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很難得的跟大叔去臨空城的飯店「THE PREMIUM HOTEL IN RINKU」住了一晚🏨
日本人的一生都奉獻給工作,我跟大叔很少有一起度假的機會(雖然一晚根本算不上「度假」,但平時可以這樣偶爾請假一天已經是大叔的最大極限😂)
剛剛回憶了一下也幾乎想不起來上一次跟大叔住飯店這麼放鬆是什麼時候,可以有一段時間像這樣好好的待在一起看著對方的眼睛、互相聽對方講話真是幸福的時光❤️(又閃!)
這家「PREMIUM HOTEL」是兩年前新開的,裝潢都很新,重點是房間非常寬敞,可以到處跑來跑去好自由(一樣的價錢在一般商業旅館或東京的飯店都超小小到行李箱很難開😅)
房間是「和洋融合」風格,有榻榻米的和式空間跟兩張床,把櫃子裡的被褥鋪上榻榻米又可以睡大概五個人吧😂😂超級大!
不過大叔最愛的地方是漫畫!!📚
一樓大廳有一整排的漫畫書架隨便看,而且搜集的都是名作(鋼鍊、美戰、夏目友人帳、海賊⋯⋯)。
漫畫也可以借回房間看,一次五本,大叔抱了一堆《七龍珠》跟《灌籃高手》去跟櫃檯登記😂😂😂(第一次還被櫃台說拿太多🤣才發現牆上有寫「5冊まで」)
晚上吃飯回來大叔坐在和室複習他愛的「名場面」(中文說「經典場景」?),我坐在旁邊打電動😂一邊聽大叔說:「我看過這麼多次都已經知道下一幕劇情會是什麼,但看到這句台詞還是會想哭。」或是:「你此生一定要看一次灌籃高手全集,這是人生的啟示啊!」
在安靜的房間裡各做各的事的時光也好悠哉幸福。
而我最愛的地方是這裡就在臨空城的outlet旁邊!!走路30秒!過個馬路就是outlet!!😂
我們前一天晚上才在outlet吃晚餐,早上在飯店吃完早餐又散步到outlet來,因為是星期一人很少,感覺就像包場整個購物中心😆掃了幾件大特價的衣服跟鞋子高高興興回家去🛍
這家飯店跟「Rinku Premium Outlet」同名所以很好記😂離關西機場也很近(只有一站),要來大阪玩的朋友可以考慮👍
💎「The Premium Hotel in Rinku」
📍大阪府泉佐野市りんくう往来南3-6
https://premiumhotel.jp/
✔️最後一張是在選漫畫的叔😆📖
✔️因為剛好在附近有拍攝工作所以攝影師順便幫我拍了這幾張美照,但沒有收飯店一毛錢所以這不是業配啦~!
✔️不過我想接業配所以歡迎各大飯店來信😂
✔️更多大叔和漢娜的日常在:Hanna Komatsu
✔️日本語記事はこちら:https://www.instagram.com/p/BzYEx1DghDm/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灌 籃 高手 啟示 在 Huang Jun Tuan 黃 俊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最後一天啦~
12點之前留言分享都有機會參加抽獎啊啊啊啊啊~~~
#好想打籃球啊
#要過年了
#不能吃太胖哦太胖會被殺掉的
#一旦變成豬的人就不會再變回人類
#來自神隱少女的啟示
#說好的灌籃高手呢
[久違的賀年卡抽獎活動來了~]
HI~大家好~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年小弟都會習慣寄賀卡給朋友們
除了去年年初由於辦了大型個展心力交瘁
以致沒有特別舉辦寄明信片的活動
但是啊但是
今年活動又回來囉!!!
抽獎的資格如下!
1. 在2月11號23點59分59秒以前
2. 按本粉絲團「讚」(按過就別按了因為會變收回讚!)
3. 分享本篇文章 (要設公開要設公開要設公開!!!)
4. 在此篇文章下Tag一個你熱愛攝影的朋友(此篇文章此篇文章此篇文章!)
5. 並留言說出關鍵字 「安西教練,我好想打籃球!」
只要滿足上述五個條件就可以參加抽獎啦~
這次的明信片依然是小弟在暗房洗的手工銀鹽明信片
希望在這數位年代可以大家感受一下銀鹽相紙的美好
名額只有10個啊啊啊啊啊~~~~~~
限量是殘酷噠噠噠噠噠噠噠啊~~~~~😈
(如果分享後打下對攝影的感言或對灌籃高手的感言,我都會一個一個認真的看的!)
灌 籃 高手 啟示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BA季後賽第一輪正在如火如荼地開打中,大家或許比較關心,勇士或馬刺誰能拿下冠軍?LBJ領軍的騎士隊又有沒有機會力抗西區冠軍?會像我一樣關心輸家是誰的,只怕並不多見。
今天,塞爾蒂克被淘汰出局了。我對年輕的塞爾蒂克隊倒還不怎麼擔心,因為他們的教練相當稱職,年輕的球員也都大有可為,尤其今天這場球的第四節,看來這支球隊也很有韌性而並不放棄,只要未來能找來一個核心球員,前途看來是一片光明。
我真正想談的,是華人球迷極多的休士頓火箭隊,那支先後有姚明和林書豪的火箭隊。
火箭隊今年以吊車尾的成績擠進季後賽,而且是在最後一刻才超車取得第8種子的資格,對上今年連破紀錄的金州勇士隊,即使MVP級的柯瑞受傷,但能贏勇士一場而不是被橫掃出局,已經算是萬幸的了。
不過,火箭隊的問題不在此刻,而是在更兇險的未來。而從火箭隊的問題來看,也可以讓我們在團隊管理及領導上得到許多啟示。
1. 核心球員很難搞:
火箭隊的台柱是誰?無疑的是大鬍子哈登。純以進攻能力來看,假如我說哈登是全NBA除了柯瑞之外的天下第二人,相信也不會有太多人反對。事實上,以去年來說,哈登正是MVP票選的第二名;而以另一個球員互相票選的結果來說,哈登的得票甚至比柯瑞還多,也就是許多他的場上對手認為,哈登在去年才是天下第一。
今年呢?哈登的表現衰退了嗎?其實哈登還是占據得分排行榜的第二名,僅次於柯瑞。
把一個得分能力如此強悍的球員當作台柱,會有什麼問題嗎?
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會讓所有其他球員都沒球可打。
假如你看過火箭隊的比賽,你就不難發現,球基本上每晚都集中在哈登手裡。即使連林書豪在火箭隊時也一樣,作為控球後衛的他,卻經常摸不到球,因為哈登從進攻都持球都一手包了。
哈登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始終不了解,籃球不是一個人在打的;第二個問題則是,他始終也不了解,籃球不會靠進攻就會得勝,而是防守也要夠強,才能贏球。
把大部分的精力都只放在進攻上,防守時就容易偷懶了。自己每天去混夜店,上場卻只求進攻而不做防守,隊友看在眼裡,你覺得他們還會樂意用自己的四個人去守對方的五個人嗎?當然不可能。這也是火箭為何本季的戰績大幅滑落。
回到企業面來,很多公司把自己的明星球員奉為上賓,一個能幫公司帶來很多訂單的人,就好像單打得分超強的哈登一樣,備極榮寵而成為公司的看板人物。
但是,明星不等於領導者,而當公司或團隊的鎂光燈都集中在一個明星身上時,團隊成員很容易就會分崩離析。尤其當這個明星人物的部分行為難以成為表率時,別的同仁很難學會他呼風喚雨的招攬業績本事,但對他目空一切、專斷自為的其他行為,倒是會學個十成十。
誰應該成為公司或團隊的核心?該選的是一個值得為大家表率的人,而不是表面上看起來能力最強的那一位。
2. 搞不定另一個核心球員:
火箭本季分崩離析的關鍵之二,在於陣中另一位明星中鋒霍華徹底被邊緣化。
霍華是一個曾經拿過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中鋒,其實和哈登的角色及球場上的位置都不相衝突。不過,在球都給哈登一個人打的情況下,霍華就變成一個年薪兩千萬美金的苦工球員。
歷史上不是沒有一人球隊,就像艾佛森時代的七六人,除了得分王艾佛森以外,其他人都是苦工球員。但是,艾佛森曾經拿過MVP,但七六人在艾佛森時代從未拿過冠軍。
另外,我不確定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但艾佛森時代結束後的七六人,到現在都還是聯盟墊底的爛隊。
假如你想組成一支高績效團隊,你或許不該相信團隊績效會是1+1=2那麼簡單。假如籃球和數學的加減法一樣簡單,2003-04年的湖人應該直接拿到冠軍,因為當年的湖人擁有四位超級巨星:歐尼爾、布萊恩、馬龍、和培頓。但結果呢?當年湖人和活塞在冠軍賽的對決下,是由注重團隊籃球的活塞拿下冠軍,而四大巨星的湖人在隔年就解體了。
所以,團隊要好,不是挖角一大堆明星人才來湊做堆就行了,而是要注重這些人的團隊效應。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很遺憾的是,無論是銀行業、科技業、或是消費性產品業,我們幾乎天天可以看到一些龍頭企業的高階人才被挖角。挖角他們的企業無不奉上大位給那些跳槽過來的人才,而那些人才跳槽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挖角他們原來的班底,然後企圖複製他們之前的成功模式。
這樣的做法雖然有些短視近利,但只要能成功,我們也不應該太過苛責。但實際的狀況是什麼呢?是企業屬於人所組成的團體,而人不是工蟻。當企業花太多時間內耗在新團隊和舊團隊間的衝突和整合時,也許就喪失攻佔市場的大好機會了
3. 對教練缺乏信任:
本季在只打了前11場球後,火箭就開除了當時的教練麥克海爾。
這是一個趨勢,當去年的菜鳥教練柯爾,能夠在執教第一年就率領勇士奪下冠軍後,資歷深的教練紛紛面臨失業潮,而一堆年輕教練紛紛冒出頭來。
但是,不是每個教練都是柯爾,也不是每支球隊都是金州勇士隊。
麥克海爾也許從來不是個好教練,他的戰術設計相當死板,我也不覺得他是個好的教練選擇。
但他的資歷夠深,自己也是位名人堂球員。也就是說,當我或其他人要批批評他不懂得怎麼教人打球時,他大可以亮出他的冠軍戒指在我們的面前晃,回問一句,「那你懂得該怎麼打球嗎?」
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教練。當你把資深的教練開除後,你該如何期待接任的資淺教練能帶得動陣中的巨星?
這也是為何我會在文章一開端,提到同樣被淘汰、但氣勢如旭日東升的波士頓塞爾蒂克隊。他們有一個聯盟最年輕教練之一的史蒂文斯,但他手下帶的是一群有幹勁但沒有明星光環的年輕球員,原先球隊的方向是要打掉重練而開始重建,沒想到從去年起就開始打出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成績。
所以,教練的資歷深淺不是問題,但不同的團隊組合,也會需要不同類型或年資的教練。在知名漫畫「灌籃高手」中,若把湘北高中的安西教練拉到陵南高中,魚住就會變成赤木嗎?還是仙道在一夕間就會超越海南的牧?
假如你要找一位團隊的領導者,不管是一個部門的主管,或者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都要想想看,他是否適合原有的團隊成員?就算要把原有的團隊通通打掉重練,也要思考:這位領導者有能力帶領一個重建中而百廢待舉的團隊嗎?還是他的職能只適合大樹底下好乘涼?
另一件麥克海爾給我們的啟示是,也許麥克海爾的確該走,但應該在今年開季之前就走,或者在這個球季打完後才讓他捲鋪蓋,而不是打了11場球就莫名其妙地換教練,而且還是一個代理總教練一路撐到球季結束。
團隊要做出改變,當然可以換人掌舵。但換人的時機,有時比換個人選更重要。過早或過晚,對那個被換掉的人損失都不大,但換人的公司或團隊卻可能因此受重傷而久治不癒。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看看:
http://negotowin.blogspot.tw/2016/04/n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