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同時也有3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Super Taste(Travel 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只有這裡看得到!#獨家網路版 、幕後花絮都在食尚玩家YouTube頻道😉 《#食尚玩家》TVBS 42歡樂台/TVBS精采台/TVBS-Asia 每週二至週五晚間10點 📣食尚玩家最新集數YouTube隔日立即看 疫情當前相信大家都悶壞了,很想趕快出門放風到處走走,這次就跟著彥均和子余到台南爽吃...
清鄉二二八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清鄉二二八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只有這裡看得到!#獨家網路版 、幕後花絮都在食尚玩家YouTube頻道😉
《#食尚玩家》TVBS 42歡樂台/TVBS精采台/TVBS-Asia 每週二至週五晚間10點
📣食尚玩家最新集數YouTube隔日立即看
疫情當前相信大家都悶壞了,很想趕快出門放風到處走走,這次就跟著彥均和子余到台南爽吃爽住!針對疫情替旅客量身打造的全新旅遊模式,在飯店裡爽吃爽住,飯店裡的休閒空間和娛樂設施可以說是一應俱全,讓你待在飯店一整天完全不會無聊!除了飯店,這次還要帶大家去吃超澎派,一點都不輸的個人小火鍋!以及老闆像是在做善事的清涼消暑八寶冰,最後還有隱身在豪宅區巷弄內的情調質感餐酒館,等不及了嗎?那就記得跟著《食尚玩家2天1夜go》嗨翻台南!
網路獨家版內容👉https://supertaste.tvbs.com.tw/review/332621
本集完整店家資訊👉https://supertaste.tvbs.com.tw/review/332629
00:00│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
28:26│老城門佰元鍋物
32:34│家鄉八寶冰
38:35│The Sober Foodie 食上主義
#曾多餘曾子余👉https://family.tvbs.com.tw/detail/52
★食尚玩家網路版限定內容★節目資訊看過來
魚肉鄉民👉週二晚間7點
2天1夜go👉週三晚間7點
瘋狂總部👉週四晚間7點
熱血48小時👉週五晚間7點
●訂閱《食尚玩家》YouTube👉https://bit.ly/2Hf8UYO
●《食尚玩家》官網最新吃喝玩樂指南一手掌握👉https://bit.ly/2GOPJ4O
●按讚《食尚玩家》官方粉絲團👉http://bit.ly/2fX2IUg
●追蹤《食尚玩家》官方Instagram👉https://bit.ly/2Kd89SA
●加入《食尚玩家》LINE🔍店家資訊不漏接👉https://goo.gl/aUBhq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CZieuLkjcE/hqdefault.jpg)
清鄉二二八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秀巒部落災後座談》
~高金素梅2021.09.22
十天前,尖石鄉秀巒部落發生了大規模的崩塌,造成白石溪河道淤積形成淹塞湖,緊鄰河道的族人住宅成了受災戶,秀巒國小師生崩塌當下也緊急逃難。這片崩塌地一直存在,災害來得突然,雖然有預警和監測機制,然而災後,我也發現工程治理單位、教學單位、衛生單位、地方政府等等,橫向聯繫與溝通不足之處,特別是部落的族人都不知道該把安全寄託在誰身上,除了族人居住和生活上的恐慌,第一線的村長、鄉長和議員,也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昨天的座談之後,我做了幾個結論:
一、崩塌地治理機關「水保局」,應計算出這片崩塌地的土方量與岩盤位置,並評估坡面排水與上方泰崗部落道路、農路之排水系統如何整治。
二、河道治理機關「水利署」,待土方清除後,重新檢視坡腳之穩定性,並針對上游兩岸因河道淹塞問題,加強護岸保護工程。
三、由於災害可能經常性發生,請「原民會」協助族人避災所需之「中繼屋」土地取得與基礎設施,並向內政部爭取興建組合屋,以供族人避災所需。
四、受災戶之房屋修繕,請鄉公所協助提報至原民會,申請房屋修繕補助辦理。
五、請國教署與縣府、秀巒國小,針對師生避災與後續教學事宜,提出規劃。
六、工程治理單位水保局和水利署,應將其專業評估報告與建議,提供給在地相關公務單位參酌使用。
七、崩塌地上方為泰崗部落之主要道路,請新竹縣政府針對道路排水現況重新檢視,避免將水排入此崩塌地。
八、因為本案涉及中央與地方跨局處業務,我將建議行政院針對本案成立專案小組,統整各單位意見,讓後續工程整治與部落族人防災避難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ydDOyYHtQQ/hqdefault.jpg)
清鄉二二八 在 盧秀燕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中33家必比登🍴
🌟🌟中區🌟🌟
1.范記金之園 :招牌菜為排骨草袋飯,飯於藺草草袋烹煮,飯香混合草香,風味獨特。
📞電話:(04) 2220-7388
🏠地址:台中市中區成功路170號單行道
2.富貴亭:80年在地老店,以鴨鵝料理為主,當歸鴨肉麵線、燻鵝肉最受客人歡迎,也有米糕、滷味等其它傳統小吃。
📞電話:(04) 2227-3001
🏠地址:台中市中區民族路121巷20號
3阿坤麵:阿坤是創辦人的名字,開店已有超過50年歷史,餐點是簡單的古早味乾麵、各類丸湯,被趣稱為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必比登得主。
📞電話:0955-923-8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平等街142號
4.上海未名麵點:開業逾70年,堅持供應家庭風味的上海麵食。與製麵廠合作,供應獨家配方上海麵,以豬排麵最為人稱道,佐以醃蔥段,是獨有解膩風味。
📞電話:(04)-2225-03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市府路69號
5.沁園春:在地開業超過70年的江浙老字號餐廳,曾是臺中最高級的中菜館,於第四代接手後,融合新舊,開創餐廳新局。
📞電話:(04)-2220-0735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129號
6.富鼎旺豬腳:堅持本土豬腳,以醬油、紅蔥酥、糖和辣椒等代替一般中藥滷包,別有滋味。
📞電話:(04)-2225-3188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560號
7.醉月樓:位於臺中知名景點宮原眼科,提供各式道地台菜,環境華麗、味道細膩。
📞電話:(04)-2227-1926
🏠地址:台中市中區中山路20號2樓
🌟🌟東區🌟🌟
8.陳明統爌肉飯:經營超過半世紀,以冰糖、甘蔗與秘製滷汁於手工陶土甕滷三小時的爌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81-2407
🏠地址:台中市東區忠孝路304號
9.木公麥面:麵條帶彈性,湯頭醇厚的各式麵點,特別推薦榨菜肉絲麵和排骨麵。
📞電話:(04)-2360-7737
🏠地址:台中市東區富貴街37號
🌟🌟西區🌟🌟
10.京華煙雲:單人套餐至多人宴席均可選擇,招牌為北方菜之香酥櫻桃鴨腿,特選花蓮櫻桃鴨烹煮;東北酸白鍋湯頭鮮甜暖胃。
📞電話:(04)-2372-5066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57號
11.淇里思:由印度籍廚師團隊掌廚提供南、北印美食,堅持選用印度當地香料,確保饕客可享受印度料理的原汁原味。
📞電話:(04)-2377-0007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7號
12.馨苑:提供份量小巧、少油鹽的台灣料理,熱門菜色為大甲芋頭與椰奶共同燉煮的芋奶鮮嫩雞骨球。
📞電話:(04)-2302-9989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06號
13.Gubami:為台語牛肉麵諧音,老闆原為法式餐廳主廚,透過西式料理手法,呈現臺灣經典特色美食。
📞電話:(04)-2376-3801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6號
14.陸園:特別推薦蔥燒鯽魚、寧式鱔糊、干貝絲瓜。
📞電話:(04)-2202-0061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權路248號
15.富狀元豬腳:特色是不添加中藥材滷包,透過醬油、冰糖等,把肉滷至琥珀色澤,晶瑩透亮。
📞電話:(04)-2301-3588
🏠地址: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203號
16.新月梧桐:以上海菜為主,餐廳裝潢饒富三0年代上海味,提供鱔糊、獅子頭、醃篤鮮等傳統江浙菜色及蘇杭涼菜。
📞電話:(04)-2378-3181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三街123號
17.咕嚕咕嚕原住民音樂餐廳:由排灣族老闆經營,店內主要提供香氣迷人的炭烤菜色,食材則多來自部落耕種或親採野菜。
📞電話:(04)-2378-3128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13巷2號
18.好菜Küisine:提供以臺菜為主的料理,但也有融合南洋咖喱、味噌等南洋與和風的菜色。
📞電話:(04)-2305-2933
🏠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24巷1號
19.饕之鄉:從路邊攤起家,小籠包、現點現做的綠豆沙鍋餅、麻辣乾麵、福州乾麵等,都廣受歡迎。
📞電話:(04)-2473-9267
🏠地址:台中市西區向上路1段353號
🌟🌟北區🌟🌟
20.鮮魚鱻蝦仁飯:30年老店,各式虱目魚料理如魚肚湯、滷魚肚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35-1186
🏠地址:台中市北區北屯路75號
🌟🌟南區🌟🌟
21.台中肉員:店內簡單的三款美食:肉圓、魚丸湯與冬粉湯,飄香 80餘年。
📞電話:(04)-2220-7138
🏠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529號
🌟🌟西屯區🌟🌟
22.可口牛肉麵:特別推薦的是以 30餘種中藥材熬煮湯頭的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
📞電話:(04)-2329-9789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路911號
23.曙光居:提供素、食料理,人氣菜色是以手工拉麵搭配辣醬與芝麻醬的「非常麵」。
📞電話:(04)-23292322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十八街104號
🌟🌟南屯區🌟🌟
24.三喜食堂:台菜新鮮海鮮,雞佛麻油燜飯清爽不油膩,黃金鰻魚酥酥脆可口。
📞電話:(04)-2473-1778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140號
25.東方龍:時尚台菜,招牌脆皮燒鵝,古早味筍干午仔魚。
📞電話:(04)-2252-3366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271號
26.台客燒肉粥:採用每天熬煮的大骨、雞骨湯入饌,味道清香;招牌菜秘方燒肉要用上逾十種醃料,現點現炸,香酥味美。
📞電話:(04)-2389-0880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二段722-1號
27.滬舍餘味:來自上海的老闆因為思念家鄉味,經過三年努力,終於研發出記憶中最地道的生煎包,此外還提供小籠包、蒸餃、燒賣等上海點心。
📞電話:(04)-2258-6111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537號
28.羅家古早味:提供各式麻油料理,招牌菜是湯底以雞骨與特級胡麻油熬製一天的麻油土雞腿湯。
📞電話:(04)-2386-1557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三段65號
🌟🌟北屯區🌟🌟
29.東山棧:傳統方式燒烤甕缸雞,精選2.5至3公斤的黑羽土雞,以龍眼木燒烤,皮香肉嫩。
📞電話:0911-457-718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0號
30.溫叨:店名是臺語「我家」諧音,提供古早味臺灣料理。餐廳為傳統紅磚三合院,內有古早床組、外有大院,用餐有傳統時節氛圍。推薦菜色為三杯料理、古法剁椒鱸魚、柴燒桶仔雞。
📞電話:(04)-2231-1699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太原3段191號
🌟🌟太平區🌟🌟
31.彭城堂:提供古早味臺灣家常料理,封肉刈包、川七炒牛肉是推薦菜色,也供應古早味豬油拌飯,飯後供應剉冰,令人有回家吃飯溫馨感。
📞電話:(04)-2351-1122
🏠地址:台中市太平區宜昌路377號
🌟🌟新社區🌟🌟
32.菇神:位於香菇盛產地新社,餐廳以各式菇類入菜,三杯猴頭菇、花菇肉燥飯、原木冬菇土雞雞湯等,都是推薦菜色。
📞電話:(04)-2582-2585
🏠地址:臺中市新社區協成里協中街287號
🌟🌟東勢區🌟🌟
33.牛稼莊:超過一甲子的東勢全牛客家料理,選用臺中在地黃牛,溫體送達,蔥爆骨髓、涼拌肚王是招牌菜色。
📞電話:(04)-25873488
🏠地址:台中市東勢區新豐街7號
💖盧秀燕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LuShiowYen
💖盧秀燕個人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shiowye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ThiancxGY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