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8CCAsRKDvK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莘莘學子開學在即,受疫情影響,新學年初期,全港中小學都要網上教學,學生們只能「在家開學」。當局希望第三波疫情徐徐緩和,中學可以在9月內分階段復課,然而疫情反覆不定,教育復常之路,難保不會橫生枝節。疫情曠日持久,香港需學習與疫共存,盡量讓社會經濟活動「可持續重開」,基礎教育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對疫下教育新常態,不能再像疫情初期般只求權宜之計,必須有中長期部署。網上教學是疫下不得已的安排,無法替代面授課堂和正常校園生活,當局要以創新思維,在疫下網上授課與全面復課返學之間,探索更多可能性,同時亦要支援基層學生,避免數碼鴻溝影響他們疫下學習。暑假步入尾聲,新學年即將來臨。當局因應第三波疫情,早於本月初已宣布,中小學9月雖可「開學」,但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均要暫停,直至另行通告,意味莘莘學子只能在家「開學」,新學年初期仍要網上授課。過去兩周,本港疫情有好轉迹象,重開社會經濟活動,又再提上討論日程。
蘋果頭條
台灣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館長」陳之漢今日凌晨約2時半遭人槍擊,身中兩槍,倒在林口健身房門口,一名男子之後到警局自首。陳之漢是網紅,他中槍後,意識仍清晰,還吩咐助理直播搶救情況,中槍部位在右手及右腿,搶救過程中相當疼痛,他多次哀號出聲,許多粉絲留言為他加油打氣。據陳之漢的助理表示,開槍者疑是之前與「館長」發生過糾紛的人。「館長」說:「我中了兩槍,希望大家這一次如果我不幸死的話,請大家一定要傳承我的精神、一定要傳承我的精神,啊~啊~,請大家照顧我的老婆跟小孩,拜託大家、拜託大家,還有我的媽媽,拜託大家,啊~大腿一槍。」警方表示,槍手開了3槍,「館長」手腳各中一槍,造成右臂與右大腿大量出血,他之後被送到林口長庚醫院急救。事發後,一名男子到警局自首,但拒絕提供個人詳細資料,並強調要等律師到場再接受偵訊。
東方正論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一班反中亂港的牛鬼蛇神嚇得雞飛狗跳,逃的逃,散的散,最新出逃的一批,涉及違反國安法被捕候查的港獨成員。諷刺的是,有人乘坐「大飛」欲着草遁往台灣途中,在內地海域被中國海警截獲落網,名副其實的「送中」,落得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的下場。中國海警局官方微博透露,本周日早上,廣東海警局在粵港中國管轄海域內進行反偷渡行動,在果洲群島查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快艇,拘獲在港涉嫌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洗黑錢、於本月十日與壹傳媒黎智英同日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據了解,該艘快艇當時共載有十二人,灣仔汽油彈案及華仁書院炸彈案等疑犯亦在其中。本港黑幫先安排他們從香港西貢布袋澳出發,潛逃台灣後再申請政治庇護,最終東窗事發。
星島社論
本報上月獨家報道違法「激進分子」循水路逃往台灣尋求庇護,中港執法部門其後加強打擊,日前截獲潛逃離港圖往台灣的極端「勇武派」和「攬炒派」人士!中國海警發出公告,指廣東海警本周日在南海水域截獲一艘快艇,拘捕十二名偷渡客,被捕者包括涉嫌協助「我要攬炒」組織呼籲國際制裁中港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李宇軒,部分人是涉爆炸品等暴力案的「屠龍小隊」成員,他們打算逃往台灣尋求庇護但事敗。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稱,警方正了解被捕者身分。中國海警前晚在官方微博交代案情,指出本周日(二十三日)上午九時許,廣東海警局在粵港東南方向、內地海域(21°54'00''N、114°53'00''E),截查一艘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當場拘捕十多人,當中包括李XX及鄧XX,案件正在調查中。
經濟社評
新學年下周展開,但疫情增添開學難度,港府力爭在下月底前復課,但復課存在極大考驗,當局須與校方合力做好防疫措施,並制定好一旦再爆疫的應變方案,尤其網上授課的軟硬件配套,確保數碼鴻溝不會拉闊。教育局與中小學校長代表昨開會,商討開學後在家學習和復課安排。消息指,當局傾向不早於9月14日復課,分階段落實。疫下復課難度高,尤其社區仍有隱形病人,自願性全民檢測未必可悉數全部找到,若學校防疫措施做得不到位,隨時再爆疫,美國是最佳例子。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復課後,便有逾550名學生確診,大批師生要隔離,令歐洲多國民眾均認為疫下復課不安全,堅決反對下周復課的安排。英國甚至強制學生回校復課,違者家長要罰款120英鎊(約1,230港元),嚴重最高可罰款2,500英鎊(約25,625港元)和判囚半年,另又反對在校內戴口罩,結果在教育界反對後轉軚。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8CCAsRKDvK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激進創新例子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對於現在的市場是不確定的,説不上是個泡沫,但我認為是時候重回謹慎了。」這是橡樹資本聯合創始人兼聯席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近日接受騰訊財經獨家視頻專訪時表達的最新觀點。
他在專訪中表示,這幾年來,他一直非常謹慎。橡樹資本曾在三月和四月市場大跌之時都是大買家,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便宜貨」了。美聯儲的行動是絕對必要的,但卻給價值投資者帶去了困難。對於現在的市場,他感到非常不確定,並認為是時候回到謹慎狀態了。
但不是説此時應該賣出。他表示,投資最大的錯誤是不買入具有長期發展前景的核心資產,更大的錯誤是賣出。
那麼,對於霍華德·馬克斯而言,他如何解讀疫情影響、美聯儲應對措施、股市及走向以及投資未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他認為的合理投資策略應該是怎樣的?
以下為訪談內容:
騰訊財經:首先想請問您,今年上半年的市場和經濟狀況對橡樹資本的投資策略有何影響?
霍華德·馬克斯:這幾年,我們一直很謹慎。
疫情發生之前,我們就認為市場已經處於高位,經濟復甦已久,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知道市場很容易受到外生因素的影響。今年初,我們依然保持謹慎的投資組合,隨後疫情就來了。
3月,市場大幅下跌,我們也沒有變得很激進,主要是大舉買入了從3月9日到23日的兩週時間裏價格大幅下跌的公募債券。我們撿了大便宜。然後,市場很快就轉頭向上了,我們就很難在市場上找到「便宜貨」了。
現在,我們再次回到謹慎的狀態。因為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動恢復了市場信心和流動性都,債券市場已經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便宜貨」了。
騰訊財經: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很多公司面臨現金流危機。您是否認為這是購買不良資產的黃金時期?不良資產也就是説,好的公司、但暫時表現糟糕的資產負債表。
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中,我們通常採用逆週期的方法。也就是説,在週期向上、企業盈利表現良好、經濟強勁、市場情緒樂觀、物價上漲時,我們往往會保持謹慎。而在週期向下、經濟疲軟、企業盈利不佳、物價下跌、市場情緒低迷時,我們會變得更加激進。
一方面,不少企業面臨現金流困境,企業債價格大幅走低,我們也確實大量購買了那些我們認為可以生存下來並繁榮發展的公司的債券;但另一方面,美聯儲的行動導致債券價格上漲。結果是,大多數企業債(包括高收益債券和優先貸款)的價格並不低,甚至有些公司信用不佳但債券價格很高——這與我們尋找的投資標的正好相反——我們尋找的是信用好而價格低的債券,但我們遇到的是信用差而價格高的情況。
我們現在更關注私募債券。經常有急需流動資金的公司找到我們,我們也已經發放了幾筆大額救助貸款。我們不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而是直接把錢投給有需要的公司。4月初以來,我們基本上都是這麼做的。
騰訊財經:如何評價美聯儲採取的刺激經濟措施,尤其是買入企業債的行為?是否有助於美國經濟復甦?又是否影響了以債券投資為主的橡樹資本的投資嗎?
霍華德·馬克斯:我更傾向於將美聯儲的行為稱作支持或救助,而非刺激。美聯儲的行動是美國經濟的「救命稻草」,是為了保持經濟「活着」,絕不僅僅是刺激。在我看來,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動是絕對正確且必要的。
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某些事情可能產生負面後果,可能不完美,但不意味着它是錯誤的。
問題在於,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為推高了大多數資產(包括股票和債券)的價格,這給橡樹資本和其他試圖尋找「便宜貨」的投資者帶去了困難。
我們本可以以極低的價格買入一批企業債,但因為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干預,低價不存在了。未來幾個月,很多企業可能將再次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它們的債券價格又將下跌,但美聯儲無法一直保持這種資產購買的速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必須保持謹慎、而非激進的原因。
總體看,我們現在對公募債券市場保持謹慎,在私募債券市場保持耐心、尋找機會。
騰訊財經:自3月底以來,全球許多國家的股市實現了一輪強勁反彈,但世界依然處於非常嚴重的公共衞生危機當中。您如何理解全球股市表現與疫情狀況之間的背離?市場的強勁反彈是理性的嗎?
霍華德·馬克斯:我認為是理性的。
一方面,我們遇到了這場疫情,面臨着80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似乎有着用不完的政策彈藥。這幾股強大的力量相互碰撞。這次,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贏了。邏輯是,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提供流動性支持,企業得以維持下去,市場樂觀情緒重燃,資產價格被推高。
問題在於,這是理性的嗎?
我們需要關注到,利率正在持續走低,這就導致資產更容易有吸引力。比如,當基準利率為12%時,收益率8%的債券看起來沒什麼吸引力;當基準利率是5%時,收益率8%的債券看起來非常不錯;如果基準利率降至零,收益率8%的債券就像是中獎了;如果基準利率降到負值,收益率8%的債券就像是送錢。
美聯儲通過提供流動性和降低利率鼓勵了資產購買,這就推高了資產價格。所以,我們不能説市場的反彈是不理性的。
只不過,一個重要的區別在於,資產現在的高價格並不是由基本面支撐的——不是因為經濟強勁或公司經營良好,而是因為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通過貨幣和財政工具創造了需求。
騰訊財經:我們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出現反覆。如果不幸出現大面積二次爆發,股市會不會二次觸底?
霍華德·馬克斯:這個問題很關鍵,但很難回答。
如上所述,資產現在的高價格不是因為經濟和企業基本面的強勁,而是由於美聯儲提供流動性和降低利率,那麼這表明,美聯儲需要加大購買力度、提供更多流動性、繼續降低利率,才能維持資產價格進一步走高。
但是,美聯儲可以一直這樣做嗎?如果不能,市場會在美聯儲停止行動的時候調整嗎?沒有人知道答案,沒有人知道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是否面臨寬鬆額度或債務上限、是否會被迫停止行動。
當然,美聯儲是獨立的,但美國財政部的行動有賴於其他政府部門。在我看來,政治因素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有可能會限制財政部的行動。
騰訊財經:觸發市場回調的因素將會是什麼?美聯儲、美國大選、油價,還是其他?
霍華德·馬克斯:同樣,這是一個無法預測的問題。
可能因為美國政府無法就進一步的支持行動達成一致,可能因為疫情比所有人預期的更加嚴重,可能因為疫苗遲遲無法研製出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我們永遠無法預測未來,就像我們從未預料到新冠疫情大流行一樣。會是什麼觸發市場下一次大跌?可能又是一個意外,我們無法預測。
有趣的是,如果回頭看,2019年12月甚至2020年2月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對我説,我知道市場不可能永遠這樣漲下去,但我想不出有什麼會讓它停下來。誰也想不到這場新冠疫情。
現在,我也預測不了股市是否會下跌,因為美聯儲還在儘可能地提供支持,我們也不知道這種支持能否一直持續下去。
騰訊財經:納斯達克和FAANG在今年上半年屢創新高。您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的價值股和成長股?哪一個表現會更好?
霍華德·馬克斯:哪些股票會更受歡迎,這依然是一個無法預測的問題。
即使是在疫情來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以FAANG為代表的科技股、成長股都依然是非常棒的公司,它們讓世界變得更有效率。目前看來,未來這些公司依然有望在世界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
一方面,科技公司的業務狀況表現很好;但另一方面,強勁的股價已經定價了它們未來的業績預期。我們再看週期股和價值股,它們業務狀況非常好,股價則處在歷史低位——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事實上,週期股和價值股多年來表現一直遜於成長股,我們很難説這種情況會不會逆轉。
投資不是容易的事,每一個投資決定都很難,對於每個人來説都是如此。市場的存在就在於讓投資決定變得困難。好東西貴,不好的東西便宜,兩者之間如何選擇?你寧願買處於高位的好公司股票,還是買處於低位的、經營也很好的公司的股票?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在我看來,投資是反直覺的,看起來明顯的東西可能是錯的。每個人都應該用足夠的謹慎對待投資決定,而且,成長股和價值股之間的選擇是其中一個最困難的決定。
騰訊財經:關於負利率。從歐洲和日本過去的經驗來看,負利率會對資產價格產生什麼影響?美國會進入負利率嗎?
霍華德·馬克斯:如前所述,利率越低,金融資產就越值錢。負利率的一個直接影響是,會推高股票等證券資產價格。
歐洲和日本實行負利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理論上,負利率能鼓勵銀行放貸和居民消費,從而刺激經濟。但問題是,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我不認為負利率適合美國。首先,我和一些地方聯儲主席和理事交談過,他們都説美聯儲不會採用負利率;再者,美國經濟依然比其他大多數國家都要強勁,而負利率是應對經濟疲軟的政策。
騰訊財經:經濟復甦將呈現哪種形態?U型、V型、W型、耐克勾型、鋸齒形、還是最悲觀的L型?
霍華德·馬克斯:我不認為會是V型。在我聽來,V型意味着對稱,也就是説,經濟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是相同的。經濟已經開始恢復了,但我不認為會以與下降時一樣的速度恢復,我認為會逐步地、緩慢地恢復。
大多數人都認為,經濟要到2021年四季度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我也覺得是這樣。這意味着,三個月的下跌,需要18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所以我不會稱之為「V型」,我稱之為「勾型」:急劇下降,然後逐步緩慢上升。
騰訊財經:理解市場週期是您最重要的投資理念之一。我們現在處於市場週期的哪個階段?與您經歷過的以往情況相比,當前週期有何相似和不同之處?我們應該如何為即將到來的週期下一階段做準備?
霍華德·馬克斯:首先,我要説明的是,2020年所發生的一切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
我是研究週期的,2018年我出了一本書叫做《週期》(Mastering The Cycle)。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是這樣的:市場脱離低谷、經濟變得強勁、公司經營漸佳、股價開始上漲、市場情緒好轉、直至觸頂,隨後,經濟開始疲軟、企業盈利欠佳、股價開始下跌、市場情緒低迷、直至觸底。這是一個上上下下的過程:上行過度,然後回調,下行過度,然後反彈——這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
但這次不是週期,這次是原本非常健康的經濟受到了外生衝擊,這就像是突然被一顆從外太空飛來的流星撞擊,意料之外,和週期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還有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在於,通常當經濟處於低谷時,股票價格也處於低點。但由於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動,現在顯然不是這樣,資產價格處於非常高的位置。所以,再強調一次,這不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這也是當前階段與過往我們經歷過的週期的一個巨大差別——經濟疲軟,但資產價格高企。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當前所發生的並不是經濟活動的正常波動,而是一次性的外生衝擊造成的。眼下是一場公共衞生危機,而不是一場金融危機,所以這一次,單靠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解決不了這場危機——他們可以刺激經濟,他們可以推高資產價格,但他們解決不了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新冠病毒——只有醫學和疫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騰訊財經:在4月6日發表的題為「校準」的投資備忘錄中,您寫道,「現在是時候,謹慎的投資者可以減少過分重視防禦,朝着更中立的立場甚至朝着進攻的方向邁進。」這是您是在市場底部的時候做出的判斷。
三個月後,市場又回到了歷史高點。您在最新的備忘錄中寫道,您對5、6月的市場漲幅持懷疑態度。現在,對於是該防禦還是該激進,您的最新觀點是什麼?
霍華德·馬克斯:當資產價格相對於基本面處於低位時,投資者應該更加激進;三月和四月初的時候就是如此。而當資產價格相對於基本面已充分定價或定價過高時,投資者應該持謹慎和防禦的態度;現在就是如此。
我認為現在的資產價格已經充分定價——並非過高,並非瘋狂的泡沫,而是已經充分定價。所以,我覺得是時候重回謹慎狀態了。
但我並不是説此時應該賣出。經濟可能會復甦,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可能繼續提供支持。
我想對所有讀者説的是,你們應該能感受到,我對於現在的市場是不確定的。如果我不確定,你們也應該不確定。
騰訊財經:作為價值投資者,您一直強調尋找「便宜貨」的重要性。全球範圍來看,現在市場上還有哪些「便宜貨」?如何判斷一項資產是否足夠便宜,您有什麼標準或指標嗎?
霍華德·馬克斯: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投資並非易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不應該期望自己能夠在投資這件事上做的多麼的好,因為投資是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
而且,大多數時候,市場都沒有明顯的「便宜貨」可買:好的資產總是很貴,而便宜的資產總有明顯的缺陷。
今天的市場也是這樣的情況。美國:美股價格並不便宜,不過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經濟正在復甦當中;歐洲:沒有美國那麼好,但價格更便宜些;日本:價格也便宜,但增長相當緩慢;新興市場:價格更低,但受到的衝擊更大。
騰訊財經:「核心資產」是近年來中國市場上非常流行的一個説法。在全球範圍內,您認為「核心資產」有哪些?
霍華德·馬克斯:有着長遠發展前景的好公司或者好國家,就是核心資產。
你應該買入並長期持有它們——核心資產不是用來頻繁交易的,不要犯買進賣出的錯誤,這會讓你錯過它們的長期發展。亞馬遜、騰訊這樣的公司都是很好的例子。
像我這樣的價值投資者,有時我會買入一些股票和債券,我買它們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很便宜,但我未必會長期持有它們,一旦它們充分定價或者高估了,我就賣出了。
好公司和好國家的資產是可以持有20年之久的,對於這些資產,最大的錯誤是不買入,更大的錯誤是賣出。
騰訊財經:疫情期間,橡樹資本子公司落户北京。您如何看待中國不良貸款市場以及其他人民幣資產的投資機會?
霍華德·馬克斯:我們活躍於中國的不良貸款市場已經五年了,我們獲得了很多經驗和專業知識,也取得了很好的結果。我們也持有大量中國股票,淨值表現還不錯。我相信我們將繼續投資中國。
現階段,每個經濟體都面臨艱難的挑戰,中國也是如此。我們不知道短期會發生什麼,但我們對中國的長期前景是樂觀的。
訪談影片:
https://v.qq.com/x/page/p31303tkded.html
激進創新例子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Nothing spreads like fear
【明天過後:武漢病毒大流行後的世界】
想像一下,在武漢病毒大流行得到控制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並不容易做到,尤其當你被關在家裡,苦惱著自己的小公司要怎麼發工資,或者試圖上網買點食物塞滿冰箱的時候。也許更糟糕的是,你或你的家人正在生病。
危機終究會過去,但在彼岸等待我們的,將不會和知道武漢病毒是什麼之前的世界一樣。
這場大流行已經在重塑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行為。過去的前提已經被捨棄,當決策者們花費數兆美元來穩定經濟時,赤字鷹派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曾經被認為過於激進的全民醫保和社會安全網,正在得到更多的主流關注;債務變成了詛咒,藥品和醫療用品的關鍵原料短缺,正在考驗著全球多元化發展。
武漢病毒是真正意義上的黑天鵝,它既是不可預測的,也是一個具有巨大後果的事件。黑天鵝決定了歷史,因為只有在這種時候,國家、社會和個人才不得不從根本上改變。它改變了一切,包括國家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以及公共財:如醫療和教育的本質。
投資者不會想等著看未來會變成怎樣,他們正試圖弄清楚什麼將是新常態,因為人們形成了新的習慣,比如說全數網購、線上看病甚至拜訪客戶,以及重新評估債務、資本主義和全球化,這類的趨勢將加速。
後武漢病毒世界的可能模樣,已經開始在亞洲浮現。在中國封鎖兩個半月以後,人們開始重新出門。商場的銷售量已經恢復到去年的一半左右,房屋銷售也在反彈;在晚餐或看電影時搶座位可能會變得更難,因為餐廳和電影院會設計成梅花座,以增加社交距離。
而通勤時間可能會變少,因為普遍的在家工作實驗,說服公司讓更多的人遠程辦公,並重新考量他們龐大的原有辦公空間。
當然一切都還很模糊:包括美國什麼時候能解除緊急狀態。武漢病毒的疫苗或治療方法也將改變現狀,全球約有140種實驗性藥物治療和疫苗正在開發中,但疫苗可能需要12到18個月。
在此前,民眾將接受廣泛的測試和監測,政府也需要激勵民眾遵循各種限制。這和準備充分的醫療系統已經幫助德國、韓國和台灣離恢復正常狀態更接近。
不過在人口超過500萬的國家中,美國的檢測率一直是弱點。到目前為止,美國的檢測率落後於香港、西班牙和義大利,僅為0.6%。而美國零星的限制措施,有可能會讓美國出現滾動式爆發,或第二波疫情爆發。
如果沒有測試和追蹤,就必須關閉一切,而市場還沒有考慮到這有多昂貴,我們可能得在谷底更久。
這也會影響民眾的心理。大流行破壞了人們的控制幻覺,觸發了杏仁核,大腦被恐懼刺激,會讓人產生一種高漲的情緒;但如果威脅持續下去,人們的理性思維能力會被壓抑,造成恐慌,進一步的失望和再次崩跌,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只有莽撞的交易員才會雙倍下注;其餘的人可能會在第一次大跌時表現得興奮,但出現意料之外的崩跌時,那才是真正的恐慌時刻。我們會變得非常保守。
未來保守主義可能會是普遍的主題,因為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會因為大流行重新調整。下面是它可能的表現形式:
消費者
消費者的表現如何,將決定經濟復甦的範圍。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之後,個人儲蓄率從幾乎一無所有,飆升至創紀錄的28%,因為大蕭條時期的一代人專注於未雨綢繆。這場大蕭條帶來的衝擊,再加上市場下跌和失業,可能會推動消費者增加儲蓄,包括那些仍在工作的人。
美國的早期數據顯示,消費者已經在縮減開支。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在所有因危機而面臨收入減少的人中,約40%的人正在減少支出,甚至連必需品的支出也在減少。在本周發布的另一項調查中,超過一半以上的受訪者已經勘使動用儲蓄或應急基金,63%的受訪者擔心錢用完。
儘管如此,人們最期待的是再次外出用餐。
信任也將在他們花錢的地方發揮重要作用用。現在,人們正在期待同行和企業提供領導力和可見的解決方案。這可以通過各種形式來實現:包括那些已經站出來幫助社區或工人的公司,或者採取明顯的措施來保護消費者的安全,比如在雜貨店的收銀臺上清洗購物車和設置防護罩。
對各種通路的投資,讓公司與客戶能在線上和線下互動也有幫助。例如,NIKE在中國市場上的業績已經提前復甦,通過保持門店的清潔,並通過其APP聯繫顧客,向顧客宣傳健身知識,而不僅僅是向他們銷售運動鞋,對公司的發展大有幫助。
另一個例子是奢侈品品牌LVMH,該公司在購物者逛店時向顧客發放白手套,並讓售貨員戴著時髦的口罩。
這場流行病使人們養成了新的習慣,因為人們被迫在網上購物。不僅僅是青少年,老年人也開始在網上社交。人們開始在家工作,與客戶、業務夥伴和客戶打交道,這有可能徹底改變工作場所,並重新評估商務旅行的無處不在。
這代表5G、無線技術和雲計算等基礎設施相關的長期機會,如網路設備和鐵塔公司,其估值具有吸引力;網路安全類公司也應該更容易抵禦支出削減。
但商業地產和旅遊業可能會受到傷害,因為公司會重新評估他們需要多少辦公空間,並將商務旅行換成視訊會議。進一步傷害旅遊行業的是休閒活動的可能轉變,因為人們選擇留在當地,以避免旅行限制的麻煩,或可能對外國人產生的反彈。
自2月份以來,全球範圍內的航班數量下降了70%,而美國的酒店房間的入住率僅有20%。目前還不清楚限制放寬後會有多大程度的復甦,但需求的降低會迫使航空公司、娛樂場所和餐館減少稼動率。
這可能會使休閒消費變得更加昂貴,而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2/3的服務業也會因此受衝擊,如果服務得人數只有一半,就需要提高服務的價格。當然服務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例如更少的員工。
企業
看到業務的蒸發,會讓企業重新考慮自己的雨天資金。取得多年的廉價債務後,企業很可能會青睞於更多的現金。
就像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你會想起不負責任的駕駛,企業也會思考他們的運營和企業槓桿率,並開始意識到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復原力,與盈利能力一樣重要。
強者可能會變得更強,因為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定位,讓他們在較弱的競爭對手退出,或現金緊張而無法創新的情況下,搶占市場份額,提高盈利能力。
這場大流行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營運挑戰,由於供應鏈距離較遠,企業無法獲得關鍵零組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貿易戰已經迫使企業重新調整供應鏈,而且這種情況還將進一步加劇。
高管們現在正在談論區域化和中心化,在一個地區生產商品,而不是全球化。隨著企業將更多的生產遷回勞動力年齡較大的北美,自動化、機器人和數位公司的股票將有更多催化劑,這些公司可以使製造商更有效率。
這也會給企業帶來政治和社會方面的壓力,因為這種流行病在國內凸顯了不平等。在小企業工作的低薪工人中,學歷低於高中的低薪工人是第一批失去工作的,這些職位通常缺乏帶薪休假或退休福利。
這場危機所顯示的是,我們的經濟非常強大,但我們的社會結構和勞動力並不強大,社會和經濟都有一種自我修正的方式。問題是它是否會變得更加平衡。
這場大流行病可能會加速推動企業將關注點從股東擴大到社區和員工,如果企業接受政府救助,對企業如何向員工支付薪酬,以及是否削減高管薪酬或回購等方面的審查也會增加。
這場危機可能是重新定義資本主義的轉折點,使其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長,就像大蕭條時期的情況一樣。在大蕭條期間,看到老年人無家可歸和貧困,導致了社會保險的建立,現在社會保險已經成為大多數退休人員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場危機可能會帶來類似的壓力,要求提供醫療服務和帶薪病假,以及更廣泛地重塑醫療體系。這些都需要在下屆選舉中得到解決,政治給投資者帶來了另一個層面的不確定性。
政府
在這場大流行病中,各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一個又一個前所未有的舉措。印度已經將13億人全面封鎖了三周,而美國96%的人口都受到了某種限制。其他國家在幾乎沒有任何反對聲量的狀況下,就關閉了邊境。
全球政策制定者已經打開了他們的錢包,並向經濟注入了數兆美元的資金,其中可能包括美國的基礎設施法案,或向小企業和其他國家提供更多的援助。到目前為止,美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相當於GDP的四分之一以上。然而,即便是赤字觀察家們也沒有多少抱怨,他們注意到了低利率,並稱支出是避免危機的必要手段。
這些支出聽起來很像現代貨幣理論,或稱MMT,許多經濟學家幾個月來一直在爭論:這不是健全的長期經濟政策,但現在沒有人在乎,尤其是在大選僅剩7個月的情況下,政客們更不會在乎。
對監管的看法也在發生變化。在經歷了近年來的放鬆監管狂潮,支撐了市場的發展之後,這場大流行可能會迎來一波監管熱潮,這可能包括在長期護理機構發生死亡事件後,增加養老院的安全措施,更好地準備醫療系統,以及進一步減少對中國和其他國家在戰略物資上的依賴,包括藥品和醫療用品。
如果各國建立壁壘,進行指責遊戲,而不是共同應對這種不受國界限制的流行病,那麼這場大流行病可能會比貿易戰更能破壞全球化,現在還不清楚會走向什麼局面。這些潛在的變化,會影響到市場預期和投資者的情緒,憂慮的部分原因,是缺乏過去的案例。
有人研究14世紀以來的15次大流行病和武裝衝突,發現大流行病的主要後遺症持續了約40年,實際收益率「大幅壓低」,而戰爭的後果對經濟影響不大,這可能是因為大流行病後,人們轉向了更多的預防性儲蓄。
投資者仍有金融危機帶來的傷痕。家庭擁有股票的比例從2007年的62%下降到2016年的51%,就在金融危機之前。這個份額在過去三年裡才開始上升,2019年達到55%。再加上企業行為帶來的變化和政府監管的可能性,估值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美國企業和民眾一樣,會用更低的槓桿來經營,這意味著市場會以更低的市盈率進行交易。往好的方面想,許多投資者已經經歷了網路泡沫、911事件、金融海嘯和這次大流行的考驗,這讓我們有了更理性的投資者。
激進創新例子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8CCAsRKDvK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莘莘學子開學在即,受疫情影響,新學年初期,全港中小學都要網上教學,學生們只能「在家開學」。當局希望第三波疫情徐徐緩和,中學可以在9月內分階段復課,然而疫情反覆不定,教育復常之路,難保不會橫生枝節。疫情曠日持久,香港需學習與疫共存,盡量讓社會經濟活動「可持續重開」,基礎教育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對疫下教育新常態,不能再像疫情初期般只求權宜之計,必須有中長期部署。網上教學是疫下不得已的安排,無法替代面授課堂和正常校園生活,當局要以創新思維,在疫下網上授課與全面復課返學之間,探索更多可能性,同時亦要支援基層學生,避免數碼鴻溝影響他們疫下學習。暑假步入尾聲,新學年即將來臨。當局因應第三波疫情,早於本月初已宣布,中小學9月雖可「開學」,但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均要暫停,直至另行通告,意味莘莘學子只能在家「開學」,新學年初期仍要網上授課。過去兩周,本港疫情有好轉迹象,重開社會經濟活動,又再提上討論日程。
蘋果頭條
台灣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館長」陳之漢今日凌晨約2時半遭人槍擊,身中兩槍,倒在林口健身房門口,一名男子之後到警局自首。陳之漢是網紅,他中槍後,意識仍清晰,還吩咐助理直播搶救情況,中槍部位在右手及右腿,搶救過程中相當疼痛,他多次哀號出聲,許多粉絲留言為他加油打氣。據陳之漢的助理表示,開槍者疑是之前與「館長」發生過糾紛的人。「館長」說:「我中了兩槍,希望大家這一次如果我不幸死的話,請大家一定要傳承我的精神、一定要傳承我的精神,啊~啊~,請大家照顧我的老婆跟小孩,拜託大家、拜託大家,還有我的媽媽,拜託大家,啊~大腿一槍。」警方表示,槍手開了3槍,「館長」手腳各中一槍,造成右臂與右大腿大量出血,他之後被送到林口長庚醫院急救。事發後,一名男子到警局自首,但拒絕提供個人詳細資料,並強調要等律師到場再接受偵訊。
東方正論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一班反中亂港的牛鬼蛇神嚇得雞飛狗跳,逃的逃,散的散,最新出逃的一批,涉及違反國安法被捕候查的港獨成員。諷刺的是,有人乘坐「大飛」欲着草遁往台灣途中,在內地海域被中國海警截獲落網,名副其實的「送中」,落得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的下場。中國海警局官方微博透露,本周日早上,廣東海警局在粵港中國管轄海域內進行反偷渡行動,在果洲群島查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快艇,拘獲在港涉嫌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洗黑錢、於本月十日與壹傳媒黎智英同日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據了解,該艘快艇當時共載有十二人,灣仔汽油彈案及華仁書院炸彈案等疑犯亦在其中。本港黑幫先安排他們從香港西貢布袋澳出發,潛逃台灣後再申請政治庇護,最終東窗事發。
星島社論
本報上月獨家報道違法「激進分子」循水路逃往台灣尋求庇護,中港執法部門其後加強打擊,日前截獲潛逃離港圖往台灣的極端「勇武派」和「攬炒派」人士!中國海警發出公告,指廣東海警本周日在南海水域截獲一艘快艇,拘捕十二名偷渡客,被捕者包括涉嫌協助「我要攬炒」組織呼籲國際制裁中港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李宇軒,部分人是涉爆炸品等暴力案的「屠龍小隊」成員,他們打算逃往台灣尋求庇護但事敗。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稱,警方正了解被捕者身分。中國海警前晚在官方微博交代案情,指出本周日(二十三日)上午九時許,廣東海警局在粵港東南方向、內地海域(21°54'00''N、114°53'00''E),截查一艘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當場拘捕十多人,當中包括李XX及鄧XX,案件正在調查中。
經濟社評
新學年下周展開,但疫情增添開學難度,港府力爭在下月底前復課,但復課存在極大考驗,當局須與校方合力做好防疫措施,並制定好一旦再爆疫的應變方案,尤其網上授課的軟硬件配套,確保數碼鴻溝不會拉闊。教育局與中小學校長代表昨開會,商討開學後在家學習和復課安排。消息指,當局傾向不早於9月14日復課,分階段落實。疫下復課難度高,尤其社區仍有隱形病人,自願性全民檢測未必可悉數全部找到,若學校防疫措施做得不到位,隨時再爆疫,美國是最佳例子。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復課後,便有逾550名學生確診,大批師生要隔離,令歐洲多國民眾均認為疫下復課不安全,堅決反對下周復課的安排。英國甚至強制學生回校復課,違者家長要罰款120英鎊(約1,230港元),嚴重最高可罰款2,500英鎊(約25,625港元)和判囚半年,另又反對在校內戴口罩,結果在教育界反對後轉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