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我們在印尼。
我們當時會去峇里島
是因為之前在澳洲時與政遠打賭
如果我能瘦到6開頭(以前7開頭)
他就要帶我到峇里島全包渡假當禮物
然後我就真的辦到
所以在環遊世界到峇里島時
我就可以不帶任何錢的爽玩
政遠買單。
政遠:
[峇里島走豪華渡假爽一波路線啟動!吃好住好按摩你要什麼都可以!]
我:
[可是我想把經費省著用可以去更多島嶼, 去更多地方還可以....]
背包客想法已經習慣了,
會覺得與其花大錢住
豪華的飯店、吃高級的餐廳、搭舒服的交通
更想把生活品質控制在簡單舒服水準就好
讓自己的旅行能夠更長久更融入當地生活
對我們來說,
比起[旅遊]我們更喜歡[旅行]。
天空之門
進去的人必須圍莎龍
非常多人、拍照要排隊
還是要付2.000印尼盾給當地人拍
他會用鏡子中反射倒影
給你4-5動作的機會
不能kiss照、腳朝天空
大家不斷邊排隊邊討論要怎麼拍
都很緊張,因為整個過程很急促
[1.2.3 next pose!]
你就必須馬上換下一個動作
而且當你拍的時候全部的人都會看你一個
有人動作很有趣時
大家會一起笑
但拍出來的照片真的意外的好看
難怪被大家列為最[照騙]的景點之一
現在台灣的景點也越來越多這種
利用[鏡子]去拍攝出假倒影的照片了
峇里島的人熱情可愛
只要對他們說[德里馬卡西]謝謝
他們就會非常興奮的
說[撒馬薩馬]不客氣
甚至明明知道你聽不懂
還是會一直跟你說印尼話
海神廟必去走過海水才能到達
到達之後先以泉水洗臉或飲用
他們則會向你灑水祈福,
幫你頭上插上一朵雞蛋花
額頭黏上一搓的米粒。
庫塔沙灘這還有一個海龜保育中心
一隻很大隻的海龜建築將海龜蛋保存
好好保護並照顧海龜蛋
等到時機到了之後會公布消息
招募各地志工加入
大家一起一人一隻海龜寶寶
把他們帶到沙灘回歸大海生活
真的非常有意義
有機會想回去參加。
聖泉寺
是我們很喜歡、很特別的廟,
老古蹟中,湧出大量的山泉水,
泉水永遠清澈乾淨,甚至很多魚!
當地人會在這裡請聖水回家祭拜,
許多人在這裡沐浴,祈求財富與健康。
有非常多個出水口,將近十幾二十個。
據說每一個都代表不同的神明與含義。
有幾個泉水當地人請我們略過不要洗
(似乎有些是家裡有喪才洗的)
但因為他們英文不好,
也很難跟我們詳細解釋為什麼
下水前需要換專有的沙龍
天氣下著雨,非常冷
大家都不斷發抖,每個人都雞皮疙瘩
但是大家還是乖乖排隊
一個一個泉水依序虔誠的把它洗完了!
當然我們也不例外!
也順便祈求環遊世界旅行中的我們
以及身邊的人都一切平安健康順利❤️
很喜歡印尼廟宇的氛圍,
簡單的線香以及漂亮小花串花束來供奉神明,沒有過多華麗的形式或是污染。
很舒服很典雅。
為什麼 要保育古蹟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答案就在說與不說之間——以也斯〈除夕盆菜〉談其「食物詩」的蒙太奇敘事 ◎賴奕瑋
0. 也斯、九七、食物詩
0.1
如果香港詩歌如其環境在都市中聳立著層巒疊翠的群山,我想有一座容易親近但難以登頂的山,那是著名的香港本地詩人也斯(1949—2013)。也斯是香港戰後第一代作家的代表,其詩從早期的現代主義漸漸得回向以香港為題材的本土抒情,從其作品中對於香港這塊土地的認同,展現了香港文學在其複雜的文化脈絡下,亦東亦西的特性。除小說外,以詩為人所稱讚,在去年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香港詩選」中也曾以一週的時間介紹也斯。也斯一生的著述眾多,在出版的詩集中以書寫香港的《形象香港》、以詠物、食物詩為主其中間雜許多游詩的《帶一枚苦瓜旅行》、《東西》、《蔬菜的政治》,而〈除夕盆菜〉則來自出版於2002年的《帶一枚苦瓜旅行》。
0.2
也斯與其食物詩,或許就如黃禮孩所述:
「很少有人像梁秉鈞(也斯)一樣對食物充滿熱忱,他是一位可以與事物對話的詩人,在對食物做細膩的描述之時,他已解讀了食物與文化之間的謎語。他把養活人類地上糧食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詩意,他也看到自我的人生,他的人生,還有低層的艱辛和人間多變的世相。」
這樣的詩作可以在我們曾經介紹過寫於一九九七年的〈鴛鴦〉中看到:「還能掌握得好嗎?若果把奶茶/混進另一杯咖啡?那濃烈的飲料/可是壓倒性的,抹煞了對方?」用奶茶的製作過程寫九七回歸前夕東西混雜多元的香港文化,末句:「散漫的......那些說不清楚的味道」,香港的味道是未定的、是模糊不清,而香港學者李小良、陳清僑、王宏志(1997)以「否想(unimaged)」的懸而未決來定義香港文化無法溯源自單一源流的歷史以及未來,自身獨立於中英之間、漂浮於塵土之上的獨特過去與未來(陳國球,2016),而也斯關於九七的作品時常也透露出香港這種妾身未明的感發,而接著要介紹的〈除夕盆菜〉即完全的展現了九七回歸前夕香港的不安、未定,但又期待著遠大前程的駁雜景緻。
1. 敘事蒙太奇
1.1
「蒙太奇(montage)一詞源自法語,指一個物體或建築體被「組裝」起來、「建構」起來的意思。用於電影上,指的是特別具有藝術表現力的電影剪接手法,可以帶領觀眾跳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並向觀眾傳達更為深刻的情感或思想。」
1.2
文學的寫作手法時常與電影的敘事高度貼合,同時現代詩意象的經營、回行、意象的組合與敘事畫面的跳接多是在討論與分析現代詩的一環,而也斯「生活化」的詩歌主張和其散文化的句式書寫出一種介於普通話與廣東話之間可以被閱讀的書面語(周蕾,1995),這樣便於唸讀的語體使得在其詩作呈現意象與文字的蒙太奇,得以如電影畫面般順利的拼裝嫁接,在〈除夕盆菜〉這首長詩裡就可以觀察到也斯的文字如何在不同意象間流轉,同時保持言說者順暢的語法。
2.
2.1除夕家中桌上的盆菜
從一堆肉中間翻出一片蘿蔔。
不要問我九七。我回答過許多次了。
九七就在門檻外。就在進來和離去的人身上。
黄金海岸要放煙花,我們塞了四個小時的車。
村長一定已經吃過了。現在開始有人燃放爆竹。
有人拉開橫額。去年不是這樣的。
盆菜為宋代以來流行於中國珠江流域的菜餚,而香港盆菜則來自新界圍村的原居民過年過節餐桌上的傳統雜燴菜式,多用木盆或銻盆盛裝,上層多擺放名貴的魚蝦肉類,下層則擺放能吸附湯汁的菜葉類食物。這首詩的第一句描寫的就是過節團圓人們從市區回到新界屯門圍村的景況,但第二、三句寫的是「九七回歸」、第四句寫過節返鄉的塞車、第五、六句寫的是除夕時村子的氣氛,也斯的敘事策略則是藉由這幾個在不同時空的場景的拼接來充實「食物」本身的意涵,在上開提及的也斯透過詩與食物的對話,讓書寫食物本身,添加了背後的敘事結構與文化厚度,又猶如中後段的:
你在一堆深褐色的東西裏不知嚐了一口甚麼。
是肉?是菜?這裏面可有我想吃的菜?
煙花。特首。冬菇。炸頭腩。髮菜。金針。
都混在一起了。香港協會新界西地區委員會。
和航運界舉行除夕餐舞會。慶回歸。
迎九七。錦繡年華。風雲羣英會。
前段用的是畫面拼貼的蒙太奇,而到了這一段,則是利用物件的隅舉將兩個不同時空場景的畫面巧妙地如同電影的「轉場」將餐桌上的場景轉至在香江上政商歡慶九七回歸的除夕晚宴。同時,在也斯的詩作中時常去用品嚐食物的味道、色澤、作法等方式提出懸問,製造出在「說與不說之間」之間懸而未決的提問,而這樣的提問同時也連結著其詩中對於香港主體意識的提問,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鴛鴦〉,和「你在一堆深褐色的東西裏不知嚐了一口甚麼。/是肉?是菜?這裏面可有我想吃的菜?」那個「不知嚐了一口甚麼」的味道即是香港的味道,即是混雜在本土與東西方視野的香港文化自身的隱喻。
2.2塞車的除夕
車沿着彌敦道前行,滿街的聖誕燈飾猶未拆去。
新的排樓豎起來了。我們回答同樣的問題許多次了。
青山還是那麼塞車。屯門還是那麼塞車。
這兒是過去的十七咪半?叫做黄金海岸還是那麼塞車。
我們一直不知甚麼時候才來到你家的祠堂。
翻修的文物徑。許多代人走過,看事物換了名字。
牆上掛滿橫匾。長者都退席了。
塞車的場景若照著「直敘」的邏輯,似乎這段應該擺在詩的一開始,然而在詩的第四句已經提及了在黃金海岸塞車的場景,也斯所使用的敘事蒙太奇的技巧讓敘事的組成不再是平舖直敘,讓塞車的敘事夾在食用盆菜的動作中,這樣的扭曲敘事本身所造成的帶狀畫面為詩製造出詩意。也斯寫塞車,同時也在寫香港的街道,從九龍的彌敦道到連結新界的青山公路,從80年代開始的古蹟保育運動的挫折看到歷史的消逝,規劃於1993年的元朗屏山文物徑多了觀光,景色依舊,但人事已非。
3結語:說與不說之間的九七敘事
一個坐在車廂裏的人。一個走路的人。
一個露宿的人。一個有粉紅色勞斯萊斯和馬桶的。
一個在牆上塗鴉自稱九龍城皇帝的人。手舉起。
筷子舉起在半空。有些說不分明的甚麼就在門檻外。
造成詩意的技巧,在詩中很常以重複句式來達成,詩的最後一段以不同的面貌香港人,拼貼出共同面臨「門檻」的所有人,那門檻是什麼?是詩中開頭第三句的:「九七就在門檻外。」,「就在門檻外面。外面攤子燈火澄亮。/吃東西的人照舊吃。做買賣的人照舊做買賣。」是除夕前攤販街坊在外互動等待過年的場景,九七在即,「離開一個舊的關係。進入新的。快樂嗎?/教徒集會為香港祈禱。怡和照舊子夜鳴炮」,敘事者友人的情感關係作為香港從殖民地變成特區的新關係,詩中的「門檻」對於香港的未來意味著什麼,「應該向前看的。」「明天會更好的。」敘事者這樣說,但沒有人知道。這是在1984、1989後香港社會在九七前瀰漫的不確定感,鄧小平說「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整首詩也感染了這樣的氣氛。
也斯這樣蒙太奇敘事手法的跳接,除了使得「除夕盆菜」這個「食物詩」的主角在詩中仍舊處於主題的中心,但除了在描述食物外,食物本身的故事、作者自身的經驗都可以透過詩的敘事展開,然在詩的進行中破碎的片段意象經過組合後形成了有別與僅僅談論食物本身,更加展現詩人企圖在「食物」講一個更大的敘事,而那敘事就在蒙太奇的碎片裡如「說與不說之間」之間的懸而未決,這首詩所面對的即是那否想未來的香港,也斯在其詩裡從不為其發問提供解答,也斯在詩的第二句寫道:「不要問我九七。我回答過許多次了。」與其他首詩不同的是,當時也斯在寫這首詩的九七除夕,恐怕沒有人知道這鍋盆菜嚐起來是什麼滋味,這也是也斯說的:「香港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難說?」的原因。
4.參考資料
周蕾:《寫在家國外》(香港:牛津出版社),1995年。
谷淑美:〈香港城市保育運動的文化政治:歷史, 空間,及集體回憶〉收於呂大樂、吳俊雄、馬傑偉編:《香港・生活・文化》(香港:牛津出版社),2011年,頁89-103。
陳素怡編:《僭越的夜行:梁秉鈞新詩作品評論資料彙編:從雷聲與蟬鳴(一九七八) 到普羅旺斯的漢詩(二○一二)》(香港:文化工房),2013 年。
蕭欣浩:〈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第 53 期(2013 年),頁 105-137。
吳風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也斯卷》(香港:天地圖書),2014 年。
王家琪:〈抒情與寫實:重釋也斯的「生活化」詩歌主張〉,《中國現代文學》第 28 期 (2015 年 12 月),頁 129-148。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 年。
徐詠欣:〈從也斯看飲食文學的後殖民書寫 : 以《蔬菜的政治》、《帶一枚苦瓜旅行》為例〉,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編,《考功集2019-2020 : 畢業論文選粹》(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2020年,頁249-263。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也斯 #除夕盆菜 #食物詩 #九七 #蒙太奇敘事
為什麼 要保育古蹟 在 張齡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您可以是拯救7600年藻礁的關鍵少數 #珍愛藻礁公投
一間房子超過100年,我們稱她為古宅,具有文化傳統價值,應該被保留下來。
一間宮廟超過300年,我們稱她為古蹟,見證地方人文歷史,應該被保存下來。
一棵樹超過1000年,我們稱她為神木,她守護山林護土固碳,應該被保護下來。
超過7600年的 #大潭藻礁,我們稱她為 #海洋生物的育嬰房、#天然護岸的防波堤、是全球最獨特的大型淺海現生藻礁地景及生態系,是一級保育類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的最大棲地,#蟹類豐富度高於墾丁國家公園,更是全世界僅存50幾隻的 #台灣白海豚 出沒的覓食區,她更具有 #世界遺產價值,那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她?
文: 劉峻儒<氣候變遷教育委員會,自然名:飛魚>
圖: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
----------------
搶救全球最獨特的淺灘藻礁及其生態系行動,大家摩拳擦掌卻又好事多磨的【珍愛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書終於出爐了!歡迎大家掃描QR code下載使用,也可以點以下連結找到檔案下載。(請記得大力分享)
https://drive.google.com/....../1MZ-0pjNROCh2Hye_5q......
填好連署書並親自簽名後,請寄:
320039 桃園市中壢區普光二街122巷10號
珍愛藻礁公投 工作小組 收
#糾眾連署一起寄更省郵資喔!
說明:
根據中選會的期程說明,我們已經沒有補提連署書的時間了,所以只能一鼓作氣,在3月中旬以前提交35萬份連署書。這樣截止日期大約是二月底2/28,請大家發揮一人傳十人、十人傳百人的精神共襄盛舉。
延伸閱讀:荒野台南 為什麼要搶救大潭藻礁?
https://si.taiwan.gov.tw/Home/Activity/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