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個被綠色包圍的愜意下午|#小鎮散步 #騎單車也快活
全台許多地方都有綠色隧道,南投 #中興新村 可以沿途欣賞多樣的樹種、雲林的 #三條崙黑森林自行車道 穿過樹林後能見識豐富的濕地生態,台南還有需要順水推舟前行的水上綠色隧道......趁日子還炎熱,來趟樹下乘涼之旅→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環遊世界八十樹」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一粒沙一世界,每棵樹裡也有一整個世界 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另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 世界的樹種變化多得令人吃驚──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至少有六萬種不同的樹種。樹沒辦法拔腿逃離喜...
濕地樹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告別 知本 #東漂小記
因為遇到颱風被取消火車而多待了幾天,還是得在中秋連假人潮來前返家。
待了快四周,我們沒有太多觀光景點行程,就是自然地如常生活,自在到,附近常有人看到我跟三個孩子騎腳踏來來去去,都問我是不是嫁去或是剛搬到當地😂
當地人大多很有人情味,修個腳踏車就讓好奇的孩子體驗幫忙換線,吃個晚餐就收到黃金果/火龍果。小孩最喜歡追麵包車買麵包、在平交道看火車、路上躲狗追...
然後我真的認真思考搬到台東的可能性,還跟老公討論了、研究了學校....(覺得我好像也蠻適合來開民宿的😆)
#台東知本的生活很單純
小孩早上學習完下午就可以出門去海邊,在每天都至少騎個七-八公里訓練下體力恢復不少,孩子最難忘的是每天出門都要騎上坡路的香蕉園。每週我們會安排2-3天到其他鄉鎮小走讀,週五晚上會固定逛一週一次的流動夜市...
除了知本濕地海灘,還去了池上騎腳踏車、鹿野散策、六十石看金針花、太麻里的華源、知本當地建和部落聊天、知本森林國家公園看樹木...。
#慢遊的生活很有趣
在民宿遇到的旅客也很台東style,有退休夫妻來台東尋找落腳田園地,尋尋覓覓找了2年最近終於決定落腳鹿野。
也有退休阿公,單身一個人從高雄每週都來台東住個幾天,沒事就是彈彈吉他看看風景很是愜意。
遇到從台北下來追夢完成花東縱谷騎行的熱血大學生,小孩幫大哥哥們加油打氣,隔天他們離開後,發現在我們的腳踏車上有他們留下的鼓勵小紙條,對兩個小孩有好多鼓舞!
其實還有很多想寫但有時候又覺得好像是很瑣碎的生活小事,過了時間就又忘了寫了~~
也許因為短暫停留,來之前也沒有太多預想,所以覺得大部分都很好,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不過日常生活也是這樣,簡單生活、家人相伴,只要心靈富足了就覺得一切都好...
#東漂日記
濕地樹木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逆天行事的『知本光電案』》
~高金素梅2021.09.10營建署初審會
大地的用途,老天爺早就安排了!
「璨樹颱風」來襲,行進路線跟五年前的「尼伯特颱風」ㄧ度幾乎一樣,箭頭直奔台東海岸線的知本溪出海口。五年前的「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ㄧ年後,台東縣政府竟然無視知本溪出海口是傳統風口的地點,強行發包為「知本光電案用地」。
長久以來,知本溪出海口ㄧ直是調節大地的濕地,這ㄧ大片土地的用途,老天爺早就安排好了,現在,台東縣政府竟然要逆天行事。今天,主管的營建署要審查台東縣政府送件的「土地變更案」,如果,傳統濕地可以變更為光電用地,那營建署就是放棄專業、逆天行事。
以下是我在營建署審查會的兩項意見:
壹、
2016年7月,尼伯特颱風過境台東,氣象局測得最大風速每秒71.3公尺,帶給台東巨大災害。
一年後的2017年8月,縣政府「知本光電專區可行性評估」期末報告完成,建議工程結構強度不低於每秒風速56.1公尺的抗風級數設計。
2018年12月,縣政府完成「知本光電案」招標,營運計畫書裡採用耐風設計每秒風速61.2公尺。
縣政府團隊簡直是不食人間煙火,最大風速每秒71.3公尺的尼伯特才橫掃台東,縣政府竟然為「知本光電案」訂出每秒風速才61.2公尺的耐風設計。也就是說,如果「知本光電案」建場了,如果再來一個尼伯特等級的颱風,百萬片光電板將在台東市區漫天飛舞,人民的生命財產將受到空前的浩劫。
光電場除了無法抵抗颱風,20年後除役的廢棄光電板更是無法回收處理。不只是台灣,先進如美國、日本的光電場,同樣無法抵抗颱風、回收有毒廢棄光電板。
今天以前的20年,有62個颱風侵襲台灣,其中有42個颱風路徑經過台東;科學的統計也可預測未來20年,平均每年會有2.1次颱風經過台東。縣府打算將「知本光電案」設置在颱風風力最強的知本溪出海口,這是無知?還是漠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知本溪出海口這片200多公頃的土地,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友善農耕、生態循環、文化傳承、美麗世界。
貮、
如果再來一個「尼伯特颱風」……
如果「知本光電案」建廠了……
四年多前的尼伯特颱風在台東太麻里登陸,風速17級,卡大地布部落附近的知本溪出海口,風速16級。當時在部落,樓頂加蓋的鐵皮屋與不銹鋼水塔全部被颱風摧毀、飛走,樹木連根拔起、電線桿折斷、貨櫃屋被吹到公路上……。
2016年尼伯特颱風侵襲台灣的時候,16級風力的地方就在台東知本溪的出海口,這個地方就是「知本光電廠」的預定地,當時,風力才12級的彰化沿海太陽能光電場就被颱風摧毀了一大片。如果知本這塊光電預定地如各級政府所願,種下了幾百萬片太陽能板的話,它們經得起天災的考驗嗎?
台東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正面侵襲的颱風,大家可以回顧尼伯特颱風,想像一下16、17級的風力,連根拔起的百萬片光電板漫天飛舞,擊向農地、擊向民宅、擊向任何地方。天災加人禍,誰負責?
營建署場地現勘時,廠商承諾提高抗風係數。但是,有誰可以告訴我,地面型鋼構的光電板可以抵抗16、17級風?
每年都會有颱風,每幾年就會有正面侵襲台東的颱風,這是可預知的風險。在可預知的風險情況下如果還核准通過「知本光電案」,那出了事就是天災人禍。內政部營建署對「知本光電案預定地」要有嚴謹的風險評估機制。
請訂閱
《高金素梅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user/abohome
濕地樹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環遊世界八十樹」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一粒沙一世界,每棵樹裡也有一整個世界
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另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
世界的樹種變化多得令人吃驚──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至少有六萬種不同的樹種。樹沒辦法拔腿逃離喜歡吃它們的動物,只好製造難聞的化學氣味來驅逐侵略者。它們會滲出樹膠、樹脂、乳膠,用以淹死、毒死、癱瘓昆蟲和其他敵人,並且阻絕真菌和細菌。這些防禦機制賜給我們口香糖、橡膠、以及世界上交易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乳香。有些樹木,比如赤楊木,已經適應了生長的多濕地區,發展出防止在水中腐爛的木質,威尼斯就是靠著這類樹木才得以奠下城市基礎。然而,樹木的演化並非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幾百萬年來,它們靠著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條件來自我保護、確保後代能持續存活繁衍。適應得最好的樹木就能產出較後代,擴大分布範圍。
作者強納生.德洛里,在本書裡以樹木的特性和種類為基礎,選出八十個故事,描繪出樹木與人類的互動寫照,有熟悉的日本染井吉野櫻與漆樹,愛美女子的摩洛哥堅果,有些人不敢恭維的榴槤,經典畫作中的主角歐洲黃楊……儘管只是世界植物中的一小部分,就已令人目不暇給。
作者簡介:強納生.德洛里(Jonathan Drori)
強納生˙德洛里是伊甸園計劃的信託基金董事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使,曾經擔任九年皇家邱園和林地信託基金會的董事。他也是林奈協會和倫敦動物協會會員,曾任BBC紀錄片製作人。他並於二○○六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繪者簡介:綠西兒.克雷克(Lucille Clerc)
法國插畫家,取得ENSAAMA職業藝術應用學校視覺傳達專科的高級應用藝術文憑,接著攻讀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傳播設計碩士文憑。她的主要工作領域為傳媒設計,但是也涉獵室內設計和藝術裝置專案。在過去兩年間,她陸續和貝魯提Beluti、迪奧Dior、DC漫畫出版社DC Comics、法羅與包爾Farrow & Ball彩漆、福南梅森食品百貨Fortnum & Mason、巴黎旅館連鎖Hôtel de Paris、馬莎百貨M&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溫莎與牛頓繪畫用品公司Winsor & Newton、以及皇家歷史城堡基金會Historical Royal Palaces。她以手工繪畫和絹印創作,大部分的個人作品靈感來自於倫敦市,以及自然與城市的關係。
出版社: 天培文化
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5154QGCxHE/hqdefault.jpg)
濕地樹木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太平山青年商會
《愛~樹木Love Tree, Love L!VE -植出個未來》第三屆植樹活動
太平山青年商會昨日(三月二十四日 星期天)於坪洲復育區舉辦第三屆《愛~樹木Love Tree, Love L!VE -植出個未來》植樹日,本會誠邀太平山青年商會會員、各位分會會員、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及上一屆參加者出席並贊助了多位青少年親身體驗一人一植樹造林的實際情況。籌委會仝人特此多謝各贊助者支持、近百人的參與及各會員的捐贈!
活動當日初段有驟雨,但天公做美,其後放晴,令大家可以在舒服的環境下到復育區植樹。是次活動分為簡介、示範及實踐三部份,青少年完成後獲得頒予証書。是次活動本會特別為受惠機構「香港綠色自然聯盟」捐款。香港綠色自然聯盟為一所非牟利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地球日委員會、世界濕地組織、HIMA FOUNDATION等組織聯合進行國際植林綠化工作,向學校和不同組織提供具啟發性的環保經驗,為弱勢群體和青年領袖訓練進行有關改變環境及社會的活動,建立生態恢復計劃等。
是次活動籌辦主席暨本會社會發展董事江芷恩及社會發展組副會長高松傑表示過往舉辦植樹目的為修復自然生態環境,然而全球暖化問題咎因於都市化的生活方式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推廣實踐節能減碳一事刻不容緩。
今年為加強對環境作出貢獻與教育推廣,本會將會在4月25日於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舉行活動(二)-《青商知識講座 暨 愛~樹木Love Tree, Love L!VE - 節能減排工作坊》,非常榮幸邀請了08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甄偉僑博士及理工大學代表到場分享以行動証明支持與出席人士一同進行簽署約張儀式,從個人生活模式及態度改變實踐愛護環境,減輕全球暖化現象,為下一代留下純淨的地球。我們太平山青年商會再次誠邀各太平山人及各位分會會員出席是次講座。
最後,特別鳴謝(排名不分先後):
2013年會長張天智
2005年會長梁珮澄參議員
2009年會長楊健茹參議員
再次多謝大家的支持及參與,我們明年 2014 見!
關於太平山青年商會:
太平山青年商會乃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轄下十九分會之一,成立於一九七八年,是一個致力發掘青年人領潛能的非牟利組織。宗旨是為年青人提供發展機會以進他們創造積極的改變。現時,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擁有超過1,500名會員,來自十九個分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5JbjXeOY1I/hqdefault.jpg)
濕地樹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在大台北地區,候鳥數量與種類最多的棲息地,就是關渡自然公園。這裡是基隆河和淡水河的交會口,也就是所謂的生態熱點。其實當初這裡是荒廢的稻田,總共花了漫長的二十年時間,才把它設成保留區。如今,關渡濕地又面臨另一個消失危機,就是被雜草攻佔.濕地漸漸陸化。
優雅飛翔的蒼鷺、踩著粉紅色細腳的高蹺?,還有成群的水鴨,每年冬天,這些鳥兒都會遠渡重洋,來到台北關渡濕地,接受台灣這片土地熱情的款待。就位於基隆河、淡水河會和的生態熱點,關渡自然公園每年都至少吸引150種,超過1萬隻鳥兒來報到,不過這裡被台北市政府劃設為保留區保護,因為地主反對,足足爭取了二十年。
在還沒設為自然保留區前,這裡只剩荒廢稻田,還有滿坑滿谷的廢棄物,十年前,市政府委託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之後,園區煥然一新、一片綠意盎然。不過綠意卻大舉蔓延,水生植物和陸生雜草,不斷滋生,雜草多到園方只好買來水牛吃草兼除草,還是不敵大自然的力量,雜草攻占濕地,開始長起了一棵樹、兩棵樹,到一堆樹。
看到小樹長成大樹,不是一件好事嗎?如果長在濕地就不是好事,關渡自然公園表示,陸化代表濕地變乾,原本半水半陸的泥灘地慢慢縮小,減少鳥類的食物來源,整個生態系也會像牽一髮動全身,慢慢質變。為了不讓濕地就此消失,園方每年都要編列上百萬來挖土。
因為鳥類豐富,關渡自然公園1998年就被國際鳥盟列為重要野鳥棲地。然而,附近人為設施的興建,加上自然的淤積,關渡濕地也走向消失的危機,雖然園方仍努力維護、和大自然拔河,不過等到哪天綠樹成蔭,恐怕就是濕地徹底投降的時刻了。
記者林靜梅謝其文吳嘉堡台北報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X7JiEjmlc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