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父母的玩具,#別把玩弄當有趣!』
臉書有一對父母,在自己的粉絲專頁分享兩支影片,影片中爸爸拿著衣架做勢打孩子,還拿吸塵器嚇唬孩子,年幼的小弟弟被逼在牆邊嚎啕大哭,看似沒比弟弟大幾歲的哥哥,拿著一個看似棍棒的工具,站出來保護安慰弟弟:「我會拿這個打死爸爸。」,此支影片不僅讓觀影者捏了一把冷汗,也讓人擔心孩子已產生偏差的想法。
無獨有偶,2017年美國一對夫妻Mike和Heather,以惡作劇玩弄孩子的影片走紅,他們拍攝影片的方式有:讓孩子互摑巴掌,拍下他們的反應、把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摔碎,拍下孩子傷心哭泣的畫面等等。惡搞影片吸引超過76萬的粉絲關注,Mike和Heather更因為拍攝惡搞影片每年進帳20-30萬美金。
然而,Mike和Heather拍攝影片的方式引發眾怒,讓很多父母網友感到憂心,美國網友們自行發起活動,這個活動獲得1.9萬人數的連署,大家將影片上呈至美國兒童保護組職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最終這對夫妻被暫時剝奪監護權,強迫上親職教養課程。
#孩子分不清玩笑話和實話的差別
老實說,這種典型「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的大人,為數真的不少,在生活中真的常常碰到喜歡玩弄孩子的大人,利用孩子單純善良的心性,讓孩子產生擔心、害怕的情緒,甚至希望孩子能有哭泣大叫的過激反應,藉以滿足自己開心的私欲。
最可惡的是這種人往往把自己的低級玩笑當有趣幽默,他的開心也許無庸置疑,但旁人真的完全一點兒也不覺得好笑!還覺得恐懼和憂心,恐懼這種人的無自覺,憂心在看不見的地方,有多少孩子幼小的心靈已遭到傷害。
中國曾發生一個因為大人無心言語而產生的悲劇,有個鄰居大媽,對著一個剛當上小姐姐的5歲女孩說:
「你媽媽生了弟弟,不要你了!」
女孩是家中的獨生女,媽媽剛生下弟弟,原本就有點老大情結,聽了鄰居大媽的話,女孩臉色大變,整個早上都悶悶不樂,隨後趁媽媽做家事的空檔,女孩把弟弟從8樓扔下去,小寶寶當場失去生命跡象,大家問鄰居大媽為何跟女孩說那樣的話,大媽說她純粹只是想逗逗孩子「好玩嘛!」
好玩嗎?!根本一點也不好玩,大人為了所謂的好玩,常常造成再也無法彌補的錯誤,因為在孩子的認知裡,無法分辨大人哪些是玩笑話、哪些是真實的,在上段的例子裡,女孩對鄰居大媽的話深信不疑,孩子原本已經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因為弟弟的出現產生變化,因為大媽的話,對地位的排行問題又進一步「升級」成安全存亡的問題,「因為有弟弟,媽媽才不要我,如果弟弟消失,媽媽就不會不要我了。」
大媽無心的玩笑話,引發女孩人性裡,破壞與毀滅的生物隱藏面,為了保護自己,她下的決定就是「讓弟弟消失」。如果這個大媽深愔人性的道理,就不會說出那麼可怕的「玩笑話」了!
#別把玩弄當有趣
那什麼才算是有趣的事情呢?
前陣子英國哈利王子大婚,恰巧又遇上黛安娜王妃逝世20週年,威廉公爵與哈利王子首度公開在媒體上公開談自己的母親是「頑皮的母親」。黛安娜王妃要兩個兒子「盡量調皮,但切記別被抓包!」
她塞糖到兩個兒子的襪子裡、帶著他們吃漢堡、偷溜進電影院、開著車到鄉間遊走,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會讓雙方感到放鬆愉快的事情,和孩子一起享受美食電影、一起開懷大笑,才是真正親子同樂,這種快樂不僅僅是自身的快樂而已,還有因為看著所愛之人快樂而帶來的精神滿足,相信每個深愛孩子的父母都能理解我所說的這種快樂。
玩弄孩子卻是把大人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孩子不是父母的玩具,別把玩弄當有趣!身為父母,我們總是看著孩子的笑臉,就嘴角失守,愛是親子同樂的基礎,不是拿來玩弄孩子的藉口。豐富有趣的親子生活,才是父母應該努力的目標,而不是那種短時間在網路虛擬世界,可以吸引眼球,製造話題的影片或發文。
#尊重是網路最基本的禮儀
網路科技時代的來臨,造成教養觀念、親子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好處是網路的無遠弗屆,讓父母能短時間獲得大量的訊息,讓教養孩子增加許多選擇;壞處是隨著大家可以透過網路分享彼此的生活,也同時付出不小的隱性代價。當曬旅行吃美食已不能吸引更多注意,為獲取更多的讚而選擇裸露父母自己的身體、打小孩出氣。
以人性的角度來看,發文者是受到比較心而起的競爭意識趨使,追文者則是因為獵豔窺探隱私之樂,發文和追文者彼此是供需關係,有需求就有人供應,看似再怎麼誇張的行為,都有人贊同並追隨,見證這個世上真是一種米養百樣人的道理。
同為粉專版主,我自知在網路上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困難,經過三年的磨合,才與自己的家庭親子生活取得看似平衡的狀態,個人小小心得和大家分享:
粉專是我個人在網路虛擬世界上的家,卻不等於是我孩子、老公、親友的家,不論是發文或其他分享,我都盡可能事先能取得家人、親友的同意後才發表,我不想為了經營個人的舞台,犧牲我和家人親友的感情,比起那幾個讚,我寧可生活多一些擁抱和親吻。
我一直盼望這個小小的粉專,和我的小家庭、人生一樣溫暖可愛,用愛和耐心經營的空間,也許終將無法熱鬧喧嘩,卻多了一份平淡的快樂、滿足的幸福。
#捨不得看孩子傷心哭泣啊
#看著影片自己都紅了眼眶
#想生孩子的人無法如願
#這些有了孩子的人卻不懂得珍惜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無獨有偶快樂王子 在 端端主持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雪后是小時候就很愛的故事, 做兒童節目主持時還曾經改編成音樂故事劇 (天哪! 當時哪來的熱烈雄心?!...還自己學狼叫, 發明"馴鹿"的聲音..)
回歸正題...無獨有偶的這齣雪王子, 改編自雪后童話, 但留住兩個小孩真摯友誼的故事軸線. 我從其在實驗劇場的"快樂王子" 就開始很愛他們的戲。無獨有偶給親子看的偶戲, 是強調詩意般的情境。
偶的製作與操作自是細膩動人, 特別是場景與燈光設計, 呈現非常一致而專注的凝色視覺, 在色彩的運用上, 是我對他們很著迷的地方 。即使沒有非常豪華的佈景,仍然帶你走進童話, 感覺自己就活在那繪本裡。
台北戲已下檔,我不是要廣告。但是300元可以看到這樣一場戲, 真的值得大家參考。腦海裡還有那從頭到尾好美好美的氛圍。操偶是一種幸福吧!因為,他們在創作並延續偶的靈魂。操偶人何時進一點,退一點,層次的拿捏,非常有意思。偶戲到現在已經有非常大的發揮與想像,絕不只是指頭偶,懸絲偶,仗頭偶。連結整個美感意象,氣氛迷人。
雪下得好美, 雪飛的量灑與動力很真實。在其他製作道具上也別具巧思,包括用來明喻或暗喻的意象與抽象。那場風雪~最後還玻璃地毯式的撲眾而去! 馴鹿的精神最後在風中飛揚,竟是這麼英姿煥發..
劇情,似乎還延續了快樂王子,眼淚變成的鑽石。快樂是什麼?快樂從哪來?! 這應是現場孩子們比較能感受到的。頑皮的葉子和羊咩咩逗得小朋友呵呵笑。有別於一般兒童戲劇的氛圍,大人和爸媽肯定也會和我一樣感覺好美好美。
無獨有偶快樂王子 在 Anly時尚插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樂是因為我們有愛及希望,不快樂也是!
快樂無法隱藏,也很難假裝。
…………2015.07.05 #Anlygirls小語
今晚剛看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好戲:《雪王子》後,更有感觸!
無獨有偶快樂王子 在 Puppet & Its Double "The Happy Prince" 無獨有偶劇團"快樂王子"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無獨有偶 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快樂王子》, 是2000年的創團作之一, 之後於2008年重製,廣受好評,受各地藝術節邀演至今。 在邁向第十六年的2015年,做為今年第一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