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朝聖之路
因為2021年7月25日的聖雅各伯節剛好碰上星期日,因此今年是「聖雅各伯年 Año Santo Jacobeo / Ano Santo Xacobeo」 ,也是熱愛朝聖之路的人會特地選擇來走的一年。然而碰上疫情,不知此刻走朝聖之路的人是否很多?
去年我跟兩位台灣好友一起走了法國之路的最後一段,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但都一直只把它放在手機裡而沒整理出來。原本今年也要趁著聖雅各伯年再去走一段,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先被擱淺了。我想:「雖然無法成行,但我總能把去年的感受重新回味寫下來吧?」它不算是分享,畢竟我只走了五天,可就是給自己一份回憶記事,感謝那五天。
【2020年九月朝聖之路/法國之路 Sarria - Santiago de Compostela 段】行前記事
2020年七月的某一天,同住在西班牙的台灣好友問:「我想去走一段朝聖之路,要不要一起去?」 考慮了幾天,我同意了,然後開始一連串的自我訓練和準備行前物品。
為什麼要去走朝聖之路?這個問題好多人問過我,連我家人也是。
其實,沒有理由,真的沒有理由。既不是為了宗教因素,也不是為了什麼自我成長。沒有,真的什麼都沒有,就是想去走一段在心裡想了十多年的路,算是實現一個願望罷了。
決定走這段路後,我開始在住家附近的山區自我簡易訓練:
1⃣️ 肩上行李4-5公斤背著走(嗯,因為還有後續的加利西亞旅遊,所以沒把所有的家當都背在身上,有選購行李轉運服務)
2⃣️ 配合到時要穿的運動鞋與厚襪子
3⃣️ 練習用登山杖(超級不順)
4⃣️ 維持時速五公里上下
5⃣️ 每次平均走約兩個半小時的時間,13公里左右的路程,爬升海拔250-300公尺左右。
6⃣️ 練走兩天休息一天,讓肌肉好好休息,並加強核心運動。
雖然很多人說走最後一段的法國之路不需要太多的體力,但我以前真的沒什麼運動的好習慣,所以覺得還是自我訓練一陣子比較好。
我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把「毅力」跟「腳力」練起來,才不會拖累身旁的好友。
然後我想到17歲那年的一件事。
那時候我連什麼是「大縱走」都不懂,就糊裡糊塗跟同窗怡靜和阿㜏參加了救國團的「草石溪大縱走」。你知道那是什麼嗎?如果你知道,我會很後悔當初怎麼沒先問過你再去報名!😄
現在想起來,那幾天依舊是我的惡夢。我永遠都是那個走在隊伍最後的一個,還邊走邊唸同學怎麼不先打聽清楚這是什麼樣的活動就倉促報了名?我們每天除了走、還是走,我走到累死了,誇張地覺得那是末日;而晚上一扎營,貼心的營隊就推出煽情的營火晚會,唱唱《那魯灣》、唱唱《秋意上心頭》。我確信「假文青」從那個時代早就開始了。
活動的最後一天,那段爬往溪頭的好漢坡,讓我幾乎爬到生不如死。我發誓再也不參加救國團的任何活動了。我當時真的對自己這樣說。
結果,誰知道⋯⋯隔年自己竟然經過訓練,成為救國團帶隊的一員。人生,就是如此難以預測,就像我二十多年前幫家人準備西班牙的旅行資料但自己沒跟去,結果幾年後直接搬到西班牙來定居了。
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是什麼,但你一定要走好當下的那一步。
想想年輕時的自己,再看看此刻的自己,我單純想去走朝聖之路,想陪著好友們並肩同行。我跟自己說:「大不了走不動時,就叫車載我,然後讓大家笑我沒關係。」可我還是想去走。
我把它當做是2020年疫情低迷下給自己的一份人生禮物。汗繼續流、衣繼續濕,我就是要靠自己的毅力,完成這個一段128公里的朝聖之路。
~ 待 續 ~
後記:後來因為疫情的關係,2021和2022都將會是「聖雅各伯年 Año Santo Jacobeo 」 El Año Jacobeo 2021 se amplía hasta 2022.
** 圖片來源:consejojacobeox21.es
溪阿縱走幾公里 在 台灣三六八 Taiwan368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要公告⚠️
眠月線整修工程即將完工,於7/1開始開放進入,最早可在60天前申請,現已改為30天前抽籤(不再是14天前囉)
-
位於嘉義阿里山的眠月線
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最熱門也是最適合新手的路線
-
許多回頭客都是從眠月線的新手體驗團開始愛上我們的
-
這也是眾多行程中少數幾個之一,全由我們團隊人員辦理提供帳篷、伙食的行程
-
我們眠月線行程全長約10公里,來回共約20公里,全程海拔上升約200公尺
-
體力上算是我們所有行程中最適合剛入門的登山新手
-
也有很多團員參加完眠月線後,就開始跟著我們去了更多的地方
-
按照難度排序像是郡大山、合歡山、松蘿湖、水漾森林、加羅湖、奇萊南華等等
-
宣導無痕山林與尊重大自然是我們出團都會秉持的原則,同時也希望能藉由帶新手團,讓更多不認識山林的人瞭解到為何我們親近山林的同時也必須尊敬山林
-
眠月線兩天一夜週週平日假日都開團,快到官網報名!
-
阿溪縱走三天兩夜(眠月線+水漾森林)的難度較高,不適合新手,但也是週週平日假日開團,也可以到官網報名!
-
🌟你的安危,我們守護,台灣三六八嚮導群擁有共20張WFR國際野外急救證照 (高級野外急救員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
🌟你的權益,我們維護,參加行程皆有開立二聯/三聯電子發票,並於出團結束後寄送到你的電子郵件
-
#眠月線 #阿里山 #嘉義縣 #嘉義 #阿里山鄉 #368鄉鎮攝影計劃 #林間光影 #如夢似幻 #台灣好美 #山林為被 #海洋為床 #大地為家 #戶外是我的信仰 #台灣的山 #台灣的海 #讓人怎能不為之瘋狂 #taiwan368 #台灣的美你怎能不看見
溪阿縱走幾公里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南湖大山 Day1
.
清晨五點半從台北出發,在國道3轉國道5時開錯方向小小耽擱,出雪隧大概晚了20分鐘。在大同鄉公所和南山部落暫停進行最後補給,大約在接近十點抵達勝光登山口。
.
起登算是稍微偏晚,但靠著菜農的接駁車偷了點時間,菜農大哥開著九人座陡上菜園小徑,邊開邊騰出一隻手導覽說:「這是桃花這是李花,那些是蜜蘋果但還沒到成熟季節。」大概是導覽得太起勁,某個過彎不順還陡坡倒車再來一次,在座所有人嚇個半死。但大哥顯然很有經驗,還有閒情笑著說:「你們看開這路是不是很危險,而且很傷車子。搭這趟不貴吧!」但我們已經在想,下山真的還要再搭一次嗎?!還是用走的就好?
.
入山以後就是四天三夜行程,目前天數最長的健行。第一天大概分成兩段,第一段從勝光登山口到南湖大山步道入口,第二段是步道入口到雲稜山莊,單日行程雖然不到 9 公里,但陡上不斷,表定時間至少需要 6 小時。
.
這天有三個比較大的考驗,#一是重裝上山,由於南湖缺水,每個人都備了比以往更多的水,加上四天份的餐食和禦寒裝備,包包總重大約落在 15 kg 左右,是目前重裝最重的一次(不過對某些山友來說好像算輕的)。
.
#二是蒼蠅超級多。多到讓我以為自己在澳洲中心的荒漠地帶,蒼蠅會一直繞著你的臉轉阿轉,甚至直接黏在睫毛上,超級煩!令我想起當時在澳洲時沒準備防蠅頭罩,直接把洗衣袋套在頭上的荒唐事。宥樽則是跳起了舞,我說:「這不是 parapara 嗎?」靠!竟然讓我想起 parapara,到底是哪個年代的人!
.
#三是營地不足。清明連假超多人上山,一到山屋發現附近完全沒有空地,已經紮好的帳篷一頂挨著一頂,來自廁所的屎尿味撲鼻。從其他山友口中得知大約 1.5 公里外可能有適合紮營的地方,雖然情報很不確定,但也只能去了再說。誰知那 1.5 公里先是下切然後拼命陡上,剛取完水的我們背著重裝和時間賽跑,心裡壓力超大。心理壓力迫使人不得不加快腳步,但一加快腳就亂了節奏,身體更累。幾乎在太陽落下的同時找到了營地,達達一度在抵達前崩潰,乾脆坐著先看夕陽。所幸辛苦很值得,舒服的松針地只有我們一組。我們半摸黑搭帳,摸黑煮食,結束了崩潰的第一天。
.
一切辛苦只為了更接近南湖大山,光是要接近大山就得先穿越海拔 2000 公尺左右的陡上林道,景色很像之前去的阿溪縱走或高島縱走。由於早起又開車,我和宥樽在松風嶺附近補了個眠,以為只是閉眼一下下,但後來聽阿吉說,我們休息了大概半小時。好舒服的睡眠,還做了一個小夢,但忘記夢見什麼。
.
晚餐嘗試煮點不一樣的。泡了乾香菇、高麗菜乾和米,水用 7-11 拿來的關東煮醬油膏調味,總之是個用想像力煮飯的過程。結果水量抓不準,米不夠透。醬油膏太甜,味道很不到位。幸好準備了一些魚鬆救了整鍋飯......硬吞吃到剩一兩口。我到底為什麼把自己搞這麼忙!以後也要學 Momo 帶超商買的冰心地瓜!
--
(圖:蒼蠅超多的蒼蠅王國,宥樽在跳 parapa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