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尊重? 還是溺愛?】
前幾天在外吃午餐時
聽到隔壁桌的阿姨們在聊天
(以下人物皆變更處理,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阿姨們聊天很大聲我不是故意偷聽的阿😅)
:「那個誰家的小孩阿,那天他爸叫他弄什麼他不要,然後就生氣地把他爸手中的東西打翻,他爸要撿東西他還生氣的說『你撿什麼撿?!不准撿!!』還跑去打他爸,他爸也沒說什麼,小孩脾氣有夠大,然後他們真的很『尊重』小孩」
我在一旁聽完的臉呈現黑人問號^_^?
(Excuse me? 我聽了什麼?)
基本上他人要怎麼教小孩我管不著
除了課題分離之外,也是尊重不同家庭的教養方式
但,覺得有些誤會很深必須要釐清一下
對於正向教養,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許多人以為正向教養就是不打不罵(是也沒錯)
凡事以孩子為主,凡事尊重孩子的意見
但,卻常常忘了自己的需求,忘了尊重自己
你不打孩子,卻讓孩子打你,這說不過去吧?
正向教養的核心目標是共好
父母學習如何與孩子共好
孩子也學習如何與他人與情境共好
而正向教養的核心態度則是溫和堅定
只有溫和沒有堅定就會變成溺愛
反過來只有堅定沒有溫和則會讓孩子感受不到愛
所以溫和與堅定必須並存一起進行
以上面那個例子
當孩子打父親時,父親可以告訴孩子
「你可以生氣,但不能打我,我被打覺得不舒服」
同時先與孩子保持距離,以保護自己
我的孩子也曾經在情緒當中對我出手
我除了會反應我的感受與需求之外
也會讓孩子知道打人的結果為何
「我不喜歡被打,我覺得不舒服也有點害怕,所以當你打我的時候我會先離開你,等彼此都冷靜之後再來討論剛剛那件事」
#父母自己先決定要怎麼做
除此之外,無法與他人共好
無法與情境共好等狀況
也都可以採取離開現場或者積極暫停的方式
正向教養提昌不打罵孩子不代表不教養孩子
正向教養提昌尊重孩子不代表孩子可以不尊重自己
尊重應該是雙向的,是互相的
只有單向的尊重不是尊重,是溺愛
✏️本日金句:
「尊重非溺愛,自由非放縱
孩子,我希望我們能共好」
#阿德勒正向教養
#溫和堅定的教養法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介紹 訪問作者: 陳雪如 內容簡介: 第一線校園心理師,寫給青少年陪伴者的溝通指南 3大關鍵思維×4項家長覺察×6種頭痛情境 全面解讀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針對青少年...
溫和堅定的教養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介紹
訪問作者: 陳雪如
內容簡介:
第一線校園心理師,寫給青少年陪伴者的溝通指南
3大關鍵思維×4項家長覺察×6種頭痛情境
全面解讀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針對青少年的攻勢,擴大守備範圍。
一壘手解決「親子溝通」難題,二壘手掌握「親子教養」原則,
三壘手看守「數位成癮」問題,捕手看管「情感教育」議題,
游擊手應對「人際困擾」的強襲球,外野手則是接穩「情緒管理」的高飛球。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孩子都進化成青少年了,家長當然也要跟著升級!
出生於21世紀的小孩,他們所處的環境、即將面臨的難題,早就不同以往。
至於他們的照顧者,在教養下一代時也比過去更加艱辛。
在這個過度評價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好好長成完整的自己?
本書透過網路世代家長應了解的關鍵思維、應具備的覺察,
溫和而堅定的解決現代小孩在青春期最容易發生的問題,
正確掌握青少年的矛盾心理,為不擅長與孩子相處的家長,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你知道嗎?青少年的暴走,其實跟嬰兒的哭鬧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一個看起來很嚇人,一個看起來無害,但他們背後在傳達同樣無助的訊息:「我很不舒服,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表達,請幫幫我。」
青少年照顧者在青春期孩子大暴走時,要教給孩子的,不是「脾氣好一點」或是「放尊重一點」,而是教導孩子如何控制情緒,並發展談判技巧,學習協商與溝通。
關係是傷也是藥,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長成更好的自己。每一個大人都當過青少年,或許你曾經想過用同理心來應對他們,以為這是最好的教養方式。但在你試圖用經驗來指導孩子之前,請先想想現在的狀況是否與過去相同。
本書所謂的青春期,泛指12-22歲這個階段。不要懷疑,即使是已經成年的孩子,也仍存有青春期的煩惱,延遲長大。離不開手機、人際關係失衡、家長過於忙碌疏於溝通、選擇太多看不到未來……網路世代的孩子在步入青春期時,面臨著比過往世代更加艱鉅的成長挑戰。
作者簡介:陳雪如 Ashley
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畢業,現為Ashley心理科學苑創辦人、企業課程講師、大專院校輔導老師。擅長領域包含協商談判、人際溝通、親密關係、親子教養、情緒調適等。
深耕於青少年輔導十餘年,深信家庭是一個系統,家人彼此間會互相影響,提倡以正向教養的方式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從錯誤中學習,期待他們能發展出足夠的心理素養,以面對未來變動快速的世界。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家長講師、NLP專業執行師、國際催眠執行師
作者粉絲頁: 陳雪如Ashley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親子天下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FnKpuB3rog/hqdefault.jpg)
溫和堅定的教養法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正向教養 #同理孩子 #溫和堅定 #參與選擇
大家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有沒有遇過一種狀況,
孩子有他想做的決定,不論你如何勸說、溫和的引導,孩子不依就是不依,反而還要花好長的時間安撫他的情緒!
例如:
孩子說吃不下,你希望他吃光光不要浪費
他說肚子餓想吃東西,你說要睡覺了不能再吃否則會肚子痛
他說不想收玩具,你說要養成好習慣非收不可
他說睡不著,你開始語帶威脅甚至拿出愛的小手
為什麼孩子總有那麼多意見,不能乖乖聽話呢?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是個有想法、有思考能力的人,
那麼我們也要允許他有主見,
如果是在安全合理的範圍內,與其一直強迫他,倒不如同理孩子、引導陪伴他做選擇,並承擔後果,
相信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有所體悟喔!
分享我們家的實錄,大家如果有什麼好方法,或是類似的經驗,歡迎留言提出來大家一起交流喔^_^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U0_WUU8Pjw/hqdefault.jpg)
溫和堅定的教養法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這次影片羅老師會示範:
1. 堅持要自己按電梯?可以怎麼應對?
a. 在允許情況下,允許孩子練習
b. 假日出門前,事前告知 (預防勝於治療)
c. 但若是前告知,當下還是有情緒...
2. 若情緒很高亢怎麼辦?
a. 當下要「同理,但不處理」
b. 不要在孩子情緒當下跟孩子講道裡!!
3. 堅持要穿不合氣候的衣服?
a. 事前討論,避免臨時討論
b. 若孩子仍然堅持,成人可以「和善」且「堅定」地做自己的決定
c. 「溫和」 的錯誤方式
d. "yes mean yes" 規範要有原則,但需以和善的方式執行
4. 孩子堅持穿反鞋子?
a. 孩子的OS : 自我認同危機期 - 孩子堅持己見
b. 成人的OS:出門時,大人趕時間
c. 當下不給予立即的糾正
d. 下次適時給予引導
e. 培養孩子覺察能力,需要時間
f. 注意是否有當下立即危險
5. 孩子不想在外面便便?
a.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b. 以防萬一的做法:濕紙巾、消毒酒精
c. It happens for a reason - 事出必有因
d. When in doubt, Stay out - 不確定時,不要強迫孩子聽話
第一集精采回顧:
https://reurl.cc/eZMk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0kgp5IRv8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