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摧毀天際線?城市景觀誰決定?】
左營國中舊校地開發案,自2015年起,歷經5次招商均流標而閒置至今,因此近期都發局將地目由「特定觀光發展區」檢討變更為「商業區+公園用地」結合TOD發展住商+觀光遊憩利用,引發多個公民團體質疑,變更後建商會蓋超高豪宅,嚴重破壞龍虎塔天際線與「百年人文景觀」,恐摧毀「千億觀光產值」,呼籲市府明定「樓高在六層樓以下,不得轉售私人,維持公有低密度使用」。
這令人想到,剛好最近都發局也通過了「鳳山國泰重劃區台糖商二土地提高建蔽率案」,在這案基地旁邊,就是慈濟鳳山靜思堂,該堂量體也相當龐大,採用全台一致的慈濟風格,同樣也和周邊的衛武營藝文中心格格不入,也曾在網路上引發討論。不過作為私人產業,倒是沒有公民團體反對。
公民團體提到蓮池潭「#百年人文景觀」,剛好我們可以找百年前的照片、老地圖進行對比,但就會發現,蓮池潭原本的「人文自然景觀」,是完全沒有西岸這些建築物的。
春秋閣、龍虎塔、玄天大帝像這些建築,全都是戰後由潭邊廟宇興建,屬於其附屬建築,例如春秋閣在1953年由啟明堂興建完工,龍虎塔由城邑慈濟宮在1976年興建完工、玄天上帝神像為元帝廟豐穀宮在1995年興建完工。而孔廟則是1977年由市府「填潭」,以中國北方宮殿建築風格興建。以今日觀點來看,這種未經環境評估、未經都審、隨意填潭的行為,都會被環團抗議「#嚴重破壞生態與景觀」,蓮池潭畔真正的「百年人文景觀」應該是舊城等建築群,怎麼時間一過,這些湖畔的「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反而變成「珍貴的高雄特色」了呢?
如果以「龍虎塔已成為高雄地標」來論述,那麼,高雄近25年來,不乏超大量體的知名地標,例如85大樓(378m)、佛光山佛陀紀念館(108m)、夢時代摩天輪(102m)等等,那是否反向操作,只要能成為「新景點」,變成「外界認識高雄的重要地標」,那就應該興建呢?
也有議員指出,例如日本京都等地,都實施嚴格的高度與景觀管制,認為市府應該明確限制樓高。然而,京都市是在1976年依據《文化財保護法》143條第1項制定了《#京都市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条例》,並歷經修訂,在符合文部省「重要建築物群保存地區選定基礎」的地區,實施從高度、建物外觀、招牌樣式、顏色等完整的規範。先不論舊左營部落能否符合類似標準,如果照這種思路,應該先檢討的是龍虎塔正對面一整排的增建鐵皮屋「嚴重破壞高雄人文景觀」吧?
另外,蓮池潭東岸早已經有「湖岸第一排」的15層住宅大樓完工多年,而蓮池潭西岸的現代廟宇也早有超過20m高度者,那要根據哪種邏輯,才能一致性去特別限制新基地的高度開發呢?
如果我們來看其他日本水岸案例,如東京的蓮潭「不忍池」,其人文史蹟可追溯到江戶初期(近400年),但並沒有實施限建。而同樣有著350年歷史的濱離宮恩賜庭院,背後更是最高達210m的汐留超高建築群。當初開發時,東京都於核定更新計畫時,並沒有要求不得破壞濱離宮的背景天際線,而是在汐留的街區上,進行天際線分區配置,管理設計風格,讓景觀能維持協調。
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要「各個年代」的建築文化並陳,並互相尊重,又或者是不破壞「經典觀景角度」,那麼在程序上,最能直接發揮作用的,還是落實「#都審機制」,促使開發者調整量體退縮與造型,並提供 #多視角天際線模擬等可視化資料 供審查,並調整關鍵都審會議之時間和舉行方式,便於更多公民參與。
如果要進一步立法,則需制定高雄版的「重要建築物群景觀保存地區」相關自治法令,不論是哈瑪星等舊社區,或高雄車站、衛武營等大型地標公共建築,都能列入規範,要求後續開發維持協調性與避免遮蔽特殊角度,方能維持程序上的公平。
混凝土配比規範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讀歷史,我學會了甚麼?
在功利主義籠罩下的香港,香港中學生入讀大學後,大多選擇理科、商科,希望將來尋求一份高薪的工作。歷史科屢屢被忽略,甚至很多人會問:讀歷史究竟有何用?事實上,讀了歷史以後,讀者或會得知過去、現在和將來其實是不可分割的。看看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副會長馬冠堯的見解。
「自古以來,工程師在應用科學的過程中往往會科學理論簡化,首先是將工程分析定下假設,看看應該引用那條科學理論,然後配合實況,再將方程式簡化。工程成功落實後,這套簡化方法便成習性,一旦失敗,便再研究其原因,改善這套簡化方法,循環不止。幾百年來,工程師是經過不少失敗的痛苦教訓才找出一套合乎科學的方法。這套方法在百年前已寫成規範,當中不斷經過成功和失敗後再改寫而成為今天應用的規範。
香港經歷颱風侵襲後,在1843年明白到以重量克制風力,其後在1889年又了解到以整楝房屋結構去抵禦颱風,1941年更學會量化颱風的威力,其後在1956年將累積經驗寫成法例,到1976年又將研究與經驗結合改寫規範,往後的研究與經驗成果又改寫成1983年規範,這過程是持續性的,未來的研究與經驗成果又會再改寫規範。現今的工程師比前人幸福,他們翻開規範便看到總結。但當他們遇上維修古蹟時,現有規範卻未能提供指引,那麽一來,他們就要翻查舊規範,不單如此,他們更要清楚認識規範的源頭,即上文所述的「簡化方法」,了解假計和簡化原因,回到科學理論上。
在馬頭圍道塌屋事件中,很多人在現場認為混凝土是「豆腐渣」,原因是他們皆以今天的標準去衡量百年前的標準。如果他們翻看香港工程史,應知道馬頭圍道那楝屋的設計是沿甪1915年的規範,那時的混凝土抗力是少於現今的一半,低質量不應大驚小怪。從這點我領略讀歷史的用處。現今的工程師因常引用規範,漸漸忘卻了規範的來源,這點是很危險的,我在這裏必需提醒他們,在所有規範的第一頁皆以深黑色印有一句:「乎合規範不等同豁免法律責任」。這裏我學會讀歷史規範有「解毒」作用,不會盲目跟隨。對一般已讀過歷史的工程師來說,這亦有很大的「警惕」效用。現今很多工程科技已進入電腦年代,如何知道電腦沒有出錯是工程師的首要任務。環顧過去的簡化方法,很多是可以手算的,這堆所謂過時的工具,仍然是核對電腦的最佳方法,這也是讀歷史的好處……」
.mychistory.com/index.php/c001/2/g0006
混凝土配比規範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於能源政策,我的理念沒改變過。我認為電力充足是一個國家要發展必要且重要的事,要有負責任的能源政策。我一向支持以核能作為基載電力,一方面增加其他的綠能,並降低燃煤、天然氣的發電量,以減碳為優先,因應世界(尤其西方國家)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
但我同時也理解所有的公共政策,在民主社會中都需要民意基礎才能順利完成。既然相關的公投已經成案,不管意見相同、不同的人,都可以保持尊重,並藉由八月的公投表達自己的意見。
至於我本人,這次的四項公投,包括珍愛藻礁、核四重啟商轉、反萊豬、公投綁大選,都會投下同意票。
至於最近網路上很喜歡挑戰支持核能的人「不然核廢料放你家好了」,比方說民進黨嗆馬英九前總統支持重啟核四,問他是不是要把核廢料放在文山區。我覺得這是很無聊的問題,因為法律的規範,基本上它只能放在核電廠內,也早就規劃好了能夠安全存放的空間,我2013年的時候還進去核四廠內參觀過。
話說回來,如果什麼核廢料放你家這種爛問題可以成立,那難道可以讓「燃煤發電造成的空污,直接排放到反核人士家」嗎?當然如果科技跟法律允許可以放在每個人的家中,基本上我完全不反對,因為按照安全規範保存的核廢料以科學的角度來說並不危險。因此,其實根本不是說「可以的話我願意放我家」的人是嘴炮,而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根本就在嘴炮。
總之這就是一個很無腦的政治提問,在問這個問題的同時只是想要再一次暗示你「核廢料很危險」,卻忽略科學上它安全且可行,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本來就已經建置完畢。
一直以來,不用科學的方式探討能源,不斷妖魔化輻射,錯誤地教育大眾「核廢料無法處理」,就是反核人士的一百零一招。
實際上,核廢料放在混凝土防護箱保存是非常安全的,在廠區內進行乾、濕式儲存,甚至送到國外再處理,都是可行的辦法。
核能發電是很好的基載電力,而且不會像燃煤排放那麼多的二氧化碳,造成空氣污染,產生肺部疾病,而且它所產生的廢料以體積來說相當少。況且,目前核二發電量達17%、超發至100.3%,反核的人還不是用得很高興?
這也是為何不少西方國家如此重視氣候變遷、減碳,不斷提升綠能發電的同時,仍然保留核電廠的運作。在2018年以核養綠的公投當中,我之所以協助連署、投下贊成票就是因為以上諸多理由。
能源政策需要務實面對,我認為適合台灣的方案是穩定的電力、乾淨的空氣。八月的公投是艱難的一戰,但經過這麼多年,越來越多人對於核能發電的科普知識有所理解,呼籲所有對於這個議題長期支持的人不逃避、勇於正面對決,並且尊重公投的結果,讓公民們一起做出選擇,這才是民主的真諦。
(圖片借用自核能流言終結者)
⚡️政府不告訴你的核廢料處理:
https://www.storm.mg/article/2042430
混凝土配比規範 在 技檢混凝土坍度示範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技檢 混凝土 坍度示範 ... 《甲六園建設》 混凝土 坍流度測試工法介紹 ... 牆灌漿(下集)訪談 混凝土 廠的蔡經理:RC的 混凝土 與鋼網牆的 混凝土配比 不相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