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長~請耐心閲讀完
對您會有很大的幫助,歡迎分享給需要幫助的人~有我們的地方就有愛❤
有某人(甲)問我:
為什麼他很容易遇到挫折就懊悔,心情老是憂鬱找不到動力,不知如何解決?
我告訴他:
你這些狀況,都來自於對很多事情的擔心、恐懼、害怕、無名執著和曾經受過的傷痛經驗。
大家還記得我演講說過~
結果是拿來檢查想法用的,不是拿來批評自己或別人的。
想要改變生活上的任何事,一定要先改變想法,而且是潛意識的想法。
大家有發現嗎?
(甲)這個人潛意識的想法,充滿了跟某些人、事、地、物有關的痛苦及記憶。
所以當他生命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潛意識的受困負面能量,就會和物質世界的這件事情產生共振,不斷地讓他的人生重播這些負面傷痛的記憶。
(甲)告訴我:
我已經訓練自己懂得要寛恕別人了,不要放在心上了。
我告訴他:
當你覺得「我要寬恕別人」的時候,就代表後面有一個想法:「別人不對、我對」,這就是你潛意識裡的一個執念。
這個執念是你從小到大,生活經驗學習得來。也可能是過去世的你曾經有過的執念,透過基因遺傳到現在的你,當然也有可能是二者都有。
(甲)我要怎麼處理:
我告訴他,人生下來時潛意識是一張空白的白紙,首先要釋放這些困在潛意識𥚃的負面能量,幫助它達到空的境界,此刻的潛意識才不會和物質世界的事件共振。
有一天,你潛意識某個事件的負面能量,全部清除釋放完畢了,你一定會感受到生命中,這方面的事情也改善了。
(甲)接著問:
如果都釋放完畢了,這個問題就可以完全解決了嗎?
我告訴他:
有可能會、也有可能不會。因為目前䆁放的都是現在潛意識受困的負面能量,並沒有處理過去世的你,曾經有的執念或傷痛經驗,帶來的受困負面能量。
所以療癒這條路有三個階段:
1、釋放現在世潛意識受困的負面能量
2、療癒過去世的無名執著和傷痛經驗
3、透過宇宙意識界能量創造生命奇蹟
前面1、2階段是屬於療癒計劃,第3階段是屬於幫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業績、貴人、運氣、收入、財務等等。
葉老師我自己每天都會操作這三個階段,幫助自己創造~健康、幸福、成功的人生。
群裡面的各位家人們,如果你想要更健康的身心靈,或改變人生目前的困境,或讓自己的工作事業更上一層樓,只要認真執行上述療癒三個階段的操作方法,人人都可以美夢成真。
期待大家和我一樣,每天用一點時間自我操練、刻意練習,有任何的不懂之處,我都願意指導你~我愛大家❤
《創造生命奇蹟公益課程》
主講人:葉明修老師
置身於教育長達20餘年,
受邀至全國各地國中、國小
演講超過3000場以上。
開課時間:8/21 (六) 1300~1630
開課方式:Zoom 線上課程
葉老師會在這堂課程當中,指導你如何去改善或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線上見😃
請先加入葉老師的line@
https://lin.ee/qWx7T65
依照line@指示填寫資料
星期六就會收到Zoom教室的ID和密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稀如 Michelle T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靜心導引文字版本: 大家好,我是Michelle 謝稀如,現在會為大家帶來一段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導引,現在你可以讓自己找個地方坐下來或躺下來,舒服就可以,現在合上你的雙眼做幾個深呼吸,隨着每個呼吸讓自己越來越放鬆,將所有緊張、壓力通通都呼出來。 等一會,你將會進入一個神聖的療癒花園,現在先讓自己踏...
為什麼 要寬恕別人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點長~請耐心閲讀完
對您會有很大的幫助,歡迎把它分享給周遭,需要幫助的人~有我們的地方就有愛❤️
有某人(甲)問我:
為什麼他很容易遇到挫折就懊悔,心情老是憂鬱找不到動力,不知如何解決?
我告訴他:
你這些狀況,都來自於對很多事情的擔心、恐懼、害怕、無名執著和曾經受過的傷痛經驗。
大家還記得我演講說過~
結果是拿來檢查想法用的,不是拿來批評自己或別人的。
想要改變生活上的任何事,一定要先改變想法,而且是潛意識的想法。
大家有發現嗎?
(甲)這個人潛意識的想法,充滿了跟某些人、事、地、物有關的痛苦及記憶。
所以當他生命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潛意識的受困負面能量,就會和物質世界的這件事情產生共振,不斷地讓他的人生重播這些負面傷痛的記憶。
(甲)告訴我:
我已經訓練自己懂得要寛恕別人了,不要放在心上了。
我告訴他:
當你覺得「我要寬恕別人」的時候,就代表後面有一個想法:「別人不對、我對」,這就是你潛意識裡的一個執念。
這個執念是你從小到大,生活經驗學習得來。也可能是過去世的你曾經有過的執念,透過基因遺傳到現在的你,當然也有可能是二者都有。
(甲)我要怎麼處理:
我告訴他,人生下來時潛意識是一張空白的白紙,首先要釋放這些困在潛意識𥚃的負面能量,幫助它達到空的境界,此刻的潛意識才不會和物質世界的事件共振。
有一天,你潛意識某個事件的負面能量,全部清除釋放完畢了,你一定會感受到生命中,這方面的事情也改善了。
(甲)接著問:
如果都釋放完畢了,這個問題就可以完全解決了嗎?
我告訴他:
有可能會、也有可能不會。因為目前䆁放的都是現在潛意識受困的負面能量,並沒有處理過去世的你,曾經有的執念或傷痛經驗,帶來的受困負面能量。
所以療癒這條路有三個階段:
1、釋放現在世潛意識受困的負面能量
2、療癒過去世的無名執著和傷痛經驗
3、透過宇宙意識界能量創造生命奇蹟
前面1、2階段是屬於療癒計劃,第3階段是屬於幫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業績、貴人、運氣、收入、財務等等。
葉老師我自己每天都會操作這三個階段,幫助自己創造~健康、幸福、成功的人生。
群裡面的各位家人們,如果你想要更健康的身心靈,或改變人生目前的困境,或讓自己的工作事業更上一層樓,只要認真執行上述療癒三個階段的操作方法,人人都可以美夢成真。
期待大家和我一樣,每天用一點時間自我操練、刻意練習,有任何的不懂之處,我都願意指導你,成功的路上我們一起行~我愛大家❤️
邀請您參加這堂~
如何提升振動頻率,解決生命中任何困擾改變人生的課程。
麻煩您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來聽這場對他很有幫助的課程~謝謝🙏
《創造生命奇蹟公益課程》
主講人:葉明修老師
置身於教育長達20餘年,
受邀至全國各地國中、國小
演講超過3000場以上。
開課時間:6/6(日)1330~1700
開課方式:ZOOM線上課程
葉老師會在這堂課程當中,指導你如何去改善或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線上見😃
請先加入葉老師的line@
https://lin.ee/qWx7T65
依照line@指示填寫資料
星期六就會收到ZOOM教室的帳號和密碼
❤️線上課程使用ZOOM軟體來教學,請大家先自行下載,下載後務必先進行以下操作:
1、註冊一組ZOOM帳號
2、在ZOOM APP內的設定當中,將顯示名稱更改為中文本名,方便上課當日進行報到
安卓:
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us.zoom.videomeetings&hl=zh_TW&gl=US
蘋果:
https://apps.apple.com/tw/app/zoom-cloud-meetings/id546505307
為什麼 要寬恕別人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導文】你不需要「原諒任何人的美德」
.
一定要寬恕別人嗎?不,那是因為寬恕被說成是種美德,結果變成每個人不得不的道德標準。明明很生氣,甚至是憎恨,卻被社會要求得寬恕、原諒對方(否則社會流言會制裁你),壓抑情緒是憂鬱症的根源之一,情緒本身倒不見得有這麼大的傷害性。
.
◎憤怒的生存功能
憤怒通常是因為某人踩到你的界線,產生一種受威脅、受傷害的感受,透過憤怒的表現(攻擊),嚇阻那些越界的人,降低生存風險。
憤怒是被需要的,當事人感覺自己正確,所以有權責怪對方,憤怒讓他充滿力量,進入戰鬥模式,迫使別人道歉與補償,保護自己。
我們被灌輸的是關於憤怒負面的後果,好似會破壞一切,所以社會要求大家和平,像小孩一樣不要打架好好說控制怒氣(問題是,可以好好說就不需要警察了…),長久壓制下我們變成厭惡無法停止憤怒的自己。
最好的方式是,單純地覺察你的壓抑與怒氣,然後用一種安全的方式將情緒宣洩出來,將憤怒受到傷害的內容清楚地表達出來給對方知道。
.
◎寬恕的選擇
被別人傷害了,感到憤怒,不要那麼快壓抑,因為你有「不需要原諒任何人的選擇」。是的,寬恕應該是種選擇,可以原諒也可以不原諒,自由決定,視你自己的狀態。如果選擇不原諒,則避免走上另一個極端,不原諒過於放縱,憎恨會控制你變成復仇,那麼同樣是不自由的(壓抑或被情緒牽著走都是極端)。
探索被壓抑的情緒,釐清理由與意義,有時候並非表面事件或那個人傷害你所造成,只不過他們碰觸到你的陳年傷口,內在怨恨被重複喚起而已。全面性的理解後,再選擇與決定是否寬恕,且要讓自己從中得到最大的幫助才對。
.
◎寬恕的步驟:
前面主要在講「面對憤怒」及「接受憤怒」,知道自己怎麼了,才知道要不要寬恕對方。如果確定要寬恕,可以怎麼做呢?接下來是「處理它」的幾個步驟。
1.回憶:以第三人稱視角客觀回憶整起傷害事件。
2.同理:從事件中理解對方為什麼要傷害你,試著解釋他的行為。這有點困難,不過因為要寬恕,請暫時以對方為中心。
3.被寬恕的經驗:回想你被原諒後的感受,你覺得如何,事後有何變化,有助你如何寬恕對方。
4.承諾:宣布自己決定要原諒,用某種方式具體化的表達出來。EX寫一封信給對方、寫日記,或告訴一個信賴的朋友。
5.維持下去:即使你決定寬恕,被傷害的記憶還是在的(但會較少報復的念頭),傷害若過深,可能需要重複上述幾個步驟。要記得我們為什麼選擇寬恕,因為:「寬恕使我們重獲自由。」
(PS:此篇簡易文章並不適合重大創傷所引起的情緒,如親人被惡意殺害,請尋求專業協助。)
◆本文引用《今天學心理學了沒》作者林肇賢的概念文章P225-233,並用自己觀點再詮釋。
為什麼 要寬恕別人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靜心導引文字版本:
大家好,我是Michelle 謝稀如,現在會為大家帶來一段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導引,現在你可以讓自己找個地方坐下來或躺下來,舒服就可以,現在合上你的雙眼做幾個深呼吸,隨着每個呼吸讓自己越來越放鬆,將所有緊張、壓力通通都呼出來。
等一會,你將會進入一個神聖的療癒花園,現在先讓自己踏上一條花園小徑,發揮你的想像力,讓自己想像這裡兩旁的大樹、地上的花花草草,甚至聽到鳥兒的叫聲音、流水的聲音、風吹過樹的聲音,感覺到自己一步步走到神聖的療癒花園。
這個花園是一個很舒服很安全的地方,讓你可探索自己,跟自己的內在智慧自衛連結,現在讓自己慢慢走進這個神聖的療癒花園,這裡好像世外桃源一樣,很舒服很安全,讓自己看到這裡的大樹,地上你想開着很美麗的花朵,花香撲鼻,很清新,很舒服。你可以繼續向前探索,慢慢你會看到有些動物很好奇地望着你,想知你在幹什麼,這裡的動物也非常神聖,你可繼續向前走,然後你會發現前面有一塊很大的草地。
草地的遠處,你發現有一個小朋友,現在讓自己慢慢走過去,原來那就是小時候的自己,小時候有開心的時候,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現在讓我們看見那個曾經受傷害的內在小孩,現在讓自己慢慢走到這個小朋友那裡,你看到他很不開心,你知道他一定受了不少傷害。小時候不懂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沒有人去傾聽他,現在你可走過去聆聽你的內在小孩,了解他內心的感受和需要。
你現在看着他,並嘗試聆聽他,如果他不懂說,你嘗試代他說出口。回想一下小時候的自己,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受,現在你試試去感受一下內在小孩是否會有以下的感受:我覺得很孤單,沒有人陪伴;我覺得很無助,沒有人能幫助我;我覺得沒有人愛錫我,沒有人愛我,或愛都是有條件的;我不可以犯錯,我要做得最好,我覺得很累;有時我做了些很棒的事情是時,很想獲得別人稱讚,但我身邊的大人也不會稱讚我,只會挑剔我的錯處;有時候父母沒空陪伴,讓我覺得被遺棄,我不是被愛的;又或者我小時候想要任何東西的時候,父母都不會給我,我有種深深被剝奪的感受,當父母或長輩告訴我其他人做得比我好的時候,我覺得很自卑,為什麼我總是做得不夠好?為什麼在他們眼中,其他人總是比我好?因為這些比較,試感受一下內在小孩是選擇了放棄自己,還是對自己有超高的標準,要做得最好。另外,我們的家人會否遵守他們的承諾,如果他們不會遵守承諾的話,可能也會讓我們很難信任其他人;也或許見到父母親互相欺騙,也會讓我們不相信人性、不相信親密關係、不相信男人或者女人。然後再感受一下有沒有任何情況,讓我們的內在小孩會感到脆弱不安,經常處於恐懼當中。
現在作為成年的你,試一下去感受內在小孩的感受,了解他的需要,聆聽他,帶着理解去對待他。現在,你可想像這個小孩在你面前哭,你嘗試想像自己會成為自己最慈悲最有愛的父母,走過去安慰他,你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過去抱着他,然後溫柔地告訴他「對不起,我這麼遲才探你,你一定受了很多苦,你已經很努力,由今天開始我會在你身邊陪伴着你,任何你需要的時候我都會在你身邊聆聽你,你不會再孤單一個,你也要記着,無論你做得好或做得不好,我也一樣愛你,我會無條件地愛你。由今天開始,你可以容許自己犯錯,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再需要符合父母或其他人的眼光,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現在你試看一下你的內在小孩在你的懷抱中,聽到你這番說話後,他開心地笑了。你試感受一下,你的內在小孩現在安心了,因為他知道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也會有人陪伴着他,會在身邊聆聽他,幫助他,還有內在小孩知道無論他做成怎樣,好的壞的,你也一樣會愛他,他亦可以容許自己犯錯,他覺得很輕鬆。
你現在可以想像這個小朋友現在笑了,一個小朋友開心的時候當然想去玩,現在這個小朋友從你的懷中跑進了這個花園,到處跑來跑去,在這裡找一隻蜜蜂,在那裡去排一棵樹,這個小朋友帶着深深的安全感去探索這個世界,你看到他在這個花園到處跑跑跳跳,找不同的動物玩,現在這個小朋友很開心,因為他現在知道自己是被容許犯錯,所以他見到泥濘也敢踏進去,玩得很開心,甚至弄到滿身泥濘,現在他也知道他將會被接納、被愛,你會無條件地愛他。
現在這個小朋友找回他的童真,他望過來你這邊,向你揮揮手,叫你跟他一起玩,他甚至跑過來你那邊,拉着你出去,在這個花園裡跑跑跳跳,你也可跟他一起找回這份童真,容許自己可以犯錯、容許自己可以不完美,也可以容許自己在這個花園探索,甚至弄髒自己,也是可以的,感受一下這種不需要原因的快樂,純粹的存在就已經是快樂。
慢慢地,你會發現我們是需要一個理由去煩惱,而我們並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快樂。因此,在我煩惱的時候,必然是因為我相信了一件所謂不好的事發生了,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故事」,其實它並不是真的。任何時間,放下頭腦,回到當下,你會發現一切的煩惱根本不存在。現在,在這花園裡,你可找回你的初心,這份最快樂最原本的初心。
你跟這個童年的自己在花園裡玩得很開心,現在我讓自己看到這個小朋友慢慢成長,同時他跟從前的自己不一樣,因為他現在帶着一份無條件的愛,他知道自己可以犯錯,他不再要求自己完美,甚至可以不再符合父母或社會的標準,而去做回真正的自己。
現在,你看到這個小朋友帶著這份無條份的愛,被陪伴,被接納,被聆聽的感覺慢慢成長,他慢慢成長到你那麼大,他現在成長為一個跟你一樣年紀的成年人站在你面前,眼前的自己,就是最好版本的自己,他帶着無條件的愛,被接納、安全地被聆聽、被陪伴去成長,你看到眼前這個最好版本的自己發光發亮,充滿着魅力,你現在試試感受一下,這個帶着愛成長的自己跟你有什麼不一樣,他可能會更加自信,因為他知道他可以安全地去探索這個世界,而不會受到批判,亦知道自己可以犯錯,所以容許自己去嘗試,然後從每個錯誤中學習、成長。對他來說並沒有失敗這回事,所有所謂的失敗都只是另一次新的嘗試,當他接納自己的時候,他亦都一樣地接納其他人可以犯錯,所以其他人也很喜歡他,跟他一起的時候,會感受到無條件地被接納,和被愛。他的心靈很自由,因為他做自己的時候,亦容許其他人做自己,從來不會認為其他人應該或不應該怎樣做,因為他知道他必須先賦予其他人自由,他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因為當他不停去管別人應該或不應該怎樣做的時候,其實自己必然會痛苦,所以他很有智慧,容許其他人做自己,自己亦都做自己,這樣才是真正的自愛而不是自私。這個最好版本的自己笑容非常燦爛,充滿着自信自愛,他現在帶着親切的笑容慢慢走到你身邊,然後他伸出雙手緊握你的雙手,告訴你「你也可以成為我,其實我就是你,我跟你之間看似有的距離,就是你的靈性道路,最終你也會成為我。就好像一顆種子會成為一棵大樹,一顆蝌蚪會成為一隻青蛙,一條毛蟲會成為蝴蝶一樣,其實這些程式一早已經寫好了,在你內在,最好版本的你、最神聖的你,這個程式亦也已經寫好了,現在你只要活出來。
現在的你可嘗試去聽聽這個神聖版本的你有什麼建議給你,你試一下用你的心去聆聽,究竟他會給你什麼建議?可能他會跟你說「不需要想太多,回到當下此時此處,其實一切問題都不存在,你不再需要成為somebody、成為某人——那個並不是我的人,我們只需要做回自己,去做一些令你開心的事,令你會笑會快樂的事。過去你已經很努力,你已經做得很好,可以放過自己,讓自己輕鬆一下,不再需要要求自己成為任何人,這個所謂不完美的你其實就是最完美的你,你只需要學習接納你自己。」
現在你可以試一下好好去感受,這個最神聖版本的自己告訴你的這番說話,你亦可給自己靜下來,去感受一下他還有沒有其他東西想跟你說。慢慢去聆聽他給你的智慧,將所有的領悟和平安都收在你的心裡面,慢慢地你可想像這個最神聖版本的自己,他現在會越縮越小,縮到你心口那般小,現在你可將它收進你的心,他隨時隨地也會在你的內心深處,當你人生有任何困惑的時候,你也可以找他聊天,這個內在智慧就是你生命裡最好的導師,讓他現在進駐你的內心,也可想像你的內在小孩亦在你的心裡,你隨時也可以回去探訪他、陪伴他、聆聽他、滋養他。
經過剛剛的療癒,你現在變得更成熟,最後你可想像父母的內在小孩就在你眼前,在過去的時候,可能我們有些事還未寬恕父母,現在讓我們一起去療癒這個部份,父母為何會變成現在的父母?他們的成長是怎樣的?你有沒有聆聽他們的內心?跟你聆聽自己的內在小孩一樣,試一下去聆聽父母的內在小孩,父母小時候可能也沒有收到足夠的愛,那麼他們在成長的過程又怎會懂得去愛人或愛自己?你慢慢會注意到我們有一些部份跟父母很相似,無論好的壞的部份也都會有。所謂的遺傳,其實只是承傳了家族的課題,就算是一個遺傳病,只是代表同一個家族要承擔同一個課題,所以你的角色非常重要,因為父母未必有機會去聆聽這些教導,現在你有機會去療癒你自己,甚至將這個療癒擴散開去,療癒你的父母、療癒你的整個家族,讓家族的鎖鏈斷開,不用在承傳到下一代。看着眼前父母的內在小孩,你現在開始明白為什麼他們會有看似不好的特質,其實也只是一些他們未被療癒的傷口,現在你可帶着更多的同理心和慈悲心去對待父母,亦都帶着更多的同理心和慈悲心去對待自己。記着我們先由自己出發,先療癒自己,然後才可能療癒身邊的人。如果你願意,你可以過去安慰一下這兩個小朋友(你的父母),告訴他們你會陪伴他們,陪在他們身邊,你會無條件地愛他們。如果慢慢深觀下去,我們就會覺察到父母未療癒自己的部份,在我裡面也有,所以直至我們能夠無條件地去愛我們父母,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地愛自己。
施與受是同一回事,當你施出愛的時候,內心自然會感受到愛,相反地,施出憤怒,我們自己立刻先受害,自己先感到不開心不舒服,所以記得寬恕不是為了對方而做,而是為了自己而做。我們由今天開始可以慢慢去學習寬恕自己、寬恕父母、寬恕所有人。
最後,可以讓你自己看到你自己跟父母的內在小孩,三個人一起玩得很開心,看到他們和平共處、互相相伴,讓這種愛與平安的感覺留在你的心裡,現在我們慢慢會離開這個神聖的療癒花園,同時請記着在任何有需要的時間,你也可以回來這裡探訪你的內在小孩和最神聖的自己。慢慢帶着所有的領悟,帶着一份平安喜悅的心,現在回到剛剛進來的那條花園小徑,慢慢走出去,慢慢讓自己注意到房間的燈光、溫度,一步步慢慢離開這個神聖的療癒花園,帶着一種平安喜悅的心離開,讓自己移動一下你的手腳,然後慢慢張開你的雙眼,把所有的領悟和平安帶回來。
#請分享 #內在小孩 #靜心導引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W2BSk43xJ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