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未來,先確認目標】
在談規範制訂之前,除了「融洽的親子關係」要建立,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要先被確立,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課業要求」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父母的目標是:成績優異,考取班上前三名,段考均需要在95分以上。
這個目標非常清楚,如果孩子的天資聰穎,想要朝這個目標邁進,理應不會是太難的事,遊刃有餘的孩子,還能空出許多時光,父母亦能與孩子在假日保有融洽又緊密的親子關係。
但,若孩子的學習狀況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努力、練習、寫評量,必須花費所有精力去投入學習,才能換來優異的成績,這樣的孩子,父母想必會擔心孩子一旦鬆懈,課業就再也追不上排頭的成績,為了讓孩子永遠名列前茅,肯定會挪動所有空閒時光,提供給孩子讀書、學習、複習、預習、補習、寫評量,這麼一想,孩子的時間自然而然被填滿,親子時光又能從何處培養?
因此,規範的制訂,究竟是為了讓孩子得到學業成績的高分,還是為了讓家庭更和諧,得與失,衡量之後,才能明白此番選擇之後,我們會得到什麼,以及,會失去什麼,這些都是選擇而來的。
不管父母選擇的目標是什麼,當孩子終於得取功成名就時,我深信父母會為孩子欣喜、會為孩子感到驕傲,但當孩子挫敗或困頓時,我擔憂的是,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父母與孩子連結的網,讓孩子安全的降落?
唐鳳,一個從小就展現天分的天才,她是個耀眼的天才,不用費勁讀書,就能永遠的名列前茅,但看過她的採訪報導的人都知道,世界是容納不了真正的天才,因此唐鳳的求學之路,比一般人更坎坷艱辛,因為成績太過優異,遭到同學霸凌,小學六年,轉學六次。成績優異的唐鳳,承受著外界不能明白的困境,而她又是靠著什麼樣的信念,支持她一路挺過來?
唐鳳說: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一個成績優異的天才,也會有挫敗困頓的時刻,所幸她的母親一直站在她身後,為她織起一張溫暖的親子網,支持她轉學,支持她考試交白卷,支持她走一條只有唐鳳能走的路。
唐鳳的母親,溫柔的接住了困頓的唐鳳,於是我們才能有今日的IT大臣。
今天清明連假第一天,藉由唐鳳求學歷程的故事,學習連結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與幸福中成長。
==================
媽媽是我生命的救星/採訪:陳雅林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1gplGW
「慘遭霸凌的資優生童年」
到底,天才是怎麼形成的呢?
唐鳳的爸媽都在平面媒體工作,非常喜歡閱讀,這也使得唐鳳從小就被很多書籍環繞,她覺得書上的文字充滿魔力,加上罹患先天性心室缺隔,不能做太多戶外運動,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很多。她通常接觸到什麼書籍,就一頭栽進去研究,當然,剛開始不識字,唐鳳必須靠長輩念給她聽,但由於天資聰穎,識字能力快,五歲就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了。
幼稚園的時候,父親常常牽著唐鳳的手,一邊散步一邊跟她談論蘇格拉底、因式分解以及矛盾集錦(就是數學的六個領域:邏輯、機率、數、幾何、時間及統計之間的矛盾),這些高等數學的概念讓年幼的唐鳳非常著迷。
「反正數學用到的文字不多,它大部分是方程式,我覺得這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唐鳳居然認為方程式比較容易掌握,我想這對大多數數學不好的人來說,會倍覺受傷。當時的她,解方程式就好像是在玩遊戲過關一樣,不斷地征服關卡、挑戰難題,讓她一路進階到九元一次方程式,這是三歲到七歲的時光。她說:「我小時候也不是什麼都看得懂,之所以會多種語言與經典,都是跟家人對話學習到的,但對於數學和音樂,就覺得很有興趣。」
漸漸的,熱愛數學邏輯的唐鳳,對家裡的一些電腦程式設計相關的書開始感興趣,但家裡沒電腦,於是,她用原子筆畫出一個鍵盤,再用鉛筆畫出電腦螢幕上的反應,自己在紙上按一按鍵,然後再擦掉螢幕上的鉛筆做出不同的反應,用這種最陽春的方式開始寫程式,爸媽看不下去,兩週以後就買電腦給唐鳳了,從此探索之門大開,等於,唐鳳從小的學習就是從自己的興趣開始的,而且自學,這種學習完全沒有邊界。
但這一切,直到上了小學、進了體制,她才發現處處被制約在同一個框架裡,自己反而跟學校格格不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解出聯立方程式,而且當老師教一加一等於二時,唐鳳舉手跟老師說:「那不一定,如果是二進位的話,一加一就不等於二」,當場讓老師很難招架,後來老師乾脆要她每次上數學課時都去圖書館自己看書,唐鳳從此被從團體中隔離出來,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一樣。
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
當時學校透過資優測驗,已經確認唐鳳的智商是屬於最高等級,於是詢問唐鳳的爸媽是否讓孩子轉到有資優班的學校?唐鳳與媽媽討論,覺得嘗試新環境也不錯,但萬萬沒想到,資優班裡扭曲的競爭,徹底擊垮了唐鳳,第一名的她,被霸凌了。
「因為當時資優班裡有一位同學,常常考第二名,而只因拿不到第一名,回家就會被家長打罵,於是,這位同學憤恨不平地來嗆我說:『如果你不在這個世界上,那我就是第一名了。』……」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消失,這是多麼可怕的詛咒。
不只如此,同學們為了考好成績,有一次趁老師不在的時候,伸手搶她的考卷想要抄答案,但唐鳳不想讓同學看,就拿著考卷逃跑,四、五個同學在後面追,最後跑到摔倒在地上,同學上前補了一腳,導致她撞牆昏倒。
這一年著實難熬,唐鳳經常在半夜做惡夢,不但會驚醒大哭,甚至還出現自殺的念頭。她很不快樂,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哭,最終痛苦地跟媽媽說:「我不要上學了。」母親眼看自己的小孩都想自殺了,當然支持孩子休學,小二下學期,唐鳳就再也沒有去學校了。
之後再度轉學,這回轉到台北市指南山區的一所迷你小學念小學三年級,雖然環境與資優班比起來相對友善,但依然無法滿足唐鳳的學習需要,唐鳳母親開始另外幫唐鳳找尋學習資源,也開始支持唐鳳部分時間在家自學了,自己擬定學習計畫。總計小學六年,唐鳳就轉了六所學校,她現在會開玩笑地說:「我每個小學都只待一年,這樣的轉學法,剛好使得我都不用做暑假作業,這是最開心的地方」,狀似幽默輕鬆,但其實這段過程也是斑斑血淚,尤其包括父親的不諒解。
人與人之間,不該只有「競爭」
當時爸爸曾經認為唐鳳應該要有能力去面對群體生活的困難,並且解決它。這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愈發劍拔弩張,逼得父親最後遠走德國修習博士,暫時逃離這個高度緊繃的教養問題。而唐鳳的母親則到處找尋資源,來因應唐鳳旺盛的學習力,像是台大數學系教授朱建正,他是三個資優生的爸,很能了解同樣天賦異稟的孩子思維,他和唐鳳每週有兩個小時在研究室聊天;另外,媽媽還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唐鳳到楊茂秀博士所推廣的兒童哲學「毛毛蟲哲學教室」,在這邊,她遇到的老師是輔大哲學研究所的研究生陳鴻銘,雖然年紀相差很多,但兩人卻不斷地進行批判性、關懷性與創造性的對話與思辨。還有一位楊文貴老師,也幫唐鳳到大學社團裡找一些擅長數理的大四學生,跟小三的唐鳳討論數學。
重新接觸數學和哲學的唐鳳,身心靈似乎比較安定下來,媽媽再幫孩子轉學到新店山上一所迷你小學,這個學校標榜與大自然親近,校長很樂意讓唐鳳以不同的方式的就學,後來唐鳳就從四年級直接跳級到六年級,而且一週只要去三天就可以,這時候的唐鳳愛上讀詩、寫詩。
後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都修完了,媽媽帶著唐鳳到德國去找爸爸,就留在異鄉重讀四年級,當地老師明白唐鳳的數理優異,因此數學作業都可以不用寫,老師全力幫助唐鳳學德文,兩個月的時間,她就能聽說讀寫德文了,真的是天才,後來她又繼續跟著同學一起學法文。
在德國的歲月,很開心,更難能可貴的是,父子情感漸漸修復,唐鳳認為,是德國的自由適性發展教育環境改變了父親。
她回憶著說,「當年我在台灣念小學,每個學校都念不滿一年,這確實比較不尋常,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也不知道要怎麼看待自己的小孩,是一個完全非他小時候所學到的那種直線成就取向。我想,他在德國待了一年後,大概也慢慢了解,看事情本來就有很多的方法,也不需要一定要去迎合體制或衝撞體制,總是可以找到新的路。所以,後來是父親改變了!」
「但畢竟父親曾經希望你能設法留在體制,去勇敢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妳怎麼跟他溝通這件事的?」
「當時我是用體育選手做比喻,像是舉重,在那個舉重選手適合的量級去舉重,是在鍛鍊肌肉,但如果越級,就是超過量級,硬要去舉重的話,不但鍛鍊不到肌肉,而且可能傷筋動骨,可能會一生都沒有辦法從那邊恢復。所以,我想每個人的承受力還是有限的!」
這樣的比喻,感覺像是揠苗助長,但唐鳳想說的是,把人放在不對的環境就是很窒息,他更具體的描繪:「好比現在把你裝到一個八歲小孩身體裡,然後要去每天去上學二年級,你也會受不了的!」
結果,唐鳳一家四口和樂地在德國生活,一下子一年就過去了。德國小學是四年制,唐鳳已經念完四年級,那下一步呢?德國老師想推薦資優的唐鳳去一所明星中學就讀,另外也有來自美國的華裔訪問學者提議讓唐鳳去美國名校就讀,但一直有思辨能力的唐鳳卻自己做出決定—她要回台灣,要在自己的土地長大,理由是,她要做台灣的教育改革!
怎麼回事呢?小時候歷經霸凌的唐鳳,一再思考,那位希望她死掉的第二名同學為什麼會有這樣仇恨極端的態度?她的結論是,八歲的孩子不會自己想像出這樣的講法,一定是家庭給她「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競爭」的想法,因此她說這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她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思考的過程,她看了很多兒童心理學的書,想著:「我未來如果能夠投入教育的話,我要把這種結構上的狀況解決掉,不要讓大家覺得只有一種價值叫做競爭!」
於是,唐鳳回來台灣,再念一次六年級後,升上國中,當時的校長杜惠平與唐鳳深談過後,特許她不用每天到學校,只要有參加學校考試、可以記錄成績即可。那麼,不用上學的日子,她就到大學去聽課,不但聽了許多政治系、法律系和哲學系的名師課程,她的海量閱讀,更讓她浸淫在各式各樣的經典大作裡,而拜網際網路崛起之賜,唐鳳更自在地認識了一大批台灣的電腦天才。
「我十二歲第一次寫比較大型的程式,當時有一些清大、交大的研究生在虛擬世界裡面教我怎麼寫,就像是請家教一樣。」唐鳳回憶著說。
「那他們一定不知道這個寫程式的人只有十二歲?」我好奇電腦彼端的人恐怕不知道電腦此端是個孩子。
「對,但我在某些地方也會主動講我只有十二歲,但對方很多人不相信」,對唐鳳來說,年齡完全不是個問題,於是她發現,幾歲這件事,是看自己怎麼設定,「我如果表現得很幼稚,人家就把我當小孩;我如果表現得很成熟,人家就把我當大人。後來,我發現,他們是覺得我是一位很喜歡裝小孩的大人,哈!」看來唐鳳成熟到反而被動變成偽裝能力超強。
我沒有要PASS
而她能完全脫離學校的制約,是在國中二年級,儘管唐鳳可以不用到校,但校長希望她能參加考試才能有成績紀錄,但每次唐鳳都是交白卷。
「交白卷就零分耶!」我不解地問。
「那同學就沒有什麼可以抄的!」唐鳳還是覺得,「成績是自己的成績,為什麼要給別人看」,看得出幼時的霸凌讓她傷痕很深。
「那零分,你要怎麼PASS ?」我再問。
「我沒有要PASS 啊!」唐鳳這麼一答,瞬間讓我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是否落入成績主義與升學主義的窠臼裡了……。
正當心頭為之一震時,她又說:「因為當時我國二的時候,校長已經跟我說,我之後其實不需要去學校,因為我自己有一套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做學問的方法,校長很支持我。但因為我那個班級是自願就學的實驗班,這個班之後會上哪個高中,完全是靠在校成績來決定的,如果我國一成績太好,國二不交幾張白卷拉下來的話,會影響到其他班上同學的升學。」
喔?原來唐鳳的交白卷,是為了避免同學的升學受到她成績太高的比例影響,果真,在校園體制裡,她的學習得處處考量到別人的處境……後來唐鳳就輟學了!
其實,唐鳳當時多次參加科展比賽奪大獎,早就可以保送建中了,但她就已經不想再待在體制裡了,當時她有建中的朋友直接跟她說:「你不用來讀建中,因為你自己就已經有研究方向,自己一天想要研究個十六個小時都可以,但如果去念高中的話,一天就會被學校綁住八小時,還得被迫分神去應付別的事情,何必如此呢?既然已經有一個清楚的學習計畫,就執行它就好了!」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接下來,開始完全自學的日子,網際網路上,唐鳳自由地向來自全球各地的高手學習,當時她的朋友群都是電腦很高竿的大學生,她也開始投入自由軟體運動與開放原始碼,朋友非常均勻地分散在全球每個時區都有。到了二十四歲,比較有能力旅遊了,唐鳳兩年內飛了超過二十個城市,一一去拜訪世界上她早已交流多時的高手朋友,自由學習真的讓她更如海綿般的吸納各家門派的技藝一樣,非常如魚得水。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唐鳳的母親李雅卿,曾經擔任《中國時報》記者和專欄組副主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法律研究所畢業,在媒體工作上的表現傑出,但為了專心陪伴天才兒子的成長,兩度辭掉工作。
「你最感恩媽媽的是當人生遇到哪些狀況時,她指引你往前走?」我問。
「一個就是我小學二年級被霸凌後決定休學,媽媽支持我,她跟我說:
『休學就休學,沒有關係,老師那邊,媽媽會去處理。』而我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看兒童心理學的書,想搞清楚同學怎麼會變成那麼愛競爭的樣子。」
唐鳳回憶,「如果不是由我母親擋著學校的話,其實按照強迫入學條例,我其實不能不去學校,所以這個是很重要。」
小二的資優班就學歷程,是唐鳳人生最大的噩夢,當時包括唐鳳的弟弟唐宗浩也三歲了,兩兄弟經常會打電話找媽媽,牽掛的問題愈來愈複雜,於是,唐鳳家開了家庭會議,看是要爸爸還是媽媽辭職回家陪小孩,畢竟這兩位家長都在同一家報社上班。投票結果三比一,媽媽三票,兩個兒子都要她陪,爸爸得到的唯一一票是自己投給自己的,所以大家尊重這個民主結果,由媽媽離開報社,開始在家教育小孩。
走過生命幽谷,唐鳳非常感恩母親:「我小二休學,媽媽決定辭職陪我成長後,她有類似用兼職的方式去《商業周刊》工作,但是後來發現我休學之後,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有人陪著,而是需要能找到更多的老師來帶領我,這個時候她在《商周》那邊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她等於是為了我辭職了兩次!」唐鳳的眼光閃爍著對母親的感謝之意,如果不是媽媽的陪伴與帶領,她不知道自己會陷入怎樣的痛苦深淵。
現在的唐鳳,享譽全球,身心靈都綻放出自由與自信的光芒。回想自己人生最難熬的歲月,就是八歲小二被霸凌的那個階段,尤其,當時原本很疼她的阿嬤和爸爸都要求她對於困境「再撐一下」時,她覺得簡直是世界末日、極度不舒服,所幸母親的即時全力救援,讓孩子展開精采的人生。
「那你第二次覺得要非常感謝媽媽是什麼時候?」我問。
「再來就是在國中二年級,我決定考試交白卷,完全放棄學歷!」
「媽媽馬上就能接受你國中肄業的學歷?」
「沒有,就算是母親,也很難接受這樣的行為。所以當時我就直接去找杜惠平校長,杜校長很開明,他說沒有問題,教育局那邊他來幫我處理,意思就是督學、體制什麼的,我們都不用擔心,他就是幫我擋著這樣。那麼,當杜校長採取了這個態度之後,我母親也就OK了,這也很重要。」
唐鳳生命中的貴人救星,真的都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
🔥 2021父母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LAI's Records 賴暐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年台灣大學畢業歌 【公館遊樂園】 新的音樂作品終於完成了!很榮幸獲選擔任2017年台大畢業歌的作曲、編曲與音樂製作人,為了這次的作品,我邀請到台大校內許多有音樂專長好夥伴一起參與音樂製作,包含之前一起合作改編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的女主唱忻怡,還有一直以來一直與我...
「清大圖書館討論室」的推薦目錄:
清大圖書館討論室 在 見域 Citilen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見域作品回顧
新年快樂,一起來回味一下2020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下列哪幾格你也和我們在一起?
▌#地方知識刊物
🔸《貢丸湯》Vol.21〈市場Tone〉
•把最生猛有力的市場搬到你家!
🔸《貢丸湯》Vol.22〈心向大山〉
•一本刊物,邀請你走入新竹週遭的大山。內斂的雷射膜後加工,只要輕輕調整角度,便能看見彩虹圖樣。這也像是山上快速變化的雲霧,為你帶來每一分、每一秒不同的風景。
🔸《豐收北埔》
•一本記錄北埔米食文化的小誌,除了記錄博大精深的客家米食文化,也深入採訪三間北埔老店,包含隆源餅行、蔡合春餅舖與彭家粄糕,最後更收錄多間北埔在地米食店家。
🔸《坔坔坔》
•連續三年與品墨設計合作「竹塹三態子守護祭」,由見域工作室協助採訪編輯的專刊《坔坔坔》聚焦於「土壤及地下水」。過去兩年分別製作了《水水水》與《海海海》,一起來關心你我週遭的環境怎麼了。
🔸《Smaaaaa,han(原來是司馬限啊)~部落誌》
•與苗栗縣泰安鄉的「司馬限部落【Maibagah】」,與居民深度互動,歷經四個月共創的刊物作品。
▌#風土商品設計
🔸津采酒業All Together Beer酒標
•All Together Beer是為了關心因疫情受影響的餐飲業者而開放的公益酒譜。一張擺滿豐盛菜餚的餐桌,讓我們期待能夠再同桌歡聚喝酒的那天。
🔸鴻安堂平安皂
•設計取自水仙宮的壺型窗花,將「安定、祈福」的宮廟意象帶入,在材質上選用描圖紙與冷燙的低調手法,傳達默默守護、不鋪張的核心概念。
🔸老鍋米粉酥
•以辦桌時常一併出現的「野臺戲」做為主要設計元素,並轉化不同口味的炒米粉酥內容物,創作出既傳統又現代的視覺包裝。
🔸書中自有黃金屋走讀新竹縣零錢包
•由老牌帆布包品牌「一帆布包」車縫製作,將客家方口獅、湖口天主堂及北埔酸柑茶三種圖案以細膩刺繡型式表現,只給勇闖13鄉鎮圖書館的愛書人。
🔸東風音樂祭視覺
•將傳統麻將圖案以新竹元素重新詮釋,城隍廟脊化作條、竹為白板、迎曦門柱飾等為筒,色彩輔以朱、黃、碧綠等宮廟色彩,重新構築屬於新竹的聽東風。
▌#社群活動執行
🔸溪咖:探索大溪生活指南
•將地方文化轉譯為參與者可高度互動的「五感體驗論壇」,打破以往論壇只能「聽」,而無法「身歷其境體會」的困境。我們介入地方,試著依循舊有脈絡,長出屬於當代的生動故事。
🔸「舊市愛搞怪」新竹社計營
•透過專業團隊帶領學生們學習設計技能,並媒合在地店家擔任業師參與課程,讓學子們能實際聆聽店家需求、進行訪問調查,並完成最終設計品。今年度以「刊物設計」為主題,邀請新竹市文創手作協會共同合作。學員們用兩周的時間製作出介紹手作品牌的小刊物。
🔸風城新手綠洲市集
•2020清華新生領航活動,邀請從事生活風格產業的在地商家與校友扮演新竹沙漠裡的綠洲商人,於市集中展現新竹不同以往的城市面貌,為今年的新生提供於新竹求學所需的生活資訊與裝備,讓初次登入新竹的清華新生身心靈吃飽喝足,迎接四年求學生活的挑戰!
🔸市場踅 - 蔬果紙箱的秘密絹印DIY工作坊
•用不一樣的形式,讓傳統市場裡的美好風景,擴散到整座城市。
🔸Shopping Design Award 2020 台灣設計 BEST 100
•今年度主題為「我們需要的設計」,檢視設計之於「我們」的可能性。見域工作室榮獲「年度在地文化推廣貢獻」,希望在地方做的種種擾動,可以被大家持續需要。
▌#議題線下策展
🔸重修舊好:修復職人展系列活動
•從衣物首飾到鞋靴玩具,邀請市民一同認識這些深藏在城市已久的修復職人與技藝。並重新思考,如何在快速工業的時代,透過修復激盪創意,再次恢復生活的溫度。
🔸除了哀悼之外|2020新竹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系列活動
•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台灣社會也歷經了不同的轉變。走在新竹的街道,我們透過現在可見的事物重新回到過去的情境中,讓我們一同討論「人權」於當代的台灣社會中,該如何以此為起點來面對每個人的價值。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北辰》
•讓美走入生活。改版的《北辰》季刊以輕鬆有趣的專題訪問,深入淺出地分享種種文化政策如何落實於你我生活中。
🔸公會堂的12種表情
•請12位新銳創作者,以不同媒材或表現形式進行創作,展現新竹公會堂的建築立面,希望讓古蹟更貼近生活。
🔸REAL新竹區域接地支持實驗室
•今年見域工作室成員加入了清大USR計畫,透過研究助理及引路人的角色與課程教師共同設計課程,並舉辦讀書會、老照片尋寶地圖等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園,更加認識所生活的地方。
▌#展覽策畫協作
🔸《城市放送Hsinchu On Air》展覽
•以文化地景的概念,發掘新竹音樂場景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脈絡。想像在舊城區裡日常路過的風景伴隨著聲響,如同切換收音機頻道一般,放送出不同的旋律。
🔸《竹塹三態子守護祭》展覽
•以「看不見的水」與「海廢市集」為主題,陳列於竹蓮市場,讓民眾買菜時可以更了解培植蔬菜水果的土壤養份、認識地表下的地下水,在旱季來臨,了解水資源的珍貴。
🔸2020台灣設計展《大車站進行式》
•走入時光隧道,透過不同角度來思考車站的未來,將藝術家廖國成繪製的新竹城市地景製作為可靠可躺的沙發,一起躺下重新發現新竹市的美!
🔸2020台灣設計展《有種新竹 Of Things 》子展區「有種意思」
•從觀察每天接觸的人們開始,新竹人穿什麼?用什麼?喜愛什麼?什麼又是新竹人必備的物件?最終我們轉化服務設計領域常用的「Persona(人物誌)」方法,在「有種 意思LIFE_OF THINGS」這個子展區裡,和策展單位討論出九種新竹人物形象,包含左腦人、右腦人、挑貨人、一個人、一群人、挑嘴人、活動人、腳踏實地人、風城求生人九種有意思的人!
🔸好好園館常設展策展
•好好園館是位在台中沙鹿的一處創新高齡共居基地,有別一般的長照機構,他們不僅完備最基礎的居住需求,也設想到生活層面的滿足。我們決定以輕鬆有趣、富有生活感的方式來呈現整體展示設計,以簡化圖示讓觀展者一目了然。除了靜態展區,也設置感官展區,和好好園館既有的空間與服務互相結合,讓此次常設展不僅是對外賓的簡介,也能提供住民服務。
清大圖書館討論室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自己的情人節禮物😘
一場{新竹六燃觸媒工廠保存論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3636543920541/
真的非常開心本週四能促成這場論壇。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共度情人節。
為什麼會有這場論壇呢?
因為本週五新竹市府將審議「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觸媒工廠」案,這場審議會,將會決定五棟位在建功高中南側的「觸媒工廠」,是否能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受到文資法的保護。
新竹市府在過年前發出會議公告,我行文新竹市府,取得之前的現勘及審查會議記錄。內容顯示,參與現勘的三位委員意見,皆只建議「列冊追蹤」,未提及要將其認定為歷史建築,而過往參加文資審議會議的經驗告訴我,文資審議的結果,大致不脫審查委員現勘時的意見。
也就是說,目前五棟僅存且珍貴的觸媒工廠產業遺產建築,極可能因為未能登錄歷史建築,無法受到《文化資產法》的保障,而很有可能在未來開發時遭到拆除。
加上過往在文資審議會現場的無力回天,讓我在過年期間和文資夥伴們突發奇想:何不自己辦一場{新竹六燃觸媒工廠保存論壇},趕在正式審議會前,邀請長期研究「六燃」的前輩、學者及文資工作者,共同來向媒體、大眾說明觸媒工廠的保存價值,也給予審議會的委員們建言?
很幸運地,儘管時間緊迫,我們還是邀請到幾位長期研究這項議題的前輩。清大的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的王俊秀教授,也參與主辦這場論壇。
大家對本案的熱情真的很令人感動。
許多新竹人對「六燃」的印象,可能大多集中在座落於建美路上的「大煙囪」。但其實「大煙囪」只是「六燃」廠區的一部分,它的全名叫「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是台灣目前留存最大的戰爭工業聚落遺址,也是台灣近代科技史的重要佐證。在二次大戰期間,六燃是世界先進的生質燃料廠之一。以科技史的脈絡觀之,六燃工業聚落,也可說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根源。可惜的是,這片聚落遺址已在過去數十年間,隨著都市的擴張與開發而遭到大量拆除。
如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已經很難感受到科技與歷史的交融連結。在如此斷裂的現在,這塊基地上所殘餘的五棟觸媒工廠產業遺址,還有這片空間的歷史意涵,更有留存給孩子們與未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必要。
我們必須讓歷史建築去融入當代都市生活地景。開發與保存從來不應該是二選一的兩難議題。
這場論壇,我們將就「海軍六燃料廠的歷史價值」與「文化資產的新經濟價值」兩項議題來進行討論。
再次誠摯邀請每一位新竹市民朋友 2月14日 前來與會,讓我們一同分享討論,一同展開屬於我們的共同記憶,一同想像新舊共榮的城市願景。
—
另外,15日文資審議會當天,我很遺憾無法親自出席。
因為我在香山有另一場非常重要的{汫水港溪(海水川溪)遭污染事件地方說明會}將要召開: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57153804699333/
環境是土,文化是根。環境保護和文資保存對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為了配合鄉親,地方說明會的時間一時難以更動。但時代力量的彥甫、小鳥老師兩位議員將會出席文資審議會,我們會分工努力,也非常需要關注我們城市記憶的朋友們到場關注!
拜託拜託🙏🙏🙏
————
論壇資訊:
新竹六燃廠觸媒工廠保存論壇
歷史場域整體規劃、保存活化之必要
時間:2019年02月14日(星期四)13:30~16:00
地點:清華大學教育館311階梯教室(旺宏圖書館旁教育館)
【報告人】
趙家麟教授(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林炳炎老師(文史工作者;《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作者)
【與談人】
王俊秀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蕭文杰助理教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主持人】廖子齊市議員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3636543920541/
清大圖書館討論室 在 LAI's Records 賴暐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年台灣大學畢業歌 【公館遊樂園】
新的音樂作品終於完成了!很榮幸獲選擔任2017年台大畢業歌的作曲、編曲與音樂製作人,為了這次的作品,我邀請到台大校內許多有音樂專長好夥伴一起參與音樂製作,包含之前一起合作改編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的女主唱忻怡,還有一直以來一直與我合作幫我寫詞的饒舌歌手就已,鼓手開元,以及許多新認識的好朋友:紹恩、又豪、思宏,完成了這首「公館遊樂園」。
在今年的台大畢業歌「公館遊樂園」中,我們以男女對唱的方式呈現主題旋律,歌詞描述畢業這件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複雜心情,對我們來說,台大校園就像是遊樂園般,那形形色色、五彩繽紛的學生生活,請讓我們相約好畢業後還要回來走一趟。
祝所有畢業生畢業快樂!
-----
線上串流平台聆聽
KKBOX:https://goo.gl/wwKSyc
Spotify:https://goo.gl/NjxLAk
iTunes:https://goo.gl/fCDt5d
Apple Music:https://goo.gl/fCDt5d
Omusic:https://goo.gl/grJcTc
網易雲音樂:https://goo.gl/C9Mnzc
蝦米音樂:https://goo.gl/fg5SgB
百度音樂:https://goo.gl/qNHUkh
-----
2017台大畢業歌 - 公館遊樂園
詞 Lyrics:黃喬伊(就已)Joey Huang
曲 Composer:賴暐哲 Steven Lai
演唱 Singer :劉忻怡 Iris Liu 、 賴思宏 Peter Lai、黃喬伊(就已) Joey Huang
歌詞:
[Verse1]
日子終於來到 我等了好久
畢業證書就快到手,只剩腳印留下讓我帶回憶走
所以出發前把行囊收一收
把課本 丟了丟就別在原地停滯這次是真正的自由
過去總是覺得 離我好遠呀
想不到現在即將出發,畢業典禮我該穿什麼去參加
即便我不曉得未來會在哪
就走吧 我知道回憶很巨大 有了他我就不再害怕
[Pre-chorus]
睜大眼 看著每張熟悉的臉
因為,我知道以後沒這麼好見面
億分之一的機率
有你真的好幸運
[Chorus]
公館遊樂園,附屬的大學
劇情的酸甜,我們一起寫
在椰林下待了四年
就像是一轉眼
抬起頭已經是別離那一天
相約在長大之後
要常回樂園走走
[Verse 2]
才剛開始習慣校園的場景
乖學生翹課變叛逆,乖孩子開始鬧起了家庭革命
或許我們都曾遺失了自己
但現在向著遠方望去 心中充滿了憧憬
[Pre-Chorus 2]
回想 醉月湖旁那年美好的時光
此刻 就要離別所以我們大聲唱
誰都討論過未來
但從沒想過離開
[Chorus]
公館遊樂園,附屬的大學
劇情的酸甜,我們一起寫
在椰林下待了四年
就像是一轉眼
抬起頭已經是別離那一天
相約在長大之後
要常回樂園走走
[RAP]
那天我走進總圖地下自習室,深處有一扇神秘的門
趁著沒人偷偷推開發現傳送點,我的身體慢慢往上升
回過神,我站在總圖鐘塔上,好多系館仍亮著燈
剛好是今天,醉月湖例行抽乾,我看見了食人魚和湖中女神
她說能許,三個願,望能幫我完成,問我念台大的遺憾有沒有
我說當然有,除了長得醜,我這輩子還沒機會當過ELITE
而且因為我的服學二還沒過,躲兵役不夠瘦,
沒人跟我一起找工作或考個研究所
最後拜託併校,我都去那慢跑,搞不好,我脫魯的機會會增加?
她說你太貪心完就消失啦,站內信找南西討拍她不回我話
算了不管拉台大就這樣拉拉拉拉我的舟山路要再會啦
---------
Credits:
【音樂製作】
音樂製作人 Music Producer:賴暐哲 Steven Lai
作詞 Lyrics:黃喬伊(就已) Joey Huang
作曲 Composer :賴暐哲 Steven Lai
編曲 Arranger : 賴暐哲 Steven Lai
演唱 Singer :劉忻怡 Iris Liu 、 賴思宏 Peter Lai、黃喬伊(就已) Joey Huang
和聲 Backing Vocal:劉忻怡 Iris Liu 、 賴思宏 Peter Lai
鍵盤 & 合成器 Keyboard & Syn :賴暐哲 Steven Lai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 賴暐哲 Steven Lai
木吉他 A.Guitar :羅紹恩 Shao En Lo
鼓Drums :高開元 Theodore Kao
貝斯Bass:劉又豪 Philip Carlos Liu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 賴暐哲 Steven Lai 、謝豐澤 Fengtse Hsieh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音樂島音樂工作室 、新奇鹿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賴暐哲 Steven Lai
母帶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孫仲舒 M.T.Sun
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鈺德科技母帶工作室 U-Tech Mastering Studio
【影像製作】
編導 Written and directed by:彭楚晴 Jennifer Peng
第二組導演 Second Unit Director:蘇俊榮 Elton Su.
副導 Assistant Director: 許庭楹 Leila Hsu
現場副導 On-set Assistant Director:徐侑呈 Yu-Cheng Hsu
執行製片 Executive Producer: 邵品銓 Pin-Chuan Shao 、李昀芷 Yun-Chih Lee 、王彧 Yu Wang 王子甄 Anny Wang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葉弈彤 Anne Yeh 、陳意欣 Yi-Hsin Chen、蕭譯婷 Yi-Ting Hsiao、溫晴方 Chin-Fang Wen 、吳宗賢 Tsung-Hsien Wu 、黃堂榮 Tang-Jung Huang
代理執製 Cover for Executive Producer:陳冠妤 Jenny Chen
攝影 D.O.P: 蘇俊榮 Elton Su.
攝助 Assistant Camera Operator :劉冠雄 Neil Liu.、吳銘哲 Minzer Wu.
場務 Set Coordinator:陳孟凱 Meng-Kai Chen、廖博弘 Bo-Hung Liao、莫子平 Tz-Pin Mo、黃琳禎 Lin-Chen Huang
側拍 Side shot : 菁英視務所 Elite Genius Studio、莊極米、廖芷萱 、章育齊
剪輯 Editor :彭楚晴 Jennifer Peng
動畫 Animator :莊明宇 Ming-Yu Zhuang
後期調光 Colorist :彭楚晴 Jennifer Peng
後期顧問 Post-Advisor :楊翔文 Ken Yang
【演員名單 Cast】
男主唱:賴思宏
女主唱:劉忻怡
Rapper :黃喬伊(就已)
電吉他:賴暐哲
木吉他 : 羅紹恩
鼓 :高開元
貝斯 : 劉又豪
小提琴第一部 :張文英
小提琴第二部 :胡家瑋 高紹恩
中提琴 :沈俊廷 江梓寧
大提琴 :王智顥 方 瑜 黃心盼 吳宜方
[舞者]
王立男 王玉青 王晨馨 王韻如 朱靖文 朱璿文 呂 姍 李秀芬 余香儒 沈家豪 林 宓 林厚雯 林祐暄 邱偉誠 洪維廷 高仲淇 凌慶薰 陳廷綾 陳宛柔 陳品妤 陳亮廷 張伊萱 張庭瑋 彭士芳 黃柏翔 黃竟焜 曾冠瑛 葉俠辰 鄭雅倩 鄭鈞元 鄧楷齡 賴喬郁 謝其佃 謝家芯
[特別演出]
食人魚 汪世皜
湖中女神 章哲銘
小女孩 謝馨言
輪椅婦人 鄭懿之
菁英 陳以庭 卓菁莪 溫晴方
腳踏車情侶 陳威宇 鄭傳通
水源阿伯
[支援演出]
Kevin Bayili 王 彧 王子甄 王子嬋 王燕婷 王昱翔 王思涵 王翊慈 尤之芸 朱家緯 汪世皜 李昀芷 李昀燦 李育穎 李謝利雨 余香儒 吳蜀魏 邵品銓 林允箴 林仕庭 林立恩 林宗毅 林晉璿 林祐歆 林蔓葶 孟令晨 夏 寧 高仲淇 張家銓 張耿維 張紫茹 郭采燕 郭尚哲 郭禮翔 莫子平 陳一鳴 陳孟凱 陳意欣 陳穎潔 陳藝方 許翔輔 喻 笙 黃子昇 黃文滔 黃云宣 黃堂榮 黃竟焜 黃琳禎 陽岱晴 葉弈彤 詹妮霓 楊雙安 廖博弘 廖杰聲 鄭如韻 鄭曉琳 劉育瑄 劉容銓 龍 澐 蕭譯婷 戴天祥 謝述先 謝景堯 謝霽安 顏妤華 羅永晴
【特別感謝】
[友情贊助]
蘇俊榮
[前期協力]
楊翔文 辜珮瑄 王翊慈 徐侑呈 李宗毓 彭榆皓 陳藝方
[徵角協力]
林宓 李秀芬 余香儒 蕭涵方 朱家緯 鄭媛之 徐子秦 蔡家揚 賴宥瑄
NTU Symphony Orchestra臺大交響樂團
NTUBDC台大氣球社 NTUFD台大火舞社 NTUSG台大生存遊戲社
NTU-Cocktail台大調酒冷飲研究社 NTU Juggling Club台大雜耍社
NTU Skateboard Society台大滑板社
[場地協力]
圖書館行政組 林秋薰 曾慶輝 沈錫宏
圖書館閱覽組 郭立偉
總務處事務組 陳姯屹 寧世強 李瑋弘
總務處營繕組 林宗永
學務處課活組 吳沛儒
水源拖吊場 全體同仁
台大體育館 陳育仁
垃圾車廠商 維新環保有限公司
[現場支援]
賴暐哲、王翊慈、蕭涵方、蔡嘉宇、謝昌志
[道具協力]
李欣怡、王文伶、王燕婷、李政泓、蔡兒雅、羅苡瑞、倪嘉宏、黃婕茵、陳翔宥、王翊慈、施欣佑、汪世皜、王蔓瑜、謝允哲、陳玟卉、陳錕鎰、施孟伶、陳睿思、朱晧睿、黃云宣、黃琳禎、莫子平、陳庭禎、陳亮羽、郭蓓蓓、朱家緯、李宗毓、牛禮薇、吳家霖、洪翊婷、余香儒、李昀燦、謝景堯、喻笙、郭禮翔、詹妮霓、王子嬋、劉育瑄、楊雙安、顏妤華、戴天祥、林立恩、張紫茹、謝述先、李育穎、吳蜀魏、陳藝方、尤奕閎、江家葳、吳婉禎、陳沁揚
臺大土木所測量組 卡艾瑋老師 劉彥涵助教
台大戲劇系 王怡美老師
NTU Rock Club台大椰風搖滾社
NTU Juggling Club台大雜耍社 NTU Art Club台大美術社
NTU Fighting Sports台大技擊散打社 NTUSG台大生存遊戲社
NTUCOS台大漁村服務社 DMCC台大數位影片創作社
臺大醫學院 菁英視務所
清大圖書館討論室 在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新總圖的討論室/團體室/學習共享區皆提供了玻璃寫板,方便大家互動及討論! 使用完請記得擦拭,留給下位使用者乾淨的使用空間!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看更多>
清大圖書館討論室 在 圖書館討論室適合托福在家考嗎? - 清華大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圖書館討論室 適合托福在家考嗎? 清華大學. 8月22日23:28. 最近有打算考托福因為不想被干擾所以對在家考蠻有興趣的但是我不是在校外租屋,是住宿舍也不能確保室友當天 ... ... <看更多>
清大圖書館討論室 在 [新聞] 清大圖書館功能多樣變化多宛如大型家具- 看板librar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2618905
清大圖書館功能多樣變化多 宛如大型家具展示館
2017-08-02 13:19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即時報導
校園內的圖書館,除了藏書多,也越來越多功能,讓圖書館不只是圖書館,還能成為電影
院、研究室、討論區、團體室等活動空間,每層樓都有不同的特色家具與功能,在這裡可
唸書、可發呆、可休息、可看電影,也成為許多年輕愛侶的約會場所。
清華大學圖書館2013年落成,由旺宏科技捐款,又名旺宏館,全棟七層樓,一至六樓為圖
書館空間,總面積3萬5000平方公尺,造價超過9億元,每一層樓色彩鮮明,也有不同的特
色家具。
來到圖書館大多人是為了讀書、唸書、準備考試、複習功課等,想要一個人靜靜讀書,有
研究小間適合研究生寫論文、也有團體討論室可以大聲討論,或是選擇開放式的座位,圖
書館人員表示,每個固定式書桌燈下就有提供插座充電,也能選擇活動式的座位,「愛搬
去哪裡坐,都可以隨心所欲」。
仔細一看,還能發現清大圖書館有別於一般圖書館放置的制式座椅,在這裡的椅子造型多
樣,有單人沙發、單人靠椅、板凳、雙人沙發、多人沙發、吊椅、搖椅等,不同顏色、不
同造型,不管是中式還是西式座椅,每個角落充滿驚喜,特別的是四樓有外型如玻璃球般
的吊椅,三樓有專屬的發呆區,可以遠眺綠色草皮及校園景色。
讀書告一段落,能到三樓聆賞席看電影、看球賽,聆賞席分為單人座、雙人座、六人坐等
座位,除了一整樓層的片庫,還有32吋電視、藍光播放器、頭戴式影院、3D眼鏡、定向喇
叭等設備,多人團體也可以借如KTV包廂的團體室看影片,觀看球賽的區域則有不規則狀
的搖椅可舒適館看比賽。
貼心又符合需求的設計是清大圖書館的最大賣點,校方表示,圖書館內各樓層還有方便讀
者接聽電話的半封閉電話亭,方便讀者必要時,可接聽電話又不會吵到其他人。圖書館內
還有一座預約書籍的科技書櫃,只要事前預約,就能到這裡透過自動借書系統領書,再到
一旁的圖書除菌機,花費30秒就能除菌完成。也針對穆斯林提供專屬祈禱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33.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brary/M.1501855113.A.80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