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他永遠是一個「別人」》
新幼稚園第四天,孩子適應的遠比我預期的要好,參觀時還緊緊地握著我的手,老師跟他打招呼就躲到我身後的他,第二天下課就玩到不太想回家,第三天接他時,直接叫我留下來陪他在學校裡玩了。
看著他那熟門熟路的樣子,一下子就說得出好幾個同學的名字,想到之前我們參觀學校時,對這所學校和前一所學校風格不同,不知道他是否能適應的擔憂,就覺得自己實在低估他的適應力,又或者,其實是沒有那麼了解他。
有這樣的想法讓我突然醒悟,即使是現在,孩子才不過四歲,對我來說,孩子也還是一個「別人」。
他不是我,我也不是他,就算我自認為對他有再多的了解,就像在轉學前,我一直無法停止想像的,那些他在適應新學校時會有的困難,都不過是想像和猜測,就算有些預測是出於過往的經驗,那些曾經發生的事情,也不能「決定」現在他會是什麼樣子。
我對他的了解永遠都有限度,對於他的內心世界,我所知道的和我不知道的比較起來,可能是我不知道的部分還更為廣闊,孩子不只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生命,更是一個外在無法探測其深度的宇宙,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不分孩童或成人。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完整和自主性,在心裡有著自己也未曾認識、無法掌握的可塑性和變化,我們是連自己都必須持續努力了解自己,更永遠都無法宣稱自己了解另一個人。
以前看過張愛玲寫的一句話:「父母多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大抵看穿了父母。」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只是嘖嘖稱是,而角色轉換後我才明白,為什麼很少父母,會承認並坦然地接受「自己不理解孩子」的事實,因為從孩子出生以來,我們就背負了太多大大小小跟孩子有關的決定,如果不說服自己,「身為父母我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我們就會在每一個決策關頭感到徬徨。
就從孩子還是個嬰兒,究竟為什麼哭泣開始,我們就必須不斷地猜測,思考和了解他的身心狀況,孩子像一本我們看不懂的書,就連文字都是完全不認識的,為人父母是從一個字母一個發音開始努力地尋求連結,從不斷的失敗中找到正確的解讀。
我們逐漸懂得孩子發出的訊息,孩子也逐漸學會用我們懂的方式做出表達,就這樣,我們建立起「自己很了解孩子」的信心,也讓這樣的自信,幫助我們做出下一個選擇。
這些自信並不是盲目的,因為確實有著我們跟孩子相處的經驗,在背後做出類似科學佐證的支撐,如果我們每一次帶孩子去新的場所他都表現出害怕,我們怎麼可能不預測,下一次他還是會如此,而事先預想要給他多一點時間、要以更有耐心、更從容的態度,對待他對新環境的恐懼和不適應呢?
但我們永遠都要知道,事情有可能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就算孩子在前九十九次做這件事情時有這樣的表現,也不代表第一百次,他依然還是如此。
人的變化和不可預測的性質,其實也是世事無常的一部分,往好的一面想是驚喜和令人難以想像的突破永遠存在,往壞的一面想是,那些我們不想看見、不願發生的變化也同時並存。
因為生命的不可預測,父母用自己對孩子的認識來想像孩子、應對跟孩子有關的一切,出發點再怎麼好,都可能有著「後果不如預期」的意外,更不用說孩子不只是擁有一個內在獨立的小宇宙,他所處的外在環境同樣不可預測和捉摸,個體內部和外在的互動所產生的化學作用,更不是我們為人父母所能控制和掌握。
生命的不可預期,是令人嚮往的自由美好,也是令人害怕的所在根源吧。
同樣一件事情,孩子展現出的勇氣遠勝於我,不要妄想自己可以全盤理解或控制另一個生命,而是要退一步讓出空間,勇敢地放手,去欣賞、去看看他自由發展下會有什麼樣讓讓驚喜的表現,像是種下一顆種子之後,等待它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朵,這是孩子為我上的一課啊。
#照片是紀伯倫的詩
#應該是父母都要背起來
#不知道配什麼圖只好寫字
#雖不是全文也歡迎分享喔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