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 #修行 #身心靈
前不久貼了比基尼,很多人問我漏斗胸是不是好了,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近期的突破🥳
但不是穿泳裝的突破,是我接觸了療癒後的突破
有在關注我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今年被診斷「邊緣型人格」就是人格障礙,憂鬱、焦慮、思覺失調,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嚴重影響到生活需要靠藥物抑制,除了精神疾病外也診斷「重症肌無力」 眼皮下垂、複視、四肢肌肉無力、說話不清吞嚥困難…等等。嚴重的話甚至會呼吸衰竭,所以也ㄧ直靠藥物在支撐。
因為這些疾病讓我已經接近崩潰狀態,也讓我沒辦法生活跟工作了,只能躺在床上養病,再加上我天生有「漏斗胸」又是很嚴重壓迫到心臟的程度,之後還得開刀裝支架,但我的精神狀態和肌無力讓我身體變很糟,這樣的身體狀況也無法開刀,完全就絕境。我拼命的找方法最後因緣接觸到了療癒,ㄧ開始想法只覺得最後希望而試試。
接觸後搞懂了很多事情和看清很多真相,今天就疾病來說,我發現所有的身體疾病都和心裡狀態有關聯,我們習慣把情緒往心裡面壓,壓抑久了就會生病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身體疾病也是一種提醒,又或是因為怕受傷而不敢接觸人,沒辦法真正感受到快樂等等。
而療癒就是在找最根本核心問題去徹底轉換,消融很深層的傷痛讓自己回到舒適、平靜和快樂,接觸療癒到現在已經三個月,我的肌無力和精神狀態都好轉了,也找回了平靜,從藥罐子到現在不用再不停跑醫院和吃藥了,真的很感謝 ☺️
題外話:應該蠻多老粉知道我從小就身體較差,因漏斗胸心肺功能差,胸腔外型又不好看讓我很自卑,骨頭內凹壓到心臟所以心臟ㄧ直痛,16歲時開刀裝支架到胸腔,由於太凹陷要裝兩個支架,不過身體承受度關係只裝ㄧ支。20歲時因支架歪掉所以手術取出,又開始復發往內凹,我其實ㄧ直都很希望可以穿些美美的衣服或泳裝(ㄧ個人的魅力和價值不是取決於身材,但這是我人生中想要完成的願望之一,不是為誰而是我自己喜歡💕)
現在我漏斗胸也漸漸好轉,身體越來越健康也開始長肉了,真心覺得這是奇蹟!
我居然有一天能穿上這樣的泳裝,真的很開心🥳
所以忍不住拍照上傳分享我的喜悅~
在這個世代科技日漸發達,但也有許多文明病產生,人們為了生存而煩惱、為感情所苦、為病痛絕望,我下了很多功夫才搞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因為自己經歷過能體會那些痛苦,還有為了得到快樂所以不斷的向外抓取,但真正能解決一切問題是往內看回自己,唯有內在的平靜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所以我想成為一位療癒師幫助許多正在煩惱的人,我們一起提升我們的心靈層面!我也很開心能用我的影響力傳達正能量,我會持續為了自己還有為身邊的人前進的,這世界需要正向和愛的能量,而想幫助人就得先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圖文不符但好像又符XD)
「漏斗胸程度」的推薦目錄:
漏斗胸程度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運動】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除了肌力訓練之外,教練還會在課程中做些有的沒的,我不是你的教練,不明白他們幫你安排課程的想法,這些有的沒的到底是什麼、到底好不好,我想你們可以看看這位教練的文章😊
【關於Functional Pattern 我想對訓練界的朋友們說】
潛水Follow FP在世界各地的實務者的IG超過一年以上,IG上的戰文也看了不少。這幾日,到加減健身 HBO±Studio
兩天密集的上課,請教了一些FP的關鍵技術,也非常感謝加減的教練們傾囊相授。
FP的目標很單純:反對所有身體形象的操弄,專注提升人體運動能力。表面上與主流訓練圈的作法針鋒相對,其實出發點跟訓練學是一模一樣的:要讓人的身體更好用。
說到底,Functional Pattern與訓練學是盟友才對。
帶著那種想證明他是錯的的前提去搜尋了很多相關資料,結果發現,Functional Pattern非常可能是對的.....
確實沒有任何針對FP效益的嚴謹學術研究,但沒辦法說完全沒道理。而FP對人體運動表現的著眼點,很可能是目前訓練學的盲區,甚至是盲維,切入問題的方式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方法才天差地遠...)
---
當前的訓練典範是(極為極為簡略的說)盡可能提升最大肌力,之後介入爆發力訓練和訓練總量控管,提升肌肉勁度,提高發力率,配合專項的速度區間,或是轉換成耐力。成果有目共睹,是很有效的訓練方式。
手段就是:大重量訓練,要給人體在有意義的動作結構施加足夠產生刺激的阻力。
而FP卻不支持這樣的方法,認為這樣的方式對人體的力學結構有負面影響。
FP的方法中最核心的關鍵技術是其稱之Chamber的方式,說穿了其實也是肌力訓練,只不過他採取的姿勢、阻力方向、動作次序不同。遺憾的是,Chamber的影片是不能公開PO在網路上的。(網路上能看到的FP影片多半是華麗的甩動啞鈴、壺鈴、棒鈴,是另一部份Biorhythem的訓練,執行的細節還是在Chamber裡面。)
Chamber 可以理解成 = 特定姿勢 + 特定阻力方向 + 特定動作次序的肌力訓練
對的,可以當成專項肌力來理解,但對動作理解的深度是前所未見的,尤其是「姿勢」、「力的方向」、「次序」的細節。對於運動中的人體是如何運作,如何產生整體的力量,FP的觀點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說不定能解決很多當下還在爭論的議題,例如怎樣練才能把效果轉移到場上?動作該怎麼選?雙邊跟單邊怎麼看待?Cal Dietz說不要Bracing?菠蘿油說史掛已死?中立的脊椎受力卻不一定是平均的?日常生活的彎腰是好是壞?投擲項目的選手也蹲得很重,脊椎卻沒有像健力選手那般硬直?人在橫向移動、旋轉該如何全身協調發力?對於訓練動作該怎麼做的歧見等等
對於運動中的人體,FP真的提供了前所未見的視角及訓練方式,以「生物張力整合體Biotensegrity」的概念為力學模型,配合解剖列車對於人體構造上的見解,某種程度上解釋了部分難以研究的運動中人體內力傳遞問題。Graham Scarr所建置的網站中有關於生物張力整合體的詳細介紹、論文http://www.tensegrityinbiology.co.uk/biotensegrity/
讀過這些理論依據之後,那些顯著衝刺速度、跑姿、改善脊椎側彎、漏斗胸、嚴重步態失衡的案例也不難理解了。
---
我們深知大重量訓練的正面效果,我們看見了表現的提升,有另一批人採用截然不同的方法,同樣改善了人體運動能力?
不論優劣,或是否能取代彼此,至少可以說,對於人的運動表現,還有非常多不同層面的探討方式。
就好像瞎子摸象一樣,大象是巨大還是纖細、乾燥還是濕潤、柔軟還是堅硬?也好像牛頓的經典力學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並不是誰對誰錯的關係,再怎麼好的理論隨著進步終將有被證偽的一天。
每個認知都是有侷限的,吳伯凡的認知方法論說:認知是一半相信一半懷疑所交織的網。而盲點不可怕,你知道自己不知道哪些,而那些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盲維。綜合更多對於人體的認識維度,我們才有可能為社會提供更好的訓練,給需要的人最適切的方案。
不管是PT、AT、S&C或是FP,對立太多
而對話,則太少了。
---
漏斗胸程度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人婕」
爸爸這麼叫她
她是爸爸心中永遠的情人….
上週日因咳嗽一週卻沒有感冒症狀
診所診斷為感冒
但父母直覺有異
及至週日完全不喝奶
緊急送台大急診後立刻進嬰兒加護病房
出生不到五個月
身長70公分
體重4.3公斤
心臟瓣膜脫垂血液逆流及明顯的手腳細長外顯特徵
基因檢測判定為「馬凡氏症候群」患者
也是目前台灣馬凡之家病友會中
年紀最小的病童
週一
我陪著馬麻在醫院
站在她的病榻邊
看著瘦弱的「情人婕」
摸著她細細的小腳
在心底給她一個紮實的擁抱
孩子~妳要堅強!
瓣膜逆流的程度嚴重
肺部疑似橫隔膜頂到
靠呼吸器減輕心臟壓力
她是那麼的瘦弱
每一口呼吸
都需要那麼用力
週二白天病況稍稍穩定
晚間血氧忽然急速下降
抽出滿滿的血痰
已插了氣管內管和靜脈導管
心臟血液嚴重逆流
肺部血管破裂出血
左心室極大
主動脈壁持續擴張
第一次休克….
第一針強心劑
看著馬麻的留言
我的心跟著忘了呼吸…..
昨天我睡得很少
起床立即趕往醫院
只在護送她進電腦斷醫室的路上
和「情人婕」隔著眾多醫護人員相望著
寶貝!
現在的妳
一定一定很不舒服吧….
但阿姨相信
妳一定一定知道
有好多人正在等妳回家
爸爸 媽媽 哥哥 姐姐 阿公 阿嬤
都好愛好愛妳
他們願意用全世界的愛去守護妳脆弱的生命
今晚父母離開醫院後
她的心跳又一度下降
第二支強心劑注入……
我不想被巨大的無力感淹没
我能做的
是獻上最誠摯的請求
祈禱神憐憫這寶貴的生命
讓我們還有機會
用無限的愛陪伴她長大….
*****馬凡氏症候群*********
馬凡氏症候群的病患,往往給人第一眼的印象便是又高又瘦。古時的劉備(傳言其雙手過膝),及高瘦的美國總統林肯均被懷疑為馬凡氏症候群之病患。除了身材的特徵外,深度的近視,眼內水晶體脫垂,甚至造成視網膜剝離而雙眼失明亦為常見之症狀。然而,其最嚴重之併發症為心臟的昇主動脈剝離破裂,而造成病人的瘁死;因其為體顯性遺傳,故此病往往在某些家族成為揮不去的夢靨。
馬凡氏症候群的罹病率依國外的統計約為萬分之一,國內並無統計資料;但依台北榮總的患者推估,台灣的發病率並不少於國外。此病目前已知為基因fibrillia-1-gene的突變所造成,疾病呈現的變異性極大,視患者基因突變點的位置而定;嚴重者可能剛出生就死亡,有的早期一點都看不出來,但絕大多數是在三、四十歲時才會有明顯的心臟問題,甚至某些病人是到了昇主動脈破裂(俗稱心臟破掉),才被發現是這種病的患者。
此病除了可由分子生物研究早期發現外,臨床上的症狀前診斷有三個特徵:1.在骨骼系統方面:體型特別高瘦,手腳及手指特別長(俗稱蜘蛛指),胸廓異常(俗稱雞胸或漏斗胸)。2.眼睛系統方面:早期有深度近視。3.心臟系統方面:早期易有心臟的二尖瓣脈脫垂、昇主動脈擴大;受過訓練的醫事人員不難診斷。
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能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並避免劇烈運動,將可大大減緩併發症發生的時間。唯許多病人往往因體型高大而被挑選出來做籃球或排球校隊,嚴格的訓練下更加重及提早了病人心臟併發症的產生。多年前美國一位著名的奧運排球選手的暴斃事件,受到舉世矚目。然國內此點尚未被完全重視,筆者接觸的病人中,便有多位被選為籃球校隊,故對一般民眾的再教育確有其必要性。目前我們已研發出對馬凡氏症候群之產前診斷及發病前之診斷,希望能對馬凡氏症候群之家族有所助益。(資料來源:罕見疾病基金會)
漏斗胸程度 在 漏斗胸的严重程度是如何划分的? 【医学微视】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医学微视Medical Video # 漏斗 胸高润霖院士讲科普: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PWsBxy1yPl1sSL7LUF96RVljoeFrY_A王陇德院士讲 ... ... <看更多>
漏斗胸程度 在 漏斗胸改善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韓星資訊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漏斗胸程度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superLM也提到最近用膩了八罐CP神油U4T 10W-40後購入另一款鄉民力推的低調神油德國龍5W-40 ... ... <看更多>
漏斗胸程度 在 台灣漏斗胸病友協會| 請問這樣是不是凹陷指數太低沒辦法用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女兒目前快14歲,因為之前小兒科醫生發現有漏斗胸的現象,想說剛好正在青春期發育,就去掛了胸腔外科,讓醫生判斷一下程度(老實說以為應該就是會聽到醫生說再觀察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