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抗戰前德式師實戰經歷─抵抗外患:一二八淞滬會戰
前情提要:
在魏澤爾的積極練兵下,中央軍的軍事體系日漸成熟,而同一時間,國民政府也遭遇到不少軍事上的衝突......
1931年9月18日,日本陸軍突然進攻中國東北地區,並且在三個月內就占領該區域,這就是震驚當時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為了不讓陸軍專美於前,同時也是為了轉移當時輿論對日本入侵東北的注意,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突然進攻中國軍隊在上海的防區,當時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立馬反擊並向全國通電:
「(日本)公然侵我防線,向我挑釁。光鼐(此指當時19路軍的總指揮─蔣光鼐)等分屬軍人,唯知正當防衛,捍患守土,是其天職,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為救國保種而抵抗,雖犧牲至一人一彈,決不退縮!」
而這個消息傳到又在下野中的蔣介石耳裡……是的,大家沒看錯,蔣介石「又」下野了。
雖然大部分人對於蔣介石印象,是他晚年當總統當到死,但其實蔣介石在青年及中年的崛起過程中,也有遇到重大失敗而下台負責的時刻。
像他人生第一次下野,是1927年的北伐期間,當時蔣介石先是發動武力鎮壓共產黨(教科書稱此為「清黨」),造成國民黨分裂,接下來蔣介石親自指揮部隊時,被軍閥們打得大敗而歸,結果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趁機聯繫對蔣介石不滿的政要,聯合逼迫蔣介石下台負責,導致蔣介石過了約3個月的平民日子。(先前提到,蔣介石第一次下野,正好是日後成為德國顧問團第一任團長─馬克思‧鮑爾訪華的時段。又順帶一提,蔣介石當平民的日子可沒閒著,他趁機迎娶宋美齡,因此與金融財閥們建立關係,成為日後縱橫政壇的一大助力。)
至於現在提到的第二次下野,則是因為日本在九一八事變進攻東北時,蔣介石要求東北軍的張學良執行不抵抗政策,這很大程度導致東北地區的快速淪陷(雖然我想說句公平話,依照當時中國貧弱的國力,以及大量未整訓的軍隊,就算蔣介石卯起來抵抗,最後也只會被打爆,甚至可能導致戰火波及範圍更嚴重,所以在「某些角度」來看,老蔣的主張也有道理),如此大的挫敗使民意沸騰,導致蔣介石只好再度下野負責。
(這裡又要順帶一提,蔣介石人生最後一次下野,則是在國共內戰的徐蚌會戰慘敗後。雖然蔣介石之後依舊返回權力寶座,只是這次下野,將讓他永遠的離開大陸。)
當時剛下台當活老百姓的老蔣一看到上海被日軍進攻的消息,立刻就意識到:這是自己可以翻轉輿論動向的機會。於是自2月1日起,蔣在徐州主持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對日作戰計劃。也是在他的授意下,國民政府得以調動最精銳的87、88師組增援上海,而這也成為德式訓練師的首場實戰。
一二八實戰
2月14日,蔣命令將已抵達上海附近南翔、崑山一帶的第八十八師、第八十七師合編為第五軍,由張治中擔任軍長指揮。當時上海戰場的國軍,一共分為兩大部,原先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為右翼軍,擔負江灣、大場以南及上海市區的防禦。增援的第五軍為左翼軍,接替江灣北端到吳淞西端的防線。
戰鬥初期,日軍於2月20日以海軍航空隊及重炮對增援的第五軍進行多兵種聯合進攻。
但德式訓練的新軍豈能讓敵人得逞?87師在反擊中,操作防空小炮轟下一架日軍戰機,展現不同一般部隊的強悍實力。不過日軍畢竟擁有戰力優勢,在持續的重炮轟擊下,防禦廟行的88師防線在2月22日被突破。
眼看戰況吃緊,此時87師底下的旅長宋希濂建議:「與其支援廟行,不如我率本部主力渡過薀藻浜朝敵軍側面突襲!」
這一招當真是直戳日軍軟肋,差點把提供日軍進攻掩護的炮兵陣地給端了,本來打算繼續突破的日軍將領,一聽後方告急,加上其它趕來救援國軍部隊,竟讓自己形成被三面夾攻的態勢,只能停止進攻並抽調部隊去迎戰宋希濂的部隊,國軍成功執行一次「圍魏救趙」式的防禦。
眼看戰況不如預期,日軍於2月24日決定從本土抽調第11師團與第14師團增援上海。而且眼看國軍的正面防線難以攻克,新任的日軍指揮官決定讓增援部隊從瀏河登陸,好迂迴到國軍後方實施包圍夾擊。
3月1日,日軍先是對國軍防線發起攻勢,但這只是聲東擊西的前奏,真正的殺招,是來自海上援軍的迅速登陸。
日軍這一波攻勢的確狠辣,當時國軍的戰場後方,只有一個營的兵力作為監視使用,敵軍大部隊登陸根本沒有能力應對。國軍只能趕緊抽調87師的部分兵力前往阻擊,但日軍對於國軍的增援早有準備,於是出動空軍對急行軍的國軍攻擊,當時國軍趕赴反登陸的機動車輛除3輛躲過襲擊,其他均遭到擊毀,這使得原先要在後續繼續投入反登陸的部隊只能以步行的方式行軍。本來就疏於防守,之後又不能快速補防,日軍於是順利登陸並佔領預設目標─瀏河。眼看日軍接下來就是要迂迴側襲,為避免被包圍殲滅,國軍只能全線撤退到第二道防線。
但接下來並沒有發生激烈的戰鬥,因為一二八事變最終在各國調停下結束。中日雙方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日軍雖然退回開戰前的區域,但國民政府必須承認上海為非武裝區域,從此不得駐紮軍隊。而該場戰役裡,中國軍隊參戰人數約6萬,死傷13400餘人;日本參戰部隊55000人,傷亡3000多人,中日傷亡比例是4.6:1;德式訓練的第五軍則在此戰死傷5378人(其中88師死傷3153人,這對於原先約9000人的部隊來說,是頗高的傷亡率)。
綜觀此戰,日軍全程掌握制海及制空權,不只顯示中日兩國軍備的懸殊差距,也導致日軍總能創造主動有利的戰局(這點尤其表現在決定戰役勝負的登陸作戰,也請大家記住這個登陸迂迴作戰,因為同樣在日後的敘述中會再次登場)。不過德式訓練部隊於此戰展現旺盛鬥志,並且成功執行側襲戰術鞏固戰局,證明德國顧問團的訓練確有所成效。
圖片為:
一二八事變中的國軍,從照片中可看到此時的國軍主要頭戴「小帽」,同時為了避暑還會攜帶斗笠。
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樣的軍隊很拙,連鋼盔都沒有(特別是提到德式師,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德式M35頭盔,但很抱歉,此時的國軍還並未裝備這一代表性的防具),但這已經是當時較有戰力的國軍部隊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強訊報你知🔥 我的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讓頻道多活幾分鐘!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我的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https://goo.gl/RaVKzk ------...
「淞滬會戰 戰 車」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Re: [情報] 新書淞滬會戰-德國軍事顧問呈德陸總部-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英制維克斯MK-E B型輕型坦克國軍裝備服役講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曾參與淞滬戰役的國軍英製“維克斯” Vickers 6-Ton MkE型 ... 的評價
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齊邦媛逃難經驗中,連火車頂上都攀坐著滿滿的人,「車過第一個隧道,突然聽到車頂上傳來哭喊聲,『有人給刷下去了!有人掉下去!』車內的人卻連『援手』都伸不出去。」
#1118前獨家首賣
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37年 八一三淞滬會戰罕有國軍開赴前線及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片段火車上的士兵一批批送進被稱為血肉磨坊的大熔爐,不知有多少人能夠倖存。Colorized色彩
顧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字墨三,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江蘇省漣水縣人,曾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
影片由Chung Yeung網友提供→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8Yo5xX1y07GYQKF8eSQpA
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強訊報你知🔥
我的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讓頻道多活幾分鐘!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我的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https://goo.gl/RaVKzk
--------------------
想加入一起玩?►
PS4ID: MattHuang850813 (如果我在線上可以直接加進來,時間沒有固定)
--------------------
以後不寫內容了,有興趣我用的畫面或音樂可以私訊粉專喔!
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英制維克斯MK-E B型輕型坦克國軍裝備服役講解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淞滬會戰 。因為國軍缺乏步坦協同以及面對日軍反坦克武器自身裝甲薄弱,導致自身損失慘重,最終並沒有參與太多後來的戰事。今天就讓我們聊一聊這款坦克! ... <看更多>
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曾參與淞滬戰役的國軍英製“維克斯” Vickers 6-Ton MkE型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曾參與淞滬戰役的國軍英製“維克斯” Vickers 6-Ton MkE型坦克 1937年8 月23 日,國軍裝甲兵團戰車營第2 連第1 排由排長張光宗率領,在連長鄭紹炎指揮之下,配屬虹口的 ... ... <看更多>
淞滬會戰 戰 車 在 Re: [情報] 新書淞滬會戰-德國軍事顧問呈德陸總部- 看板Warfar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推 overno : 以國府的工業力來說,很難支撐重砲的維護與後勤,後見之明,國府應該
引進並大量生產120迫擊炮取代105以上的重砲
→ ja23072008 : 20mm反戰車槍還是太複雜太貴而且功能單一。能普及M2重機槍就好了
,防空反甲反步兵反資材
這就要實際看淞滬會戰時國軍武器彈藥的消耗跟生產實際情況才對,下面引用一段話:
缺少重型裝備,國民黨陸軍便不能對日軍實施有力的攻堅作戰;蔣介石又要求中國軍隊
實行「固守陣地,堅忍不退」的戰術,而低命中率地使用輕兵器與少量火炮來抵禦日軍
空地聯合的進攻,結果只能使國民黨陸軍的抵抗付出更高的代價。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
,中國軍隊就以「犧牲十人換取敵人一個傷亡」的比例犧牲了三十萬精銳部隊,不少國
民黨陸軍部隊「甚至尚未發現敵人,即已死傷慘重,參戰三、五日即須後調整補」。
激烈的戰事與錯誤的戰術更導致了國民黨陸軍武器裝備的巨額損耗。
淞滬一役,國府戰前所積累起來的外國裝備尤其是德造兵器幾乎損失殆盡。第二集團軍
在台兒莊戰役中僅在十五天之內便消耗了步、機槍彈3,828,027粒、迫擊炮彈25,127顆、
七五山炮彈(即口徑為75mm的山炮炮彈,下以此類推,不另作說明,筆者註)460顆、手
榴彈51,720枚。據國府自己統計,截至1938年12月,國民黨陸軍武器彈藥的損耗總量為
:步槍311,000枝,輕機關槍18,500挺,重機關槍4,000挺,迫擊炮1,300門,山、野、重
炮660門,步、機槍彈7.2億粒,各式炮彈346萬顆,手榴彈730萬枚。
武器彈藥既然有巨額的損耗,也就得有相應的補充。
國府於抗戰初期陸軍裝備建設的唯一任務便是獲得足量的兵器以填補戰場上的損失。國
府的武器彈藥儲備本來就少,而抗戰爆發後,各主要兵工廠奉國府令紛紛往大後方遷移
,國內的兵工生產受到很大影響,兵器產量根本不抵損耗量:1937、1938年兩年間,國
府總共只生產出了步槍123,330枝,輕機關槍3,600餘挺,重機關槍700挺,
迫擊炮1,700餘門,步、機槍彈289,260,000粒,
各式炮彈55,350顆,手榴彈1,680,000枚,山、野炮則幾乎沒有出品。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陸軍武器裝備建設之考察》章慕榮,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
5年8月號,總第九十期。
由引述的文章延伸,以我的看法是,迫擊砲的產量跟消耗量是可以彌補的,但是實際上
對重型武器及砲彈上的缺少,則是連生產都不夠的程度,
國軍該生產的不是輕武器,而是重武器才對。
此外,以當年的尿性,迫砲很可能會是拆解後由人去攜行,
這種情況下並不適合長途跋涉(別忘了迫砲有多重.....)
我為甚麼會知道,是因為直到前幾年都還在玩人體扛迫砲遠足這種東西,然後以此為驕
傲還樂此不疲....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HARP FS800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66.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97597519.A.EF2.html
※ 編輯: ejsizmmy (49.216.166.210 臺灣), 08/17/2020 01:13:22
首先我要強調
我不是說迫擊砲沒作用
而是在使用的環境上,並不適合面對重武器、裝甲的攻擊...
我覺得這點可以討論一下
※ 編輯: ejsizmmy (49.216.166.210 臺灣), 08/17/2020 08:14:18
上海這種地方,對艦砲、重火砲的打擊幾乎沒有掩護能力
然後又缺乏夠多的火砲有效反擊的狀況下,只能用人命去填
很多人以為這時我們缺的是彈藥
事實上缺是缺在重火力的武器,而非迫砲、迫砲彈、手榴彈、步槍彈
舉例而言,羅店這裡就是經典例子
現在普遍叫這裡血肉磨坊
※ 編輯: ejsizmmy (49.216.166.210 臺灣), 08/17/2020 12:29:29
我沒說反砲擊簡單,但是拿精兵去填是最不好的...
... <看更多>