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不留神,新的書就一直疊上來不及消化的書堆裡,大概是之前被七月選書《樹冠上》消耗過多精氣神(https://bit.ly/3j22BJr),而這排約莫落在七月中到八月中入手的書籍,先稍微做個紀錄,因為下個月的書單相當豪華,類型遍及電影、音樂、系列小說等等,大概需要先把額度留下來,九月真的非常值得期待。
⠀⠀⠀⠀⠀
這個月的選書並沒有特別獨立出來分享,因為是新版重出,這本在我多年前首度讀到的時候就頗為喜愛,為蕭麗紅的代表作《#千江有水千江月》,而此次恰好是四十周年紀念版本,希望能好好地為這本書寫篇文章。故事以布袋的蕭姓大家族為中心,敘述傳統大家庭的習俗和人情瑣碎,並探討生死、親情、愛情的衝突與矛盾。生於世代養殖漁業維生的大家庭,主角貞觀巧遇表哥大信,開始了一場若有似無的愛戀。這段戀情直到貞觀上臺北工作,大信到金門當兵,兩人間的情愫也因誤解而產生令人唏噓的變化。在蕭麗紅的內容敘述中,充滿了臺灣民俗的瑰麗與趣味,而貞觀與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戀情,為臺灣逐漸失去的純然戀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
接下來是掛名推薦的兩本,一本為早已提過多次,正在進行贈書活動的馬修麥康納回憶錄《#綠燈》,50 歲的他,花了 42 年的時間釐清自己生命中的謎題,35 年的時間記錄下解答的線索,他想要知道如何當個好人,如何得到想要的東西。如何使生命得到意義,如何更成就自我。他寫下日記,記錄他的成功與悲傷,理解與回憶。他說他書寫,是為了遺忘。敘述該如何在充斥「不」的世界中得到更多「好」,以及如何認出可能是「不」的「好」,關於抓住綠燈、並理解人生中的黃燈與紅燈遲早會轉綠的書。
⠀⠀⠀⠀⠀
再者,也已提前分享過的電影《#火口的二人》白石一文原著小說,故事敘述十天後將舉行婚禮的直子回到家鄉福岡,來到昔日戀人賢治面前。多年後再重逢,沒有一聲問候,也沒有一句質問,只是如昨日才剛分別一般,平淡中透著一股熟悉地拉開序幕。在二人熟悉的老家中,直子翻起一本舊相簿,裡頭盡是她與賢治一絲不掛的黑白性愛照。一頁一頁,往事的物證翩然眼前,那張如回憶之鑰的富士山火山口海報也隨之乍現,直子不禁脫口說出:「我最喜歡這張照片了。」二人之間曾不顧一切燃燒的火焰,在即將被宣判死刑的愛情面前再度復甦。等待直子未婚夫歸來的倒數五天,二人似末日到來般無法無天的徹夜歡合,如乾柴烈火覆水難收。肉體的歡愉、禁忌的血緣、沒有未來的放肆,在愛情與生命都將終結之前,二人最後看見的風景,名叫 —— 活著。
⠀⠀⠀⠀⠀
另一本為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透過她真實經歷的四段旅程,在阿姆斯特丹,見到第一位合法執行安樂死的醫生,他說死亡為什麼不能是一場盛宴?在瑞士,和 104 歲的人瑞擁抱,她開始不斷與七年前的自己對話在洛杉磯,見到「Hamony」,世界第一具 AI 人工智能性愛機器人。在美墨邊界,很多人看見了暴力,分離,界線,隔離,但對這裡也有愛,勇氣和希望。在聖地牙哥,一場「長生不老大會」激情展開,那是令人完全無法想像的未來世界。這本書希望是一趟思考的旅程,更靠近真實自我的旅程,直視生命的旅程,以及全然自由的旅程,當旅程結束,你也有了一份屬於自己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
此次先介紹三本華文作品,若要選一部個人最喜愛的本土劇集,無疑是現在正在播出第二季的《俗女養成記》,而原作者江鵝也推出了另一本散文集《#俗女日常》,有別於上一本以在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台南女兒故事為主軸,最新文集不改幽默詼諧本色,卻更多聚焦於成長後在台北打拚的都會熟女人生。江鵝曾在訪談中表示,她跟「陳嘉玲」最大的共同點,是中年對生活各面向的反思,還有勇敢離開職場,做一個普通女人。這本《俗女日常》,也可說是這位勇敢的「普通女人」醒悟後學著做自己的第一手實驗記錄。回到俗女的日常,說普通也不普通,玲瓏通透的智慧和文采,清爽的文字挾帶著不可言說的魔力,既療癒又提點,不只讓同世代的六年級女生心有戚戚,五至七年級的都會女子讀來應該也都會覺得毫不高深,卻又如獲天啟。
⠀⠀⠀⠀⠀
其次為,胡晴舫主編的《#我臺北我街道》,集合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二十位作家的全新創作,他們各自以詩、散文、小說書寫記憶中的台北街道。小說與詩提煉出意象,散文貼近個人記憶與生活,不同文體、長度產生不同的閱讀效果,就像散步每一條街道感受到各自獨特的氛圍。焦元溥寫消失的羅斯福路唱片行,馬世芳寫來不及參與的麥田咖啡館,張亦絢寫她的木柵路,崔舜華寫她的潮州街,吳鈞堯寫他的重慶南路,何致和寫永遠在他心底流動的西藏路,馬欣寫敦化南路的前世今生,王盛弘、羅毓嘉在這座城市私藏了他們的男孩記憶,郝譽翔在椰林大道度過了她的憂傷青春,以曲折方式學會在台北安置自己的馬翊航、王聰威,更有陸穎魚在台北街頭思念香港,顏訥在往生者帶領下探索她不知道的台北,陳雨航在文章不斷叩問,自己是否是台北人?而被言淑夏形容為春天繼母的台北街道,也有楊佳嫻的 236 公車呼嘯而過,裡頭住有陳宛茜認識的清朝耆老、陳又津描寫的公娼,以及駱以軍眼中身懷內力的各路高人。除了作家視角,更有來自法國的攝影師余白,用鏡頭拍攝他安身立命這麼久了的第二個家。閱讀他們的台北,讓我們更深刻了解這座城市。
⠀⠀⠀⠀⠀
第三本是兼具編劇與作家身分的劉梓潔新書《#希望你也在這裡》,她以這部小說,揭開路上的迷人和迷惘,熱鬧和寂寞。對生命的種種疑問,也許那些錯身而過的風景就是解答。有些人是天生的流浪者,有些人在飽嘗人的來去後才終於能夠出發,也有的人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卻越走越寬廣。生命際遇各自不同的四個靈魂,在人生這張地圖上交錯前行,彼此纏繞又轉瞬消逝。面對旅途中的每個岔路,他們會做出什麼選擇?當漫遊變成探索,漂浪轉為追尋,旅程的盡頭,會有他們想要找的那個人,或者答案嗎?旅人歸來回首一望,種種混亂都已經過去了,一切才剛開始而已。
⠀⠀⠀⠀⠀
此次翻譯小說特別想讀的,有《林肯在中陰》作者喬治桑德斯小巧精美的《#狐狸小八》,他回歸短篇小說場域,加上喬西卡迪諾的插畫,有著喬治歐威爾式荒謬的情節設定,狐狸寫給人類的一封信,卻真實地切中人與自然日益惡化的衝突。不過,桑德斯始終相信本質上是道德的,可以引導我們更好地去愛。只要記得,整個故事的敘事者是隻小狐狸,他嘗試學習語言與「人累」溝通,我們生而為人可以更溫柔地對待自然嗎?人類該如何回覆狐狸小八?闔起書本看著書封,不難發現作者虔心期許眾生的良善、平等與和諧。
⠀⠀⠀⠀⠀
以及另一本同樣短小精悍的作品,西班牙作家胡利歐亞馬薩雷斯寫於 1988 年的《#黃雨》,被譽為是歐洲二十世紀文學的顛峰之作。在庇里牛斯山區一座荒廢的小村艾涅爾,1970 年代,那裡完全廢村。但屋舍仍矗立原地,在靜謐中、遺忘中,在冬雪中緩慢腐朽。老人安德烈斯是廢村僅存的最後一位居民。在寂靜和冬雪的包圍下,在悲涼和屋舍的廢墟之間。嚴冬漫長的十二月夜裡,只剩他孤零零一個人在艾涅爾度過黑夜。他喃喃念起逝者的眼眸、盤根錯節的回憶,那些死寂佔據破落凋殞裡的清醒與夢囈。這座村莊是真實存在的。瀰漫全書的孤獨、絕望、夢境與回憶,難以抵抗的時間年輪,深入存在的虛無,內心的孤絕、無力,理智和瘋狂。訴說時代如何遺棄鄉村,留予靜謐大地深沉的平靜。黃雨洗去一切,沒有人被銘記。
⠀⠀⠀⠀⠀
還有等待許久的《魔戒》托爾金中土三大傳奇最終章《#剛多林的陷落》,繼《貝倫與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之後,見證了第一紀元走向終結。這三大傳說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組成元素,更是《精靈寶鑽》必不可少的基石。講述人類圖奧在剛多林的旅居,包括他與精靈伊綴爾的結合、兒子埃雅仁迪爾的出生、部臣邁格林的背叛、隱匿之城的陷落和諾多族倖存者逃亡的經過。這個故事在托爾金想像的中土世界觀第一紀元中占舉足輕重之意義。遺憾的是,托爾金平生寫出的完整版本便僅止於那創作於青年時期的文稿,他雖曾著手重寫,但並未完成全稿。透過其子克里斯多福托爾金的整理,此書得以面世。
⠀⠀⠀⠀⠀
當然,克蘇魯的話題還繼續延燒,《#夢尋祕境卡達斯:H.P. Lovecraft 幻夢境小說傑作選》仍不容錯過。《幻夢境小說傑作選》,是由一連串異次元空間幻夢境的相關故事所組成,收錄的十篇故事,以藍道夫.卡特的冒險事蹟作為主軸,再加上幻夢傳奇的重要篇章《奈亞拉索特普》、《烏撒之貓》與《末日降臨薩納斯》,和劇情看似獨立、卻對後續故事有重要連結的恐怖短篇經典《皮克曼的模特兒》,以及將上述元素串聯在一起的長篇故事《夢尋祕境卡達斯》。幻夢傳奇與克蘇魯神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偏向帶有微妙恐怖的奇幻故事,而非完全傾向克蘇魯神話深淵般的太空恐怖劇情。此外,洛夫克拉夫特在其他故事偶爾提及的諸多神祕地名(像是《死靈之書》中經常提及的冷之高原),也會在本書中完整呈現在讀者眼前,讓這個系列,與《克蘇魯的呼喚》相關故事息息相關,卻又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生命力。有趣的是,在這裡,作者本人的化身藍道夫卡特,會如同神話故事中的英雄,循序漸進,帶領讀者深入幻夢境,首尾相連,將各個段篇故事拼湊為一個完整的冒險歷程,打造出一個如同《魔戒》般,精彩刺激的傳奇故事。
⠀⠀⠀⠀⠀
同樣帶有奇幻色彩的療癒小說是《#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這個百貨公司是睡著後才能入場,客人們入睡後,進入最受歡迎的「達樂古特夢境百貨」,挑選陳列在眼前的各色夢境:想再次相見的人、期待前往的地方、害怕又想突破的事物,以及超乎想像、上天下海的瑰麗夢境等等,每一層樓都提供別出心裁的夢。這棟五層樓的百貨門庭若市,有睡長覺的客人,也有短暫睡個午覺的人類和動物。新人佩妮通過了與達樂古特本人進行的一對一面試,來到夢境百貨上班,準備好好推銷各個傳奇製夢師所設計的夢。然而,當她好不容易稍稍搞懂測量睡意的「眼皮秤」、從「夢境滿意度」轉換的支付系統等細節後,竟然惹下大禍,最貴的夢境費用從她手上被偷走了。眼看工作即將不保,她該如何化解困境?在這神祕的夢境百貨,在清醒與睡夢的邊界,她又將遇見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們心中渴求已久的夢?
⠀⠀⠀⠀⠀
若注重推理閱讀樂趣的人,應該不容錯過這本暢銷小說《#喜鵲謀殺案》,當編輯蘇珊拿到艾倫康威最新作品的書稿時,她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本小說即將改變她往後的一生。和這位暢銷推理作家合作多年,蘇珊對他筆下的偵探艾提克思彭德瞭若指掌。而艾提克思彭德系列是蘇珊任職的三葉草圖書出版最暢銷的書。為了工作蘇珊別無選擇,只能忍受艾倫種種惱人的行為舉止。在艾倫的新作中,艾提克思彭德來到派伊府邸,一座鄉村內的莊園調查一樁謀殺案。是的,其中有死屍和許多各懷鬼胎的嫌犯。然而隨著情節的推演,蘇珊不禁越來越懷疑,在這份書稿字裡行間隱藏著另一個故事:一個充斥著嫉妒、貪婪、冷酷的野心,以及謀殺的真實故事。
⠀⠀⠀⠀⠀
接下來兩本是與女性議題有關,首先是關於一場性侵案與一封陳述書,打動上千萬人,也改變了美國司法的花漾女子故事《#這是我的名字》。2015 年 1 月 17 日,香奈兒米勒遭到史丹佛大學生布羅克特納酒後性侵。隔天,香奈兒在醫院醒來,才得知自己成了被害人。她不再只是香奈兒,在法律上,她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匿名身分:無名艾蜜莉 Emily Doe。香奈兒與艾蜜莉各自過著不同的生活。香奈兒繼續上班、社交、過日子,但她開始失眠,還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獨自流淚、崩潰。艾蜜莉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她活在法院、警局,活在證詞與質問當中。沒人知道艾蜜莉是誰。而布羅克,這位有望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泳賽的明日之星,在被捕後不到二十四小時,就以十五萬美金交保,重獲自由。2016 年 6 月,歷經將近一年半,審判結果終於出爐,布羅克僅遭判監禁六個月。數日後,網路媒體 BuzzFeed 刊登了無名艾蜜莉的法庭陳述書,四天內點閱率破 1100 萬,引爆全美輿論。無數人民站上街頭聲援艾蜜莉,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也公開支持。2018 年 8 月,加州針對性侵罪修法,該案法官遭罷免,布羅克的上訴被駁回,史丹佛也將他退學。艾蜜莉獲得了遲來的正義。2019 年,艾蜜莉以本名出版此部自傳《這是我的名字》。
⠀⠀⠀⠀⠀
後者是被稱作少女版《使女的故事》的南韓作家尹異形《#兩封合格通知書》。女孩收到卵子評鑑合格通知書,根據最新生育法案,她必須在卵子迅速老化之前短短三個月內,進入生物資料庫尋找「準爸爸」,準備懷孕。如能順利生下小孩,將會獲得不愁吃穿的財富,簡直比進入理想大學更令人嚮往。自身亦是人母的韓國文壇怪物級新銳小說家尹異形,自道內心的女性主義者於江南站隨機殺人案之後被喚醒,對於女性遭輕視物化的現狀無比憤怒。本書虛構的駭人法案左右著青年的生涯抉擇,「生育」赤裸裸地淪為階級晉升的工具。擁有生育能力,難道就非得拯救人口危機不可?小說直指當今社會制度弊病,讀者驚嘆字字句句引人痛切共鳴。作者多次強烈表示,「不要繼承這個世界,不要繼承我們現在的生活。」無論是對自己生育的孩子,或是對這個世界的年輕世代,她都傳達了不得不把如斯醜陋世界交給下一代的歉疚感。她說自己的名字意思是「奇異的形狀」,特立獨行,敢於說出人所不能言。自從江南站隨機殺人案發生後,尹異形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多麼輕視女性、多麼獨尊父權意識。在數年後迅速席捲全球的 #MeToo 浪潮之下,她仍持續以書寫探索女性在和平狀態與受迫處境之下的各種不公體驗。
⠀⠀⠀⠀⠀
最後是,不知道該怎麼拍進去的金磊《#鯨豚記》,觀賞過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的觀眾對作者應該並不陌生,榮獲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民眾票選大獎、法國「P×3 巴黎國際攝影大賽」金牌 、美國「IPA 國際攝影獎」榮譽獎等國際攝影大獎殊榮,台灣首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大學畢業後,來到花蓮成為海上解說志工,開啟他往後 20 年的鯨豚追尋之旅。從水面上的影像開始,為了熟悉活動於不同海域的鯨豚種類,金磊前往世界各地下水拍攝鯨豚,磨練出深厚的水下拍攝技能與心法。一路追尋,堅持夢想的他,足跡遍及東加王國、日本御藏島、阿根廷巴塔歌尼亞、挪威極圈,與夢幻如抹香鯨、大翅鯨、南方露脊鯨、藍鯨、虎鯨近距離接觸,並拍下牠們的美麗身影,其中包括悠游台灣海域近 30 多種的鯨豚紀錄。全書收錄超過 200 多幅珍貴影像,金磊從拍攝鯨豚中認識自己,享受過在水中與鯨豚共游的震撼奇妙感,突破了恐懼、沮喪、撞牆的內心爭戰,更體悟到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過往生命歷程的反思,他在書中娓娓道出一張張令人驚奇影像的背後故事,那一段段的海洋冒險,難忘的神奇旅程,亦是他為邁入第 30 個鯨豚拍攝生涯所做的一次深度回顧。
⠀⠀⠀⠀⠀
⠀⠀⠀⠀⠀
⠀⠀⠀⠀⠀
(以上文字部分自出版社書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說書人Voc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正:關於神社裡面究竟是不是拜祖靈,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有待證明。 每週六晚上七點半上片,現在全台國光號客運上也能看到環島系列影片喔! 感謝在地朋友提供部份以前的空拍素材,也感謝朋友Geo導覽。 牡丹,這麼美的名字,卻有著非常遺憾的故事,一起來看看這些美景和故事吧! 前十三集我從基隆出發...
「港中醫院廢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說書人Voc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港中醫院探靈(上集)|遇上怪事?|靈體推輪椅?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2020年11月12日- 「十大猛鬼勝景。港中醫院」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港中醫院廢墟 在 港中醫院 的評價
港中醫院廢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早讀到馬傑偉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想起好朋友阿真前陣子考慮移民台灣,「當發生了蘋果日報被迫停刊這樣時代大事時 ⋯」怎麼了?決定立刻離開嗎?「我就決定要留下來。」竟然是這樣子啊!她說,「就是時局壞得太快太急,我突然覺得很想留低,總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再微小也好,就算我教到的只得一個學生,還是有其價值。」又想起另一位朋友,他計劃先讓妻女離港,自己單身寡佬留下來,努力鍛煉身體,好好學習,支持同路人,為未來做好準備。
好感動。
這陣子大家都很灰心、很沮喪,連自由表達想法和感受都彷彿變成很危險的一回事,或許不需要說話太多,只要簡單一句「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大家就有繼續撐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馬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值得好好細讀。
————————
明報 P08 |2021-07-04
【寫給留下來的人】/馬傑偉
在醫院任職的舊同事,屬於移民誘因最大的一群——中年、專業、已婚、有孩子在學。他傳來短訊,慨嘆移民走難,變成了強勢話題;留下來的人,被描繪得最多的只有兩類,一是港豬不理世事,二是陳義甚高的有心人。舊同事沒有去意,他不是港豬,也不是義士,不多說時代責任的高調。大部分像他那樣的普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留在香港,卻在移民熱話之中不見蹤影,其實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上周四,《蘋果》出版最後一份告別號,我的傳媒朋友比較多,臉書一片愁雲慘霧。星期五出海浮潛,早前約好的,卻碰上新聞自由的黑暗日子。同船十多位朋友,似乎完全不受時局影響,在無人的小島開派對,吃滷水鮑魚,嚐冰鎮鳳梨,高唱懷舊金曲,情緒高漲,一片歡樂,與我社交圈子的壓抑與鬱結,對比有若雲泥。我站在沙灘上,灰雲天,水清見底,想起一個個獄中的朋友,回望這一群把忌廉蛋糕塗在臉上作樂的新朋友,一陣詭異的情緒湧上心頭,「個心好實」;多少人為香港承受苦難?又有多少人心中已經忘記了香港的創傷?
但回過神來,今天我離開同溫層,同船都是新相識,社會背景殊異。憂國憂民,為信念作出犧牲,是一撮人。普羅百姓,才是大多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近年港人在社交場合,都避談政見,我根本不知道這群風騷快活人,心裏對香港隕落作何感想。他們留在香港,如常生活,遊山玩水,郊野秘景,他們如數家珍。只不過十多人,當中有美食家、攝影師、山藝專家。途中有人大聲吐出「蘋果日報」四個字,我一驚,暗忖下一句是「抵佢死,停刊天下太平」,還是「我買咗一份留念」。怎料他說,「呢條路線,記者介紹過㗎!」自由、法治、子女教育,是不少中產家庭的核心價值。但眼前這一群,50到60多歲吧,自由和法治,不一定上心,但好鍾意香港奇妙地景,他們嚴格實行帶走垃圾的環保價值。
沉默的大多數 各自活出信念
最近回中大午膳,遇上一群舊同事,久別喜相逢,嘻嘻哈哈,聲浪之大,幾乎整個餐廳的食客都聽到我們大放厥詞。我在中大多年,最親近的不是教授,而是一眾supporting staff 。我問,「你哋幾時移民?」他們答得很爽快,又大聲,還在笑:「冇錢移咩民呀!」打工搵食,解決3餐,柴米油鹽,是日常的主體。對他們來說,留在港可以預計,移民反而風險更大。他們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港豬,在安全範圍內,會關注,會批評,只不過不想走、或走不來。其實這一群有態度、有政見,但生活更重要,他們留在香港,用他們的民間智慧,適應新香港。
中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走定唔走?去邊度易適應?稅務、樓房、教育、就業市場,討論區有答有問,流量驚人。然而,香港還有一大群留下來的人,有若干的一部分是「小確幸」,天真的認為,我不理政治,政治不會拍我的門。也有相當的一部分,如常生活,你卻不能把他們簡化為「港豬」。《蘋果日報》最後一期,100萬份,賣清光,排隊的人不計其數。蘋果結業,大樓內的植物要人「領養」,同樣是排長龍,很多人「拔刀相助」。阿布泰被針對,排隊支持的都是普羅大眾。留下來的人,用自己的方法,活出自己的信念,審時度勢,不想以身試法,沉默,但心裏仍然堅守信念。
盼望是心念 心念不犯法
有一些親屬,政治價值觀不同,愈來愈少見面。我也有一些完全不理政治的親屬,如常看TVB,追劇集,《愛回家》情節滾瓜爛熟。移民對他們來說很遙遠,但談到社會不公平的政治事件,他們會彈一句,「呢班友,有牌爛仔!」是非黑白,看得清楚,只不過他們不選擇移民避政。考慮移民的朋友,眼見形勢急轉直下,香港每日在滑坡下沉,必定忐忑不安。這篇文章暫且不談移民心事,集中談一談留下來的普通人,大家如何共謀對策。
時有勢,勢難擋,水勢洶湧,很難逆水行舟。今天時不我與,唔好同呢個惡時勢鬥力。退一步,以靜制動。不准我說話,我就暫時不說話。要拉要鎖,我現在就不作拉扯。我老婆的經驗談:她做職業治療,有一段時期,甚得某專科主管歡心,受重視,江湖地位高,醫生們都樂於轉介病人。幾年後,該專科換主管,新來的,完全不買馬太的帳。我老婆精明,把精力放在其他領域,擴闊專業範圍。過幾年,風向轉,她的部門又派上用場。
中國與香港目前的時局,超高壓而不穩定,唔知幾時變。時勢有順有逆,起伏難測。今天留下來的人,耐心等,如此極端的時勢,一定會變。可能轉好、可能轉壞,無論如何,盼望就是力量,盼望有一天,去與留的人,喜見香港重生。想吓啦,希望在明天。盼望是心念,心念不犯法。
「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自覺保持身心健康,對留下來的人,至關重要。要等到、看到時勢逆轉,多運動,操fit 啲,每天半小時,跑步、游水、健身單車,操練身體,要有體力抗衡主流大勢。不必把心理健康想得神神化化。有鬱悶、有心事,就搵朋友開解一下。參加課程,裝備自己,修練更強大的心力,可面對留在香港每時每刻遇到的心理衝擊。香港的心靈自強運動,正在默默形成。30 多年未見面的牧師在大嶼山相聚,他說有心人正在照顧心靈創傷的年輕人,在教會體制之外策劃安全網。身邊也出現不少民間舉辦的細胞小組,互相扶持,共渡時艱。我自己每兩周參加的疫情支援聚會,不經不覺舉辦了40多次,大家坦誠分享,同行同在,就是力量。這一類的群組,為留下來的人,加深生活的勇氣。
最後,找尋自己可以努力的方法。在一個社會生存,無論環境多惡劣,若能發揮所長,觀感會完全不一樣。留下來的人,可以做什麼?自救、助人,你和我都可以,就單單是立願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做一個更有慈心的人,也會令你活得更有意義。被辭職的傳媒工作者,靈活變通,轉行做拉麵師傅、電器銷售員、潛水教練、電競KOL ……找一個自己可以發揮的生存方式,連結你在身邊可以接觸到的同路人。生活上,若找到自己可以出力的位置,就更容易節哀、順變,避風頭,隱於市,在廢墟中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移民或留港的理由。文章寫到最後,我就談談自己的想法吧。我今年61 歲,健康活躍的年日,只剩下十多年,移民心理負荷大,兩三年才可以settle down。我人生的quality time又短了一截。留下來,代價是要承擔香港淪喪的心理創傷,自忖還應付得來。另一方面,留下來在香港經歷時代變化,用不同的方法表述記錄出來,又可以與有需要支援的朋友接觸,患難與共,留港有確實的意義感。
這個星期大家都很難捱,朋友在群組寫了一段心聲:
「我執起筆想寫,但不知從何寫起。
想叫,想大叫,想大聲地叫,想找個樹洞大叫,想找個山洞大叫,想聽到回音,想你知道我在大叫。無言是外在的一種狀態,心裏卻翻起千層浪。
想聽到遠方有道聲音給我說: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然後大家一起留言回應:「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就是這樣簡單的分享與聆聽,給予彼此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完稿後發生了銅鑼灣悲劇,鮮花與告票,仇苦深結,說不出的劫難,我們聽到彼此,知道彼此,明白彼此。)
港中醫院廢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626新加坡聯合早報
*【世衛組織預測: 老年人等高風險群體 每年或須打疫苗加強劑】
據一份外洩檔案顯示,世界衛生組織預測,為了預防冠病變異病毒,老年人等最易感染冠病的人群須要每年注射疫苗加強劑,一般人則兩年一次。路透社看到的這份文件,是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董事會定24日會議上要討論的報告內容之一。這份報告上的日期為6月8日,並注明仍“未完成”。GAVI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領導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為全球較貧窮國家分配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6-1160967
*【研究:冠病病毒可感染腦細胞 導致神經和心理不適】
荷蘭研究發現,冠病病毒可感染腦細胞,引發神經和心理不適。這份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說,冠病病毒通過鼻腔進入大腦後,會觸發在人體免疫系統中充當信使的細胞因數。“這可在局部感染中發揮作用……可能導致許多(前)患者申訴神經或心理方面的問題。” 參與研究的伊拉斯姆斯大學病毒學家範瑞爾說:“我們看到的情況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即冠病原始毒株)導致嚴重腦炎的情況相似,病毒會在腦部不受控制地蔓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6-1160968
*【非洲爆發第三波疫情 入院和死亡人數前所未見】
非洲爆發第三波冠病疫情,病毒傳播速度更迅猛,入院人數和死亡病例之多前所未見,醫療設施瀕臨崩潰。非洲大陸的累計冠病病例約530萬起,累計死亡病例約13萬9000起,是全球七大洲當中,除大洋洲以外受冠病衝擊最小的。不過,如今非洲至少12個國家出現疫情反撲,而且正以驚人速度擴散,預計約三周內新增病例將達到歷來最高峰。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6-1160971
*【東京奧運會外國代表團現首起Delta毒株感染病例】
據共同社報導,日前在日本確診感染冠病的東京奧運會烏干達代表團一名運動員證實感染Delta變異毒株。該名運動員從國內出發前已接種了兩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且臨行前72小時做的檢測結果呈陰性。這不僅是赴日參賽外國運動員中出現的首起冠病確診病例,也是首起Delta毒株感染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5-1160923
*【以色列宣佈重新實施室內口罩令】
以色列衛生部25日宣佈,由於近期冠病確診病例數顯著增加,從當天中午12時起,以色列將重新實施在室內場所強制戴口罩的防疫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5-1160918
*【鍾南山:料陸港下月可有限通關】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山,香港近日沒有出現社區傳播,冠病疫情控制得較好,預計大陸與香港於7月將能有限通關。根據南方plus報導,鍾南山在接受訪問時預計大陸與香港恢復通關會比較快,至於國際通關,他認為沒法預測,“一隅不安,舉世皆危”,要是其他國家疫情控制不好,永遠也打開不了國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6-1161076
*【出動直升機無人機等取締違例工廠商店 馬國將展開大規模防疫聯合執法行動】
馬國內長表示,大規模聯合執法行動,主要是針對獲准在行管令期間營運的工廠和商店,確保大家遵守防疫措施,同時也會取締濫用跨州跨縣通行信的業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6-1160989
*【確診病例再爆增 印尼推出新措施避免醫療體系崩潰】
印尼的冠病確診病例再次爆增,各個地區醫院床位告急,就連氧氣供應也可能不足,迫使政府迅速實施新措施,避免醫療體系崩潰。印尼冠病疫情原本已開始緩解,卻在上個月中旬開齋節之後突然急轉直下。該國本週三次刷新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紀錄,週四新增病例更是首次達2萬起。當局通報昨天的新增病例為1萬8872起,累計病例已超過200萬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26-1160992
*【泰國工地因疫情停工 8.1萬工人禁足一個月】
泰國首相巴育表示,鑒於疫情擴散,從下周起,曼谷和南部地區數百個工地將關閉一個月,工人也不得離開宿舍。泰國首都曼谷近日不斷傳出建築工人宿舍群聚感染。曼谷共有575個建築工人宿舍,住了約8萬1000名工人,大部分都是移工。自5月開始,至少已經發生37起宿舍群聚感染。巴育表示:“讓我們先實施一個月,情況就會改善”,勞動部會補貼停工的損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5-1160931
*【邁阿密公寓坍塌四死百餘人下落不明 佛州進入緊急狀態全力施救】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海濱公寓週四淩晨局部坍塌,搜救行動進入第二天,已知至少四人死亡,100多人仍下落不明。總統拜登批准佛州進入緊急狀態,以提供聯邦援助全力救災。這起事故發生在當天淩晨2時許,邁阿密—戴德縣瑟夫賽德市(Surfside)一棟12層公寓的一側完全坍塌,地面上瓦礫堆積如山,許多人被埋在廢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6-1160966
*【美國塌樓事件巴拉圭總統的親人被埋】
巴拉圭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 Sophia López Moreira、她的丈夫Luis Pettengill和這對夫婦的三個孩子都已失蹤。此外,還有一名巴拉圭公民Lady Luna Villalba也失蹤。據報導,莫雷拉是巴拉圭第一夫人西爾瓦娜•莫雷拉的妹妹,即總統貝尼特斯的小姨子。據報導,莫雷拉的家人在這種大樓中擁有一套公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5-1160924
*【龍捲風冰雹襲擊捷克 至少三死數百人傷】
捷克東南部24日罕見地遭遇龍捲風和冰雹襲擊,霍多寧市與靠近奧地利、斯洛伐克邊界的七個村鎮嚴重被破壞,至少三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捷克氣象學家說,這股龍捲風的最高時速可能超過332公里,也就是說這可能是這個中歐國家有記錄以來最強的龍捲風,也是2018以來的第一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6-1160969
*【稱密切關注兩岸關係 日防長:臺灣安全直接影響日本】
日本防長岸信夫說,臺灣的安全直接關係到日本的安全。岸信夫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說:“臺灣的和平與穩定與日本直接相關,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和臺灣之間的關係,以及中國的軍事活動。”他稱,中國強化軍事力量,使得中國與臺灣之間的平衡“嚴重傾斜到中國那一邊”,而這一差距正在逐年擴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26-1160970
*【加拿大法院駁回孟晚舟禁止公開滙豐新證據請求】
華為和滙豐銀行的律師4月在香港法院達成協議,向孟晚舟的法律團隊披露這些檔,條件是他們必須“盡合理努力”不將機密資訊公開。加拿大檢察官反對孟晚舟禁止公開這些檔的要求。代表包括路透在內的一個媒體聯盟的法律顧問Daniel Coles表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駁回了孟晚舟的請求。該媒體聯盟也反對這項禁令。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26-1161069
*【德國南部發生持刀襲擊事件 3人死亡】
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Wuerzburg)25日發生一起持刀襲擊事件,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6-1161066
*【美股週五漲跌不一 標普指數再創新高】
美國股市25日收盤漲跌不一。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並取得2月以來的最大周漲幅。道瓊工業指數漲237.02點,漲幅0.69%,收在34433.84點;納指跌9.32點,漲幅0.06%,收在14360.39點;標普500指數漲14.21點,漲幅0.33%,收在4280.70點。標普500指數本周迭創新高,該指數一周上漲2.7%,錄得2月以來的最大周漲幅。道指本周上漲3.4%,納指本周上漲2.4%。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6-1161063
*【鎖喉非裔男致死引發全美抗爭 白人員警重判22.5年有期徒刑】
美國明尼蘇達州去年發生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警方壓頸致死案,引發全美大規模種族平權抗爭。明州地方法院週五宣判,佛洛伊德跪頸的白人前員警Derek Chauvin 22.5年有期徒刑。Chauvin去年以跪頸使佛洛伊德窒息死亡後被解職,今年4月陪審團認定Chauvin二級非蓄意謀殺、二級過失殺人、三級謀殺罪名成立,Chauvin面臨最高40年監禁。檢察官向法院求處30年徒刑,而法院判Chauvin 22.5年;若表現良好,可於服完三分之二刑期後獲得假釋,即約15年後可出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6-1161061
*【歐盟領導人拒絕舉行俄歐峰會俄方表遺憾】
德國總理梅克爾25日表示,歐盟領導人拒絕了德國和法國推動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重啟會晤的提議,俄羅斯克里姆林宮25日對此表示“遺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5-1160926
*【緬甸仰光一民間武裝組織宣佈為30起爆炸襲擊事件負責】
緬甸仰光省一民間武裝組織“反法西斯武裝部隊”(Anti Fascist Armed Forces)6月24日宣稱,該組織為近幾個月以來在仰光發生的30起爆炸襲擊事件負責,幷宣稱這些襲擊已導致22人死亡,至少25人受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25-1160907
港中醫院廢墟 在 說書人Voc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正:關於神社裡面究竟是不是拜祖靈,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有待證明。
每週六晚上七點半上片,現在全台國光號客運上也能看到環島系列影片喔!
感謝在地朋友提供部份以前的空拍素材,也感謝朋友Geo導覽。
牡丹,這麼美的名字,卻有著非常遺憾的故事,一起來看看這些美景和故事吧!
前十三集我從基隆出發,去了桃園的後厝港、苗栗的玉清宮、台中、南投橋聳雲天、雲林金光大佛和五年千歲暴龍公園、信仰堡壘北港朝天宮、嘉義的巨大三國英雄神像,試吃知名嘉義火雞肉飯!後來上了阿里山一探廢棄鐵道眠月線、走進廢棄的學校,遇到了台灣特有的動物,也好好的看了奮起湖和神社遺跡,拍了台南麻豆代天府的巨龍和地獄天堂,然後到了高雄帶大家去吃最厲害的義大利麵,去了充滿美景和故事的蓮池潭,還有美的誇張的三鳳宮,探訪了全台唯一參拜戰艦的紅毛港保安堂、以及最後去了潮州綠色隧道、佳冬蕭家夥屋、洋樓,還沒看的話別錯過前十四集喔!
- 環島系列的由來 -
你也想過環島嗎?我想了很多次,但是一年拖過一年,擔心這擔心那,也懷疑自己真的能夠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待那麼久不回家嗎?這一次,我不想再拖了,我是怎麼過這些日子的,影片裡好好一點一點的告訴大家吧!有疑問就留言吧。
台灣是我們的老家,藏著許多故事和美景,但卻常常被忽略,太可惜了。
我帶了許多自虐的攝影器材到了那些從小就好奇的城市、遺跡、海洋、山上、建築、信仰,想親自看看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風景和人,跟我一起來吧!
環島共花了近一個月(有些素材則是更之前就拍了),從基隆開始,走桃園、苗栗、台中等一路往南到墾丁再往東,值得去的地方太多,因此很多城市還是無法兼顧,我想以後還會有很多趟吧。
剪輯&broll調色:維尼
https://ethanhung3513.carbonmade.com/
封面文字:寒星
https://www.instagram.com/zizizizichan/
hanxxingchan@gmail.com
英文字幕翻譯:Cathy
英文字幕製作:Rayjay
喜歡的話記得留下你的感受和問題喔!你的支持,總是讓我很感動。
想看更多:
FB:https://www.facebook.com/XGVocal/ 電競說書人Vocal
IG:https://www.instagram.com/xgbboyvocal/
攝影器材:
機身:Canon EOS R(2019/10)、Osmo action(2020/01)、DJI Mavic MMini、Canon EOS M50、iphone7+(成都、重慶vlog)、
鏡頭:EF-M 11-22mm F4-5.6 IS、EF-M 22mm F2.0、EF-M 55-200mm F4.5-6.3、Bitplay HD超廣角2代(for iphone)、EF 16-35mm F4 IS L、RF 35mm F1.8 IS
穩定器:大疆Ronin SC(2019 8 )、智雲Weebill S(2019 11)
麥克風:Rode VideoMicro
Vocal與他的暹羅貓阿香:
Vol.1 接阿香回家 https://youtu.be/dKP-_PS4auU
Vol.2 同居生活開始 https://youtu.be/UA9xEYmlXzE
Vol.3 阿香吃雞了! https://youtu.be/yaddB1rO-yo
Vol.4 貓生低潮! https://youtu.be/iId1DVu6hdw
Vol.5 陽光小暹羅貓 https://youtu.be/Mcv-CqMh8ZI
Vol.6 阿香平時喝甚麼? https://youtu.be/q5yQrDx1zPA
Vol.7 誰在跟蹤本貓?鬼鬼祟祟的!出來喔!https://youtu.be/hCE-x1JfgTI
Vol.8 小貓的第一次Petree自動廁所(貓砂盆)體驗!再也不用鏟屎啦!https://youtu.be/5XFKUa6qGz0
Vol.9 為了給貓跟我更好的環境,買了小米空氣清淨機!
https://youtu.be/UMb5hdFEzRc
Vol.10 誰說貓就愛吃罐頭的?
https://youtu.be/awvEPVzRdOk
人性系列:
Vol.1 除了加油,你還能怎麼安慰人?
https://youtu.be/QX3Dr6ThkrI
Vol.2 朋友?兄弟?閨密?你可以試試在出事的時候找他們看看。 https://youtu.be/ETB8QO8Td0A
旅行Vlog系列:
Vol.1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台灣人的四川成都風雲大佛之行!錦里吃擔擔麵!
https://youtu.be/yYcRpbZH2Co
Vol.2 穿過你家門口的霧都輕軌!台灣人的重慶「黃金甲」、「變形金剛」場景探險,老火鍋不能錯過! https://youtu.be/hZgN-o3FJyI
Vol.3 警察出來洗地啦!去周星馳拍攝「功夫」場地玩,對比兩個不同年代,三個台灣小夥子的上海旅行!不可錯過的外灘夜景! https://youtu.be/rrnlF6SsRsM
Vol.4 你受的了嗎?比猛獸還猛的孩子(氣)!三個台灣人的上海旅行最終章,超多汁的豫園小籠包!
https://youtu.be/-eViCDDNbgI
Vol.5 外內外跑法之北宜公路靈魂車手Feat小咖!一探隱密千島湖、坪林、基隆中正公園、通堂拉麵~
https://youtu.be/yy_pUDZMTCI
Vol.6 滿滿的台灣味就在這片!基隆人的侯硐貓村、九份、基隆廟口美食之旅。
https://youtu.be/y4LNW-q1qrY
Vol.7 台灣人的深夜驚悚北京上集,吃到平價但好吃的烤鴨!
https://youtu.be/6lC8V920Bh4
Vol.8 終於來到歷史中的帝王神宮紫禁城!三里屯、故宮之旅、懷念老歌金曲之北京下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gjLQ...
電競解說:
Vocal的西安TGA吃雞手遊和平精英決賽解說精華
https://youtu.be/LXF421q1fpM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上集。(PUBG M/吃雞)
https://youtu.be/MyB3IvnfFBY
華麗登台?你錯了,電競主播(解說)其實是這樣的!跟我來工作一天吧!下集。 Feat 阿梅、美少女宅宅
https://youtu.be/gVGhpszvLb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QzWYOR92ho/hqdefault.jpg)
港中醫院廢墟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漁民一般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廢水。青衣另一個艇戶聚居地方是青衣灣避風塘,即今天的青怡花園位置,在1958年動工,1961年落成,收容大量本來停泊在荃灣漁船。青衣塘大約有500-600間木屋,居民約有2500人,他們的房舍全部建在岸邊,用一些殘舊的木條支撐著。因為沒有清潔服務,居民都將垃圾倒在屋腳下,臭氣沖天。全區只有三條街喉。政府為了改善環境及方便居民,在區內設立臨時廁所,又在青衣塘設供水管道。政府又透過消防局訓練青年居民成立志願消防員。理民府曾協助青衣塘居民成立居民互助會。七十年代在附近設立新消防局。上世紀六十年代,青衣的漁民漸改在青衣大街對出的海灣設置魚排,養殖海魚。由於當時漁農處只批准漁民在「合適地方」註冊養魚,青衣並未列入合適地方,所以法例上屬於「無證養魚」。1980年由於政府利用魚排位罝作航道讓駁船運從青衣運載填海物料到荃灣,而且青衣亦填海在即,故當局決定清拆青衣灣魚排,漁民需將魚排搬往其他合法養漁區。由於青衣魚排屬無證養魚,政府不打算發放遷徙補貼,漁民則拒絕退讓。最後荃灣理民官許舒作中間人,一方面請求輔政司署向漁民發放補貼,另一方面遊說漁民接受補償安排,最後達成協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不少漁民由內地來港。教會為了幫助窮人,向漁民派發麵粉和米糧。在1960年代,天主教的「美國經援協會」體恤青衣漁民困境,斥資26萬多元,取得青衣塘未端的官地(即青衣公園的小山上),為漁民建屋,約400平方呎,稱為漁民村,今天名為青衣漁民新村 (Tsing Yi Fishermen’s New Village)。後來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改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以短期租約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1966年政府設立魚類統營處青衣小學,為漁民及艇戶子女提供教育。但隨著青衣塘清拆,這所學校亦被淘汰。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後由天主教香港明愛跟進青衣艇戶的徒遷問題,1973年在漁民村旁興建聖保祿村,約300平方呎,容納27戶水上人居住,村內曾有4家士多店舖。初由明愛管理,後來亦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讓村民自行組成合作社管理,以政府土地牌照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改名為青衣聖保祿村改善生活有限責任合作社(The Tsing Yi St. Paul Village Better Living Co-operative Society, Limited)。青衣大街是八十年代前青衣舊墟的主要商業街,居民衣食住行所需品都是主要在這裡所得。青衣公小原校也是在青衣大街中的一段。照地理位置,青衣大街應該是位於現時青衣邨與偉景花園的一段位置。踏入七十年代末期,青衣島已進入全面發展,龐大的開山闢地放渠工程趕緊展開,島上的上下涌美村、大王下村、老屋、鹽田角、藍田、新屋村落原有舊村落,經已夷為平地,面目全非。舊墟一向是青衣島居民最重要的集散墟,其後更成為居民的購物中心。設有多種不同行業的商店,如電器、酒家、什貨店、餅家、冰室、藥房等。一九八六年,政府進行搬村收地計劃,將商戶及居民遷移,位置為現時青衣診所與青衣邨宜偉樓之間。原址90年代初興建青衣公園足球場及網球場。大街清拆後鄰近新建屋邨命名為「青衣邨」,以紀念昔日青衣大街及市集,而市中心路牌至今也是指向青衣邨及青怡花園一帶。當年在第一段棚屋的馬路對面,是一個果樹園,地方不算很大,園內主要是石榴樹。果園隔鄰是牛皮廠,每天,一塊塊染成藍色的牛皮掛在對開空地上,地下滿是細碎的「廢料」,廠內可見巨大的木輪在轉動,發出「隆隆」的聲響,也發出陣陣的惡臭。再隔鄰是一間灰窰廠,每天都冒出濃濃的白煙,沒有風的日子,這一帶都給濃「霧」瀰漫著,夾雜著濃濃的氣味。「黑橋」是當時的地標,也是在未興建馬路前,是當時南北的主要通道。每當颱風過後,潮退的時候,海水由港灣流出大海,橋底的水流很急,細心觀看,原來海面有很多細小的蟹隨水流飄出大海,「黑橋」上便站滿棚屋的居民,利用長長的抄網捕捉水面的小蟹,熱鬧非常。
(註:幾十年前青衣天后誕時是可以找到狗肉吃的,亦有賭檔,最刺激當然各堂口搶花炮,過程激烈,常起爭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1cDMT4APQ/hqdefault.jpg)
港中醫院廢墟 在 2020年11月12日- 「十大猛鬼勝景。港中醫院」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0年11月12日 - 「十大猛鬼勝景。 港中醫院 」 - 直播記者:天. 李英俊and 20 others. 774 Views · 21 · 20 · 10. More from 自由香港. ... <看更多>
港中醫院廢墟 在 港中醫院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xplore #港中醫院at Facebook. ... <看更多>
港中醫院廢墟 在 港中醫院探靈(上集)|遇上怪事?|靈體推輪椅?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港中醫院 探靈(上集):https://youtu.be/o48kYftcezc 港中醫院 探靈(中集):https://youtu.be/7586yhzaObY 港中醫院 探靈(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