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對台灣原住民族最大的影響,是打開了具侵略性與殺傷力的現代化潘朵拉盒子。尤其對於情感豐富、崇尚藝術、文化有著柏拉圖式浪漫敏感的排灣族人來說,牡丹社事件不只打開了侵襲文化的潘朵拉盒子,也讓族人們亙古以來有如太陽般宏偉的民族自尊蒙塵,自此背負著引來日本登陸、拖累其他族人們的愧疚感直到如今。
倘若台灣政壇與傳媒文化圈,有機會出現具備台灣主體史觀視野的人,並讓他們來主掌公眾媒體資源。就知道國族教育得以台灣島國主體史觀為主軸,將這些國族歷史重要的節點製作成為台灣歷史大河劇。
這段歷史得以排灣族人及其他原住民族的視角,來告訴台灣當代及後代子民,牡丹社事件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當代及後代台灣子民應該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而非由華殖統治者、華腦學者,去胡亂詮釋這些節點的歷史,扭曲原民主體傳統領域的文化衝突。
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是「小戰爭,大影響」,它改變了東亞情勢和台灣原住民的命運,也牽連島內複雜的族群關係與住民生活。事件後為強化對南台灣統治,包括恆春設縣築城、鵝鑾鼻燈塔也在美日等國的要求下建造。按日本於明治維新後,於1871年,發生琉球宮古島的居民六十六名漂流至南台灣恆春半島、其中五十四名因誤闖斯卡羅(Seqalu)王國領土,被高士佛社的排灣族殺害、剩下十二名脫險返國「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
當時琉球同時受到日本及清朝的保護,日本以「懲辦兇手」為藉口,出兵台灣,1874年攻打排灣族斯卡羅王國,即「牡丹社事件」。高士佛社和牡丹社族人當時據石門天險以簡易的槍枝抵禦日軍攻勢,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等多名戰士奮戰而亡。數日後,日軍展開強大攻擊,兵分三路進攻牡丹社及高士佛社,放火焚燒屋舍,原住民遁入山林間展開游擊戰,日軍士兵因水土不服紛紛病倒,與族人商談停戰後撤兵。雖然日本因水土不服而自動撤軍,但卻由清、日雙方仍簽訂條約,清朝須負賠償費,日本撤兵。
1872年,日本政府設領事進駐福州探窺台灣情形,並暗地裡派遣陸軍少校樺山資紀(後為首任台灣總督)與在中國留學的水野遵到台,做實地調查。與此同時,破例以年薪一萬二千銀元將美國前駐廈門領事、精通台灣事務的李仙得 (C.W. LeGendre) 聘為外務省顧問,進行向台灣出兵的準備,對李仙得甚至答應將來任命他為台灣總督。李仙得1867年於廈門領事任內,與南台灣的斯卡羅王國頭目卓杞篤(Cuqicuq Garuljigulj)之間締結有關救助海難的條約。當時在台灣南部海上,美國船之外有多數外國船遇難,遭難者擅闖原住民領土,而被部落處決的事件頻頻發生,而清廷表明原住民與其所居住區域為「化外之民、化外之地」非清朝領土,而是屬原住民的領土範圍,所以李仙得經過美國政府認可,直接與卓杞篤締結條約。
日本外交大臣副島種臣於1873年3月赴北京交換「日清修好條規」批准書時,為牡丹社事件向清廷提出交涉。清廷以台灣居民係「化外之民」,該地區屬於「教化未及之地」,劃清牡丹社事件之責任。受此回應,日本政府即於1874年4月,任命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台灣蕃地事務都督、大隈重信為台灣蕃地事務局長、李仙得為事務局二等官,做為出兵台灣的首腦陣容。由西鄉率領日軍,同年五月十七日由長崎出發,二十二日在台灣南部的恆春附近登陸。雖然受到瘟疫與台灣原住民游擊式反擊,仍於6月成功地佔領大龜文(Tjakuvukuvulj)王國(又稱「瑯嶠上十八社」,存在時代橫跨史前、荷治、鄭氏、清治以及日治)南方領土。
西鄉等佔領台灣南部期間,日本政府派遣大久保利通為全權大使,由李仙得陪伴前往中國,重覆交涉的結果,於同年十月三十一日締結「北京專約」,清廷以購買日軍所建房舍道路名義付日本五十萬兩銀錢,而日本則答應由台灣撤兵。清廷在條約中稱日本出兵台灣是「保民義舉」,並且同意支付受害者遺族慰問金十萬兩白銀。其中保民所指為「日本國小田縣民」,但日本則解釋為清廷對琉球屬日的承認。/陳有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清朝領土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望皆故土】
去年此時,帶團友登上鑽石公主號,離開橫濱港,展開青森睡魔祭十天日俄深度遊。
第二天原本計劃泊仙台附近的港口石卷市,因為台風來襲,放棄了登岸,變成了一天航海日。每人退回了US$50作為補償。於是我和十個團友相約一齊午餐,詢眾要求,我臨時加插了一個「歐洲河船」新書講座。邊吃飯邊吹水,講完旅遊,下午茶時間繼續講時事娛樂養生知識,額外的一天航海日時間過得很快,已經到夕陽西下日本海,這就是好友一齊坐船的好處。
第三天晚上是正裝之夜。這船七成的乘客都是日本人,大部份日本太太都穿上華麗無比的和服,花枝招展,令人眼花撩亂! 我也臨老入「花叢」,用我的日語逗得日本太太們不亦樂乎,光是影相就影了一個小時! 我為團友訂了一張大枱,可以大家十二人一齊坐,更方便大家傾計,於是一餐飯吃足三小時,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由郵輪上的油畫拍賣,怎樣欣賞梵高油畫一路吹到深圳大芬村的山寨版梵高。直到餐廳打烊,才捨得離開。
第四天船泊北海道函館一天,七月的北海道氣候宜人,溫婉陽光像波羅的海一樣,燦爛但不熾熱。第五天航海日,前往剛慶祝建城160週年的俄羅斯遠東軍港Vladivostok符拉迪沃斯托克,我於是切了一個在函館買的夕張密瓜,邊吃邊為團友介紹這個軍港的歷史背景。
對於這個著名軍港,中國人是有一種特殊的故土感情。因為我們都不會稱呼這裡的正常水蛇春咁長的國際地名「符拉迪沃斯托克」,而直呼為我們親切的「海參崴」。地球上有沒有其它地方,好像這樣的「雙胞胎」地名? 同舊金山(正名為三藩市)、檀香山(正名為火奴魯魯)這些下南洋華工改的地名不同,海參崴自古以來歷為渤海國、遼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領土,直至1860年清朝與俄羅斯帝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才將此地永久割讓予俄羅斯,由於中國一向不承認不平等條約,例如正式將香港島和九龍永久割讓予英國的1842年《南京條約》以及1860年《北京條約》,認為不平等條約都是滿清政府在英國軍事脅迫下簽訂,故此1997年一併收回。但海參崴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2001年江澤民與普京在莫斯科簽約,正式承認海參崴為俄國領土。
@東周刊eastweek.com.hk 光明旅樂884期
清朝領土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京都交流紀行 — 高山港日間】
立命館大學邀請我去京都談香港問題,主辦方是大學的國際關係學部。據說中國領事館派出副總領事、教育部和政治部人員三人,施壓大學要求取消活動。最後學校沒有跪低,我們也沒有被打。雖然一些參加的港生告訴我,在場外有人穿著寫上「祖國統一萬歲」的 T Shirt 在場外小抗議過,但活動基本暢順沒有問題。
事前當然有擔心出境問題,到埗之後還因為安全問題換了酒店,但準備演講內容的時候也頗覺苦惱。文化上香港也許更親近日本,但兩地在政治上處於兩個世界。去之前我已經聽過日本人不一定很支持香港近日的抗爭,因為香港人使用了武力,有暴力衝突的畫面。當然這也是我值得去解說和分享的理由。
我並沒有太多前設,也沒有奢望能夠游說到日本幫助香港,只是交流看法,增進理解。主辦方是在「東亞和平與衝突」的框架之下看香港,在他們看來,東亞有幾個強烈衝突的地點,包括琉球(沖繩)、香港、台灣等等。
主辦方的君島教授在會後的清晨與我吃早餐,閒聊之間也談到沖繩要負擔全日本七成以上的美軍基地,有衝突和大量強姦問題。他也簡略談過日本左翼的反美傳統。這可能就是香港與日本最大的分別。我自然是帶著一個普通香港人的視覺赴日,我們在反抗北京,北京在打壓香港,而日本與中國關係良好,經常互相需要。他問:「現在香港有一種論述是視中國為帝國主義的嗎?」我說,有關想法在香港慢慢出現,正變得流行。
對日本來說美國總是一個更大的怪獸,香港感受到切實的「中國入侵」,但對日本來說這還是「中國威脅論」,至少他們土地上駐扎的外國軍隊是美軍而不是解放軍。
另一位講者,曾赴香港和北韓拍攝的寫真家初沢利亞先生在吃飯時說過,日本似乎與中國更接近。對中日兩國人來說,現狀還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好的,他們因而不一定能夠完全體察香港的心情。這對我們的想法進入日本,是一座阻隔的高山。
我的演講內容並不集中在反送中關於自由民主的面向。追求民主自由固然是事實,但突然說出來對日本人可能缺乏脈絡。例如日本人的「自由」和香港人的「自由」已不盡相同。東島先生提到安保鬥爭時的學生是為了反美,民主制已經實行。反觀香港從未真正實行過民主,中間隔著歷史的時間差。
考慮到日本人的政治框架,我主要是說反送中之前的各種近代史事件,例如2003年50萬人上街,中聯辦擴權和中國殖民在香港本地的開展史、普教中、抗爭中和平策略和武力嘗試的路線之爭、雨傘革命的失敗、2016年旺角騷亂中的公安條例、梁天琦等入獄和被DQ等等……我也觸及一些關於香港的基本經濟數據,例如極高的堅尼系數、每年佔大多數的龐大數量中國遊客、高樓價……我認為這些物質問題都與2019年的抗爭強度關係甚大。
當然香港人對中國由希望轉為失望,大中華主義的衰敗、香港人正在建立的國族主義的自我界限,都說了出來。有一些在東京的在日港人和學者遠道而來,可見他們對香港的情感深厚。在現場張彧暋先生和一些香港留學生在翻譯上都幫了我大忙。
在提問環節,很多寫在紙上的問題都很有意思,以下都是由香港留學生義工幫我翻譯成中文的,例如:
「2016年「銅鑼灣書店」事件的影響,你認為如何?」
這一定是個十分留意香港時事的日本人。
「對於香港眾志的活動,有甚麼想法?對黃之鋒參選的海怡西區的區議會選舉,選舉主任沒有回覆,你怎樣看?」
來自一名法律系學生。
「近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減少36%,但是比起亞洲及非洲的其餘國家,依然被認為是經濟大國。因此東南亞以及非洲各國為了獲得中國的援助,與中國交好。為了自己國家的發展,要依賴中國的經濟援助。我認為因為經濟援助,就算這個國家對香港的運動有關注,也不敢發表意見。盧先生對此有甚麼看法?」
這是另一位學生。
「希望香港獨立的人,其實對於一個獨立的香港是一個怎樣的想像/畫面呢?在獨立後如何營運一個國家?如果已經有具體計劃的話,請在可能的範圍內告訴我。」
這是立命館「平和學」(Peace Study)一個學生的問題。
這很直接,我在演講內容中並沒有主張或不主張獨立。在有限時間,我也簡單解釋在香港「回歸」之前,香港與殖民母國(英國)的疏離關係和準國家狀態。
例如我引述了香港民間學者毛來由引述的英國經濟史學者 Catherine Schenk的研究,在1950年開始,殖民地部說笑香港是「香港共和國」,因為殖民地政府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多次違抗倫敦命令。
香港貨幣與美元掛勾之前,其實一直是英鎊區裡的一個「漏洞」,這裡有自由兌換的空間,是英國統一實行的外匯管制的例外區。英國曾經嘗試希望在香港實施外匯管制,但受到香港官員和商人團結起來反對,最終失敗。可見殖民體制很容易產生另一個權力中心,並更有效地抵制中央政府的干預。
當然香港一向有自己的行政、軍事、經濟體系這一些,我也逐一解釋,因此「香港如果獨立」想像,由馬文輝開始,其實都是來自我們的實際生活經驗。
以下是一個我花了最多時間回答的問題,來自大阪市立大學的學生:
「民主制的帝國 (指美國),和專制的帝國,都是帝國,都會積極擴大勢力範圍。定義中國為帝國主義不是很奇怪嗎?」
這是回應我在演講中將中國視為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的評論,我的回答是:
「這是對的,因此我很少用民主和專制去思考中國的問題。中國作為帝國主義的一面,是由於她比其他國家有更深厚的帝國主義式文明。例如我們小時候,傳統的長輩會告訴我們,中國是帝國主義的受害者,中國是沒有帝國主義的。
但中國其實是經過很多年的擴大才變成今日的樣子。例如秦朝的時候香港就不是「中國」一部份。例如近至宋朝,對於中原士人來說,南方都是斷髮紋身的野蠻地帶。
中國古典思想中是充滿帝國主義的,或者這不是十分正統的解讀。但例如「天下」、「天子」、天下一家、世界大同這類,甚至孔子說是華夷之別,是基於文化而不是種族,這些都為擴張行動提倡了很闊的思想框架。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期待一個多民族的帝國。然而這些例如秦始皇打百越、漢武帝打匈奴的擴張行動,在古典文化中都會被粉飾為中原將最高等文化帶給野蠻地區的好事。也就是說古中國文化之中,跟歐洲帝國主義打著「傳福音」和「文明開化」去殖民其他民族有相似的特性。
中國傳統當中有很多超國家、政教合一的觀念。在現代來說,「中國」聲稱自己也是民族國家,但實際上是56個民族,而再增加幾個,對中國人來說也沒有問題。
近代中國經歷過衰落,大帝國再行不通,因此他們披上了民族國家的面具,梁啟超在1900年代創造了中華民族,任何在清朝領土上面的人都被強行歸類為中華民族。在近代他們則披上了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民族國家等各種面紗。不過在骨子裡中國傳統還是沒有死,作為帝國的傳統現在隨著經濟和軍力力量甚至監控科技的上升,又再復活。很多人對中國的印象會停留在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或民族國家,但這些都不是中國的本質。
有很多人,包括上一代的香港人,都認為中國有改革開放,因此已經改好了,正朝向現代化,但在我們看來卻是回復它的本性。為甚麼我們會討論這個,是因為中國在香港展現出的權力慾、擴張慾,想將香港變成跟中國一樣,是出於一種更深的東西。如果不回到中國的古典傳統,是解釋不到他們為何冒著傷害自己的利益,都要將香港變得更像中國。同化和抹殺其實是中國文化的原始衝動。香港是新到手的,而令世界「中國化」也是中國近十年的目標。
所以,我認為自2014年以來香港發生的東西,是一種反抗中國帝國主義的價值型國族主義反殖運動。」
當然也有一些是令人感動的,例如來自立命館大學社會學的朋友:
「謝謝你告訴我那麼重要的事,今後我也會多關心香港示威的事。香港人對於前線示威者的理解和同情,團結了這場運動,對此我也很感動,我認為目前的暴力行為應該不會再升級,雖然一直有示威行動,警察濫權,示威者被捕等,但是政府也不會調查以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似乎現在各方勢力取得了一個平衡。如果美國參議院通過了香港民主人權與自由法案的話,對於運動來說會是一個希望嗎?對於盧先生和張先生來說,國際援助對於香港的運動有多大程度的效果?……最後送上我的支持: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香港人加油﹗」
清朝領土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清朝領土 在 [問卦] 沒有清朝中國的領土會很小的八卦?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清朝 真的算是很冤枉的朝代,大家都只看清末19到20世紀被歐美日列強壓在地上打被輪暴那 ... 最後歷史學家平反沒有清朝我們的領土就剩下土黃色那塊關內十八省(不包含台灣 ... ... <看更多>
清朝領土 在 明朝和清朝,到底是誰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 | PTT新聞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明朝前期疆域,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西至新疆哈密,西南靠近孟加拉灣。不過,這些領土卻並非全部都處於大明王朝的實際統治之下。明朝在東北設立了奴兒乾 ... ... <看更多>
清朝領土 在 [問卦] 台灣人:「德國是19世紀才成立的國家」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