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連假看完這本書了,書名很吸引人,叫「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印刷字體也夠大,讓老花的我可以兩天內閱讀完畢,至於內容,我給65分,主要是內容和書名沒有太多關聯,但是這書名的確是一個很棒的自我期許,希望大家的老後看起來都不賴
書中除了提到照顧好自己的老後之外,也提到照顧父母和規劃長照、立遺囑與臨終的部分。斷捨離的第一步,書中提到了清理衣櫥,只有你喜愛的、合身的、穿上去感覺良好的和穿起來很多人讚美的衣服才有資格留在你的衣櫥裡,看來我需要清理掉的衣服可能佔了2/3
書中還提到,退休後的第三人生應該把錢花在服務性質的項目上面,而不是物品,例如旅遊、學習和按摩等等,因為物品的累積只會造成自己與繼承者的困擾
另外書中也鼓勵長者談戀愛,因為壽命的延長使我們無法與伴侶白頭偕老的機會越來越大,但接受關愛和互相照顧有助於讓長者對人生充滿正面思考。此外每個人都需要3、5個真心的好友,不知此時的你是否擁有這樣的真摯情誼?
有很多人不放心長輩一個人獨居,但書中舉了一個老媽媽住在鄉下的例子,或許可以顛覆你的思考。老媽媽說:如果罐頭打不開,就去便利商店找帥哥店員幫忙一下,小扣子扣不上,就找鄰居裁縫師改成大扣子,找不到所需要的商品,就把包裝帶去,店員就會幫忙找出來了,種好的青菜、水果和做好的粿就分送給這些幫忙過自己的人……聽起來感覺老了一個人住鄉下也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了
另外和我一向的主張相同的是,學習可以延緩老化和失智,所以鼓勵長者不要只與電視為伴,學習一些需要用腦的事物對腦細胞的活化會很有幫助,另外保持社交生活也能避免失智,等疫情趨緩大家就多多互相走動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Arm Channel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一定要開聲聽.... 1989年的6月,哪震撼我們一代的畫面,像癌症一樣,留在我們心霏30年。之後8年,我們經常往啟德機場送機,像《今夜星光燦爛》歌詞,恐怕這晚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2019年6月12日,明哥的歌曲應驗了。 我悔咎沒有教育父母與他身邊朋友 作為逃難一代後人,我們的父母唔識字...
照顧父母 很 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當孩子平安誕生,我們只是完成了生理上父母的任務,
教養的每一天,卻讓我們做好心理父母的責任與使命,
孩子的反饋與互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傳承的美麗與可貴,
陪著孩子長大,也讓自己成熟,是親子之間的愛讓彼此共好。
每個父母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去學習、去成長,如何去做一個稱職的、盡其在我的、游刃有餘的父母。
孩子幾歲,我們就當了幾年的父母,而且還要靠不停地覺察與修正,找到親子之間最容易溝通與相處的模式,好好陪著孩子長大,同時也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起初,只有大兒子時,我是個嚴格的母親,生活起居作息,都一板一眼的執行。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我都很審慎的對待與回答,所以養就了哥哥很便己的口才和思考邏輯,甚至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心,和追求完美的個性。
常常在白天,我處罰過他或是兇過他,在夜裡,看著他熟睡而可愛的臉龐,會流著淚跟他說對不起。即便每次處罰過他之後,我一定會抱抱他跟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母子和解,但在夜深人靜時,我還是會常常為自己的教養方式陷入後悔,這種複雜與錯亂的教養心情,一如在迷霧中找著出路,你知道自己一定會出去,卻又徬徨驚恐於一時找不到出口。
弟弟出生後,兩個孩子個性截然不同,我也用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有一天,我們母子三個人在玩,二歲半的祐亨突然說:「媽媽,妳要用看弟弟的眼睛看我!」。
我笑著回答:「媽媽看你的眼睛,跟看弟弟的眼睛,是同一雙眼睛啊!」
他說:「不一樣,妳看弟弟的眼睛都在笑,看我的眼睛都好生氣。」
當時,我的心真真實實受到震撼。為此,我寫了一篇文章敘述這個故事。那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一次覺醒。
我自以為給了孩子一樣的愛,但孩子接受的卻是不一樣的感受。我要努力的,就是在付出與接收之間,讓那誤差的距離如何拉近,如何不致讓愛在傳遞中被誤解、被錯判、甚至沒有接受到那份愛。
那份覺醒也讓我發現,自己需要的愛要學習說出來。
哥哥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個禮拜,因為他學習能力強,也很會陳述校園發生的事,所以很開心也適應得很好,更期待一周後要在學校午睡。
但當開始在學校午睡時,問題與衝突才正式浮現。他抗拒午睡,最後甚至抗拒上學。那時,幼兒園的園長跟我說:「祐亨媽媽,我發現妳在潛意識中,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是啊!難怪我對他這般嚴厲、這般認真、這般在乎,我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竭盡所能地教導他,只因為我希望他是一個完美的小孩?!天啊!我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大人了,我到底對孩子做了什麼事?我常常會忘記他還是一個在學習中成長的孩子,卻戴著看大人的濾鏡在檢查孩子,這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二次覺醒。
這份覺醒也讓我回想到跟大學同學對話時,提到我並不想生養孩子這件事,因為我無法面對不完美的孩子。原來深埋在心底的心病,要自己去扒開來治療才可能痊癒。
當弟弟也慢慢成長,兄弟之間開始會有衝突、有口角、有肢體上大大小小的碰撞,因為我太在乎關係的和諧,他們之間所有發生的事,我都太認真對待,造成孩子們愈來愈會爭寵,最後終於壓垮了我的理智線。我真的要衝上四樓去跳樓,想要一死百了,留著他們自己再去爭、再去吵、再去後悔。孩子們哭著、抱著我,我也在哭。三個人筋疲力盡地哭成一團。不論是當下或如今回想起這件事,我都自責不已,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實在是太任性了!
我知道自己的情緒會生病,所以開始看心理學的書,回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探詢問題的緣起,自己為何會有如此的情緒表現。後來,我明白了這樣的報復心態,源自於小時候。當時父母在吵架後,母親會離開家去外地工作。這一離開,從來都不知道會是多久。小時侯我最害怕的事,就是回到家見不著母親。母親一消失,不知道又會是多少個日子,我又得經歷深深的期盼與無盡的等待。
因為我失去過母愛,那份痛苦一直沒有消化,所以我也想讓孩子嚐嚐那份失去的痛苦。拿自己受過的傷害來傷害孩子,這種報復的心態,著實令我不寒而慄。我怎麼可以傷害他們,報復他們?我要做一個好大人。於是,我有了教養孩子上的第三次覺醒。我找回在童年中受傷的自己,用現在成熟的自己去療癒童年受傷的心靈。
在第一次覺醒中我發現,每一對新手父母一定都有過慌亂而不知所措的困頓時期,雖然我們很愛孩子,卻不一定很會照顧孩子,因為沒有經驗,會用自己以為愛孩子的方式來給孩子愛,比方說,我們打孩子、罵孩子,是因為我們要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因為愛他,但孩子只接收到被罵、被打的討厭和恐懼,他怎麼會覺得那是父母在愛他呢﹖愛孩子,是要用耐心好好跟孩子說話,是要做示範給孩子看正確的做法,在心平氣和地說與做中,孩子才可能學習到正確的事,你付出的愛才可能真正的被傳遞與接收。
在第二次覺醒中,我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樣,常常用大人的濾鏡來看孩子,在心中都有一個完美孩子的模範,以為孩子學一次就會,聽一次就懂,無法忍受孩子會犯錯、會吵鬧,會發脾氣甚至會頂嘴,這些狀況在只有生養一個孩子的時候特別明顯。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他享有父母的一切照顧,父母自然把所有的期望與想像都投射在他的身上,但孩子跟我們一樣,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更何況他還只是在努力學習與成長的小孩。
在第三次覺醒中,我相信很多人在教養孩子發現問題後,會去審視自己跟原生家庭之間還沒有解決的課題,因為我們想把孩子教養好,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生命中還沒有處理好的事情,比方說跟父母和手足的關係,還有相處模式。如果沒有透過覺察與改變,我們會很自然地復刻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直接就套用在對待我們的孩子身上,但這樣卻不一定正確。
教養就像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鏡子,我們在看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之後,會發現他說的話、做的事,怎麼都跟我們這麼像﹖這樣的發現,會讓我們對教養的態度更慎重,更謹言慎行。同時,發現生養孩子的不容易之後,會讓我們回過頭感謝父母當初的養育之恩,並藉機修補之前親情有漏洞或缺損之處。
教養雖然很累、很辛苦,但也是我們審視自己人生的時機。我們可以透過閱讀,透過跟有經驗的人請教等方式,得到教養的資訊和方法。即便我寫了數年的教養經驗分享,孩子也十幾歲了,我還是不停吸收教育教養的現代新知,希望給孩子和讀者提供更適合的協助,也希望把自己的生命活出精采,給孩子做好榜樣。
為人父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覺醒中,找回失去的自己,慢慢變圓滿與睿智,這需要我們持續保持學習。
#感謝孩子,讓我學會如何成為好父母。
我們把孩子從子宮中擠壓而出生,孩子卻把我們擠入自我成熟的陣痛之中,因為我們要給孩子做示範,所以要不停學習與優化自己。看著是我們在教養孩子,但孩子帶給我們的反饋和省思,其實遠比我們付出的多。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你才不會覺得自己在付出中,一直在被虛耗與掏空。
保持覺察與調整,協助孩子完成階段性的需求與成長,當孩子愈長大,父母也愈成熟,生活就會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蜜與和樂。
延伸閱讀:《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照顧父母 很 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的邀請❤️
即使忙碌了一整天,我也很想跟大家分享,也相信大家願意一起來共襄盛舉這件事情🤗
在台灣將近有100萬個身心障礙者,平均每14個家庭就有1個家庭的父母需面臨照顧愛奇兒的挑戰,愛奇兒(身心障礙者)終其一生會面對各種困難,這樣的辛苦我們真的難以想像🥺
「天使心家族」透過多元化的紓壓喘息服務,照顧父母的需求,成為愛奇兒家庭在面對不同階段挑戰時的支持!
全台疫情嚴峻,原本在機構或是學校的愛奇兒也被迫待在家中,
讓父母在工作、防疫的同時更要24小時照顧愛奇兒,累積下來的身心壓力不容忽視⋯
讓我們一起來幫助愛奇兒父母喘息,擁有堅持下去的力量🙏
2021年愛奇兒家庭服務計畫
https://h-h.org/donate_project/project/1/38
每月捐款500元持續一年,就可帶回暖娃天使溫暖你我的心❤️
我收到這個娃娃真的很可愛,心也暖暖的😊
#慈善不易
#爲所應為
#我們ㄧ起為愛奇兒家庭付出跟加油
照顧父母 很 累 在 Arm Channel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一定要開聲聽....
1989年的6月,哪震撼我們一代的畫面,像癌症一樣,留在我們心霏30年。之後8年,我們經常往啟德機場送機,像《今夜星光燦爛》歌詞,恐怕這晚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2019年6月12日,明哥的歌曲應驗了。
我悔咎沒有教育父母與他身邊朋友
作為逃難一代後人,我們的父母唔識字,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們年青時代沒有選擇,一生的目標是努力讀書,考入大學。從小到大,遇到不合理的事,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排隊打尖、俾黑社會收陀地、女同學俾飛仔撩,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們做乖仔,長大後向也沒有向父母說不。他們逃難而來,中國開放後,他們相信會有改變,我們沒有教育他們如何認識極權。我們沉醉精英主義,崇尚紙醉金迷,沒有教育他們分辯善惡,沒有好好教育他們向蛇齋餅糉說不。我們熟讀中國歷史,沒有批判犬儒的勇氣。我們從小被灌輸不要理政治,做好事要熱心,對政治要冷感。結果,培養了我們這一代政治潔癖的怪獸。我悔咎沒有教育父母分辨蛇齋餅糉的惡毒,今天被他們擄劫了父母、自己與下一代的自由。作為70後,我對疏忽照顧父母,讓他們投下了魔鬼一票,連累你們今天受盡折磨,深切向今天的香港青年道歉。
我悔咎沒有與同代冷血朋友割蓆
2014年9月,佔領中環發生後,我這代上岸或快將上岸的朋友,向你們指責,我同代的社工同學大部份沒有為你們發聲,就算參與運動,對你們的訴求完全不理解,還大義凛然地指責你們升級,因為你們佔領阻住他們年幼的子女學拉小提琴與打網球,你們的行為影響了樓價。你們無樓住,他們的第二層可能因你們的行為而租值下跌。結果,2016年魚蛋革命令我們一代年青人代失去自由代價。當我們一批以和平形式要求一人一票選特首的和理非非領袖,也步上聖雄甘地的後塵被判入獄,大部份也是無動於衷,我悔咎沒有與同代冷血朋友割蓆,令你們哪份怨憤一直不能釋懷。
年青一代,感謝你們勇敢地站出來,生命很可貴,晚上請回家吧,侏羅紀年代的速龍選擇晚上覓食,你們小心。
年青一代,我們不割蓆、不指責,歷史的對與錯,是由當權者撰寫,不必為一些冷血的中坑、老嘢動氣。
年青一代,我們路線不同,但也是熱愛自由,熱愛香港這片地,你與我都是香港同根生。
作為70後,我深切向80、90、00後青年道歉。我們在殖民地一代長大,老是回顧當年的美好,遇到大事,只是一句我不懂政治,讓你們這十年受盡白眼。當我們的警隊、廉署、教育都赤化,沒有守住你們的核心價值,令你們今天吃盡苦頭。
作為70後,我們透支了你們一代的資源、守不住法治。今天,我們一起同行,就算輸了,我們也與你們一樣,不會認命。
各位與我同代的70後,若你們還有半點良知,在可以的範圍內,放下你們手上的工作,支持下後生仔。佢地同你們的子女一樣,有阿媽生,他們的所作所為,除左為自己,我們每一個香港人都受惠,因為他們替我們爭取免於恐懼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