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
小編後知後覺,原以為藻礁連署只是第一階段,沒想到這已經是最後階段了!連署過了就是過了!最後的公投結果(同意或不同意)很難翻身了!
如果已經填了但做功課後開始有點後悔,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回收連署書!
以下網轉:
很多人私信或公開說自己沒了解意思就簽署藻礁連署書,那能不能反悔呢?是可以的。
首先先打去珍愛藻礁公投的工作小組
0975-118035、(03)283-0944
然後說你想撤銷連署,原因就按照誤簽署的說明就好
誤會公投意思就說誤會,因為人情壓力被迫簽署就說被迫簽署
接下來你要要求公投工作小組將你的連署書親自寄回或者讓他們以任何方式提供去此張連署張銷毀的證據。
記得聯絡的時候必須錄音。
如果被冷處理的話就可以依照你的情況引援法條
📕民法第92條第1項前段:「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
📙民法第88條第1項:「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過失者為限。」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1條第3項:「個人資料蒐集之特定目的消失或期限屆滿時,應主動或依當事人之請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該個人資料。」
#很多人在辦公室在學校在家過年人家拿一疊叫你簽
#你就想不想就簽了
#這裡還有轉身機會!
如果填了卻不清楚哪裡不對的朋友,歡迎看看這篇哦。
引用自-翁達瑞
#不老實的藻礁公投主文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算偏左的永續經營環保派,所以也接到了藻礁公投連署書。與一般左膠不同的是,我會認真研究議題。有關這次的公投連署,我發現推動的單位很不老實,故事只講一半。
這次的公投主文只有二十八個字:「你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見附圖一)
公投主文後面,還有四十個字的詳細地點說明:「即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為何我說這個公投主文不老實呢?以下是我的理由:
一、連署單位的真正目標,其實是要停建這個天然氣接受站。如果公投主文把話講白,連署單位就要提出「替代方案」。可能的方案包括重啟核四、繼續燃煤發電污染、或忍受缺電之苦。在兩害取其輕的考量下,民眾不會支持停建這個天然氣接受站。
二 、連署單位把「蓋不蓋」的公投題目,包裝為「要蓋在哪裡」。更可惡的是,連署單位話只説一半。要把這個天然氣接收站遷離上述海域可以,但要遷到哪裡呢?公投主文沒把預定地點講清楚,民眾如何投票呢?就算我贊成遷離,但要遷到我家後院,我也不會同意啊!
三、連署單位很清楚,除了觀音溪與新屋溪之間,這個天然氣接收站無處可遷,因為發電廠就在岸邊。而且不管遷到哪裡都有環保的問題,何況還要架設內陸油氣管。因此,只要公投通過遷離,這個計劃必然夭折,到時重啟核四就可能成為替代方案(假設這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連署單位更不老實的地方,就是在保護藻礁與停建天然氣接收站之間,畫了一個等號。換言之,建了這個天然氣接收站,藻礁全毀;停建之後,藻礁全部保存。
很多不求甚解的民眾就這樣上當了。事實上,桃園的藻礁海岸線,全長達二十九公里。沒錯,一共二十九公里長:從竹圍漁港一直到永安漁港。(見附圖二)
我要說的是,這二十九公里的藻礁海岸,不可能完全沒有破壞。反過來說,執政的民進黨也不會愚蠢到推出一個建設,把二十九公里的藻礁海岸全部破壞。
所以真正的議題是:何種程度的破壞可以被接受?更精確的說,何種程度的開發可在環保與經濟之間,取得最適切的平衡?
我們就來看一下,大潭天然氣接收站的設置,究竟會破壞多長的藻礁海岸線。
如果只計算「新增」的破壞,答案是「零」公里。按照經濟部的規劃,運送天然氣的船隻會停泊在外海,卸貨則透過懸空架設的油管。新建工程不會破壞藻礁,對海流的影響相對有限。
這個天然氣接收站有沒有動到藻礁呢?答案是「有」,包括一條防波堤,還有一處填土的建地,海岸線總長度不會超過一公里。這兩處的藻礁破壞已經是「完成式」,而且都是馬政府時期的傑作。
雖然我屬偏左的永續經營環保派,對這樣的開發案,我並沒有太多意見。假設我有二十九個祖傳的龍銀,變賣一個讓家人的日子好過一點,我不會有太大的罪惡感。
最後,我要向寄公投連署書給我的朋友說抱歉。我不僅沒有參加連署,反而出面揭穿連署單位的不老實。這次公投連署背後有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這三個政黨的不老實,可謂不相上下。真正的元兇是誰,我也不知道。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為人爸,從小鼻子過敏的高雄人,待過高雄環保局的技士,不管從市民角度,或從專業切入,高雄空污議題我一直都很關注! 在質詢當日(5/7)高雄的燃煤機組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每顆都在93%以上,大潭電廠卻有兩顆在歲修,一顆發電量僅42%。 我認為,如果要解決現況,高雄的天然氣,「現在」就可以透過輸送管送到...
煤發電污染 在 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K果實能力者】
MK・Ringo:香港能源組合上的突破?
話說前排The Guardian嘅報導就提到,喺2019年嘅第三季,英國嘅可再生能源(姐係風力、太陽能同埋生物能源)嘅總發電量第一次超過傳統能源(煤,石油同天然氣)。
Link: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19/oct/14/renewable-electricity-overtakes-fossil-fuels-in-uk-for-first-time
呢個可以話係一個喺能源上面嘅里程碑嚟嘅,因為自從英國第一間發電廠喺1882開始運作以嚟,傳統能源一直都佔咗最大份嘅發電率。但去到2019年嘅第三季,英國有39%嘅電力係嚟自天然氣,當中有1%係煤同石油嘅混合。而有40%就嚟自可再生能源,20% 風力、12%生物能源同埋6%太陽能。 除咗呢兩種主要嘅能源之外,喺呢個發電網入面,核能其實都佔咗19%嘅。
望到英國咁嘅情況,再諗返香港,實情係要喺香港做到呢個能源比例,其實係一啲都唔容易。一嚟我哋要有天然資源去做可再生能源嘅電力,二嚟要政府有計劃去做,三嚟要殖民主俾殖民地政府去做。另外就係我哋每個人用少啲電都好緊要啦,不過政府可以話喺能源轉變上一個大推手嚟。以英國為例,喺2013年嘅時候,因為歐盟嘅「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令到燒煤搵到嘅錢少咗,同時又改變咗燒煤發電污染排放嘅標準,令到好多煤廠索性執粒唔做。 去到2015年,英國政府直情講到明想喺2025年嘅時候完全唔用煤嚟發電。不過咁樣做又會唔會少咗電用呢?當然唔會啦, 就算連廢國都知道,有啲嘢唔係話一個方法就搞得掂。喺減少用煤嘅同時,英國不斷咁樣增加風力場,打算用佢哋附近環境最豐富嘅可再生資源去造電。可能嚟到呢一刻你又會問:「啊喂香港依家係點㗎,政府又會搞啲咩㗎?」
嗱,我哋睇返2012年嘅圖,就會發現香港其實無咩變過。喺香港用煤發電其實佔咗53%,天然氣22%再加埋23%入口嘅嘅核能仲有2%嘅燃油同可再生能源。無錯,因為香港本身無咩能源資源,所以我哋主要都係要靠買人哋嘅燃料同埋電力去維持我哋日常電力嘅需要嘅,而可再生能源可以做嘅位亦都唔多同唔穩定,要再進一步提升嘅難度好大。因此喺2014年嘅時候,其實政府有做過一次「香港的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去問香港市民對於未來能源組合嘅意見。
Link: https://www.enb.gov.hk/sites/default/files/zh-hant/node2606/Consultation%20Document.pdf
當年就俾咗兩個選擇大家嘅:
方案1:通過從內地電網購電 以輸入更多電力
方案2:利用更多天然氣作本地發電
其實兩個方法都係同大陸買嘢,只不過係差在穩定與否。先講直接買電,萬一個電力網絡有咩事,又或者內地咁高速發展嘅城市要多啲電去做網絡封鎖,到時未必俾得足電力香港去維持我哋需要嘅電力。後者買天然氣就同東江水一樣,直接喺大陸運咗落嚟先,加工清潔使用都係喺香港搞。咁喺操作上面會穩定好多,加上香港兩間電力公司嘅穩定性其實都好高好少出事,只要啲天然氣喺氣田直接運到落嚟就有電用㗎啦。
不過除咗依賴其他地方嘅資源,我哋重有無其他方向呢?
商業用電可唔可以大量降低呢?呢樣可能要改變座大廈本身嘅結構,會唔會有人做呢?我哋喺技術研究上可唔可以搵到突破呢?香港嘅教育制度,研究資助機制,有冇俾到香港人一個發揮想像同實踐嘅空間呢?
諗下諗下,我發現我有一條絕世好橋,就係搵我哋嘅新任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嘅主席去人力發電。
阿主席咁鍾意搖手,綁佢上個發電機度俾佢搖飽佢。到時大家都有電用啦。
何君堯出任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66634
(本欄逢周六更新。敬希讀者垂注)
---------------------------------------------------------------------
HappyKongner 招稿喇!!!
我哋嚟緊會喺逢星期五加設 【Kongner投稿天地】 ,俾廣大Kongner 弟兄姊妹能夠有發表佢哋意見嘅地方,亦都可以鼓勵大家多啲運用自己嘅闡述能力。
有興趣嘅朋友歡迎直接Facebook Send Message 俾我哋,又或者Email 去 happykongner@gmail.com 同我哋傾都得。
期待收到大家嘅鴻文大作!
納稿標準:合乎邏輯,文句通順,言之成理即可,不過編輯部同事比較嚴謹,大家自己小心。
煤發電污染 在 徐永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28 財政委員會質詢】
反空污減煤先行,中火儘速關廠;核廢無解電廠出包,非核家園不轉彎!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徐永明今日於財政委員會質詢原能會主委謝曉星、經濟部長沈榮津。徐委員表示,反空污與以核養綠公投案已通過,此兩案與經濟部政策息息相關,經濟部應說明其規劃及立場。
徐委員認為,根據台電公布數據,目前火力發電中燃煤佔比達30%,燃煤發電污染最嚴重,公投案「每年至少降低1%火力發電量」的要求應先從減少燃煤做起。沈部長表示,現正與能源局盤點相關措施,會朝此方向努力。
徐委員指出,台電日前表示核二、核三廠有延役可能,但一直以來核電廠意外頻傳,甚至上周核二廠還發生燃料傳送池滲漏,顯見安全仍有疑慮,貿然延役後果不堪設想。謝主委表示,原能會立場希望核一、核二、核三廠都能如期除役,且不考慮以修法方式延役核電廠。
徐委員提到,馬前總統日前表示「核廢料處理不困難,可以放山坳」,對此原能會應表明態度,以免民眾被誤導。謝主委表示,馬前總統的說法確實有誤。徐委員呼籲,公投案提出至今已有一段時間,政府單位應提早討論因應方案,而非在公投通過後才開始討論。
煤發電污染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身為人爸,從小鼻子過敏的高雄人,待過高雄環保局的技士,不管從市民角度,或從專業切入,高雄空污議題我一直都很關注!
在質詢當日(5/7)高雄的燃煤機組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每顆都在93%以上,大潭電廠卻有兩顆在歲修,一顆發電量僅42%。
我認為,如果要解決現況,高雄的天然氣,「現在」就可以透過輸送管送到大潭電廠,讓北部發電自用,也就是「南氣北送」!
如此高雄的燃煤機組就可以降載,立即減少空氣污染!
另外,我發現「#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要求的第一年排放標準,居然比台中2012年就公告修正的「臺中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還低,相關的團體及民代完全沒有收到開會訊息,我要求高雄市政府暫緩公告,多蒐集各方意見後再重新擬定!
高雄下一代的環境,我會持續用環保專業問政促成改變!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煤發電污染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民進黨失序的能源政策
台灣人均碳排量超過世界人均兩倍
~高金素梅 2021.05.05
民進黨要在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天然氣能源要佔50%,燃煤能源要佔30%。那時候,台灣減碳了多少?只有6%。可是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可以減碳的樹林,我們砍了;可以種作物的農地,我們種電了;可以滋潤大地的水源,我們也種電了,本來可以健康呼吸、讓我們活下去的肺,也被碳排的空氣污染、生病了!
再多的數據統計和評比,能取代台灣人民的生活感受嗎?你們看看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飲用的水源,我們的森林,我們的藻礁,我們每日三餐的青菜魚肉,人民滿意嗎?全世界的人均碳排放量是4.6噸,但是台灣的人均碳排放量卻是世界平均的兩倍啊!數據做得再漂亮,有意義嗎?
民進黨你們沒有準備,就提出非核家園和用愛發電的口號,這根本就是錯誤的能源政策,當你們喊著有夢最美的同時,其實,早就已經種下了今天能源政策失序的惡果了!
[祖靈之邦 為人民服務]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home
煤發電污染 在 高雄市議員鳳山黃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市長施政報告質詢,我首先要求市長對於昨晚岡山掩埋場大火事件嚴加裁處,也要求市長除了用FTIR及GC/MS偵測VOC之外,其他有害物的監測也務必加強補足。
針對八月的公投,我認為高雄人不能缺席,在長期忍受南電北送、中送及重工業污染下,高雄人的健康長期受威脅,此時此刻全台灣人民都必須做出選擇,我們是否要承受核災和核廢料風險?而高雄人更堅決不要燃煤,因此燃氣和綠電勢必是要提高比例的重點發展能源。
很可惜的是,過去到現在都看到國民黨不斷地在能源轉型的路上丟石頭,阻擋能源轉型。
從馬政府時代打壓8年的綠能發展,到立院黨團阻擋離岸風電,台中市長盧秀燕阻擋台中港風機場和燃氣機組,雲林縣長張麗善也阻擋台西光電綠能專區。
國民黨不要綠能就算了,更不負責任地把核能當成神主牌,要重啟核四公投,但諷刺的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不要核廢料,盧秀燕也不要核四蓋在台中。
更不用說昨天議會國民黨團要求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立即除役燃煤機組,卻忘記操作許可證是前年韓市府發放的,甚至一次展延了四年!
國民黨從上到下交相賊不負責任的惡搞台灣能源的未來,更不顧南部人死活,不在乎南部人的健康遭到空污荼毒。
雖然如此,我還是肯定陳市長在上任後積極面對嚴峻的挑戰,市長也承諾會在「綠電小組中研議建築法規與其他與法規適用爭取綠電成長的空間(#屋頂光電)」,並要求「#新投資企業增加綠電使用」與「#漁電共生加速布建」,盡早調整高雄市的發電結構,並催促環保署加速《高雄市電力設施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審查作業,改善高雄空污問題。
我也會繼續在議會努力,與高市府攜手加速調整高雄的發電結構,更多的綠能、更少的燃煤,高雄轉型從發電開始!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official/
🖥 Youtube:https://reurl.cc/pyoRdr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312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