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的福氣❤️❤️
—————————————————————
🔎申請大陸學校
📍我的申請狀況
社會組學生,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指考,所以直到學測成績公布才匆匆忙忙的上工,導致三、四月都塞滿事情,同時還要顧好段考跟平時成績。整段路走來絕對不算輕鬆,甚至努力也並不等同回報,但從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也給自己一個好好認識大陸學校的機會。
*由於各校規定不一,以下經驗分享我會以大部分學校的相同點為主,個別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問我~
📍申請時程
每間學校的申請日程不盡相同,以下以我有申請的學校為主。
二月底~四月初:準備各校初審資料
四月中~五月中:各校公布通過初審名單
五月初~五月底:各校複審
六月初~:放榜
📍參考網站
▪️中國留學社: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
網站裡的「中國留學綜合討論」討論區會有很多同屆考生、學長姐交流,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上面發問,通常學長姐都很樂意解答。其他諸如歷屆面試題目、各校初審通過分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夏潮聯合會:http://www.xiachao.org.tw
上面會有港澳台聯招的報名資訊!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https://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具有公信力的學科評估,各類學科的評估結果從A~C都有,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申請學校的優勢學科及劣勢學科,作為申請時的參考。
————————————
🔸初審
需要準備的資料:個人陳述(自傳)、活動及得獎經歷、申請材料掃描件
其他可能要求繳交的資料:推薦信、幹部經歷、自我介紹影片
*實際要求以各校招生簡章為主
📍個人陳述:
每間學校都有字數限制(大多數都是1500內,上財是3000內),跟台灣的自傳最大的差別是不太需要排版,也不需要插入圖片。個人陳述是我最早開始動工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前前後後反覆修改很多次才定稿。我會非常建議學弟妹找學長姐或老師幫忙看、給你建議,自己寫的時候總會有盲點,多聽別人的建議比較能夠看清楚全貌,如果是有大陸申請經驗的學長姐也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活動及得獎經歷:
我申請的其中三間學校有數量限制,精挑細選你覺得最有利於申請的經歷上傳!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申請的專業都不一樣,這裡就不贅述哪些值得放上去、哪些不值得,如果自己沒辦法選出來的話也可以跟師長或學長姐一起討論。
📍申請材料掃描件:
這個環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可能會有單個檔案上傳大小限制或總上傳檔案容量限制。另外也要注意系統接受的檔案格式,通常都是pdf、png、jpg、jpeg。雖然這個環節看似輕鬆但是實際整理起來會覺得超累,所以建議寒假就可以開始掃各種證件(身分證、台胞證、學生證)跟獎狀、證書、成績單等等,開始申請之後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處理這方面的雜務,獎狀證書掃描檔也可以用在個人申請。
📍初審建議:
▪️密切關注各校招生網。每間學校公佈招生簡章的日期都不一樣,可以把目標學校的招生網加入書籤,定期查看(我在三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看一次)
▪️找到信賴的師長或學長姐幫忙。如果認識在大陸、甚至是在目標學校讀書的學長姐最好,除了可以詢問申請的經驗,也可以請學長姐站在校方的角度給予個人陳述的建議。如果沒有認識的學長姐也沒關係,可以詢問對你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師長是否方便幫你看自傳,或許老師能看見你從來沒發現、且值得寫進自傳的亮點。
▪️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上傳。例如人大的系統就是提交報名資料之後才會生成報名表,請你印下來給校長簽名,但事前完全不會知道有這個步驟。所以建議學弟妹在每間學校的deadline前三天就提交報名,以防出現任何未知的狀況或是系統問題。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招生辦公室。我在申請浙大時需要提交學測成績公證資料,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是可以去大考中心申請,不一定要去公證人事務所;後來寫信問浙大招生辦,招辦老師卻說只接受事務所的公證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資訊很雜,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當你不確定資訊是否正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招生辦公室。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申請大陸學校的日程通常會跟學測個人申請重疊(明年個人申請時程延後,可能會比較少撞期),如果兩邊都有申請的話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確定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後可以訂下進度(什麼時候以前完成什麼項目、最晚幾月幾號提交申請⋯⋯),我的方法是寫在週計劃本裡提醒自己。
🔸複審
分為面試跟筆試,由於大部分學校僅要求面試,所以以下針對面試部分分享我的經驗。
*上財沒有複審,直接以書面審查決定錄取名單。
📍面試: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學校的面試幾乎沒有被問到專業題,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機智問答,現場抽題現場回答。這部分沒有特別的訣竅,畢竟反應力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要在短期內培養不太容易。建議可以多練習講話,平常在學校跟也要申請大學(不論大陸或台灣)的同學一起練習、進步,學習如何應對沒辦法發揮的問題、將擅長領域的問題回答得淋漓盡致,回答時尤其注意自己的表達邏輯。
其次,在面試前至少瀏覽過一遍申請學校的歷史、特色、校訓、校友等等,我被不止一間學校問到這類型的問題(跟其他學校有什麼不一樣、認識哪位商界校友等等)。申請動機除了要準備為什麼選擇去大陸念書、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申請的專業。申請大陸學校時通常可以填不只一個志願的專業,但是通常填到後面都會出現最後幾個專業跟自己的第一志願專業領域落差很大的情況,建議也準備好一套說詞跟教授解釋為什麼這樣排志願序。
最後,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準備的部分,每間學校不論是團面還是個面都會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不一定要背稿,但至少腦中要有架構,才能在面試時有條理地講出來。
📍複審建議:
▪️相信自己。不要被其他學校的錄取狀況影響,面試算是很主觀的測驗,每間學校想要的學生都不一樣,而且大陸學校的面試通常很友善(與我在台灣的申請狀況相比)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及想錄取的渴望,相信教授一定會看到的!
▪️熟讀書審資料。很多學校都會從個人陳述或是活動經歷裡問問題,可以特別著墨於你學到什麼、跟你填的專業有什麼連結等。
▪️密切關注報名網站、電子郵件。像北大就是在報名網站裡告知初審通過狀況、面試相關事宜、錄取與否等等,如果不常查看很可能錯過訊息;其他學校則多會寄信通知學生申請進度。你沒辦法預料學校會怎麼通知最新消息,所以每天花點時間檢查信箱、登入報名系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想申請大陸學校 該從哪裡著手
📍學測前
全力衝刺學測!大陸學校的初審通過與否很大一部分是由學測成績決定,就算通過標準(頂標/前標/均標),還是有可能要跟其他考生比較級分高低。
📍寒假
估分出來覺得機會很大的話,可以開始準備整理、掃描資料及擬出自傳草稿。這時候也可以瀏覽各校網頁,訂出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開學後
關注各校網頁,隨時掌握申請進度,初審和複審的建議如上。
最後,有些部份的準備我沒有寫那麼細是因為跟準備個人申請差別不大,而個人申請的準備攻略已經有很多資料,所以我沒有再特別提一次。港澳台聯招的部份我沒有特別研究,不過論申請難度聯招絕不比學測申請容易,想查找相關資訊的話可以多上中國留學社網站爬文。如果以上還有不清楚的部份或是想針對個別學校問問題的話都可以私訊問我,祝學弟妹逐夢順利!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此篇值得收藏
#成功屬於及早佈局即知即行的人
#台大明明風雲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中國 #留學 #美中貿易戰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
港澳台聯招學校 在 海恩奶油 Hein Cre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沒有對 #台灣升學 有興趣的同學~?我明晚6:30要主持【世新大學直播】節目🏫💕 跟大家業配(介紹) 我的學校www(說笑)~
本來「海聯會」每一年都會到香港、海外等地辦「臺灣高等教育博覽會」,不過今年因為疫情,變成「線上博覽會」了!🌏
我跟林利搭擋練習了很久,我是第一次雙人現場直播😱 我們很用心♥️ 明天也有QA環節~ 希望你們都剛好有空去YT看哈哈哈
~~~
【2021臺灣高等教育線上博覽會】 ► 直播講座🎬
💻看直播遊世新,校園新鮮事等你來🏫
📌11月26日(星期四)晚上18:30-19:30 LIVE TALK🎦
👩🎤世新主持人:香港甜心知名Youtuber 海恩奶油 Hein Cream
👨🎤世新主持人:馬來西亞小胖流浪記主角 林利 Lim Li
2021臺灣高等教育線上博覽會
https://www.overseas.edu.tw/shu/
講座直播室
https://www.overseas.edu.tw/THEonlineEXPO/#live-talk
#2021台灣高等教育 #線上博覽會 #講座直播室 #聯招看過來 #升學放映室 #主持陣容堅強 #馬來西亞 #香港 #澳門 #海恩奶油 #月半林利 #世新大學 #我世新我驕傲 #SHU 世新大學 Shih Hsin University
港澳台聯招學校 在 莊逸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北讀
又一讀者好文。
記得當年會考,尖子aim拔尖,中上而有點人生規劃的去恒商、莊啟程,普通人aim原校升中。有一班失手的尖子或僥倖的普通人拿著4A+其實有多一條出路,當時清華北大其實歡迎香港這類中游尖子回國升學。小弟也有考慮過,可惜目光不夠遠,加上始終崇洋,浪費了青春考高考和更多青春去了阿美利堅。
如果小弟當年選擇北上,可能小庄不知道脸书是什么,会在微信朋友圈内跟大家分享呗?
*
升學無疆界
本文是給有志加入金融行業,卻條件有限的香港同學看的,不是為任何留學機構做廣告。
近期看TVB財經台早上有一個環節介紹海外留學,筆者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金融圈內學歷趨勢的新環境。
眾所周知那些外資大行每年請人都有target schools,學校都是大家在電視﹑電影聽到的大名,不外乎是美國Ivy Leagues﹑英國Ox-bridge﹑LSE﹑加拿大UT﹑UBC等等。至少香港三大的business schools近年也漸漸淪為第二梯隊。不過由於近年外資的大規模縮減人手,減少招聘,對於有志入行者的學歷要求愈來愈高。
這個消息對於一眾想入行,但成績平平,家庭又未必可以負擔得起海外升學的同學來說,可謂一大打擊。在此筆者想為各位同學提供一些另類選擇。
近年中資大舉進駐中環,普通話已成主流語言,國內大學的地位在香港金融界也有所提升。在筆者讀書的年代,回國內升學基本上是不被看好,而且同輩也會感覺沒有錢途。只是知道國內大學有清華﹑北大﹑复旦﹑交通,如果你知道某同學去廈門大學讀本科,或者你只會覺得他是公開考試下的loser。但是你們又知不知道,2008年在股神巴菲特年度午餐拍賣中,成功以211萬美元創了當時的歷年新高,買下跟股神共進午餐的中國基金經理趙丹陽,他的母校就是廈門大學。
在金融職場,一般來說前台(front office)人員大部份都是外國名校畢業的內地朋友,現在香港金融界主要的最大買方都是來自大陸,所以會跟內地人打交道成了關鍵。可是,香港學生在這方面是處於相對劣勢,原因很簡單,我們先不說背後他們有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很多香港學生不了解內地文化。從簡單的用詞,比如「靠不靠譜」,到飯桌上的基本禮儀,像坐位次序朝向﹑敬酒等等,有的什至連「王思聰」是誰都不知道,這樣很容易有隔閡,中資的HR會擔心你很難融入,在刷簡歷時也許已經被刷走。
另一方面,就是校友網絡。現在香港的中資老總或外資的大陸MD也許他們的兒女都在國外名校留學,可是他們自己本身大多數是從內地學校畢業,有些國內學校可能對香港人來說聽也沒聽過,可是在各位中資老總或外資的大陸MD來說是他們當年寒窗苦讀,夢寐以求的好學校,比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同濟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等等,那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在他們的心目中,絕對高過非三大。
也許你會說,大陸學生也來香港讀書啦!為什麼我要回大陸讀? 不錯,這就是exposure的分野,本質上的區別:首先大陸學生本身已經在內地土生土長,懂得內地社交文化,比如山東人,他們在飯桌上特別懂得敬酒的禮儀,這些東西在他們父母那一輩已經開始教孩子了,這些東西一個香港學生會嗎? 其實在大陸,最優秀的那一批高考學生可能首選是去美國名校,其次去清北复交,其他會去「211」﹑「985」大學(國內的 band 1大學),然後碩士時再去海外升學,因此有大部份的優秀學生考本科時還是傾向於留在內地讀一流大學。
因此現在中資的招聘中,如果你是一個香港學生但能在國內考上所謂的「211」或「985」對你應聘金融機構時,可以拉升一下「起跑線」,老總們也許覺得你的水準是跟國內一流尖子是一樣的,文化交流也搭得上。跟同類的內地學生相比,也會有面試的機會。如果你獲聘之後,也許就跟老總成了「校友」,進一步提升關係。
筆者所知道,很多中資高管,他們來到香港也是人生地不熟,最能夠凝聚力量,拓展人脈的圈子大多可以從校友開始,慢慢的就會成了一鼓力量,就跟耶魯﹑哈佛﹑牛津﹑劍橋那些校友圈子一樣,也許比他們更牢固,因為大家都是人在異地,反而更願意提拔後輩的校友。
筆者有次親身經歷,在一個會議上見到國泰君安國際的主席兼行政總裁閻峰,在他的名片背面看到他同時是清華大學香港同學會會長。因為筆者也曾經在大學時期去過清華交流,拿過結業證書,閻總聽到後也笑著說「算是校友」。我當然知道這是客套說話,而且我也不會厚顏無恥的自認是清華校友;只是這樣說了,之後的聊天氣氛變得更愉快一些。
說了半天,大家可能好奇國內一流大學容易考嗎? 哈哈! 港澳台聯招考試內容是要比國內高考容易,有簡易版高考之稱,是優惠港澳台學生的!
在此我想勉勵一眾正在努力想踏進金融圈,但是家庭出身和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這個行業從來不缺聰明的人,而且每一輪都會有聰明人被淘汰,可是只有適應力夠強,你才能生存下去,現在中資的掘起是開始另一個新的潮流,希望大家可以把握機會,繼續追夢!
港澳台聯招學校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中國 #留學 #美中貿易戰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2 中國的一流大學收不到台生?
01:34 到中國留學的學生有多少?
02:15 出國留學有什麼好處?
03:07 到中國讀書的吸引力
03:56 到中國讀書可能要面對的風險
05:03 幫助決定的指標
06:49 我們的觀點
07:47 提問TIME
08:06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臺生赴陸求學專區:https://reurl.cc/E5yng
→ 一張圖看懂--大陸公布31條惠台政策 台商、產學、影劇全包了:https://reurl.cc/rO2gN
→ 台生赴陸求學告訴了我們什麼:https://reurl.cc/1NEoY
→ 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維基百科:https://reurl.cc/Dr7Zm
→ 臺生赴境外(包括中國大陸)就學人數年度統計表:https://reurl.cc/Vbg5Q
→ 去中國念大學,是個好主意嗎?:https://reurl.cc/7zN31
→ 【別覺得台灣薪資比中國低】數據顯示:即使你領個 23K,也已輾壓了 95%的中國人:https://reurl.cc/rO21N
→ 看板 TWSU 文章列表 - 批踢踢實業坊:https://reurl.cc/2ReD4
→ 港澳台聯招(研究所) | 夏潮聯合會大陸就學資料庫:https://reurl.cc/oE6eQ
→ 灣妹的北京絮語|臉書貼文:https://reurl.cc/OKgpR
→ 麻省理工學院陸生名額掛零 陸媒分析:少了三特質:https://reurl.cc/9mqOa
→ 中國社科院控管意識形態 學術自由堪憂:https://reurl.cc/9mqOj
→ 中國學者抱怨北京扼殺學術自由:https://reurl.cc/YKbvX
→ 去中國留學?動機與迷思:https://reurl.cc/K15b9
→ 國際化+獎學金 高中生留外主因/中學校長建議 大學速建國際接軌學制 留下優秀學生:https://reurl.cc/OKgA3
→ 因為台灣這一招,今年中國大陸「985」大學收不到台生:https://reurl.cc/8xRp4
→ 中國就業市場好悶 北京智庫籲政策刺激:https://reurl.cc/59QpM
→ 就業5年最差 中國經濟反彈是假:https://reurl.cc/6nM0d
【 經驗分享 】
→ 一位台灣高中生對「到中國大陸念書」的看法:別讓媒體炒作、輿論爭議,決定了你自己的前程:https://reurl.cc/AvayY
→ 打破「留學中國、前程似錦」的四大幻想──北京清華法學院畢業生的親身經驗與觀察:https://reurl.cc/eKgWj
→中國留學社:在陸的深刻體會:https://reurl.cc/oEbDD
→關於大陸大學Q&A:你適合來大陸讀書嗎?|申請大陸大學EP.1:https://reurl.cc/NK8aQ
→【讀者投書:勸君慎選中國大學(一)】:https://reurl.cc/E5NKm
【 延伸閱讀 】
→被美國同學「電爆」後才發現:華人學生的社交瓶頸,或許與你想的不太一樣:https://reurl.cc/OKabD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YBt-d4hNEg/hqdefault.jpg)
港澳台聯招學校 在 港澳台聯招- 留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趁還有記憶的時候來寫,(請體諒我用手機排版),我是這屆大一的新生,因為個人原因在巧合之下知道有港澳台聯招這樣的入學方式存在,爬了很多文跟和 ... ... <看更多>
港澳台聯招學校 在 港澳台聯招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港澳台聯招 考試資格:港生,澳門生,台灣生,華僑生,其中以港生人數最多。2023年數據:港生5097人,台生1333人,其餘808人,總共7238人(去年是5050人)增長接近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