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開口、王文淵點頭 麥寮天然氣站救藻礁?/政院澄清:麥寮興建接收站有譜 政院:不是三接替代方案! (03/15/2021 聯合報、自由時報)
“..... 相較於第三、第四與第五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變數多,麥寮天然氣接收站預定地位處麥寮港南碼頭,該處位置偏遠,距廠區跟社區的安全距離足夠,環保與公安的疑慮遠低於第三與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麥寮相較於觀塘的優勢還包括海象較佳,天然氣運輸船進港的難度較低。
解決三接爭議?能源界看法不一
但麥寮天然氣接收站能否解決三接的爭議,能源界的看法不一。三接主要供應同樣位於桃園的大潭電廠發電之用,若要靠麥寮天然氣接收站供應北部電廠,必須興建長達一百八十公里的海陸管線。....."
一次又ㄧ次的實際科學檢驗都指出,暖化以及氣候變遷導致的海水增溫、、海平面上生、極端氣後頻發所帶來的衝擊,才是台灣、以及台灣環境生態所面臨真正生死交關的殘酷考驗。千萬不能見樹不見林,意氣用事導致因小失大。
(記者王茂臻報導)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引發的藻礁公投風暴讓蔡政府猝不及防,許諾「藻礁永存」的蔡英文總統處境尷尬,但她不再坐視風暴擴大,日前她詢問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能否加速在雲林麥寮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獲王正面回應,經濟部立刻動起來與台塑集團協調。
經部指執行難度高 未優先推動
麥寮天然氣接收站被環團視為三接移地開發選項,之前環團跟蔡總統會面時就曾提及此事,但經濟部認為執行難度高,並未列為優先推動政策。
王文淵:政府怎麼說就怎麼配合
蔡總統三月二日接見八大工商團體理事長時,當面向身兼工總理事長的王文淵詢問此事,官員轉述,王文淵現場回覆:「政府怎麼說,他們就怎麼配合」,讓蔡總統對麥寮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信心大增,要求經濟部加速推動。
環評申請時間 擬提前至今年底
總統開口後,經濟部與台塑集團對麥寮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一事立刻提速。經濟部官員說,台塑集團計畫將麥寮天然氣接收站環評申請時間點提前至今年底,雙方針對天然氣興建地點,麥寮港南碼頭如何變更用途,以及環評程序等,已初步交換意見。台塑集團昨天說,近期確實密集討論興建接收站一事,相關計畫尊重主管機關說法。
目前國內有高雄永安與台中港兩座天然氣接收站,正在興建但面臨環團反彈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位於桃園觀塘,台電預計在基隆與台中另行興建第四與第五座天然氣接收站。與第四接收站密切相關的協和電廠更新環評初審會議日前延期,經濟部官員與台電都不否認是要避近期的藻礁風頭。
相較於第三、第四與第五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變數多,麥寮天然氣接收站預定地位處麥寮港南碼頭,該處位置偏遠,距廠區跟社區的安全距離足夠,環保與公安的疑慮遠低於第三與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麥寮相較於觀塘的優勢還包括海象較佳,天然氣運輸船進港的難度較低。
解決三接爭議?能源界看法不一
但麥寮天然氣接收站能否解決三接的爭議,能源界的看法不一。三接主要供應同樣位於桃園的大潭電廠發電之用,若要靠麥寮天然氣接收站供應北部電廠,必須興建長達一百八十公里的海陸管線。
政院澄清:麥寮興建接收站有譜 政院:不是三接替代方案!(03/15/2021 自由時報)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國發會今證實雲林麥寮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案已在進行中。不過對於外傳「麥寮救藻礁」、替代三接等說法,行政院今天回應,麥寮方案距離大潭電廠過遠,不是、也不會成為第三接收站的替代方案或備案。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會前受訪時表示,天然氣比例增加、多一處接收站,對國家能源轉型有很大幫助;龔明鑫說明,麥寮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已在進行中,不過這並非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的替代方案,「這是兩回事,但我覺得是好事」。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回應指出,外界所謂的麥寮方案,並非三接的替代方案。麥寮電廠若能增設燃氣機組丶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固可加速中南部減少燃煤的腳步,達到整體「增氣減煤」的政策目標,但因距離大潭電廠過遠,這不是也不會成為第三接收站的替代方案或備案。
羅秉成強調,雲林麥寮電廠距離桃園大潭電廠超過180公里,若採取麥寮接氣給大潭發電,需另建一條180公里新管線,工程難度高,時程難以估算。同時,新建天然氣接收站及電廠還需經環評等相關作業,經濟部的保守評估至少要耗時6年以上。距離太遠丶時程太長,顯無法配合三接原訂北部供電需求,無助於解決南電北送的問題。
羅秉成表示,台灣從民生用電、醫療需求到科學園區,都需要穩定的電力,第三接收站若無法如期完工,勢必會造成減少燃氣而增加燃煤的結果,也會增加電力併網風險與中南部電廠的負擔與壓力。政府會持續積極說明讓民眾充分了解政府「增氣、減煤、非核、綠能」的能源轉型政策。
編按: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嚴苛挑戰,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地朝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道路上大步前進,在此同時我們也不希望我們所採取的解決方案,帶來增加核廢料、放射性輻射廢棄物污染環境生態的重大威脅。
因此全力朝向發電過程中零碳排、無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不會排放冷卻水(因此不會消耗我們日益珍貴的水資源,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的各種型態的再生能源電力,勢必是我們最重要的能源解決方案選項之一。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是速度與規模越來越嚴酷的生存挑戰(不僅僅對人類而言如此,對於地球的整體生態、環境和生物鏈而言同樣也是),當整片大森林遭受浩劫的時候,一心一意的只聚焦在想要保全自己身旁其中一棵樹的後果如何可想而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台灣面臨暖化與氣候變遷的艱鉅挑戰,真的沒有任何多餘的時間好浪費、猶豫,我們的解決方案不但要有效而且必須及時、可行,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後果相當嚴重,不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願意看到與可以承擔的起的。
由衷期盼大家能夠持續與時俱進,強化對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有效、可行解決方案更深廣的掌握與認識,這樣才能真正提出實際可行、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用最小的整體社會成本代價把問題好好地解決掉,朝著大家保護環境生態,確保永續生存的終極目標繼續邁進。
如果再放任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狀態繼續惡化下去,到頭來我們現在所一心一意所想要保護的生態、環境勢必遭受無法承受的毀滅性的全面破壞,越來越多值得警覺的異常跡象都已經陸續浮現在我們眼前了,我們手上所擁有的反應時間所剩無幾,不容再遲疑、無視警訊下去。輕重緩急,真的需要好好認清現實狀況,持平客觀理性的實事求是才好啊。
事實上,推動能源轉型、積極發展各種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並且落實智慧電網、儲能、需量反應等可以發揮現代電業所必須要有的即時反應、彈性調度功能,持續提升台灣的能源自主率以及能源使用效率才是真正可行,可長可久最適合台灣的電力解決方案。
而在短、中期而言,燃氣發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過渡性電力來源,因為具有快速反應、彈性調度能力的燃氣發電,最可以妥善搭配具有間歇性發電特徵的光電、風電(特別要強調是特徵,而不是缺點,因為我們手上已經可以有充分且成熟的配套解決方案來處理這些間歇性的特質。況且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中也有許多可以長期穩定發電的項目,例如地熱發電、小水力發電、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洋流發電..... 等等新的可以長時間穩定發電的再生能源,目前都已經陸續在接棒擔任先發陣容組合的光電與風電之後,依序接力上場擔綱演出了。)
我們越早按部就班的汰除核電、燃煤發電,同時發展各種多元的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搭配污染遠比燃煤與核電少許多的燃氣發電以及儲能、電網升級強化,並持續推動能源效率提升以及需量反應能量擴充這樣的一系列完整配套的電力解決方案,越可以順利的讓台灣同時達成最大可能的兼顧環境生態永續和民生經濟繁榮雙重面向的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udn.com/news/story/122025/5318083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67068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8的網紅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週,歐洲發生大規模洪水造成上百人死亡。橫跨大西洋, 大規模的野火正在美國西部燃燒。 科學家警告,這些極端天氣是全球暖化的明顯徵兆。 幾年前,談論氣候變遷時都覺得是未來的事,但現在已無法再等,因為它正在發生。 📝 訂閱講義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台灣地區民眾能源使用行為調查」記者會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10/30/2017@台大校友會館)
10月25日行政院才宣布「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行動方案,計畫透過全額補助規劃費用與補助四成建置費用,以鼓勵民眾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沒想到一個周末研究財務結構後,今天(10月30日)卻傳出因為擔心財務負擔太大,賴揆傾向政府零補助、家戶零出資,由開發商出資建置興建,而屋頂出租的家戶,可享躉購費率約2折電費優惠。這個政策轉彎,與原本鼓勵自發自用的目的相去甚遠。根據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以下簡稱媽盟)最新完成的「2017台灣地區民眾能源使用行為調查」,有55.6%的民眾認為政府能源政策反覆不定是造成台灣綠能發展較日本和德國緩慢的原因。
為了實踐非核家園的理想,政府宣示2025年綠能將佔發電比20%。但是在媽盟這份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有60.5%的民眾不知道蔡英文總統宣布2025年綠能發電量的占比;高達57.8%的受訪者認為2025年20%綠能發電的目標沒有可能達成。
台灣從2010年正式實施「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到2016年底,風力與太陽光電發電量尚不及總發電量的1%。日本的總發電量約是台灣的四倍,福島核災發生後才開始推綠能,但是到2016年底,太陽光電就已經供應4%電力。兩相比較,日本太陽光電發展幾乎是台灣的16倍。政府是否有決心,比較就看得出來。
2014、2015與2016年分別都是有(人類歷)史以來最熱的一年,2017年還沒過完,幾乎可以確定再破紀錄。氣候變遷問題已經不只是極地或高山區域民眾的問題,已經影響到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而且影響加劇、變化難以預測。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就是為了減緩氣候變遷對人、生態的影響而成立,歷經二十多年協商,終於在2015年制定巴黎協議:希望控制增溫遠低於攝氏2度;希望本世紀中人為排放和自然吸收相當;所有排放國都需提出自願減量承諾,每五年檢討等。
台灣的能源幾乎完全仰賴進口,總二氧化碳排放為全球第21,每人每年CO2排放排名19,每人每年用電量更是全球第12!許許多多經濟發展比台灣好的國家CO2排放與用電量比台灣少。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於2015年起參與年度締約國大會,有感於台灣在這全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風潮中逐漸落後,因此2016年起開始民調計畫,希望了解一般人對能源現況的認知、對政府能源政策的想法等,以作為敦促施政的參考。今年進入第二年。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2017台灣地區民眾能源使用行為調查」相關資訊下載:
附件:2017台灣地區民眾能源使用行為調查.pdf
http://www.momlovestaiwan.tw/UploadFolder/upload/files/2017國人能源使用調查.pdf
附件:媽盟民調2017背景說明.pdf
http://www.momlovestaiwan.tw/UploadFolder/upload/files/媽盟民調2017背景說明.pdf
完整資訊請見:
http://www.momlovestaiwan.tw/content/info/Detail.aspx?enc=9750000638792E0D8051DE05D1182FAD
♡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英文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環境保護、節能減碳從我們做起
【2016 世界地球日,務實面對減碳義務!】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也是各國簽署「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的日子。締約各國與各大城市,做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承諾:將地球升溫控制在2℃內,才能讓地球上所有生物不因氣候變遷毀滅。
在此之前,我國已提出「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對國際社會承諾在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BAU減量50%。去年六月,立法院終於通過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通過溫管法之後,重要的是訂定和執行第一期的五年減量計畫,這將會是決定我國是否能達成總體目標的關鍵。
要談溫室氣體,就不能不談能源配比。再生能源自然是我國未來首要發展的重點,但在增加綠能的同時,我們十分憂心新政府忽略了經濟層面和能源安全的務實考量;社會輿論也普遍缺乏能源議題的深度討論,時常陷入意識形態之爭,這是我們所不樂見的事。
新政府的綠能政策主軸在於太陽光電和離岸風電。然而,太陽能發電需要大量的土地,民進黨提出的作法是屋頂違建裝太陽能板就地合法,以及開放不利耕作的農地鋪設太陽能板。前者具有許多法規上和安全上的爭議,後者則等於廢棄環保署和農委會在整治污染農地上的努力。如果即將執政的蔡英文主席,還是不願意誠實告訴人民能源轉型的難處,仍以空泛的口號敷衍了事,不禁令人對我國未來,是否能達成減碳承諾的目標,感到悲觀。
減碳相當重要!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將主題訂為「Trees for the Earth」,就是因為植樹及保護森林,是人類對抗氣候變遷、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簡單的方法。但是我們的環境,仍面臨人類過度開發的挑戰。每年,有150億顆的樹木從這個星球消失,相當於每分鐘消失48座足球場大的面積;拖網漁法,也讓每秒有相當於2.5座足球場面積的海中生態,遭到無情破壞。而氣溫上升的結果,讓海水溫度隨之增加,直接導致臺灣海峽水域產卵及越冬之經濟魚種北縮,魚場分布改變、漁獲量大幅降低,以及漁獲品質的下降。暖化造成的極端海象,讓臺灣海洋生態系、養殖漁業蒙受極大影響,再加上過度捕撈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外來種入侵等因素造成的破壞,更讓臺灣近鄰海洋生態難以復原。
氣候變遷是極專業、複雜,但卻需要所有人關注的議題,如果我們持續破壞環境,忽略減碳的重要性,那麼我們將遭到這個星球最直接、無情的反撲。仰賴海洋、缺乏天然資源的我們,更需仔細思考永續發展的課題。
#世界地球日 #2016世界地球日 #減碳 #海洋 #環境保護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英文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上週,歐洲發生大規模洪水造成上百人死亡。橫跨大西洋, 大規模的野火正在美國西部燃燒。 科學家警告,這些極端天氣是全球暖化的明顯徵兆。 幾年前,談論氣候變遷時都覺得是未來的事,但現在已無法再等,因為它正在發生。
📝 訂閱講義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en_notes
🖼️ Instagram: https://bit.ly/ssyingwenIG
🔗 延伸閱讀:https://ssyingwen.com/ssep38
📪 ssyingwen@gmail.com
———
朗讀內容來自 VOA Learning English
👉 Podcast 裡選讀片段文字: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syingwen/posts/268239275062319/
👉 完整文章連結在:https://learningenglish.voanews.com/a/scientists-floods-wildfires-are-signs-of-global-warming/5971678.html
0:00 Intro
0:13 第一遍英文朗讀 (慢)
3:21 新聞單字片語解說
21:26 第二遍英文朗讀 (快)
本集提到的單字片語有:
Global warming 全球暖化
Climate change 氣候變遷
Fossil fuel 化石燃料
Greenhouse gases 溫室氣體
Greenhouse effect 溫室效應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Ozone 臭氧
Extreme weather 極端氣候
Affected area(s) 受災地區
Germany 德國
Belgium 比利時
Netherlands 荷蘭
Luxembourg 盧森堡
Death toll 死亡人數
The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
Drought 乾旱
Death Valley (加州) 死亡谷
Celsius 攝氏度
Live indefinitely 無限期地活著
Humidity 濕度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扮演重要角色
Wildfires 野火 / 森林大火
Hectares 公頃
Contained (火勢) 已控制
Uncontained (火勢) 未控制
Firefighters 消防人員
Climate scientists 氣候科學家
Cut emissions 減少排放
European Commission (EU) 歐盟
Paris Climate Agreement 巴黎協定
Massive 巨大、大量
Huge
Enormous
Gigantic
Colossal
————
#podcast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英文單字卡 #片語 #動詞 #國際新聞 #英文新聞 #英文聽力 #西歐洪水 #美國野火 #極端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