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觀念都是對的,只是最後的結果不一樣!)
下榻台中,回覆海外訊息後,電話訂位知名鐵板燒店,「倒了!」...對岸禁奢令,倒了很多餐廳...台中,也沒保證知名餐廳不會倒...
餐廳倒不倒,「客戶」是最關鍵的決定者!
衛星導航一查,新選擇琳琅滿目...用餐後,依然「市場調查」,看當地變化與人氣,走在百貨公司樓層間,看人氣,看買氣...到了體育用品區,聽櫃姐介紹「一台4200元」,我立刻說「買三台,買一台賺一台」,小姐說道「先生,是人民幣!」三位客人,很客氣說道「我們從大陸來的」...
在台中,講的是「人民幣」...
在歐洲、在南美,櫃姐,一樣幫客戶換算成「客戶國家的幣值」,如果這位櫃姐,成交力夠強,客戶會買運動器材回到其國家...20出頭,我從美國回來時,搬了一套音響回到台灣,該櫃哥,讓我相信,絕對值得扛回台灣!
我看過:現場刷卡,買四百萬元手錶、買珠寶、買藝術品、買皮衣...只要櫃姐/哥的結案力夠強,無論其公司老闆,是台資、港資、日資、陸資,其一定收入高!影響力強!因為任何公司,關鍵是「績效」,而不是公司保證底薪...沒有績效的底薪保證,撐不久的!
畫面是女兒在埃及!
導遊抱著女兒,在清真寺與我們講授伊斯蘭教,為何「不吃豬肉」、為何「可以娶四個太太」...我們只是聽,聽完後,沒有跟其爭辯「東坡肉,多麼好吃」...因為該規定,不是政府制定,是其生活的最高準則「可蘭經」上寫的...我認識很多回教徒,都謹守戒律...
清晨五點起來,看到有人寫著「跟競爭力 有什麼絕對關係?」每個觀念都是對的,只是最後的結果不一樣...自由的可貴,就是每個人選擇自己要的,自己相信的!
回台前夕,客戶電話邀請共餐,我誠摯感謝,已經讓其請了很多餐了,我有其他安排,婉謝後,我走進一家麵店,點了一碗12元的牛肉麵,一位年輕「小二」,與非洲來的客戶,用流利英文對話!
我稱讚其英文很強,其說道「您猜我幾歲?」我看了看,說道「17歲左右」其英文回答「Exectly, I was born in 1997.」這位青海來的小二,應該是老闆兒子,英文全部是自學的(是其自己選擇的)...
旁邊還有馬來西亞客人...美國人...這是一家小麵店,12元單價的麵店...旁邊一位用電話講著英文的20出頭年輕人,我聽得懂:這是一位仲介,正對其外籍房客講租金,他用了特別名詞「個人回饋金」,俗稱回扣...公司幫老外付房租,仲介每月給該客戶「個人回饋金」!
每個觀念都是對的,只是最後的結果不一樣!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觀念,然而,結果也從此不同...
台中的餐廳,也會倒!大陸的小麵店,為何小二會講英文,因為客戶來自全世界...愈開放的市場,面臨愈嚴苛的挑戰,愈不可知的競爭風險...關鍵是--誰贏得客戶,誰就累積競爭力...不是政府決定,是「客戶最終決定」!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