媽在家都沒讓你吃飽,這裡的飯,比較好吃吼?」
讓媽媽一秒跳腳的話很多,但往往最容易踩到地雷,炸得媽媽還要花很多時間修復、療傷的,就是這種帶著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面對他人有意、無意的比較,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甚至感到自我挫敗與自我懷疑。
只有我最清楚我與孩子的關係有多踏實、緊密,因此我會告訴自己:「這些比較,也許是對方用來建立自己的價值的,但我的好與不好,不需為人所道。它已真切存在我與孩子心中。」
當我越穩定時,自我的價值也越不易因關係的脆弱而動搖,彼此才有機會跨越育兒的困難,為對方的付出給出肯定,也一同為了孩子繼續奮鬥、掙扎前進。
取自《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
各位朋友,早安:
某些長輩喜歡用貶損晚輩的方式,來刷自己的存在感。還好,這個議題我們討論過好幾次了,版面上的朋友大概會有警覺—批評否定所帶來的短暫優越感,並不能變成實質的自我肯定。
一個能自我肯定的人,常會專注在自己身上,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然後試著自己滿足。所以即使您沒有孩子,也不是女性,這篇摘文中使用的方式,也適合您用來鍛鍊金剛心,去抵禦他人的言語攻擊。
透過建立心理界線,我們把心力保留給自己。媽媽能快樂安康,孩子才更有機會成長茁壯。
自我肯定要夠力,認識與接納自己都要同步進行。這時版面上與直播討論的許多方法策略,都可以成為您的靠山。
停不下自我懷疑,還有滿肚子怨恨,那就來讀讀好書降火氣。其實以為過不去的日子,也就這麼一天一天過去了。好像每一步都很艱難的時刻,記得回頭看,謝謝自己已經走了好長一段。
祝願您,接納自己的心痛與哀傷,這能轉化為對自己的疼惜!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811987132150902/
……………………………………………………………..
「都是你亂吃加工食品,孩子才會過敏……」
──媽媽的原罪
【文/ 陳彥琪】
當媽媽面臨他人的比較與評價時,請為自己、為孩子,劃下那道心理的情緒界限。
「我今天跟朋友爬山,他們說現在食品加工的太多,你就是懷孕的時候吃太多,小孩才會這麼容易過敏。」
咦?有事嗎?聽到這番話的我,心裡忍不住要對我媽翻白眼。
連醫生都無法斷言孩子過敏的原因,究竟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飲食了,怎麼你們一個比一個還瞭解。
我的母親老是如此。她們一群婆婆媽媽聚在一起,時不時的在我面前拋出一兩句惹得我神經緊繃的話,然後拍拍屁股跑掉。
▍「小孩氣管不好,一定都是你喝冰水的關係……」
我想起剛剖腹生完,住在醫院的第二天,隔壁住進了一個年輕的產婦,因為是自然產,馬上就能夠下床到處走動。她抱著孩子,與丈夫兩人沉浸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中,而我只能拖著疼痛的身軀,蹣跚地走去嬰兒加護病房,定時的餵孩子奶。對照他們母嬰同室的手忙腳亂,我的心裡有許多說不出的複雜滋味。
然而,到了隔天,當我又拖著步伐回到病房時,房內卻變得好安靜。沒有孩子咿咿呀呀的叫聲,連大人的交談聲都沒有,看來是出去走走散心了。
但先生卻壓低了聲音,要我這幾天都記得輕聲細語。
先生說:「隔壁的寶寶好像不知道為什麼氣喘,還是發生了什麼事。總之,寶寶被推回加護病房觀察了。但重點也不是這個,是對方長輩一進門就一直叨唸那個媽媽:『就說要你不要一直喝冰水。現在小孩會氣管不好,一定都是你喝冰水的關係。』媽媽已經很難過了,聽到這些,只能一直哭。」
▍才剛成為孕婦,就被責怪
這件事情對剛生完的我來說,也是一件好敏感的事。
看著隔壁空著床,卻拉起來的簾子,即便我們沒碰過幾次面,甚至連對方的臉都記不太起來,但是瞬間升起的同理心,讓我彷彿也陷落在才剛成為媽媽,就急著被指責的難受心情裡。
其實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挺著大肚子的我,就已經為了能不能熱敷、用電子秤、喝手搖飲料,這種芝麻綠豆點大的小事,而被責怪「對胎兒不好」、「沒有當媽媽的自覺」所苦。
有的時候,左耳進,右耳出,也就罷了。偏偏自己還放在心上,之後又不甘心的上網瞭解,因此,不僅看到一堆無法查證的言論,還順帶看進更多「懷孕禁忌」的文章,讓自己更加恐慌與無助,真的令人好感慨:有了孩子之後,這種看似「好心的建言」,真的比算命還恐怖。
算命的還會要你掏出幾把香油錢,消災解厄就沒事了,但是這類都是「你亂吃加工食品,孩子才會過敏」的媽媽「原罪」,我們既不能確定是否媽媽就是肇因,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做改變,是要怎麼樣消解?
我突然很羨慕那種可以把閒言閒語都當耳邊風的人,偏偏長輩是自己家的,又是關乎孩子身體不好的咎責,我就是會狠狠地放在心上,還會一直想要與之爭論或辯駁,弄得自己精疲力盡,一副難以相處的樣子,然後孩子又會多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讓人有機會去逮著媽媽的小辮子,再次被大做文章。
▍為自己、為孩子,劃下情緒界限
但是,孩子終究是我自己的呀,那些看起來好像很關心的言語,不過就是想表達「我也是有想法的」,而劃下到此一遊的痕跡,隨後拍拍屁股就走人。
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留下的痕跡,媽媽需要花多少時間去磨平,而我越是想去抵抗、爭論,就好像是在這痕跡上加深烙印,讓自己反而更陷入被劃傷的痛苦中。不如保留自己的力氣,在勉強撐起笑容,感謝對方關心之餘,悄悄地把孩子這塊大石移走,不再讓人有機會劃下屬於他的無心刻印。
當媽媽的,真的要不時為自己、為孩子,劃下那道心理的情緒界限。如果我開始能夠不將這些風涼話,作為對自己的批評與指責,那麼,我就能為孩子保留更多的心力,專心地呵護他長大就好。
▍最傷媽媽心的是,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媽媽要試著自己堅強已經很不容易了,有時還要接收來自他人的比較與評價。
「人家的媽媽都九點就可以讓孩子上床睡覺……」
「你怎麼都不跟媽媽玩?跟阿嬤比較好玩,對不對?」
「是不是媽媽在家都沒讓你吃飽,這裡的飯,比較好吃吼?」
讓媽媽一秒跳腳的話很多,但往往最容易踩到地雷,炸得媽媽還要花很多時間修復、療傷的,就是這種帶著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要說別人家的孩子養得不錯,也就算了,好像非得踩著自己,才能彰顯他人的好,而讓許多媽媽一下子又被推進無底洞。無論怎麼努力,好像只要再拿其他的第一名出來比較,就永遠沒有翻身的一天。
作為媽媽這個身分被批評得敏感、跳腳,似乎更勝過於直接對自己的人身攻擊。以我自己為例,我發現我反而可以接受自己被說動作慢、情緒化,但怎麼可以意有所指的說我是不夠格的媽媽、不稱職的母親。
▍我疲憊地與孩子一起大哭
我還記得有一次,半夜兩點左右,孩子輾轉難眠。不知是睡前奶喝多了脹氣,又或者是天氣炎熱,風扇直吹,讓孩子有點小感冒。總之,一陣猛咳後,孩子居然吐了滿床都是。
我手忙腳亂地抓著哭鬧的孩子洗完澡、吹完頭髮,居然也已凌晨三點多了。而當要重新哄孩子睡覺的時候,自己連日來半夜陪伴過敏兒抓癢擦藥、濕毛巾冰敷的疲憊以及心累,全都一湧而上。抽抽噎噎的,我竟就跟著孩子一塊在床邊哇哇大哭。
忙著幫一家子清理床墊、手洗被單的先生見狀,居然沒好氣地丟下一句:「也太誇張了吧,這樣就哭?那些先生在外地工作,得自己一打一的媽媽,怎麼辦?」
當下的我,一聽到這些話,立刻抓狂。
在當下的情緒上,我們兩人互相指著對方鼻子罵了些什麼,我已經無從回憶起。幸好當時有一個哇哇大哭的孩子,把我們兩人拉回現實。
我們一個人回頭安撫孩子,另一個人則認命地去把該洗、該晒的東西處理完。
透過這樣的「停火」機制,在孩子昏昏沉沉睡過去後,我的腦袋反而清楚了起來。我細細地思索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讓自己的理智線瞬間斷裂,還讓爆炸的情緒到處噴發。
我可以理解我先生半夜也被驚醒,忙著「解決問題」,就讓他精疲力盡了,而當他看著我的情緒潰堤,他感到不解,但他更希望我作為一個大人,就要顧好自己、別扯後腿。當下我們兩人的身心狀態都很脆弱,自然撞擊不出什麼正面能量的火花。
▍媽媽是一種無時無刻都會被評價的角色與工作?!
「這樣就哭,那些自己帶小孩的媽媽,怎麼辦?」這句話一出來,重重敲擊的,就不只是我自己的情緒問題了,而是「你這樣怎麼當媽媽」、「別的媽媽更苦,也都自己撐過來」的責備與否定。
為母一定就要強嗎?那些一打一的媽媽怎麼辦?當然沒有怎麼辦呀,大家都會難過、憤怒、失望與沮喪。難道我在最親密的伴侶前,還要假裝堅強。我當然也會希望可以被體諒好幾晚難以入眠的辛苦,不然還能怎麼樣呢?
你看,媽媽就是一種無時無刻都會被評價的角色與工作呀,難怪網路上還有廣告用揶揄的面試方式,告訴社會大眾,這份二十四小時高道德要求、高工作標準,卻沒有薪水的工作,才沒有人要做。
▍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
面對他人有意、無意的比較,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甚至感到自我挫敗與自我懷疑。
只有我最清楚我與孩子的關係有多踏實、緊密,因此我會告訴自己:「這些比較,也許是對方用來建立自己的價值的,但我的好與不好,不需為人所道。它已真切存在我與孩子心中。」
而在伴侶關係中,明明冷靜下來,可以看到在育兒的挫折中,兩人都渴望被體諒、被看見自己的努力,也都渴望受傷的心情也能被照顧,並一起攜手解決問題,但是強迫對方趕快站起來的方式,我們卻總習慣用「比較」的方式來攻擊、指責對方。
其實,比起用力地帶刺索討,找到關係中的「停火機制」,來讓自己沉澱、冷靜,反而格外重要。
當我越穩定時,自我的價值也越不易因關係的脆弱而動搖,彼此才有機會跨越育兒的困難,為對方的付出給出肯定,也一同為了孩子繼續奮鬥、掙扎前進。
.
以上文字取自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865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爆能能量飲料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飽妮/電影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新聞] 聖光獸霍華德回應俠客嘲諷台籃:「停止- 看板NBA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期末3款提神飲料實測- 美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葡萄王康貝特能量飲喝起來如何?|空中夜譚@Radio Night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Power B O M B 有能量就是帥!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爆能能量飲料ptt :: 合法藥品大搜索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爆能能量飲料的菜單和飲料推薦,FACEBOOK、PTT和Dcard手 ...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爆能能量飲料的菜單和飲料推薦,FACEBOOK、PTT和Dcard手 ...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爆能能量飲料的菜單和飲料推薦,FACEBOOK、PTT和Dcard手 ...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大家都喝哪款能量飲?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早上喝能量飲料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早上喝能量飲料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能量飲料效果、in能量飲評價在PTT、社群 - 手機通訊懶人包 的評價
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
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取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有位媽媽,在留言裡描述的狀態,讓我心裡有些觸動。她的情緒,也許跟伴侶也有關係。所以我想分享這本書,希望再次帶著大家了解藏在媽媽這個角色裡,那種難以說出口的苦楚。
我自己的書《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就我所有的書來說,銷售的數量不算好,雖然就一般作者來說已經蠻好了。出版社很用心了,我相當感恩,我知道,書沒那麼好賣,主要跟書裡面的內容有關。
如果您看過我的書,再來看這篇文章,您會發現有好多重疊之處。我在描述的,並不是這個社會討喜的、常見的陽光媽媽形象。
這篇摘文提到的,那種「不公平感」、「難以表達的怨恨」,散佈在我書中各處。今天晚上9點半我會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特別要把這篇摘文說清楚,也許做到同理,但我不知道能不能走向療癒?!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這段文字,可以用各種角度去辯證。但我希望帶起理解,去感受當媽媽痛苦的那一面,這能讓我們連結。
祝願您,能面對真實的自我,即便痛苦難受!
*********************************
精疲力竭的母親
【文/ 伊莎貝爾.費歐沙】
高鐵車廂內,在我座位的前面三排,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兩個小孩越來越生氣。她提高音量,威脅道:
「你等著被打吧!」
其他乘客面面相覷,感到尷尬......沒有人介入。我不知道小孩在做什麼,但媽媽的怒氣又升高一級:
「等一下就有你好看了,這是你自找的!」
我決定放下閱讀中的書,反正也已受到影響了。我走向母子三人:
「你很生氣......需要幫忙嗎?」
「不,不用,謝謝。」
「不,你需要的......」我溫和地堅持著。
「是,我累壞了。謝謝。」
我在她旁邊坐下來,跟她的孩子玩了一下。光是我的出現就已經讓他們平靜下來,第三者的介入永遠能緩和狀況,當然,只要不火上加油的話。
精疲力竭時,我們無法設想周全,會先應付最要緊的事。這位母親已經成功地把孩子和行李帶上火車,她準備了食物和飲料,但忘了帶能讓小孩子打發時間的東西。她疲憊不堪,不再有足夠的精力來陪孩子玩了。
薇奧蘭.蓋希托說:「我正把衣服丟進洗衣機,聽到背後傳來兩個孩子今天早上不知道第幾次吵架的聲音,突然間,一聲巨大的『砰』,緊接著是女兒的叫聲。那時,我動也不動,腦海浮現『她不會摔得很重』,還有『如果她還會叫,表示還活著』這樣的事。我最後就像個機器人一樣把洗衣機填滿,再也感覺不到任何事,我覺得自己不再是母親。」
這是契機。薇奧蘭.蓋希托正在寫關於職業過勞的博士論文,她把自己的經歷與她的研究工作做了連結。在母職中,她經歷了過勞的其中一個階段。職業中的精疲力盡不僅限於公司中,也出現在家中。
每一位新手父母都可能是受害者。所有的母親,甚至那些看起來有信心的,都過著高度緊張的日常生活。許多重複性的工作、極少得到的感謝、瘋狂的作息時間限制、一大堆她們完全無法控制的情況、不可能專注於一件事情而不會被打斷十次......這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永無止境地持續著。因為,我們不可能辭去母親一職。
寶寶如此美好,所以是什麼讓媽媽如此疲累?其實就是因為情況如此「美好」,她們不能抱怨。
薇奧蘭.蓋希托列出了母親生活中壓力因子的名單:
— 媽媽的工作是永無止境地重新開始每一項工作。她清洗、打掃,但幾分鐘後,又全髒了,這讓她失去了能為工作帶來意義和能量的成就感。
— 媽媽經歷著許多完全無法控制的狀況。她希望能夠徹底保護自己的孩子,但常常感到無力。她不僅要保護孩子免於意外或住院,但也要面對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例如嬰兒腹痛、長牙齒和被蜜蜂螫到。
— 小小孩的特性就是無法預期,就算母親規劃好一天的行程,也一定會被打亂。你準備出發去見朋友,把寶寶抱上車時,突然得換尿布......就算你是有條不紊的人,嬰兒還是會打亂你的時間表。當夜晚來臨,媽媽經常會有這種相當難受的感覺:「我一整天什麼都沒做。」
—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 除此之外,她還不能犯錯。她把標準設得很高,當發現自己想成為的模樣與日常經歷間的落差,自然會感到絕望。
— 誰來負責支持媽媽呢?在心理層面上,面對小小孩時,她們大多時候是獨自一人的。有時候能去可以接待母親和小孩幾個小時的機構,但卻很少能找到聆聽她們心聲的場所。大部分的人都想聽到她說自己因為有如此可愛的寶寶而感到幸福充實,他們不想聽到她說自己有時候想掐死寶寶。老公呢?當他下班回家,媽媽要不就是因為怕他再次出門,所以什麼請求都不敢提,要不就是對他發洩一連串老公不知該如何應對的抱怨。他則會反駁說她也可以再回去工作,或說別人的太太—或更糟糕的,說自己的媽媽都得心應手,但她卻......簡言之,來自這一方的支持很少。
一般而言,一個待在家裡的全職媽媽要負責所有的家務。有時,丈夫不僅沒有提供能減輕妻子勞累的物質協助,甚至還期待她照顧自己!請一位家事清潔員?想都別想,因為妻子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意識地說:「我媽媽都做得到,我怎麼可能做不到?」此外,許多丈夫也認為那不是必要的開銷,因為「你一整天也就只有這件事要做」。
家務分配的失衡會影響母親對孩子的愛嗎?會!
我太庸俗?我誇大了?你以為母親的愛與洗碗或掃地無關?當然有關。
太多衣物要洗、太多地板要擦、太多飯要煮、太多碗盤要洗,這些都可能改變愛的能力。
事實上,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某位男性—他是家庭主夫—有一天向我吐露:「我每天都發現這對我老婆來說有多麼不公平,我只做了一點點就得到讚賞和誇獎,她做了一大堆卻沒有人看見。」這是一項無論在男性或女性身上都很罕見的認知。甚至即使有了這種認知,只要不公平仍銘刻在社會中,它就會持續下去。其他較不敏感的丈夫甚至看不到問題,而且可能會在妻子抱怨或無法達成目標時,貶低、羞辱,或歸罪於她。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家都期待女性知道該怎麼做,彷彿那是女性身上與生俱來的能力。她們以專業著稱,而少數幾個冒險挑戰的男性則被認為是業餘的。但事實是,她們知道的不會比男性多。確實,女性會分泌母愛的荷爾蒙,也能餵奶,但基因中並未寫著哪一牌的尿布最好,或是有關疫苗注射與親師關係的建議,更別說一切都需要不斷的調整。面對孩子,從來沒有什麼是確定的,因為他們在成長、改變,而且沒有一個孩子與另一個孩子相似。
一段時間之後,媽媽再也受不了了。
薇奧蘭.蓋希托很詳實地描寫了過勞的第一階段:儲備的精力用盡。母親處在情緒與身體的疲乏當中,這是由必須不斷調整所引起的。
如果母親未獲得協助和支援,無法宣洩過度飽和的壓力,她可能會很快地來到第二階段,也就是「自我感喪失」和「疏遠」。
媽媽知道她必須繼續運作,但已不知道該怎麼做到。唯一的出口就是無意識地從情緒方面切斷壓力的來源,好讓精力的流失降到最低,並能繼續像機器人一樣,完成無法逃避的工作。精疲力竭的母親會照顧自己的孩子,但不帶任何情感,她會心不在焉。我們都經歷過這種完全耗盡的時刻:做著應該要做的事,準備三餐、放洗澡水、清理餐桌、哄小孩睡覺,但一切都以無意識的自動模式進行。當精疲力竭的狀態持續下去,自動模式也變成常態,母親與孩子越來越疏遠,她已經不再帶著感情了。
沒人幫助的母親會陷入憂鬱當中,越來越沒效率,一切都需要她竭盡全力,她懷疑自己的能力。有些以前能做到的事,像是打電話、填資料,現在都顯得難以克服。漸漸地,她進入過勞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階段。怒罵、打小孩、懲罰,母親做了所有以前不願對小孩做的事,而很顯然地,事情繼續惡化,惡性循環開始。她看到作為母親的自己,與曾夢想成為的母親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她甚至寧可徹底放棄做母親這件事。因為動機喪失和自尊崩壞,她否認所有自己做過的事,否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成就。
並非所有母親都會陷入憂鬱,但絕大部分—若非全部—都會經歷短暫但反覆出現,或持久的精疲力竭階段。
過勞的起因並不是女性的脆弱,不是因為她可能比其他人有更痛苦的過去,而是她與周圍互動的結果。不需要給她藥物:需要治療的不是她,而是需要重新設想她周圍的環境。這也不是僅限女性的病症,一位瑞士的小兒科醫師就證明了父親們也會經歷一模一樣的狀態,如果留在家裡照顧寶寶的是他們的話。
在這些困難的條件中,我們能瞭解父母有時會覺得自己受夠了,也瞭解到孩子會因此遭殃。一位精疲力竭、受過勞之苦的母親會與孩子疏遠。她越來越無法控制自我,覺得自己像是囚犯,被孩子剝削。她可能會對孩子的要求起而反抗,把孩子視為暴君,為此而恨他。有時候,恨意如此強烈,甚至會抹去她身上所有的母性。「他讓我消耗殆盡!」卡蜜兒吼道,「我再也受不了!這麼說很糟糕,但我對自己的小孩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我有時候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在照顧他。他很快就讓我生氣,如果不馬上做我要他做的事,我就會發瘋。」
卡蜜兒是一個壞媽媽嗎?「她沒有母性!」她的婆婆如此評斷。後來,卡蜜兒依照我的建議重回職場,也漸漸重新找回對孩子的親情。現在,她很樂意與孩子玩;而之前,她只是處在過勞的極端階段而已。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博客來 |https://bit.ly/3e0mvPM
誠品 |https://bit.ly/36wD1EN
金石堂 |https://bit.ly/36x5hXK
Momo購物|https://bit.ly/2XEGSM2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飽妮/電影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差點沒笑到閃尿(髒)。
《閨蜜假期》「幸福去死,老娘想怎樣就怎樣啦!」
#神搜特派員 飽妮/電影宅
與不久前上映的《女郎嗨到趴》一樣,描繪一群學生時期的好閨蜜重逢,在走針的狂歡之夜共患難,《閨蜜假期》尺度不輸前者、笑點同樣大爆炸,卻多了更多正能量,以四位黑人女性為主角以派對喜劇而言更是極為少見。
記得曾聽到有人說過影評人因為看過太多片,偶爾看到一些稍微不一樣的作品就給予高度好評,然而「與眾不同」根本不代表「很棒」,確實,這世界的確不乏只因內容嶄新就獲得高分的過譽之作。而在第一次看到《閨蜜假期》的預告、得知本片在美國上映後票房突破億元大關、評價中上、有望拍攝續集後,類似的想法也浮過腦海,因為預告處處可見派對喜劇的套路與笑點,讓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度有所保留。不料它卻讓我在電影院笑得好開心,撇除迎向圓滿大結局的方式有些太過美好、太過陳腔濫調,四位好友在片長兩小時經歷的種種,套句片中角色迪娜對於其雙峰給予的自信評價——看完絕對會深深烙印在腦海中。
萊安是看似事業愛情皆如意,其實卻面臨婚姻危機的成功作家;薩夏是專挖名人花邊新聞的八卦記者;麗莎則是育有兩個孩子的護士/單親媽媽;迪娜則是年紀一大把依然瘋狂,在職場讓主管頭痛的問題員工。四個個性截然不同閨蜜久違 5 年重逢,排開過往嫌隙與久未相見應有的生疏無縫接軌,開始漫漫狂歡,在找回學生時代那個率真的自己前,更締造了不少瘋狂、讓人下巴掉下來同時忍不住大噴笑的荒誕事蹟。某種程度上《閨蜜假期》就像是《伴娘我最大》與《醉後大丈夫》的合體,有鼓勵女性觀眾擁抱自己的軟弱、無需感到羞恥的暖心時刻;也有沒在怕尺度的超北爛情節。其中迪娜在眾人的飲料中偷加「好料」害大家ㄎㄧㄤ掉的橋段,更忍不住讓人想到《醉後大丈夫》裡面失控的艾倫。而夾雜著女性力量的自我勉勵、閨蜜最高、以及各種超狂的大尺度表演的豐富故事中,本片想傳達的訊息其實再簡單不過,那就是:
「幸福去死,老娘想怎樣就怎樣啦!」
與上述提到的《伴娘我最大》中「接納自己,才能迎向真正的幸福」的概念相比,《閨蜜假期》主旨又更傾向於打破一切成見與刻板印象,讓觀眾見識一下女人瘋起來一樣可以葷素不忌、拋棄形象,最重要的是,展現黑人女性鮮少登上大螢幕的各個面向。礙於種族敏感議題,一般電影不太可能如本片這樣開起玩笑百無禁忌,《閨蜜假期》「N」字不斷、拿黑人男性的「尺寸」大發揮、以及片中白人角色偶爾讓其他角色傻眼的白目發言,皆證明這不是一部屬於白人的電影,正如片頭萊安給予經紀人的勸告:「在(屬於黑人的)精華音樂節,你們都只是客人。」對觀眾而言也是如此。
(順帶一提,雖然類型完全不同,今年同樣備受討論、另一部以黑人視角出發的《逃出絕命鎮》也屬於這種性質——要談種族歧視和種族刻板印象嗎?當然得從非裔美國人視角出發最到位。)
然而,《閨蜜假期》消除的還不只是黑人演員在片中的符號式作用(單純為了混合膚色而出現的配角),真正賦予每位角色豐富的性格;還消除了一般女性對於「幸福」二字定義的綑綁,電影最後萊安拋棄(看起來)完美的丈夫、不惜威脅事業也要活出自我,在演講時大聲說出「其實我並沒有擁有一切,我不完美,但,我有永遠陪伴我的閨蜜。」鼓勵聽眾/觀眾不要以為留在爛男人身邊總比孤身一人強,雖然略嫌老套了些,此段情感流露確實真摯動人。
不過,個人最最最喜歡的其實還是本片對「女性就該矜持、有氣質」這種期待比中指的隱藏訊息,其中迪娜和麗莎竟然在吊鋼索時在空中大解放,尿得下面偷拍裙底風光的直男一身,讓直男變成臭直男的橋段,簡直就像是編劇在寫劇本寫到一半覺得「全都去死啦!F*ck it!」一樣,有種難言的暢快感。
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期末3款提神飲料實測- 美食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幾週真的進入我大學有史以來最忙碌的時候,忙碌爆炸,每天熬夜爆肝書還是念不完,報告還沒做完。看大家都在過聖誕就有點難過 ,好懷念以前12點關 ... ... <看更多>
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葡萄王康貝特能量飲喝起來如何?|空中夜譚@Radio Nigh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爆能能量飲料#荔枝海鹽啤酒花風味#康貝特能量飲#葡萄王能量飲#爆能能量飲#爆能#康貝特爆能#葡萄王爆能#爆能荔枝啤酒#康貝特#葡萄王# 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爆. ... <看更多>
爆能能量飲料評價 在 [新聞] 聖光獸霍華德回應俠客嘲諷台籃:「停止- 看板NBA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聖光獸霍華德回應俠客嘲諷台籃:
「停止仇恨!我擁有最棒的球迷和隊友,台灣給我一對翅膀」
作者:信仰體育記者林王祐
原文連結 https://bffathletics.com.tw/article/info?aid=594
今(23)日NBA傳奇中鋒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在節目上被問到,對魔獸Dwight
Howard來台加入T1職業聯盟桃園永豐雲豹首戰,繳出38分、25籃板、9助攻和4阻攻的「超
人」數據有何感想時?其回應:「他本來就該對上5呎8吋(約173cm)的對手時狂拿30分…
這讓我想起每週六去打的菜市場盃」。最後甚至語帶嘲諷地鼓掌說:「做得好,DH,我為
你感到驕傲」。而霍華德則在下午立即從個人IG直播表示:「別忌妒和散播仇恨,我在台
灣擁有最棒的球迷與隊友,來這打球是我人生最棒的體驗」。
近年因積極正面言行而被台灣球迷戲稱「聖光獸」的霍華德,直接點名俠客指出:「我能
接受笑話,也從不對你和任何人表達負面批判,但請別忌妒或發表仇恨的言論,我在NBA
度過了18個球季,現在37歲仍保持最佳身材,能來台灣打球我充滿了愉悅與感激,但並非
每位籃球員都能打進NBA,但他們持續奮鬥,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旅程,別輕易評斷別
人追夢」。
魔獸繼續強調:「這邊絕對不是俠客口中的Lifetime Fitness league(美國連鎖健身品牌
聯賽),防守我的球員甚至比我還高,別不尊重我的隊友和台灣籃球與粉絲,你是上一代
的『超人』,超人的S符號代表希望,不應沒來由地帶來恨意和忌妒;我並不感到憤怒,
只是覺得你怎麼會怎樣想?台灣的粉絲總是滿臉笑容,使我更想拼命打球、為他們簽名、
與其合照甚至擁抱,就像能量飲料廣告詞說的,台灣給了我一對翅膀」。
在闡述希望透過團結和愛超越世界上任何仇視與不諒解後,霍華德開始回應網友提問,講
到目前在台灣最愛吃的食物是左宗棠雞和雞屁股,也認為雖然台灣麥當勞的雞翅、薯條與
他在美國時吃起來不一樣,但他很喜歡,甚至對經典口味蘋果派獻上飛吻。他也持續行銷
台籃:「如果還在海外流浪的球員想找到歸宿,歡迎來台灣打球,共同感受這份土地的一
切美好」。最後也提及如有機會,將展現「魔術」時期的超人灌籃和大風車劈扣,獻給台
灣球迷。
~~~
聖光獸IG直播回應俠客
https://www.instagram.com/p/ClS52M_rS6_/
桃園永豐雲豹主場開幕週精彩影片
https://youtu.be/MiJ7JJoaJMc
魔獸聖光充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237.7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69196020.A.AA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