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事故奪49命
檢討大半天
結果推給誤點、運氣不好
蔡英文的改革台鐵根本打假球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重大事故
造成49人死亡、逾200人傷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在23日公布事實資料報告前透露
事故發生前
列車司機僅有17秒的反應時間
「真的沒辦法剎車」
肇事的工地主任李義祥
也有努力想要通報工程車滑落
「可惜時間不足」
運安會並指出
調查列車行車紀錄發現
該班列車行至事故處誤點6分鐘
若沒誤點,就不會發生事故
真的「運氣很不好」
49條人命,多少破碎家庭
就因為「誤點」、「運氣不好」
而天人永隔,埋下無盡傷痛
民進黨全面執政後
鐵路重大事故層出不窮
2018年10月普悠瑪列車翻覆
造成18死
當時蔡政府信誓旦旦說
要改革台鐵
不會讓家屬的眼淚白流
蔡英文更拋出重話
強調「台鐵的改革沒有上限,面對台鐵累積多年的問題,我們一定會大刀闊斧,用改革來重建社會的信心」
但不到兩年半
又發生死傷更慘重的太魯閣號悲劇
普悠瑪事故調查報告中
曾洋洋灑灑列出27項改善建議
但台鐵改善了什麼?
大小事故依然不停
行政院也針對台鐵提出
144個改革事項
又到底改革了什麼?
誤點是台鐵的陳年弊病
連準點都做不到
民進黨還有什麼臉談改革?!
百年台鐵問題叢生
蔡政府根本未真誠面對台鐵困境
前瞻計畫2.0編列
1903億元的軌道工程預算
大把鈔票用在高鐵延伸屏東
輕軌、捷運、台鐵地下及高架化
以及中南部觀光鐵路等
卻不重視最基本的「軌道安全」
從普悠瑪號到太魯閣號事故
不見蔡政府提出改革台鐵的具體成績
難道蔡英文所謂的大刀闊斧改
就是花納稅人的錢
請1450始祖的網路行銷公司
幫台鐵裝飾門面、粉飾太平?
蔡英文網軍治國
虛有其表,盡是空話
蔡政府網軍改革台鐵
台鐵誤點、事故不斷
事實證明
無論蔡英文在普悠瑪號事故時說
「台鐵改革沒有上限」
或是太魯閣號事故時說
「改革台鐵勢在必行」
都只是敷衍,徹頭徹尾打假球
台灣人民遇到民進黨這種無能政府
讓人生誤點
才真的運氣很不好
無肇事紀錄證明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由の中へ](面向自由)
整理書櫃時,抽出一張明信片,留著它,是因為上面寫著自由。
二零一八年,無意間參加的冤獄平反協會年度論壇:面向自由,該場最負盛名的是櫻井昌司和鄭性澤,但烙在心中印象最深的卻是張月英。
在二零零七年時,該案僅靠著目擊者指證車牌號碼,而追查為張月英肇事逃逸,另被控過失傷害,而張月英卻堅稱車禍時間的前後從未離開過擺攤位址,這一趟平反之路一走就是十餘年,甚至有導演為其拍攝一部紀錄片:非常阿英。
綜觀阿英在平反之路的行動,確有非同小可的意志力,一名市場小販自被控訴之後,竟然開始研讀法律,以至於後來北高往返完成法律學位,家中還有一面牆的律法書籍,她獨立寫狀、遞狀、陳情、聲請再審、非常上訴,不斷在法院、檢察署、監察院之間穿梭。
想當然耳,有些人會想花錢消災、賠錢了事就算了,也這麼勸她。
「我清清白白的,我的人生不能有污點」,張月英說。
時常在想,生命的際遇,不僅充滿未知,還令人困惑,天曉得幾乎全年無休的市場攤販怎麼來的一鼓勁去唸完法律學位,最後還報考律師。
一個人生清白的信念裡面,有多麼頑強的抵抗力?
有多少人是憑藉的抵抗力在奮鬥,抵抗父母及家業,而開始獨立和做自己的事業?為了抵抗體制,而選擇體制外的教育?所有人都說行不通、說你不行,而拼命的證明行得通、我可以?
二零一七年中,第八次再審判決無罪,檢察官未再提上訴,無罪確定,在慶祝平反成功之後,所有抵抗力消失,暗想,阿英是否會悵然若失的攤坐在家?下一個抵抗力在哪裡?動力從何而來?
因為抵抗而行動,能稱之為自由嗎?
抵抗、平反、訴求是真正的自由嗎?倘若失去抵抗力就悵然若失,那自由是否伴隨著悵然若失?失去限制和壓力,失去關注與著力,空空蕩蕩之後,會是什麼?
如果抽掉了家庭中或父母的期待,如果某一天所有義務教育變成了自由選擇,如果有一天你所抗爭的一切都給你了,你就會快樂嗎?
有一天,你成為了你自己了,你還需要抵抗什麼?要去捍衛什麼嗎?在你自己之外想爭取什麼?而你的生命是為何而活?
生活,應該不是為了抵抗什麼,捍衛什麼,爭取什麼吧!
生活,就只是生活。活生生的。
無肇事紀錄證明 在 瑩真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常常有新聞播出車輛在轉彎時不小心撞了人,但行為人根本不知道有撞到人,就逕自開走了;或者當下被撞到的人說沒事,然後之後發現有小擦傷,行為人就被提告肇事逃逸!可想而知,肇事逃逸罪發生過很多問題,造成民眾動不動就違反肇事逃逸罪!
因為肇事逃逸罪的法條規定得太過簡略了:「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所以只要發生車禍,有人受傷或死亡,肇事者卻沒有留在現場,就會構成肇事逃逸。不論車禍的發生是否可歸責於當事人,或只是發生輕微擦傷,都有違法的可能。
但也因為這樣會過於浮濫入罪而形成很多不當問題,所以大法官釋字第777號就對肇事逃逸罪的「肇事行為」限縮了適用範圍。依據大法官釋字第777號解釋,「肇事」限於因行為人的故意或過失行為所致。如果行為人本身沒有肇事責任,就不會有肇事逃逸的問題。
但是這樣的限縮解釋仍無法解決肇事逃逸罪過於使人入罪的問題,所以,如果真的不小心發生車禍了,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被告肇事逃逸呢?簡單3撇步,報給你知:
(1)留在現場等警察到場。
(2)若有人受傷打119留下報案紀錄。
(3)如果有事要先離開,留下自己的聯絡資訊給對方,並自己錄影存證。
以上的方式,都是要留下自己「並無逃逸」的紀錄及證明,避免自己被反咬的風險。
最後呼籲大家,出門在外難免有意外發生,遇到車禍千萬別慌亂,報警可以保護自己,避免被無理的索求,也可以保障對方的權益,對雙方都好!
至於最近新聞熱播之警察壓到腳事件,到底警察提告有沒有道理呢?相信大家應該都很有興趣吧!今天中午十二點,敬請鎖定瑩真律師頻道,和瑩真律師一起來聊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