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級AI健康顧問 給你專屬運動建議
2021-03-04 14:33 聯合新聞網 / 能力雜誌
【文/張名榕 攝影/莊震烽】
「現在出拳猛擊,出拳時吐氣,一是勾拳,二是直拳。」,「吸氣!再20秒!最後10下,保持呼吸。」電視裡,肌肉結實的綜合格鬥比賽世界冠軍Luis Baboon Palomino正快速跳著有氧拳擊,配戴Apple Watch的男子認真跟上動作,螢幕上的心率節節上升,準確度也越來越好,課程結束後,男子獲得高分,他對著手機按下「輕輕鬆鬆」的按鍵,下回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訓練了!
男子使用的「Wondercise多點多功能即時動作比對健身系統」(Wondercise Multi-Point Motion Match System),是由新創運動科技公司旺德賽斯Wondercise研發,APP於2020年初正式上架,10月開始與Apple Watch、Garmin手錶等穿戴裝置配對,使用者只要下載APP並戴上手環,就能藉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感測技術和影片中的教練進行比對,即時得知自己的心率及動作準確度。
力拚Samsung、Omron 2021 CES超吸睛
旺德賽斯Wondercise創辦人兼執行長莊龍飛表示,除了與硬體大廠合作,Wondercise也與鴻海合作研發感測器,一組2個,分別配戴在手腕和腳上,若使用者本身就有Apple Watch或Garmin手錶,最多能做3點比對,以Wondercise首創的上、下半身慣性量測單元感測器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提昇比對準確率,讓使用者獲得更佳的運動成效。
運動結束後,使用者可以觀看詳細的成績報告,包括達成率、平均心率、心率區間、燃燒熱量、運動總時長等並提供訓練建議,使用者也能回饋課程難度,供AI進行機器學習,未來能推薦更適合的課程,Wondercise還能多人連線進行PK競賽,更增添幾分娛樂性。
這款應用人工智慧演算法的科技健身系統,只要下載APP並繳交月費170元,搭配行動裝置與穿戴裝置,就能在家輕鬆使用。因符合後疫情時代的居家健身潮流,在2021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中大放異彩,獲得Gear Patrol、T3、Woman's Guide等數間國際媒體選為CES 2021最佳產品之一,其中Tom's Guide甚至給予「足以挑戰Apple Fitness+」的高度評價。
Wondercise還以獨家的動作比對技術(Live Motion Matching)入選CES官方媒體的2021 Best Products Award決賽名單,與Samsung、Omron等國際大廠同場競技,也成為唯一入選決賽的台灣企業。難能可貴的是,Wondercise的核心技術,全是由位於台中的萬達康團隊一手開發,很難想像在6年前,萬達康還是間研發傳統健身設備,與AI技術毫不相關的運動器材廠商。
電視購物起家 器材商力拚轉型
莊龍飛在2009年成立萬達康公司,主要販售傳統的居家健身設備,但研發時會加入新創意改良,打造與市面產品不同的健身器材,並透過「電視購物」的銷售管道進軍海外市場。
說起萬達康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莊龍飛對一次重大挫折有著十分深刻的記憶。當時萬達康研發的第1款產品在2011年接到來自日本客戶的大單,共下訂1萬9,000台,準備在3月11日晚間登上日本最大的電視購物頻道Shop Channel,莊龍飛滿心期待產品一炮而紅,沒想到卻遇上日本史上最嚴重的311震災。
莊龍飛苦笑著說,「地震後,購物節目整個喊停,1萬多台機器無法出口,讓公司瞬間負債1,000多萬。好在日本客戶有誠信,後續還是有把貨賣完,但這也已經是幾年後的事了。」儘管出師不利,莊龍飛沒有放棄,持續研發新款居家健身器材,後續推出的Wondercore系列大受歡迎,甫登上韓國的電視購物頻道,4,000台就銷售一空,也讓他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
「研發能力是我們的強項,至今已申請超過200個專利,其中Genius健身工具箱、Slide Fit健身滑板都得過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莊龍飛自豪地說,也表示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創業時就瞄準外銷市場,畢竟台灣市場規模有限,往海外發展才能滿足龐大的開發預算,後續成果也證實莊龍飛考慮的方向正確,幾款人氣商品至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1,000萬台。
「傳統健身器材」搭配「電視購物頻道」,替莊龍飛打下事業江山,但他並不因此而滿足,在2014年底,他決定著手進行「科技轉型」,發展Wondercise智慧健身系統,也將銷售觸角延伸至行動裝置。這一切都是因為莊龍飛看見了經營的局限所在,「我的產品在2014年到達銷售高峰,像是家樂福、屈臣氏、寶雅這些通路都買得到,電視購物更是銷售長紅。但電視是夕陽產業,加上未來是科技健身的天下,不轉型必定會被淘汰。」莊龍飛堅定地說。
AI健康顧問 給你超中肯建議
只是,傳統公司想轉型談何容易,莊龍飛坦言最初提出Wondercise這套系統的概念時,沒有人聽得懂他在說什麼,還有人大潑冷水,他只好從零開始招兵買馬,成立旺德賽斯Wondercise這家新公司,再找來工程師團隊設計程式,在失敗中不斷學習,過程中也歷經2次團隊重整,直到2018年才終於建立起Wondercise的雛形。
莊龍飛表示,過程中最大的挫折,就是開發硬體時找不到配合廠商,「螢幕、基板廠商都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接單,沒有設計出自己的手環,我們就無法測試演算法,無法建立動作比對技術,後來找到規模較小的藍芽模組廠願意接單,才解決這個問題。」
沒想到手環做出來後,新問題卻又接踵而至,「找廠商製做就花了太長的時間,科技變化太快,成品出來時,規格又已經落後不好用了,當時我就想,未來如果能讓鴻海幫忙做手環,那有多好。」莊龍飛感慨地說。
當時的莊龍飛沒想到,這個心願如今已然成真,因為公司研發申請的專利眾多,去年10月應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邀請參加發明展,過程中Wondercise健身系統竟然就被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的鴻海相中,主動洽談合作,如今更幫忙代工手環,讓莊龍飛笑稱有如美夢成真。
莊龍飛認為,Wondercise之所以被鴻海青睞,因為它不僅是一款可以互動的居家運動APP,也像是個人的「健康管理顧問」。他以Netflix作比喻,Netflix的每則影片都會上標籤,標明影片的屬性與特色,使用者多次觀看後,AI就能依照使用者喜好推薦適合的影片,「不一樣的是,Wondercise不僅注重使用者的『喜好』,也關心『需要』,假設AI從使用者的數據中,發現他有肌力不足的問題,就算他喜歡瑜珈,我們還是會適時地推薦重訓課程,幫助改善他的健康狀況。」莊龍飛說。
國際級運動課 講究專業質感
Wondercise另一項優勢就是「國際化的課程內容」,莊龍飛自信地說,「Wondercise的內容是市面上質感最好的。」他表示公司做電視購物起家,擁有專門拍廣告片的團隊,對視覺效果的呈現有豐富經驗。
加上2015年砸重金在邁阿密購買佔地2,000多坪的高規格攝影棚,就連好萊塢明星都曾租借攝影棚拍廣告,讓他對於影片的品質與成效是信心滿滿。
「如果沒有自己的攝影棚,外包拍攝就掌握不了核心技術,加上我們要持續產出影片,當視覺效果沒有連續性,質感就做不出來。」
不僅重金打造拍攝場地,授課師資自然也不馬虎,莊龍飛找來包括明星私人教練,設計並拍攝運動課程,從瑜珈、皮拉提斯、街舞、拳擊有氧、重訓、太極拳、廣場舞等,共300多堂課程供使用者選擇。
滿足國際市場需求,莊龍飛也兼顧「在地化」發展,雖然由外國師資授課,但使用者運動時,可以自由切換中英文收聽,同時邀請台灣作詞作曲家寫歌,起用台灣舞團錄製廣場舞課程,要用豐富的自製內容滿足使用者的多元需求。
「技術與內容是Wondercise非常重視的一環。」莊龍飛認真強調,「當Apple、Samsung等巨頭進入運動產業時,和他們競爭硬體完全沒有勝算,我們決定專注在自身的優勢上,硬體設備就儘量談合作,我們要與巨頭當同盟,而不是成為他們的敵人。」莊龍飛笑著說。
保健、壽險都能用 開啟健康正循環
因應後疫情時代來臨,莊龍飛將其視為居家運動產業的發展良機,他指出公司2020年業績成長比2019年多出1倍,卻也坦言因Wondercise推出時間短,業績成長多反映在傳統健身器材上,「2020 年運動器材廠商業績都很好,不見得是產品本身多出色,算是一種疫情紅利,但疫情的確加速居家健身科技轉變,接下來如何抓住機會就是關鍵。」莊龍飛說。
針對如何把握這股居家運動潮流,開拓更多商機,莊龍飛已有了規劃,Wondercise未來的2大異業結盟產業分別為「醫療業」與「壽險業」。醫療照護層面會以「預防醫學」為核心概念,與某大學團隊合作開發體適能檢測系統,「使用者測完體適能後,可得知平衡感、肌耐力、柔軟度哪方面比較弱,再利用我們的AI技術推薦適合的運動課程,幫忙補強體能的不足,各個年齡層都能使用。」莊龍飛說。
類似的功能也可以應用於壽險業,AI可以藉由穿戴裝置蒐集的數據,包括使用者睡眠品質、每日運動量、身高、體重、心率等資料分析身體狀況,如果健康狀態良好,健康險的保費就能適時調降,莊龍飛樂觀表示,「這樣做等於是鼓勵大家維持正常作息,以及培養運動的好習慣,我認為是一種正向循環。」
目前Wondercise的下載人數已達約3萬人次,談起近期會讓消費者更快有感的新計畫,莊龍飛則說,之後他們將推出全新改版,加強使用者最喜愛的互動功能,提供更出色的使用體驗。當然,他更期待的是居家運動的風潮能延續下去,將科技變成推動更多人投入運動的助力,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也更健康。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68/5293944?fbclid=IwAR2XPfXBpAZMTvWUbpbIuKa4jbz6wXH6mH5lTnfNQah7Wh7XNmq-1PmAsjA
「滿心企業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抱怨] 台北HAZZYS瑕疵衣服不願退貨*滿心企業* - 看板Anti-ramp 的評價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滿心企業評價的情報與評價,MONEYDJ、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滿心企業評價的情報與評價,MONEYDJ、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le coq golf Taiwan - 隆重推出滿心網路購物平台 的評價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滿心企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滿心企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滿心企業評價 在 滿心ptt :: 全台上櫃股票資訊網 的評價
滿心企業評價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抱怨文 #文長慎入 #換工作的原因
相信大家看到我分享的面試文,應該也覺得很吃驚,為什麼做不到一年就要換工作。事情的經過說來話長,簡而言之就是我被炒魷魚了。人生第一次被公司炒魷魚,也算是一個新的里程碑。(知道我前公司的人,請不要宣揚,我怕他們來告我^^ 感謝各位!)
不過我現在也已經把東西都辦妥了,就來和大家分享事情的經過吧!
最近自己也開始在檢討,人果然不能一直活在舒適圈裡面,尤其是這次的事情讓我反省自己反省了很多。
還記得當初剛到這個新創的時候,覺得滿心歡喜,人生充滿鬥志,雖然說是新創,但後來發現已經成立八年左右,其實也已經不大能算新創(一開始我以為五年,仲介跟我說的)。其實我也不怪仲介,當時仲介也覺得他們是很好的公司,的確,對外包裝的的確是很好。對內其實也包裝的,有點好,好到都沒有人知道公司已經快要不行了。(不是走下坡,是真的快不行) 當然我實際上也不能講得太明白,以免人家來告我。
反正就是,在一波大裁員中,我也總算被裁掉了。雖然之前發了一篇文,說會不會試用期六個月過不了,但神奇的是,我在工作了七個月左右的時候被裁(雖然我原本也是想提離職,所以當時也已經有邊找工作)。這事情我也是很想大抱怨一番,並且讓大家吸取我的教訓XD
公司裁了超過三分之一,連執行團隊的人都走了,首席執行官也走了。聽起來很扯對吧!更扯的是,一切都來的很突然,之前每個星期一都有開早會,告訴大家我們做得有多好,可是從來都不提到我們成本有多少,就講我們的營收多好多好。
然而事實是,公司從來都營收大於成本過。
另外,公司在招募人的方面也是很誇張,公司根本留不住有經驗的人才,因為他們不願意加薪,然後一直不斷的雇用剛畢業的人進來,而且執行團隊本身也都是MBA畢業以後就創業,也沒有太多領導經驗,更別說創業經驗。然後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在外面一直被包裝得很好,同時還在某大學的商學院兼課,還是知名商業雜誌的寫手(我不清楚他是專欄還只是偶爾投稿),另外在LinkedIn上面,他更是知名度相當高,還一度獲得今年的某個最佳CEO獎項
其實我在進公司以後,就發現在Glassdoor上面,他們的評價不是很好,但想說應該要親眼看看,一開始的三個月都還算不錯,然後就開始有越來越多蛛絲馬跡出現。首先是,我發現公司非常沒有制度,另外公司的某高層跟某個資深員工貌似在交往,但表面上都沒顯現出來。而且明顯可以發現,公司雖然只有二十幾個人,小團體還是非常明顯。
此外,公司的東西,都沒有文件,沒有文件就算了,問A,A說不知道,問B,B也說不知道。雖然可以理解,大概是因為是新創,所以才會這樣有點混亂。然而新創也已經創了8年了......是讓人有點無言。
另外,在我們的PM離職以後,我們的COO自己下來當PM,這件事情也很奇怪。接著他們找了一個資深前端工程師,然而這個資深前端工程師,進去快半年幾乎沒有寫到什麼code,就變成我們的PM+ Team Lead, 其實這整件事都很奇怪,因為這個資深前端,首先對於公司的產品根本不了解,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已經在做了,他才問我們流程,而且他寫出來的user story 根本完全不正確。另外,他做的Spike, 可是卻連基本的user flow都搞不清楚。而且要領導團隊,他其實也沒什麼經驗,他號稱自己在前公司領導過團隊(約一年經驗),可是實際上,他就只是一直來問我們,東西做好了沒。連問他一些基本的技術問題,他幾乎都答不太出來,或給出很不實際的答案,然後說,東西一定要做出來。
我覺得令我最不爽的一件事情就是,他自己東西做不出來,就把他丟給我做,還要我快點把東西交出來,丟下來之前他也沒先跟我討論過,就直接指定給我,然後說,喔對了,那個我給你做。(當時他並不是主管,就是我們的前端) 而我跟我們上層的人抱怨後,得到的結果是,我應該要檢討自己,不應該要去怪罪別人,我應該要好好把東西做好。
更讓我覺得無言的是,團隊裡沒有人想要搞雲端的東西就丟給我,但卻要我同時可以精通CSS HTML,我本來就不是前端出來的,當初我面試的時候也是面試後端,只是他們要我做Fullstack我就做,我覺得很扯的是,憑什麼整個團隊沒人要碰AWS的東西,就都丟給我,也沒給我什麼訓練,反正就是,阿你之前有經驗,你就做。然而其他人卻一直攻擊我說我不會寫CSS, 問題是,我前一份工作,我們CSS都是用Angular Material, bootstrap, 又不是寫純CSS, 而且你們當時面試我的時候,我也直接講了,那不是我擅長的部份。再者,之所以要雇用那個前端,也是補足我們沒有很強的前端能力,既然你要我跟純前端一樣強,可以完全補足純前端的能力,你幹嘛還要花錢請那個前端?
於是我也跟公司提出,我認為這是很不合理的,然而他們卻一再堅持是我的問題,理由好像是我是 Junior Developer, 本來就什麼都要學,首先,在我工作的合約和Title根本沒有Junior這個詞,從頭到尾都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還說付給我市場價格,Junior就是值這個錢(這個是進公司後他們才這樣講),剛開始我也覺得算了想說學東西,但後來真的越來越不爽,因為到後期我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另外公司說那個前端,原本是設計師出身,很懂UX,是專家,然而他一點科學根據都沒有,每次都是看一看就說,這個是Bad UX, 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然後也不管我提的安全性的問題,還因此嗆我。此外,為了驗證自己的正確性,我還找了在其他公司工作的User Researcher 朋友來幫我看看我們的網頁,他也覺得我們 UX做得很爛好嗎?
所以我們公司的人到底在幹嘛? 為什麼要請一個這樣的人來做事情? 然後我們的設計師,基本上他原本是童書繪本作者,這個可以理解,可是我們是,金融服務,整個網站的風格就是很「可愛」,後來他自己提出Rebranding, 好啊!那就來Rebrand, 設計出來的新的Logo, 新的首頁,根本就,看起來一點都不專業,讓你絕對不會相信他們,把一大筆錢交到他們手上讓他們幫你來投資。(這並不是我單方面說詞,是我們花了一些錢,請使用者們做網頁測試的結果),因為他們在首頁放了很多冰淇淋,很多人直接說,這個網站看起來就是,Target小孩的!彩色、冰淇淋、五彩繽紛。沒錯!很失敗的品牌定位吧!雖然我明白他們想要冰淇淋來表達,多樣性、成長性,但是你們已經在這個產業混了這麼多年,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嗎? (雖然我原本想避免講到一些細節,但這個方案已經被否決掉了,所以應該沒關係....吧)
此外,讓我覺得很不爽的原因,(我大概做了四五個月左右,就很想離職),在寫程式方面,大家就很拖時間,拖時間也不是問題,就感覺其他人都沒怎麼在認真做事情,例如原本說好兩個禮拜要做完的東西,結果兩個禮拜結束後,只有我一個人做完。或者是說,大家要一起做調查,調查我們的Tests要怎麼寫,要用什麼框架,結果也沒人做,也只有我做。其他例如文件也是,也只有我一個人在寫,明明說好大家都要寫,根本沒有做。(我們也就四個人) 然後每次我提出一些建議,他們都說很麻煩,不想做,說甚麼我們公司規模小,沒辦法DevOps, 我也沒要求你要DevOps, 我只是要求大家要好好用Branch, 然後我們已經有CI,可以考慮做CD,另外我也提出一些Database Schema migration會遇到的問題,他們的態度就是,你自己去做就好。每次什麼問題都是這樣,安全性的問題也是,什麼都是,你想做你就去做,可是他們想做的,我也要做.......
再說,寫測試這種事情,跟公司規模大小一點關係都沒有吧! 我就覺得非常火大,還有命名、還有Git的使用,這些就是基本的軟工啊! 為什麼要一直跟我吵這件事情,另外,在COO當PM的期間,很多明明就可以先弄好的事情,都要一直改來改去,例如說某個警告標語,某段文字。重點是,他要改的原因,竟然不是因為我們的Content說要改,是因為他女朋友覺得應該要改(他們當時還沒公開,但是很明顯,我離職後才公開),可是我們公司明明就有花錢請了content manger, copy writer, 到底為什麼是去問他女朋友?
總之各種火大的事情,但胖子一直叫我為了簽證忍耐,我也很努力地忍耐,直到他們把我炒了,我也算是解脫了!而且算是因禍得福吧!這波的求職我也拿到了3個offer, 去了我夢寐以求的公司,雖然不是FANG, 但也是我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進不去的公司。所以還是決定踏出一大步,跳出自己的舒適圈,離開劍橋。
我覺得最需要反省的是,當初自己其實沒有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另外也許是自己不適合新創的環境,又或者是剛好這個公司不適合自己。當然我也很認真地思考,或許我提出的東西,對於團隊來說真的不適合。團隊的狀況是,有兩個都是10年以上的Freelancer,對他們來說要走那些制式規定他們也覺得煩,他們也不愛考慮那些軟工的東西,他們就是,我覺得有趣的東西我就做。而公司上層也很矛盾,他們叫我們要思考自己是在未來的大公司工作,要用大公司的思考方式,然後私底下又搞得跟家庭企業一樣,並且對我說,我應該要以小公司的方式才做事情。
到後來我也懶得跟他們吵,反正他們要裁我,其實大概也是感到有點愧咎,所以COO也同意多給我兩個禮拜unpaid leave,這樣可以延長簽證時間(當時我不知道新公司申請COS要申請多久,所以跟他們要求的)。
雖然我其實在離職的最後一天之前就遞交出簽證申請了(沒想到新公司再給我offer時就幾乎完成28天勞動市場測試),所以其實也根本不需要那兩個禮拜,因為新的簽證遞交出去之後,舊公司的簽證就會失效。所以我其實在正式離開公司(加上那兩個禮拜的unpaid leave,我official的最後一天是明天)前就拿到簽證了。
這次我也跟其他同事部門有聊到,某個算資深的同事也認為,公司就是缺乏有經驗的管理者,什麼事情都以降低成本為考量,另外就是,公司沒辦法留住有經驗的人才,尤其是有大公司經驗的人,因為他們根本不願意採用他們帶來的經驗。另一個同事也跟我抱怨過,公司的上層,很多就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覺得自己做的永遠是對的。
這些我覺得都可以當成經驗學起來,以後自己如果要創業可以用到。其實這波裁員中,連我們的辦公室管理都被裁了,但他原本就想要離職,他告訴我,他覺得公司根本不尊重他,公司給他幾乎是外面最低薪資的錢,同時他要管辦公室還要兼CEO的助理,他認為非常不合理,而且他是有經驗的辦公室經理,在他進去之前,公司的辦公室亂七八糟,到處都是垃圾雜物擺在桌上。的確在他離開以後,公司也是那樣,沒吃完的食物,打翻的牛奶,各種雜物。
這波裁員中,有好幾個被裁的人,這間公司都是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有人還哭了。我覺得還好這不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也還好自己不是剛畢業,不然大概會有很大的挫折吧!
總之,第一次嘗試新創有點小失望,畢竟這個新創不是正在起飛中的新創,是已經衰敗的新創。希望以後有機會自己創業。
我覺得自己需要反省的一點是,沒有早一點開始找工作,因為中間還有花一些時間猶豫,還在想到底要不要在那邊多待久一點。其實應該要果斷一點!當學不到東西也知道不可能加薪的時候,就應該要馬上跳。另外,一開始我都找劍橋的工作,其實這也是我自己的不對,畢竟在劍橋的工作機會滿受限的,需要簽證的話,倫敦還是比較好找一點,但是因為在劍橋住久了,就想要安逸過日子,即使一開始只給32K也是欣然接受,這些都算是自己的不對。
當然找工作也是運氣運氣的,畢竟需要簽證,總是會擔心很多,而且卡了T2就變成,要換工作的話,還是得一邊工作一邊找新工作,這個也很有壓力。
雖然現在回想起來也不知道之前怎麼做到的,原本也覺得自己不可能拿到那些offer, 竟然也拿到了。所以說,想要在英國工作的各位,應該也是很有機會的!凡事都要試試看!搞不好就拿到了!
有機會再來和大家分享新公司的感想,新的工作將會是Consulting developer,也就是去客戶端寫程式,希望會學到很多東西。
#小吃貨換工作
滿心企業評價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川普當選與美中政策︱桑普
川普(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共和黨全面執政,孰好孰壞,暫難預料。未來四年,川普能否扭轉歐巴馬(奧巴馬)八年執政期間全球外交綏靖無能格局,尤其是他能否改變美國對中國的軟弱外交政策而強硬起來,成為了包括香港和台灣在內各方有識之士的關注焦點。
我細閱近日新聞點滴,總體來說,感到審慎樂觀。川普能否真正學習到例如昔日雷根(列根)總統的涵養、胸襟、智慧、勇氣,在國際利益爭逐中,全力弘揚人權自由及憲政民主等公義價值,引領中國、朝鮮、俄羅斯、伊斯蘭國等獨裁政權走向滅亡,目前我雖未完全寄予厚望,但從他最近的人事任命看來,至少他比歐巴馬(奧巴馬)及希拉蕊(希拉莉)更值得令人期待。
先撇開他在選舉前那些政治不正確的大嘴巴狂言、政治恫嚇、歧視言論、性犯罪疑團不說,川普在選舉前對中國霸權及威脅的認識還是比較清醒的。很多人以為希拉蕊在擔任國務卿期間曾經提出「重返亞洲」戰略,因此她對中國比較強硬云云,但這是昧於事實的武斷。實情是她和歐巴馬政府對中國太過軟弱,為了經貿利益,差點出賣陳光誠給中共暴政,更不用說她對誘發伊斯蘭國肆虐猖狂的人道責任,以及「重返亞洲」的雷聲大雨點小。至於克林頓基金會,究竟收受了多少中資鉅款,更加諱莫如深。
另一方面,很多人標籤川普奉行本土主義、孤立主義、反全球化,渲染川普呼籲減少駐韓美軍,要求日本支付美軍防禦費用,甚至舉出他曾失言以暴亂來形容八九民運,因此滿心以為他是中國政府之友。其實這些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跳躍式思維。我相信身為企業家的川普,以及其背後的幕僚及政治勢力,根本不會放棄美國在亞洲的現有影響力。
川普要日本支付軍費,可以理解為:為了權責對等,美國可能為日本自行建軍及修憲開綠燈,但絕不等於取消美日安保條約。對韓國政策也將大致雷同。川普的構想很可能就是培養韓、日等國軍事自力更生,繼續圍堵中國,但絕對不會在彼此同盟關係上作出任何讓步。很多中國五毛網絡水軍大肆吹捧川普和貶抑希拉蕊,足見習核心及其奴才見識之淺薄與低能。信或不信,可待未來事實逐一驗證。
綜觀川普對中國政府的看法與政策,可以說是一面倒的負面評價。在工作職位上,川普批評中國搶奪美國人工作;在貿易逆差上,川普直指中國正在強姦美國(但竟然無一中共奴才批評過川普辱華),美國對中國開放自由,但中國對美國不開放自由,甚至樹立保護主義長城,因此美國要向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實施45%反補貼稅,同時不要再用蠢蛋來跟中國談生意,需要禁止中國政府補貼的商品及不符環保規定的商品進口美國;在貨幣政策上,川普聲稱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認為人民幣至少被低估15%至40%;在財稅改革上,川普提倡降低企業稅賦,減少國債,促進企業重返美國,杜絕中國金融勒索;在知識產權上,川普主張防止共享尖端科技成為進入中國市場的條件;在外交姿態上,川普大力批評歐巴馬不應請習近平吃晚宴,應該改吃麥當勞漢堡就可以了;在南海政策上,川普抨擊中國不尊重美國。凡此種種,縱使他未必能夠成全上述所有政策主張,但是如能完成其中一部分,已經算是功德無量,遠遠比歐巴馬政府好得多。
近日更有好消息傳出。川普有意任命美國退休中將、國防情報局前局長佛林(Michael Flynn,另譯佛萊、芬恩、弗林)為國家安全顧問,成為他的三大核心幕僚之一(司法、國安、情報)。佛林雖然出身自民主黨,但對國際局勢有相當清晰和強硬的看法,與歐巴馬不咬弦,因此轉而支持比較志同道合的川普。佛林批評美國近年外交示弱,成為眾矢之的,事事對外道歉,無力抗制中國、朝鮮、俄羅斯、伊斯蘭國的嚴峻威脅。他主張美國外交政策必須重返強勢,先要令人感到深不可測。
話雖如此,佛林已經明確批評美國近年外交弱勢,正是促使中俄聯合的原因,而美國今後外交政策的重點,應該在於破除這種劣勢,制止中國予取予求、不斷榨財、取笑美國。佛林指出中國持續建立自己的軍工產業,偷竊敏感軍事科技知識,培養太空軍備實力,不斷影響及滲透非洲及中南美洲。然而,面對達40%供應中國石油總量的波斯灣地區,中國卻一直沒有投放任何海空軍資源,反而在長達半個世紀時間內,不斷免費依賴美國的能源安全保障。佛林這些言論有理有據,會否化為實際的反制行動,雖然尚屬未知之數,但我肯定未聞歐巴馬、希拉蕊二人滿身銅臭的執政時代會有如此清醒認識。
當然,政治人物的承諾未必成真,但只要上述政綱有一半或兩三成得以兌現,已經相當不錯。從川普及佛林的種種言論看來,他們反制天朝中國霸權還是值得期待。我預料美國外交政策的關鍵是在於抑制中國天朝霸權的同時,把伊斯蘭國儘快摧毀,在敘利亞問題上跟俄羅斯達成暫時共識,然後全力抑制中俄聯合,劍指中國霸權。會否成真,拭目以待。期待自明年一月起上台執政的川普新政府不會令人失望。
附帶一提的是川普的民主正當性問題。有人質疑川普只不過是贏了選舉人票(預計是川普306票對希拉蕊232票),但卻輸了一人一票的多數普選票(川普61,201,031票對希拉蕊62,523,126票),落差達1,322,095票(截至脫稿為止),因此沒有充分的民主正當性。的確,即使點算美國公民的境外選票(但由於選舉人票已分勝負,所以依法現在不會點算),對於這1,322,095張全國普選票的落差,川普恐怕已經不大可能僅憑境外票落差去追回全國普選票落差。這已是一個客觀事實。
不過,美國總統選舉規則早已被明確規定,而且兩黨均在早有預期的前提下開展選舉工程,因此大家不宜在選輸了之後,才開始反過來埋怨遊戲規則。沒錯,我同意美國總統選舉人票制度,不符合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普及平等民主選舉要求。但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偏差,往往涉及美國建立聯邦時的妥協代價和歷史因素,並非意味著美國選舉制度就是反民主而走向獨裁。今後這個制度應該改變(雖極困難),而且川普總統上任後也應該謙虛一點,接受自己普選票不如(至少未必如)希拉蕊的政治現實,但是如果說川普執政沒有民主正當性,恐怕是小題大作,言過其實。
桑普
政治評論人
滿心企業評價 在 le coq golf Taiwan - 隆重推出滿心網路購物平台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滿心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於1977年設立,1984年6月正式成立滿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各種成衣針織品製造買賣,國內外知名服飾代理業務。 ... <看更多>
滿心企業評價 在 滿心企業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滿心企業股東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滿心企業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滿心企業-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看更多>
滿心企業評價 在 [抱怨] 台北HAZZYS瑕疵衣服不願退貨*滿心企業* - 看板Anti-ramp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一、店名:滿心企業代理之HAZZYS服飾品牌專櫃
二、地點:不適用
三、時間:民國106年2月1號
四、此店「非好店」的原因:品管欠佳,且事發後自行解釋商品瑕疵定義,不願負責退貨
五、事實經過:
2/1逛到這家店時...還很陌生不知是啥品牌
事發後才知道原來是韓國的服飾品牌...由滿心企業代理引進台灣
當下看中件外套,沒想太多就買了,想不到卻是惡夢的開始
先是衣服沒現貨要調貨,須多付100運費宅配到家
但我覺得可接受,買東西付運費理所當然
隔幾天收到衣服後,有扣子鬆脫如下圖...
https://goo.gl/ZWMSA9
https://goo.gl/jg2LGu
https://goo.gl/v4hfll
打電話去反應時對方一直強調...
「這不是瑕疵,大衣的釦子鬆鬆的是正常的,商品出售後公司規定不得退貨」
聽到這句整個火都來了,鈕子鬆脫成這樣 還不算是瑕疵
而且在購買前,還特別提醒店家~
出貨前先檢查商品狀況再寄出,免得到時有問題後續處理很麻煩
對方回覆說「出貨前會先送該專櫃,經檢查沒問題後才出貨」
結果...包裝外盒的寄件者還是倉庫直寄
後來還要消費者自行將商品拿到家裡附近的HAZZYS專櫃
讓他們送回"總公司"判定是否為瑕疵品
最近總公司的判定結果出爐了...非瑕疵商品
說真的...已對他們服務與品管死心
不抱任何期待,現在只想退貨把錢拿回來
但...貨已被收回總公司去,退款卻完全無下文
最近分別有自稱該櫃主管、該公司業務等等打來,都是千篇一律的回覆..
「一下說這不是瑕疵品公司規定不能退貨;一下又說雖不是瑕疵但可換其他商品」
完全可以自己打臉自己,就是不願退錢~
已去消保官投訴,我知道也許贏面不大,也許很花時間,但真的嚥不下這口氣
總結:遇到惡質企業,真的會花很多時間跟心力在處理後續問題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
排版不佳請多包涵
六、備註:滿心企業代理的商品網址..https://goo.gl/AegL4M
七、版權宣告:本文同意轉錄,但必須保留出處、作者,勿更動內容。
為講求完整性,內容以原始出處為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54.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ti-ramp/M.1487496704.A.C6F.html
※ 編輯: oilhead (220.133.54.31), 02/19/2017 17:40: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