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是趨勢
我和溪口崙禾美地創生協會的陳梧桐理事長,有機會常交換彼此對農業發展的想法,他是在外地經商有成,是一位對家鄉土地有情感的人,也是願意作夢的人,所以從輔導竹編到希望發展蘆筍農業,培養在地年輕農民,讓農村社區永續發展。
不只是推動農業經濟,還有社區營造與教育文化的結合,讓這裡的孩子從小懂得感恩土地、感謝農民;今天在溫室內,我與孩子們一起種下蘆筍苗,陪著他們認識農業,我想這就是最好的食農教育及體驗。
最近我看到嘉義農業有許多人在努力,水上木瓜青農團隊、太保小黃瓜農場的成果,也是導入智慧農業科技,用科學化系統做好田間管理,同時蒐集氣候與土壤環境的大數據,還可以定時自動給水施肥,並有每日記錄農作物生長情形,這些都是作為往後種植的參考。
然後再透過農產品加工、分級包裝,並附上清楚的生產履歷,就可以送往各大量販超市觸及更多消費者,這是一個穩定的產銷模式,也是一個新的趨勢。
所以我們縣府推動智慧農業的目標,除了輔導及鼓勵小農去提升專業知識來接觸智慧科技之外,更要帶動願意投入農業的鄉親,找到定位創造價值,翻轉以前務農沒有前途的印象。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溪口古早味雙糕潤」介紹 訪問:邱琪雯 爆漿黑糖雙糕潤是在地溪口傳統特有米製甜點。溪口古早味雙糕潤承襲了溪口游東村傳統黑糖雙糕潤,有別於一般的雙糕潤,傳統溪口游東在地的雙糕潤,乃融合了黑糖與糯米的香氣,在特殊攪拌的過程中,造就了漸層的口感。也因為製作過程繁瑣費工,在地雙糕潤差點失傳。 ...
溪口農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溪口古早味雙糕潤」介紹
訪問:邱琪雯
爆漿黑糖雙糕潤是在地溪口傳統特有米製甜點。溪口古早味雙糕潤承襲了溪口游東村傳統黑糖雙糕潤,有別於一般的雙糕潤,傳統溪口游東在地的雙糕潤,乃融合了黑糖與糯米的香氣,在特殊攪拌的過程中,造就了漸層的口感。也因為製作過程繁瑣費工,在地雙糕潤差點失傳。
在4~50年代資源貧乏的農業社會,能來塊雙糕潤,可說是當時的奢侈品。對一些務農者,則是用農產品來換取雙糕潤解饞,而雙糕潤師父最喜愛的當然是雙糕潤的原料~~米了。
據村中長者說,在全盛時期,村內至少有6~7位雙糕潤師父。然而,這些師父在雙糕潤蒸製完成後,不是全在村內販售,而是分散至附近村莊~~元長,北港,土庫及溪口等處販售。在60年代左右,有位師傅,他的特徵是走路一拐一拐的。他每天由游東村挑著雙糕潤,一路由游東晃到溪口合平旅社販售。由於,雙糕潤製作一次只能一籠,所以雙糕潤師傅也兼做米紅亀。而以雙糕潤最具特色,可說是溪口在地長者的共同記憶,至今仍為村內長者津津樂道呢!
而我就是喜歡吃這道地的雙糕潤,就一頭栽進去了。於退休前6~7年便開始試作,想不到這期間怎麼也不成功。於是退休後,便向村內雙糕潤的老師傅拜師學藝,開始了雙糕潤人生。
雙糕潤除了耗工費時之外,如何掌握黑糖和漿體攪拌技巧,更攸關雙糕潤的層次與口感。掌握到技巧,製作出的雙糕潤,中間的黑糖膏才能混搭了黑糖與糯米的特殊漸層口感,這是在地溪口人懷念的老滋味,也唯有吃過的,才能體會出這特殊的古早味。在用心研發製作3年後,終能掌握到要領,讓這原始的古早味保留下來。
目前,溪口古早味雙糕潤 除了保留了傳統手工做法, 更捨棄傳統蒸墊及鋁蒸籠,改採高科技環保蒸籠專用紙墊及不銹鋼蒸箱,保留了傳統手工古早味的口感,吃了更安心,可謂傳統與現代兼具。
未來,溪口古早味雙糕潤仍將秉持初衷,在安心創新之外,持續堅持傳統的古早味。
粉絲頁: #溪口古早味雙糕潤
預定專線:0971319018
住址:嘉義縣溪口鄉游東村米粉宮85號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溪口農產 在 陳明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災損|
·
今天上午我們和農委會陳主委一起視察山區農損的狀況,陳主委表示農委會今日會公告,嘉義、屏東、高雄、台南、彰化、雲林主要農業產區,全區域全品項皆符合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也會從優、從速、從簡辦理。
·
連日豪雨,農產區傳出災情,我們前幾天第一時間都在各地查看受損狀況,由其我們山區中埔及竹崎的木瓜、龍眼等作物受損嚴重,陳主委今天也來和我們一起視察,等今天公告之後,大家可直接向鄉鎮公所申報,鄉鎮公所同仁不需到現場逐一勘察是否超過20%損失,此次損失都已超過甚至全軍覆沒,因此勘查程序完全省略,只需確定農民申報的作物及面積,在確認作物後,現金將盡快發放。
·
統計至昨日上午,嘉義縣農糧作物災損金額已達1896萬3000元,太保市、朴子市、大林鎮、民雄鄉、溪口鄉、新港鄉、六腳鄉、東石鄉、義竹鄉、鹿草鄉、水上鄉、中埔鄉、竹崎鄉及布袋鎮有災害損失回報,受害品項有食用玉米、落花生、生食甘蔗、蘆筍、西瓜、洋香瓜、香瓜、蕹菜、花椰菜、胡瓜、苦瓜、絲瓜、香蕉、龍眼、番石榴、木瓜、二期水稻、其他葉菜、其他蔬菜、其他果品等,被害面積685公頃,損害程度20%,換算無收穫面積138.12公頃。
溪口農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溪口古早味雙糕潤」介紹
訪問:邱琪雯
爆漿黑糖雙糕潤是在地溪口傳統特有米製甜點。溪口古早味雙糕潤承襲了溪口游東村傳統黑糖雙糕潤,有別於一般的雙糕潤,傳統溪口游東在地的雙糕潤,乃融合了黑糖與糯米的香氣,在特殊攪拌的過程中,造就了漸層的口感。也因為製作過程繁瑣費工,在地雙糕潤差點失傳。
在4~50年代資源貧乏的農業社會,能來塊雙糕潤,可說是當時的奢侈品。對一些務農者,則是用農產品來換取雙糕潤解饞,而雙糕潤師父最喜愛的當然是雙糕潤的原料~~米了。
據村中長者說,在全盛時期,村內至少有6~7位雙糕潤師父。然而,這些師父在雙糕潤蒸製完成後,不是全在村內販售,而是分散至附近村莊~~元長,北港,土庫及溪口等處販售。在60年代左右,有位師傅,他的特徵是走路一拐一拐的。他每天由游東村挑著雙糕潤,一路由游東晃到溪口合平旅社販售。由於,雙糕潤製作一次只能一籠,所以雙糕潤師傅也兼做米紅亀。而以雙糕潤最具特色,可說是溪口在地長者的共同記憶,至今仍為村內長者津津樂道呢!
而我就是喜歡吃這道地的雙糕潤,就一頭栽進去了。於退休前6~7年便開始試作,想不到這期間怎麼也不成功。於是退休後,便向村內雙糕潤的老師傅拜師學藝,開始了雙糕潤人生。
雙糕潤除了耗工費時之外,如何掌握黑糖和漿體攪拌技巧,更攸關雙糕潤的層次與口感。掌握到技巧,製作出的雙糕潤,中間的黑糖膏才能混搭了黑糖與糯米的特殊漸層口感,這是在地溪口人懷念的老滋味,也唯有吃過的,才能體會出這特殊的古早味。在用心研發製作3年後,終能掌握到要領,讓這原始的古早味保留下來。
目前,溪口古早味雙糕潤 除了保留了傳統手工做法, 更捨棄傳統蒸墊及鋁蒸籠,改採高科技環保蒸籠專用紙墊及不銹鋼蒸箱,保留了傳統手工古早味的口感,吃了更安心,可謂傳統與現代兼具。
未來,溪口古早味雙糕潤仍將秉持初衷,在安心創新之外,持續堅持傳統的古早味。
粉絲頁:溪口古早味雙糕潤
預定專線0971319018
住址:嘉義縣溪口鄉游東村米粉宮85號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溪口農產 在 翁章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喜歡的嘉義優鮮第二季影片上線了!
這集是介紹溪口傳統美食「割稻仔飯」,是傳統農忙時期,在收割休息時,大家一起分享的營養料理,不只非常有特色,更是早期農村的重要情感連結。
溪口農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嘉義縣溪口鄉發展」介紹
訪問: 孫維聰 鄉長
孫維聰鄉長溪口在地人,過去接任一年多的代理鄉長後,有感於溪口鄉人口不足而且老化、先天地理交通環境又較鄰鄉差,而造成全鄉發展遲緩。決定在去年投入鄉長選舉而獲得支持。他希望能將溪口鄉優質的農產品識別化,讓消費者更能清楚這是來自溪口的農產品,另外老化人口的社區長照也是他積極推動的目標。公正廉明是他做人做事的準則,也是他期許鄉公所所有同仁共同努力的目標。
學 歷:
1.南華大學研究所碩士
2.大葉大學畢業
經 歷:
1.嘉義縣農會理事
2.嘉義縣政府縣長室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