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茶 X 牛肉 X 汕頭雜炊
火鍋,應該是台灣人愛吃的美食最大公因數之一。
小的如各種涮涮鍋,大如酸菜白肉鍋、麻辣鍋、台南的牛肉鍋、屏東的汕頭火鍋等等,因應各種不同地方的口味與習慣發展出不同的火鍋文化。
之前介紹過師承台南本產牛肉的「牛肆」,今天改吃另一種風格,師承在屏東非常紅的新園牛肉爐,從南部開上來的「屏東雙園火鍋(台北店)」。
汕頭火鍋吃起來的爽度跟台南牛肉鍋有些許不同,台南的蔬菜湯頭多半清甜,汕頭火鍋則是會加入扁魚熬煮,雖然也是清澈純淨,但口感比較單一,完全是要仰賴接下來燙牛肉的鮮甜。
比起台南牛肉鍋多半使用溫體牛,會區分部位口感,且肉片多半片的較薄,汕頭火鍋使用的則是美國的霜降冷藏牛,油花,刀功都豪邁,肉也片的較厚,吃起來更有口感以及美國牛特有的玉米穀物的甜。
另外就要特別講一下最重要的配角也是主角:「#沙茶醬」,我本身是幾乎不吃沙茶醬的,但這裡的沙茶有點像沙嗲,帶著甜香,也比較不油膩,拌入自己喜歡的佐料再打上一顆生蛋黃,據說是在地老饕最內行的吃法。
其他火鍋料與蔬菜就自己從冰箱拿取,以盤子計價,不用擔心預算因為真的很便宜。
特別推薦可以一開始就搶幾盤牛筋邊下鍋熬煮,熬到最後超級香超級加分。然後生腐皮捲我個人也十分喜歡,但很有可能瞬間被拿完。番茄、蛤蜊、玉米等等都是對湯頭非常有加分的選擇。
最後還是充滿實驗精神的煮了雜炊,隨身帶一個對雜炊有研究的朋友真是太好了呢(笑
#我真的沒跑去屏東
#人多好點菜
#八百塊就吃爆霜降牛
📍屏東双園火鍋
- 無公休
- 11:30~14:00 / 17:00~23:00
- 有包廂,近濱江市場
- 現金付款,$600~$800人
- 一定要試試沙茶
濱江市場火鍋肉片 在 食物課 Foodie Studi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食物自然課】又白又紅又青又紫的蘿蔔們
搬到北京半個月,還在熟悉市場裡的食材。
目前最驚喜的是蘿蔔,太多種蘿蔔了。第一次上市場就先買了櫻桃蘿蔔,這貨在台灣多矜貴呀,市場裡難找,總是切薄薄少少地拌在沙拉裡增色。但這兒人民幣三五元就是一把,用草或塑膠繩綑著,沾著土。
市場大爺說煮湯或快炒都行,吃來爽快。櫻桃蘿蔔加上葉子醃的雪裡紅,薑蒜辣椒末,用大火跟著肉片炒,起鍋前滴點芝麻油,中午太懶,就一道菜配飯,仍然飽足。
但拍照還是要涼拌,畫面漂亮。本來想偷懶拆幾篇寫,但總覺得三種蘿蔔擺在一起的樣子好看,只好放一塊兒上桌。
櫻桃蘿蔔切圓片,用少許鹽醃過,加白醋、糖、檸檬汁、芥末籽,但不能浸太久,桃紅色的皮會褪色,讓整個蘿蔔染成淺淺的粉紅,沒精神。拌洋蔥也很好吃,是不同的辛辣混合。
然後是「心裡美」蘿蔔,白綠色的皮,紫紅色的心。汪曾祺老師有篇隨筆寫蘿蔔:「心裡美蘿蔔是北京特色,1948年冬天,我到了北京,街頭巷尾,每聽到叱喝:『哎——蘿蔔,賽梨來——辣來換⋯⋯』,聲音高亮打遠看來在北京做。小買賣的,都得有條好嗓子賣『蘿蔔賽梨』的,蘿蔔都是一個一個挑選過的,用手指頭一彈,噹噹的;一刀切下去,咔嚓嚓的響。」
汪老,這根本是嘣嘣鏘鏘的響吧,這蘿蔔有夠硬,找食譜時總說切絲,這對專長是剁手(物理上)的人來說太困難,最多切條。留著綠皮,和芥菜一樣,有十字花科特有的嗆與辛,帶點苦。加糖加醋就好,或是熱油花椒淋下去拌拌,對比色油油亮亮。
青蘿蔔再換個做法,加麻油、蒜蓉、白胡椒、辣椒、一點點醬油一點點糖。也適合煮火鍋,有點像萵筍,連蘿蔔葉同下,都耐煮。
三種裡最喜歡青蘿蔔,吃起來清甜紮實,其實只用一點點鹽抓醃過就很好吃。說起來比喜歡櫻桃蘿蔔更甚,但架不住人家長得討喜,世間總是好看的吃香。
青蘿蔔留著一半沒有醃,當零嘴,邊吃邊想到汪老寫的:「50年代初,我到天津,一個同學的父親請我們到天華景聽曲藝。座位之前有一溜長案,擺得滿滿的,除了茶壺茶碗,瓜子花生米碟子,還有幾大盤切成薄片的『青蘿蔔。』
玩藝兒吃蘿蔔,此風為別處所無,天津諺云:『吃了蘿蔔喝熱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吃蘿蔔喝茶,此風確為別處所無。」
現在的確在啃蘿蔔配茶,怪好笑。
可最想吃的還是黑白切的蘿蔔、慈聖宮的蘿蔔排骨湯,想到就饞,應該要記得買白蘿蔔的。
#留一片生的心裡美給大家看
#也是唯一切成功的圓片
#於是冰箱裡都是蘿蔔和雪裡紅
#但明天要買白蘿蔔
其實台灣也有賣青蘿蔔和心裡美,濱江市場不用說,有時市場逛逛還是能找到,台中的元氣家農場或是野菜達人粉絲頁上也有。
濱江市場火鍋肉片 在 食物課 Foodie Studi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食物自然課】又白又紅又青又紫的蘿蔔們
搬到北京半個月,還在熟悉市場裡的食材。
目前最驚喜的是蘿蔔,太多種蘿蔔了。第一次上市場就先買了櫻桃蘿蔔,這貨在台灣多矜貴呀,市場裡難找,總是切薄薄少少地拌在沙拉裡增色。但這兒人民幣三五元就是一把,用草或塑膠繩綑著,沾著土。
市場大爺說煮湯或快炒都行,吃來爽快。櫻桃蘿蔔加上葉子醃的雪裡紅,薑蒜辣椒末,用大火跟著肉片炒,起鍋前滴點芝麻油,中午太懶,就一道菜配飯,仍然飽足。
但拍照還是要涼拌,畫面漂亮。本來想偷懶拆幾篇寫,但總覺得三種蘿蔔擺在一起的樣子好看,只好放一塊兒上桌。
櫻桃蘿蔔切圓片,用少許鹽醃過,加白醋、糖、檸檬汁、芥末籽,但不能浸太久,桃紅色的皮會褪色,讓整個蘿蔔染成淺淺的粉紅,沒精神。拌洋蔥也很好吃,是不同的辛辣混合。
然後是「心裡美」蘿蔔,白綠色的皮,紫紅色的心。汪曾祺老師有篇隨筆寫蘿蔔:「心裡美蘿蔔是北京特色,1948年冬天,我到了北京,街頭巷尾,每聽到叱喝:『哎——蘿蔔,賽梨來——辣來換⋯⋯』,聲音高亮打遠看來在北京做。小買賣的,都得有條好嗓子賣『蘿蔔賽梨』的,蘿蔔都是一個一個挑選過的,用手指頭一彈,噹噹的;一刀切下去,咔嚓嚓的響。」
汪老,這根本是嘣嘣鏘鏘的響吧,這蘿蔔有夠硬,找食譜時總說切絲,這對專長是剁手(物理上)的人來說太困難,最多切條。留著綠皮,和芥菜一樣,有十字花科特有的嗆與辛,帶點苦。加糖加醋就好,或是熱油花椒淋下去拌拌,對比色油油亮亮。
青蘿蔔再換個做法,加麻油、蒜蓉、白胡椒、辣椒、一點點醬油一點點糖。也適合煮火鍋,有點像萵筍,連蘿蔔葉同下,都耐煮。
三種裡最喜歡青蘿蔔,吃起來清甜紮實,其實只用一點點鹽抓醃過就很好吃。說起來比喜歡櫻桃蘿蔔更甚,但架不住人家長得討喜,世間總是好看的吃香。
青蘿蔔留著一半沒有醃,當零嘴,邊吃邊想到汪老寫的:「50年代初,我到天津,一個同學的父親請我們到天華景聽曲藝。座位之前有一溜長案,擺得滿滿的,除了茶壺茶碗,瓜子花生米碟子,還有幾大盤切成薄片的『青蘿蔔。』
玩藝兒吃蘿蔔,此風為別處所無,天津諺云:『吃了蘿蔔喝熱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吃蘿蔔喝茶,此風確為別處所無。」
現在的確在啃蘿蔔配茶,怪好笑。
可最想吃的還是黑白切的蘿蔔、慈聖宮的蘿蔔排骨湯,想到就饞,應該要記得買白蘿蔔的。
#留一片生的心裡美給大家看
#也是唯一切成功的圓片
#於是冰箱裡都是蘿蔔和雪裡紅
#但明天要買白蘿蔔
其實台灣也有賣青蘿蔔和心裡美,濱江市場不用說,有時市場逛逛還是能找到,台中的元氣家農場或是野菜達人粉絲頁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